|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36|回复: 6

清朝的特种部队——北京西山健锐营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8-20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是一座多民族的城市。从北京建都以来,在北京建立都城的大部分是少数民族政权,如辽、金、元、清四代。因而,从建筑上看,多种民族风格的建筑至今耸立于北京大地之上,辽代的塔,元代的碑,明代的紫禁城与坛庙,清代的园林与寺观等分布各处。从文化上看,多民族文化共生共融而成为今日的北京文化,大气、包容、深厚、丰富、多元是北京多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我们可以从语言、习俗、服饰、戏剧、书法、建筑等多方面领略到多民族文化在北京的生长与交汇。 2 F: [- C% x- D6 U+ ^6 h
 
    清王朝是以中国北部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地位入主中原的,而她能够治理统一多民族国家260余年,创造了130余年的康雍乾盛世,其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其多民族的团结政策。满洲的高层统治者一方面接受儒家文化,承袭传统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则积极治理边疆,增进边疆与中原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各种联系,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央的向心力。经过清代的长期努力和统治,曾经存在的满汉民族矛盾日益消融,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成为中华民族的成员,终于奠定了今日中国的辽阔版图。这其中,清高宗乾隆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他积极治理边疆,使得“各属邦宾服”,他成功地制定了全国少数民族事务的政策并付诸实施,实现了民族的大团结,解决了明以前边境地区曾普遍存在的边人内犯和边境扰乱不止的局面。同时,他以文化建国,通过推行多项措施,使得边疆地区逐渐汉化或内地化,从而在文化的层面上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而不可分的国家。又第一次使中国的领土成为包含边疆地区和内地在内的不可分割的完整整体,在以汉、满、蒙、回、藏五族为主体的共和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家的观念。

   

   具体来看,清政权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承袭并维护着中国的领土尊严,其对其他民族不分大小均采取了以团结为主的政策,对事关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大原则毫不动摇,对内实行民族团结,对外维护国家统一。对一些具有分裂倾向的活动,在屡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则坚决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八旗军队是其主要军事力量,其中在乾隆初年建立的健锐云梯营就是当时为维护国家统一,进行军事斗争准备的一项重要举措。

    乾隆十二年,由于蜀西大金川土司莎罗奔“恃强凌弱,不安住牧,屡侵邻封”,朝廷派云贵总督张广泗征战,以靖边氛。金川人利用战碉这一特殊的民族建筑,将张广泗杀退。乾隆十三年,乾隆帝以大学士傅恒为将,率东北三省及操练过登攀战碉的京兵5000人再讨大金川,而大军尚未到达,大金川在大将岳钟琪宣谕招降下认罪,签约6条。

    这5000名精兵中有2000名精兵是从香山脚下进行军事操练的京城兵丁中选拔的。在云贵总督张广泗第一次征剿失败后,乾隆皇帝得知失利的原因在于山地中的石碉楼,碉楼在山地间易守难攻,达到了:“半月旬日攻一碉,攻一碉难于克一城”的程度。于是,乾隆命工部着手在北京西山脚下的方圆十多里的山地上修筑了和大小金川相似的碉楼进行训练,以达到以碉攻碉的目的。

    乾隆十四年,出征官兵回到北京,在西郊香山脚下成立健锐营,前面冠以“飞虎云梯”。营分左右二翼,各设翼领一人,并选王公大臣兼任都统,常日驻扎静宜园(香山)担任守卫。昔日从京城驻防八旗中选派的战士并没有回到原来在京城内的营房里,而是全部留在了香山脚下新建的八个旗营营房中。这些得胜之兵便从城中接出了家属开始了健锐营的新生活。
 

    此后,该营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其中比较大的有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的再次平定四川大小金川之战和平定新疆大小和卓之战,还有反击外敌入侵的缅甸犯滇之战、廓尔喀(今尼泊尔)侵藏之战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战,战功卓著。

    白鹤群先生是北京西山健锐营人的后代,也是我的忘年执友,我们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偶然的相识使我们成为至交,我们都是满族,有着相同的满族姓氏,又有着极其相似的家风世传。他进行北京历史、地理、民俗的研究数十年,治学严谨,涉猎广泛,他除了大量搜集文献资料,还把很大的力量用在了现场勘查和居民访谈上,获得了许多书籍中未曾记载或记载简略的珍贵史料,出版有《北京的会馆》、《老北京的居住》、《京都胜迹》、《燕都说故》、《日下回眸》等十余本图书,成果斐然。特别是祖辈在健锐营生活的经历和家传文献资料,使他在健锐营研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北京西山健锐营由于有着独特的历史,多次在抵御外侮的战争中将士们冲锋陷阵,死伤无数,代代相接,并为外地驻军补充兵员;丰富的名胜古迹遗存,众多的碉楼和两个满族营房夹一个汉族村落的奇特布局;多彩的民族民间习俗和丰富的传奇故事,如曹雪芹与红楼梦,以及带有明显满族聚居区地理特色的地名,如厢红旗、牛录坟、镶黄西营、红旗村、正蓝旗、南营、北营等。这些都引起了许多民族史和满族学者的注意。本书分成满洲的旗营、飞虎云梯健锐营、清帝逊位后的健锐营三部分来介绍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其中特别详细地介绍了健锐营的组建、布局、管理、建筑、生活、军事训练、重大征战、军事将领、多民族特点、今日遗迹等内容,很多内容是第一次面世。为了使人们对健锐营的认识更直接,本书还为此收集、拍摄了大量的历史图像资料和遗址照片,使本书增色不少。                  
   

    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揭开健锐营的神秘面纱,对人们全面了解北京西山地区的文化史、了解曹雪芹著书黄叶村时该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及祖国西部嘉绒藏族的风情民俗有所帮助。   

 

本书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8-20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记得叫锐健营呢[em04]
发表于 2007-8-20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城兔爷在2007-8-20 10:55:21的发言:
我怎么记得叫锐健营呢[em04]

那是二月河不懂历史写在《雍正王朝》里的,而且还早诞生了五十年!

发表于 2007-8-20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咸丰十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香山正白旗四百三十多户,全旗共四百三十一名战士,在京城偏东方向一个叫石缝的地方全军覆灭,四百三十战死,正白旗营子里那时家家带孝,户户死人,恩铭受伤掉进河里,后被当地群众救起,仅此生还.
发表于 2007-8-20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引第二张七爷的照片是他在南苑拍摄的,1862年.
发表于 2007-8-20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冰月当年就是凭着对这照片的深刻解释,奠定了在我心中崇高的学术位置。在我不认识奕譞的时候,他竟然叫他老七。

书38,太贵了。不过我还是买了……

发表于 2007-9-10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特种部队健锐营征战故事

 

叶尔羌河之战--初试牛刀

出征准噶尔是健锐营成立以来的首次大规模的赴外埠远程机动作战。

  乾隆二十三年,准噶尔地域有一部落,首领为布那敦,又名大和卓木。弟为霍吉占,又名小和卓木,其部落日益强大。小和卓木霍吉占扬言:“我祖宗世世受制于人,今幸强邻已灭,”遂自立巴图尔汗国。西域的库车、拜城、阿克苏均不服,清朝廷进剿。将军兆惠先派副都统阿繁前往说服招抚,反被霍吉占杀死。随后,在沙雅县东一域的官军与小和卓木霍吉占的400骑作战,官军绿营600人被歼。乾隆帝听之大怒,撤雅尔哈善靖遂将军职,就地处斩将都统顺德纳,提督马得胜。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定边将军兆惠率京城健锐营营兵奉旨来到天山南北,参加对霍吉占的反叛征讨,整个战役中,最著名的是黑水营围战。黑水营,维语称为叶尔羌河,蒙古称为喀拉乌苏。据《钦定平定准噶尔方略》一书中记:“二十三年十月十三日,领兵至通古斯鲁克,遇马步贼众二万余人。我官兵千余人入渡河者仅五百余名,虽有斩获,而马力疲乏,被贼遮围,暂行据导。贼亦掘濠立寨相持,尽夜攻战,阅今三月。贼人初引水灌营,我兵即掘濠渲泄,又以苇扫蔽体来犯,即用火焚烧。又掘沟伏身前进,即乘高击退。”7 Q n% e/ ]" U2 _; B4 i% W

  可见其战况的激烈。其间,兆惠将军两易战马,俱中鸟枪倒毙,脸与胫部均已受伤。明瑞、福龄的马匹俱陷泥淖中。明瑞的口唇被长枪打伤,官兵力战,浮水渡营。至十一月初十,吉林、索伦、察哈尔、绿营等增兵,计1.6万名齐聚叶尔羌黑水营外,兆惠营中闻得炮声,知援军至,亦催兵杀出,毙敌数千。黑水营一战,清军将弁殁于阵者甚多。乾隆二十四年八月,兆惠、富德兵克叶尔羌城,大、小和卓木被击溃,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获。

  健锐营兵丁随兆惠出征新疆,平定天山南北,巩固西北疆土,维护我国版图立有功绩,此役《钦定平定准噶尔方略》一书记述甚详。

.御缅入云南

  乾隆三十一年,春三月,缅甸入寇九龙江,缅甸革命始起,缅王莽纪端恩统一境内,侦知云南官吏无状、遂心轻中国,屡次发兵侵袭云南边境的土司地。滇督吴达善贪而懦,不敢问,并戒兵士,不得与战。缅王势甚猖獗。就在缅王发兵犯边时,滇督吴达善调至川陕,新任滇督为翰林刘藻,刘藻本一书生,不谙兵事。率兵御之,普洱、永昌边外一夜之战,三路大败。总兵刘得成,参将何琼福,游击明浩三员大将皆败。帝闻之大怒,诏降刘藻为湖北巡抚,藻遂闭门作书,后事妥善安置后,掷笔拔佩刀自刎而死。

  历史上记载:缅甸自元世祖击降后臣服中国,明嘉靖末始自立,然犹奉表朝贡,未敢显绝。清初,明永历帝走缅甸,缅人执送吴三桂军前,遂自负有功,不复朝贡于中国。

  刘藻之死,乾隆帝大惊,令云贵总督杨应踞领兵退敌,杨应踞到云南后,收拓车里、孟艮、整贝等地。而后,官军却接连战败,缅兵数万入境,大肆焚掠。

  十一月二日,新任云贵总督明瑞率京师健锐营、火器营、索伦、厄鲁特、拜唐阿、绿营等6000多人到达云南。两军相持未决,而敌栅甚坚。敌军二万,立十六栅,环浚深沟,列象阵以待。立巨木为栅,聚兵其中,辄于栅隙以击官军。官军总兵哈国兴请分兵三路登山,俯而薄之,健锐器兵丁皆兴奋,因自到云南已过月半,始与敌遇,故一呼直逼其栅。有健锐营佐领富祥者先跃入敌栅中,后先锋校数十人继之,纵横决荡。敌恐乱不知所为,多被歼,遂破一栅。紧接着,乘势复攻得其三,而另十二栅的缅人皆宵遁。当鏖战时,明瑞分兵十二队,首先陷阵,自受伤仍策马指挥,众兵士见到将帅如此,军士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地,缅人大败,歼馘2000余,军威大振。

  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缅甸首领孟驳因与暹罗动兵,便不想与中国再打仗,故借云贵总督明瑞陷敌而死亡之机求和,乾隆帝不准,命大学士傅恒带兵御缅,数战之后,帝谕傅恒,方许缅甸和,其约二:一是缅甸对中国行表贡之礼,归俘虏,返土司候地。二是中国将木邦(今缅甸东境)、孟养(今缅甸北境)、蛮莫(孟养东)、孟艮(木邦东)诸部人口还付缅甸。至此御缅战役平,此役健锐营、火器营伤亡惨重,多死于孟密、老官、小猛芒之地。此次战役多书有记,是《乾隆十全武功》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 22:41 , Processed in 1.15575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