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engken

花儿市,尾声与周年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5-9-2 0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抱歉没能同步贴图,现补发图片:(点击看稍微大的图)

) i2 b9 Y% `( o+ U1 W9 @; u. x' V

4 L* E9 i/ ]# U+ V1 F5 H

花儿市中三条的森林孤岛,2004年5月6日拍摄

3 ]4 e' U/ o! f

7 u! w: N& }5 G* U5 G+ o5 e s

5 H {" o; e) u% Y

黄夫人伫立在邻居家的门前,2004年5月6日摄 ; x( g2 k4 B1 I. z+ i

) l& ]. x: h0 ~9 {& P

& f1 q) |3 y2 G- {" N: M& O, |- v

! Q& b& p- q" O: Y. q

黄先生的弟弟在草堆里睡着了,2004年5月6日摄

6 y# a. U+ e3 ~! S' t3 A) G

$ t$ Z; ?+ ~/ j* A, Y

黄夫人(右),街坊和访问者,背景院落为邻居李先生的家,借黄家暂住,于六月被拆毁。2004年5月6日下午5点半拍摄。 # L. f* s$ [% v

! q$ H& w! F/ s

$ T* q7 d c1 @8 N8 C7 m

中三条路北卖料场,黄家的古建材料在内。2004/5/6,PM5点。

3 E1 B( z; N# S9 U& L& V5 {- L

以上照片均为冯肯拍摄,待续 $ i; |5 q7 a2 h+ S A) a. N

: r! U5 @$ |;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1 1:02:1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5-9-2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花市儿的头两篇文章也贴上来吧,可以直接贴这个帖子里,您可以自己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5-9-11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飞哥的热心热肠。我一直觉得这一篇做了总结性的叙述,那两篇多余了。既然如此,不日略做压缩修改,贴上来就是了。

6 g6 l( F/ m5 m5 ?) m% r, P

继续看图:

( p Q& j/ g0 O- G) W8 _3 c# X+ s, D

, y+ X2 }) o }+ G

从花儿市上二条看中三条,想必大家认识那中三条的孤岛树林了吧?

- B% f- ?5 K+ P, ^* h$ h" _

冯肯于2004年4月16日拍摄。

% @3 B/ M" @7 t3 Y# m J0 ?# h! g/ f% o

: e/ N% S g$ q* O* v

j* n( @1 t/ }- h, N1 t

, V. z8 S" y# L" |9 A) T8 @2 F

花儿市上二条于上三条拆通的地方,2004/4/162 |5 o9 B8 j. p6 z5 }; C1 C7 R

/ v+ j4 }/ V& D% h5 N

. [" e P5 Y7 d3 h1 |

丑恶嘴脸,暴露无疑。ZF退出拆迁,百姓拥护宪法。4/16 & X" B% N2 Q) b9 r

2 c& S1 q6 n3 |" i" U(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1 1:07:4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11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太精彩了希望这次的摄影展可以看到一两张.有空大家可以看看"官方"对花儿市的报道,对比冯肯同志的照片和文章,大家就知道什么叫黑白颠倒了.
发表于 2005-9-11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家就住在那里,看了好伤心啊,一晃也好多年了,好文章,感人啊~
发表于 2005-9-12 0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冯先生的照片。觉出冯先生的用心。您的文章与照片对于所有的人都有一种直刺心灵深处的作用。我们会感应到这一点。无论是常识,还是做人都是我们的榜样。真的谢谢!

4 P8 F; B# O6 D1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2 2:35:2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9-29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儿市故事之二
                                    花市中三条的终结            

                           
俗话儿说-----发昏当不了死。
甭管世道多艰难,咱老百姓也得活下去不是?

前些日子,我刚跟您说了那个花市中三条的黄振云老人,唱的是京东大鼓,图的是保住家园,在众街坊的愤怒呼吁下,把拆迁队震住,暂时保住了家!
   

本来黄家夫人被强制拆迁令给折磨病了,当天拆迁队一走,也好了三分。居民们获得了暂时的胜利,欢天喜地,联欢了几晚上。朋友听我说起这件事儿,也挺高兴,约好了三号那天一块儿去花市看看,分享一下花儿市居民的欢乐。可是我偏病倒了,他只好一个人去了。

果然不差,那儿的居民都在胡同儿里,痛快地聊着四月一号的事,也捉摸着主意,怎么对付开发商卷土重来。我的朋友一进中三条就感到了欢乐的气氛,他一张嘴问黄老爷子,街坊就自告奋勇的拥着他来到二十六号院儿。我朋友刚要迈腿进去,发现里边静悄悄儿的,就站住了,街坊们告诉他:老黄累着了,正歇着呢。他只好站那儿看了一下,这房子挺讲究,也是明清的老宅院了,他拿出相机拍了两张照片,恋恋不舍地退了出来,好让老黄好好歇歇精神儿,这个事肯定没完,开发商能罢休吗!居民们还告诉他,这两天晚上他们搞联欢来着,没准儿今儿晚上还乐乐。国外的记者和中国青年报记者都来过了,好些个北京人也来问长问短,大伙儿可高兴了。
   

我的朋友心满意足地回家了,给我来个电话。我听了,怪可惜自己有病没去,没分享到这种欢乐。

我病倒足足俩礼拜,时常惦记花儿市,想着唱京东大鼓的黄振云老人,想着病好了去老黄家问候问候,特别是想听听京东大鼓,记忆里没听过,再者小时候不懂,不感兴趣。现在成了文化遗产。


前天晚上,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我听见电话那边低沉而颤抖的话语,不祥的事情发生了,强制拆迁事件发生了。我听见了野蛮不人道的执法法警的行为,和老黄一家遭受的劫难,以及比起老黄一家更永恒的花儿市地方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覆没。我悻悻地放下电话,沉默地坐在灯下,烟一支一支地燃烧着,时钟一秒一秒地跳过。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想着浩浩荡荡的警车怎么开进花市中三条,想着老黄夫妇俩怎么被架了上警车,想着拆迁队的盲流儿们怎么得意扬扬地上房揭瓦,拉大架,卸梁枋,扛柁檩,捅窗户,拆槛墙,轰隆隆-----在滚滚的远古尘烟中,推倒山墙。我想着,老黄夫人怎么在警车上被管制了四个多钟头,怎么想上厕所,法警不让去,让车上解决,老黄夫人实在憋不住,只得在警车里当着众汉子,溺下了这辈子都忘不了的奇耻大辱!我还想着,老黄夫妇怎么被拉到了城乡结合部的肖村-----他们自己并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只知道被带进一间结满蛛丝的破屋!我想着,警察走了,老黄夫妇是怎么木讷讷地痛不欲生。天呐,我想也不敢想像,这都二十一世纪了呀!
   

昨日无暇,整天不乐。今天吃过晌午饭,坐上车,到了崇文门,从昔日的哈德门外向左一拐,先进了花市上头条。
   

一进头条,左边一家买面食熟食的小店铺门市零落无人,右侧一溜高大的临街正房的后墙上,花花绿绿地贴满了开发商写的条幅,上面写的什么,我也不说了,您也甭听了,恶心!这些房子有挑了顶子的,有从后墙豁了窟窿的,有砸了门窗的,再往前,多半都兀立一面山墙,砖瓦狼籍,废墟中除了零星人家外,一片苍凉。推土机轰轰做响,在已然推平了的空地上,开发商津津有味地盖着豪华工棚,在这豪华工棚上涂刷他们认为非常漂亮的色彩。在豪华工棚的周边儿,就分布着形形色色建于不同年代不同等级的兀立的山墙。本地居民在残墙断壁上涂了一幅“墨宝”,一个肥大的象是吸饱了血的臭虫样的人形,旁书“贪官”,一个细胳膊细腿儿大脑壳的草棍样的人形,旁书“百姓”。往前走,几位老街坊低声嘁嘁地说着什么,南侧阴凉儿下用大盆磋衣板儿洗衣裳的年轻媳妇也不时附和着,一看有生人走过来都不言语了。我快走几步,就到了北羊市口儿街,这是上花市和中花市的分界。从这儿往南走两条街往东拐,就是中三条。我知道老黄家在中三条最东头儿,也就不想从西头儿进,我知道街坊们一定在街上谈论着,我不想老远就让人看见,毕竟我是陌生人,他们现在的精神是紧张的,他们不知道哪天也要遭受强拆。我就拐进中二条,想行走在亘古的废墟中,凭吊一番,永别古城一隅,抛洒一份相思之泪。
   

一座废墟边,一棵虎口粗的杏树枝叶繁茂,在午后的阳光下灿烂地生长着,完全不管主人家零落何方,也不知在果实未成熟时候,斧头将至。我立定,仰头看,犀利的目光透过斑斓绿影在搜寻那方才成型的秀丽小果儿,这是儿时的本领,乐此不疲。我又将目光爱抚着那些石榴,海棠,丁香,枣树和刚刚萌出嫩绿叶芽的洋槐,国槐,中国白蜡,七叶树,他们有的已经生长半个多世纪,有的从清帝国经历过来。伴随着古老的宅院胡同,伴随一代又一代的主人,年年岁岁东风归来,树木们总是为主人们赏春,献花,贡果,遮荫,蔽日,为主人的娇客-----鸟儿们提供安巢落户之乐园。居民们夏日傍晚在树下摆上桌椅,摇着扑扇,品着香茶,拥着孙男嫡女;滋润着天伦之乐,聊着古往今来。一阵阵爽朗的晚风吹来,树与人与鸟儿与蝉,同消永昼,物我合一。人生苦短,而树与屋宇永在。而今我走在将被人中另类------反叛们,残暴终止其永恒生命的悠久街区里,居民们魂断四海,世代祖居尽化尘埃。树木们将遭催薪化纸,或填为大芯板。这片故乡人的热土啊,要被挖土及黄泉,深至三千几百年,其上的一切历史文明积累的痕迹,将一扫而光。呜呼哀哉!
   

走到中二条尽头时,我见到前面横着一条车水马龙的大马路,那是拓宽后的北小市口街。街的对面,是前几年早已经“改造”完的东花市地区。花市是外城东北角的一大片区域的总称,主要包括花市上头条至上四条,花市中头条至四条,花市下头条至四条,花市东头条至四条。上,中,下,东,这四片区分别被三条南北向的街隔开,是为北羊市口(旧称北羊肉胡同),北小市和虎背口街(旧称虎扒拉街)。北边邻护城河(今二环路)的地方,是崇文门东河沿和东后河沿;南边是旧时大名鼎鼎的花儿市,现在被称为西花市大街和东花市大街。今年花市地区的历史就要终结,永远不复存在,空留些旧称让人去伤怀吧。
   

话说走到北小市口街,东边改造完毕,道路拓宽后,有人嫌弃西边的旧街区,也就垒起一道大墙,把这边挡了起来,只在中头条到中四条留了几道口子方便通行。
   

一出中二条的口子,向南一瞥,下一个街口有三五人立在那儿,那就是中三条了。我进了中三条,一大群街坊七嘴八舌,拥在一堆瓦砾近旁,只听见说“这砖多好哇,都是大开条呢。”我顺过眼去看“大开条”,未及看砖瓦,却先看见废墟旁谁搭的窝棚,低矮得象个地窨子。诶呀,地窨子旁边坐了一个匹头散发的老妇人,身穿单薄的黄针织背心儿,一副几天未曾梳洗的头面,满面的涕泪,手里拿一块面包在撕咬着吃,我蹲下一看,不是老黄夫人么?怎么回来啦?我说明来意,老黄夫人站了起来,声泪俱下,嘤嘤说道:“前日一早…二十二辆车呀…四个人架着就走…我说,给我看看证件呐…我怎么也得知道是谁给我带走…的呀,他们板着脸说…没这个必要… …架到车上,有俩医生… …我在车上四个多钟头哇… …想上一趟厕所…就不让去,当着那么多男的呀…”老黄夫人呜咽着说不上话来。歇了一会儿,又说:“给我们拉到一个地方…都不知道是哪儿… …”哭得涕泪不分,言不得语不得,众街坊物伤其类,都忿忿然,出力出物帮衬着搭起窝棚来。房子是拆掉了,电话线路却还挂在树上,还交着话费月租费呢,电话局的工人工作路过,也下自行车来,街坊们提出接线请求,小伙儿也同情黄家,可是房子没了,地址也就乌有了,说不能给接线,街坊们要了一些软线,老黄的窝棚里总算能有电话了。我问街坊老黄呢,他们说去什么什么地方一趟,也听不大清。大家只为每天的长夜而担心,这胡同里没剩几家了,有人说“街上已经有一些鬼鬼祟祟的家伙出没了,夜里有人给你扔几砖头,有人开车刮你窝棚一下,你受得了吗!人家出钱,扔一砖头十块钱,你怎么着?”话音未落,一辆切诺基卷着烟尘开将过来,人们一边闪躲,一边忿忿说:“这车不是拆迁办的就是某某某的,你看!”车经过人群,大家朝车里看,车里气盛的几双眼,向外踅摸,转眼过去,大伙儿又指着东边儿一个频频打手机的中年女人说:“这个主儿从早上就这儿打电话,象是他们的人,”又向老黄夫人示意,“夜里得当心,有事儿打110。”听得我呀,脊背直冒寒气!街坊们又七嘴八舌说了许多话,我听不清了,我走到泣涕涟涟的老黄夫人身边,说几句安慰的话,她紧紧握住我手,居然还感谢我,我的语声也颤抖起来。过个把时辰,我就要走了,真受不了。我用感激的目光扫了众街坊一眼,转身向西,奔中三条的废墟而去。
   

我慢慢走,听见有人说:“河沿儿(注1)那儿给袁崇焕守墓那家,十七辈子人从晚明到今天,几百年了,没中断过,他们非要赶走人家。人家说,我们受祖上信托,世世代代给袁崇焕守墓,这是我们对先人的诚信,现在你们不是要讲诚信吗?说得他们哑口无言,结果呢,还不是给老太太一家轰走了,房子兀的都给… …”听到这儿,我的心已经不是悲凉的问题了,我… … 我连花儿市的废墟也不…不再告别,我的心,也成了废墟,旷古的废墟,我要倒回床上去,我要钻到爱因斯坦和霍金的大空间去,把宇宙都看成虚无到一个质点,把人类,人类历史文化看成从来就没那么码子事儿!
                                  
                                                                                      冯肯,二零零四年四月十六日

注1: 不知道那个人说的“河沿儿”指哪里。北京叫河沿儿的地方很多。守墓的佘家地名就叫“佘家馆”

 

 

[em22] 8 i6 s0 w7 u" S1 n" m5 M% I'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1:06:1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9-29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冯肯自按] 我的<花儿市,尾声于周年祭>在本栏目转载后,受到朋友们热情的支持和赞许,我受之有愧。因为和很多古城保卫者和民权保卫者比,自己做得还很少很少。但何尝不是莫大的激励?今后争取做得更好,承蒙飞哥和老老北京兄的多次要求,让把其余两篇也补发上来,我迟迟未动,因为当时为了赶时间发消息,写作仓促,不免粗制滥造些。现在做了必要的添减。 9 y z W# X1 n0 z' J. f6 A 6 E& p( e& a4 U! _/ X0 o; k+ O2 @) x2 M ; S: z2 x, `2 y9 w

9 d6 o% I, m! ]' G2 Y* z/ f

既然前边已经把高先生的〈黄老汉维权周年大事记〉做为附录一,这一篇就顺编为附录二吧。 9 C8 [" e/ V1 R9 f 5 Y& H+ x& V7 N( Y" ]

0 K* ^" H! F. X& L- {3 |+ K

5 ~1 u6 t w, G3 P5 \: K; b) I1 i

[附录二] ! [% x" Q) }2 }4 |( g& C' v# x+ d1 q% K! b! s! S2 t6 P

* J& |# P2 t8 I) o

# ^1 s, I, d+ i5 o0 v

花儿市事件报道之一6 X- m3 v4 O' Y1 m. Q$ h3 C# j7 r

; A2 \" x& u1 @5 }" x

6 w+ m" t Z, Q' m$ h! l& K9 ]* i

京东大鼓,花市中三条的凄婉悲歌 $ y3 ?, m& X0 Z, }! d7 ^. x

; E* p0 v# b& J, D r" E

) F+ Z/ K) _0 O" Z s* q

! E1 o, S/ I* s; n

) K* {) _- t, S6 Z4 t

. f1 a/ D$ d7 z E5 q

要说起京东大鼓,可是咱北京的老玩意儿了。那弦子琴一弹起来,刻在咱们骨子里头的过门儿,就能把人醉了。老艺人一清嗓儿,人世间这喜怒哀乐可就流淌出来了。可惜了儿的,这些年愣是听不上了,快绝了。& O% H/ e4 P {0 e0 R" c- v4 f

. z+ o5 c5 s6 U0 K* k h, e, i

/ }- V+ B4 i, n5 P* {

今儿个可新鲜了,大早起的花市中三条弹起了三弦,唱起了京东大鼓!1 ~$ W. y5 F# ~4 x7 s

. i% f$ `3 ~: Q

3 S0 }/ L9 e: C5 g* `+ Z

那个大鼓唱得,哀怨凄婉悲凉绝望又带着强烈的激愤之音!让围观听曲儿的几百口子人揪心扯肺掏肝断肠啊!要说这太平年的,有什么了不得的事儿,过不去的坎儿呢?您先听听他是怎们唱的罢: 1 f2 Y' G0 I" G# }2 B

* A% y0 b6 e( ^. C2 v

6 x/ V6 F; x6 U+ |& |

… …, ^+ [8 V0 |2 }) v7 M1 m E

) R# I/ ~% {2 m1 q+ J8 t- W9 Y! h

1 N5 I6 f7 |6 v* r

被拆迁的人们泪涟连/自己住的房子也难保全 & b* ]6 P$ t' I) F$ M3 P

% H) s' r- L. p" W

9 f- [7 m0 x0 R0 s# J

不是裁决就是欺骗/他强买强买强制拆迁!; W4 X0 f, B, d# b- u5 |9 `

- e$ l, ~: `1 \ x! p9 i" U8 n

3 D3 V/ H3 f' }7 z3 y7 W

应该是,人民政府爱人民/可别让百姓感到心寒! - A1 w5 ~7 @3 G. i5 ~4 R W

1 ~- q/ Y1 n/ S

{/ @2 U" u8 E9 a) J9 V; y* T$ F) g

是何人强行霸道霸占咱们房产/官商勾结无法无天!: R2 Y( P7 Z; M0 y; D( x1 N

# Z$ n8 }4 O2 S

# \# T) a6 S% o' c# R

今天就要把我们赶/我沦落街头,唉,唉,有谁怜! ! @3 |$ A$ ~- l) m. w6 Q2 h" Q

9 f, E2 m' F# B s; k) Y

. N/ q5 g0 I# J% v# U5 C, i7 a

… … t7 a* |# N9 r6 n6 y3 \+ A( r' I

, q' |4 Z1 e% g) x) e9 b

G& i3 v) W! y/ M( L

就这鼓词,唱完了一过门儿,还接着唱。一打听,这位唱曲儿的敢情不是卖艺的,就是这花市中三条二十三号院的居民黄振沄,今年六十多岁了,早年间唱过昆曲,现今两口子都靠吃低保度日,生活也就艰难些。可是有一样儿还行,他的房子是私产,有自己的平房老宅院,现今可就值钱了,也算富有的标志了。这几年老北京城给毁的稀巴烂,花市地区大片的胡同四合院也都推平了盖楼,让人看着寒心。老黄本来还放心,他这宅院是前年北京市政府定的保护名单上的保护院落,拆?老喽!可是不然!这回偏要拆不可,怎么就非要毁了这胡同四合院不可?怎么该保护的偏不保护呢,作孽呀!合着政府不讲信用,拉出的屎还能坐回去呐!你要是不给他签字,这不是,头两天,他们就给这片儿贴上了强制拆迁通知!) U0 X( ?& _$ P8 c

: j8 ^# c) ]) s

# W \% \. y( ]+ y

老黄这几宿(xiu)是怎么过来的,咱不清楚。可是今天早起,他顶着春天的寒风,拿着三弦儿坐在自己家大门外的胡同里头,一边唱着自编曲儿自作词的京东大鼓,兜儿里揣着宪法书,一边儿候着拆迁队,有比丧家之犬。. {+ i& @1 M# F/ c& x, ]& z

C6 t0 [+ e z' T" x

7 ^/ t: H; m g6 Z5 G$ |6 ^

整个残留的花儿市地区的百姓也都过来声援,他们为维护自己的产权,都到书店买来新修订版的宪法,不约而同地来到花儿市中三条。6 C* W8 P# \7 |( m2 A8 y4 p

4 T: ^& ~( A8 V7 X. j

3 y! \- q D% ^9 M" m4 H, T

八点半时候,维持拆迁秩序的警察来了,从围观人群的大圈里,传出哀怨悲愤绝望的京东大鼓的曲子:, ]9 W$ T9 F; F' B% r+ K1 c

2 ?' n1 V, G1 K" w

9 f! x/ W. x1 v3 D" N+ X8 |

… … , u7 ?* w" r' ^! B: w, `" _/ Z3 G, N

, Q* q/ x/ P6 }

l% J& M' z, z! H

不是裁决就是欺骗/他强买强买强制拆迁!9 n, ?$ m+ c7 ?& o& y A) T$ J) v

- O5 j4 S7 d/ P" [

" C# \4 b3 u/ @ ^3 j$ h

应该是,人民政府爱人民/可别让百姓感到心寒!& K- |2 o) [9 a B

/ F" F8 [; w$ o6 L; C

. [- n* c- M$ Q/ C5 r" j% |

是何人强行霸道霸占咱们房产/官商勾结无法无天!# o3 ^7 j3 P X+ C/ x: j3 J0 Q5 N5 ~

- i# G- C. L/ I5 `6 ^

; o( q* [. Y4 k; j

… … $ R+ A- s# _6 i- n- }+ Q$ D

4 J6 x4 @% t# i6 V6 H0 }3 }- K

6 w! T- r1 H; X" V* N

这样儿的曲子和弹唱的情绪,警察也不大听过,也就围过来听听,好赖拆迁公司的还没到呢。这时候,胡同儿里声援的加上围观的人估计有二百多号人,墙上贴着强制拆迁的公告,开发商在满街都粘贴了他们的标语,老百姓也不示弱,街墙上写满“百姓拥护宪法”“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政府退出拆迁”等口号,和控诉开发商肆意掠夺,强拆民居的抗议书。在这片只剩了二百多户的古老街巷里,时空都静止了!1 j1 z6 G: v5 @. @. h

7 X5 f: V* r/ |9 j8 Y! O

1 A$ }7 f9 W1 s0 k6 r" |0 F

老黄的弦子跟嗓音儿越来越呜咽,街坊们和路过的群众的情绪也越来越悲愤,眼眶子里头含着泪花,他们手里纂着或举着《宪法》;嘿,您猜怎么着?百姓们瞅见听曲子的警察们也有抹着眼泪的。警察!通常是冷酷无情的执行拆迁帮凶的警察!人们也感动了,他们兴许第一回见着流热泪的警察,他们兴许体谅了流泪的警察,这些警察本质是好的,至少他们能被父老百姓的心声所感动!至少他们能被百姓的悲惨遭遇洒下少许的泪!他们本来不也是百姓的孩子么?甚至他们不少也是老北京人呢!至少至少,他们还许存有一点儿恻隐之心呢!在这特殊的情形下,那些凶狠的警察也觉得棘手,而踌躇不前。 % Z# K i p2 }7 |% P% A* E- o/ G

' K5 p- C( g' w2 H/ K9 ?( n

$ k/ C6 b: l8 p! e% _9 K# a" J

拆迁队的来了,他们来到了花市中三条,到二十三号院儿的时候儿,他们站住了。苟儿的们傻呆呆的站住,二百多号老百姓和人们手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木讷了的警察们,他们怎么也没料到,以往帮助他们维持秩序,压制被拆户的抗议的公安们,今儿是怎们啦? % \5 E4 {; l9 |

9 k: z6 U# S$ |0 x8 }( F* m

k) C( `% q' Y' {( [

警察们默默不语,百姓们群情激愤!他们向拆迁方高喊“强盗----强盗!强盗----强盗!… …”在人民的怒吼声中,拆迁方面没法子,就在原地儿傻戳了好一会子,走了!9 l ~* O) V3 U/ [; o' D$ i+ K8 m

3 Z8 c/ B& H+ M) w8 N! U" o8 C

& E1 m5 U* f0 i* u- y

老黄今儿晚上有地儿睡觉了,何况还是睡在自各儿的老房子里;他会睡得安稳吗?他就不会做噩梦了吗?明儿后儿呢?开发商会使些个什么手段呢… 2 [3 v1 o4 {2 [

9 o( ~0 D. q/ s5 d3 b( c

" ]8 ?* ] M- l! U& f& |

) o- q3 u. O" B, M0 F4 \2 E. Q

$ z$ p* m2 K6 [5 w! R6 V0 H

7 q3 u* W& f) \+ c. E

冯肯 二零零四年四月一日夜 6 u. }6 `7 [9 Q B% Y: _5 ?

/ d* j# c6 d* `6 G

" s2 K* ~0 R: E- `& w/ Q

+ K6 ^$ A2 ]3 M4 h: \; \

6 a+ L2 X! J8 {; {) i: T 7 @7 i8 H5 i; ~) a3 \+ z% c8 {# I 8 w0 z6 Q# R9 r&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9 20:29:5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29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Fenken先生,我觉得您这样贴文章也很好,先让我们看结果,再介绍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有点想一些经典的电影对不?您的文章很深刻啊,其实我有很多同学是警察,我似乎也明白,为什么他们的眼里也含着泪水......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我对警察的描述,证明我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不想主流媒体,仅把黄老汉说成,他赞成“危改”,冲突是因为补偿金不够。“听到拆迁消息,黄老汉说:Ouh~!要住楼房喽~!”

可笑吧?

发表于 2005-9-30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新闻,我也就是听个响儿,根本就是胡说八道。
发表于 2005-10-11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好花儿市那片大变好几年了,现在想一想,还是觉得郁闷啊!!!那里的楼房是踏着我家香椿树,葡萄藤,金银花藤的尸体盖起来的啊!!
发表于 2005-10-29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一去不赴返啊........

发表于 2005-12-28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ken说得太好了 / Z0 {1 P5 b2 v+ u: J04年五一正赶上花市拆得差不多了我去看了一趟, W. `9 [. u7 q9 Z3 J. X 经纬坐标,胡同口全凭记忆来对 % g: Q5 B2 x4 w真惨啊 , a" }& M$ m; {5 b5 u我的英子胡同,笔杆胡同、小市口、羊市口……

房地产商早tm跟zf串通好了,这边交钱,那边闭眼,你平民老百姓没钱就是孙子,再闹,再闹tm定你个扰乱治安,整你还不容易

先头我还意淫说等有了钱还住崇文,就买花市的房呢,现在一看,这块风水宝地聚集着多少怨气和血泪,即便住下也会天天睡不着觉的 7 M) B B% i6 U

发表于 2005-12-29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来的胡同串子,你的话说的很精辟,试想如果没有fenkeng的这篇文章,或许后人以为花市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也不会知道。花市有这样一段历史......
发表于 2006-1-7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当年我家也是不明不白地拆了。拆呗。祖宗留下的,在某些不接受文化的人眼里都是影响他们自尊的,一看见这些,就想起他们相比之下卑劣的过去。当年,同学家里的大柜,还有雕花隔断,当时已经价值几万,都是淡紫的,就这么拆了,一文没有。那么大一个院落,现在在我梦里还有当年捉迷藏找不到路的景像。[em08]
发表于 2006-1-30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拆的不拆,不该拆的统统都拆了!

[em03]
发表于 2006-1-30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做设么呢?

在废墟上流泪?

在回忆里叹息?

发表于 2006-2-3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拆~~
发表于 2006-2-10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佩服。
发表于 2007-1-25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疼死了。
发表于 2007-1-26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uby83在2005-12-28 23:02:49的发言:

Fengken说得太好了
04年五一正赶上花市拆得差不多了我去看了一趟
经纬坐标,胡同口全凭记忆来对
真惨啊
我的英子胡同,笔杆胡同、小市口、羊市口……

房地产商早tm跟zf串通好了,这边交钱,那边闭眼,你平民老百姓没钱就是孙子,再闹,再闹tm定你个扰乱治安,整你还不容易

先头我还意淫说等有了钱还住崇文,就买花市的房呢,现在一看,这块风水宝地聚集着多少怨气和血泪,即便住下也会天天睡不着觉的

赞同ruby83

一路看过来浓情文章和感悟,真实百感交集,再对比想想此时此地的开发商盖的房子,这一对比还真是天堂地域。

老宅子破归破,其实从城市管理和房产物业维护角度操作起来不是什么难事;现在的房子看着倒是新,看着倒是气派,看着倒是现代,其实就是“驴粪蛋儿 表面光”,看了他们的图纸,那叫一个烂!从底商门脸到住宅住房,尤其是底商门脸,卖都卖不出去,进深30多米,还尽是二楼地下室什么的,连个窗户展示都没有,给谁谁用啊;开发商那叫一个愁啊! 风水宝地+怨气血泪 他能好得了么。

发表于 2007-3-13 0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花深处”,意味深长,

发表于 2007-3-14 0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花市住了12年,02年外出求学并因拆迁搬家,06年回来到现在还没认真的回花市看过,不知道羊市口那块现在什么样,那里以前有很多小吃店。
匿名  发表于 2007-11-2 14:11:00

您是国瑞成的吗?

匿名  发表于 2007-11-2 14:11:00

您是国瑞成的吗?

发表于 2007-11-27 0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刚刚去过,虽然没见过拆前的景象,但也是感慨万千啊

感觉很异样,说不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花市(花儿市)在21世纪初的卫星图,这一片是花儿市中头条,中二条,中三条的区域,保存非常完好,原始。

因为当时我没上GE,在朋友家的CRT上翻拍的,不清楚,应该“抓图”,当时不会。后来的版本就是拆过的了。

发表于 2008-4-29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迁了,什么都没了…………
发表于 2008-4-29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回忆,烟袋锅,羊市口的文具店,大众影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3 20:28 , Processed in 1.19092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