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78|回复: 25

清明节-给梁思成林徽因-梁氏家族-扫墓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4-7 0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北京网清明节为梁思成林徽因及梁氏家族扫墓小记

清明节代表老北京网网友,给梁思成林徽因扫墓,是一个很迫切的愿望。但是苦不知梁先生墓地在什么地方。从前只找到梁启超家族的墓园。头几天查找不果,只得知林徽因的墓位于八宝山公墓。再也不想错过今年清明节。到清明次日,联络几位网友,飞哥急忙地预备些鲜花(老规矩AA制),临时在花店弄个挽联。其时,连找到梁墓与否,心里一概没底。更无法组织多人前去。打了若干电话,得知梁思成先生虽逝世三十又六载,却并无墓地,而是安置在骨灰堂深处的某个格子里。而且没有必须的手续,介绍信等,根本不能参拜,更谈何“扫墓”?宁不悲夫!

既如此,就有两个选择,一是到林徽因墓地去,她夫妇魂魄终归离不远;二是到梁启超梁任公家族墓园,梁思成先生必定也魂系彼处。讨论的结果,是去林徽因那里,比较直接一些。

在八宝山公墓,怎么也找不到地方,问到管理处,说在西边(老山方向)的革命公墓。但是三点半下班。而当时已经接近三点半。急速赶往,但是到处动土施工,不得路径。而今花儿也置办了,挽联也写好了,四个人也都到一起了,这事情那是非办不可,否则所为何来?

没办法,只得直奔西山正白旗后山的梁氏家族墓园。好在让人写挽联的时侯,没提一个人的名字。还是飞哥同志办事有余地呀!前边说了,操办得草率,没预备宣纸,只得用花儿店的那种流行货。写字也来不及找书法好的,不管怎么样,也都感谢帮忙写挽联的人。联上写的是:大师精神永垂不朽!  老北京网网友敬献。

本次活动的过程,图片汇报如下:(八宝山影像略去) 


代表老北京网全体网友,献在祭台上的鲜花。

 


在梁任公家族墓园的门口。

 


墓园内的景象,迎春花的灿烂,给墓园以春的氛围。

 


-----------献花仪式-----------

 


在梁任公夫妇墓碑前的合影。


 ********分别行礼********





分别行鞠躬礼,不但给墓园安息的所有的人,还给远在骨灰堂格子里的梁思成先生,给在革命公墓一块小小石碑下安息的林徽因女士。在我们鞠躬的时侯,盼望他们亡灵合聚的一天。


梁启超夫妇墓东后有一题有“母亲树”碑文的卧碑,我们在梁任公二夫人卧碑前也放上两朵花。

↓↓↓↓↓↓↓↓↓

) S5 {0 s, c3 s- E6 I6 ` Q9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7 4:34:26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后植一株白皮松,是梁氏后人为纪念梁启超第二夫人王桂荃女士所植。
白皮松慢慢成长起来,上面系的红绸巾,让人顿起敬佩之情。


花儿虽少,心意到了!



清明前日的一束束鲜花枯萎了,老北京网的鲜花将继之以芬芳。


这是满园遍布的花,叫做“二月兰”老北京人都知道的。
清明的节气,当扫墓的鲜花都枯萎的时侯,野花将长久芳香。

★★★★★★★★★★★★★★★★★★★★★★★★★★★★★★★

以下献给林徽因先生



這種小蘭花,沒有名字,在百草枯黃的時侯,她開得遍地。

我小時候就喜歡這種花,我和表妹自己命名叫做粽子花。

為什麼叫粽子花?就因為花兒的後頭有個小粽子樣的小苞苞。

這粽子花是代表我自己,送給早逝的林徽因先生,我想她會喜歡這種花兒,

我知道,在那公墓的小小墓石旁边的土壤上,也开著这微小而阴柔俏丽的“粽子花”。

我為我小時候給這花的命名而莫名地得意。

好象為三閭大夫過的節,提早了一樣。



& M- h* @# L0 g( x* L5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7 4:25:42编辑过]
发表于 2007-4-7 0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几位,代表老北京网网友给梁思成-梁氏家族-扫墓。
发表于 2007-4-7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冯肯同志效率太高了,把昨天的活动经过介绍的非常清楚,经历了昨天的活动,才知道梁先生还没有个归宿,这实在叫我们中国人无比惭愧.

; y& y- C) a- d5 Z5 Q$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7 23:24:53编辑过]
发表于 2007-4-7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不说了。

在这里献上一束花。

 


发表于 2007-4-7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 先贤致敬!

向 四位代表老北京网网友献花的同志致敬!

发表于 2007-4-7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几位大侠!!!清明节晚上,俺也顺便给他们烧了纸钱.....用宣纸给他们写了纸条..加上你们的鲜花希望可以安慰在天之灵!!!!!老冯,明年记得叫上俺。

发表于 2007-4-7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各位代我们祭奠了大师!大师的精神永远是我们为文保事业奋斗的动力和支柱!


发表于 2007-4-7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4-7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辛苦了
发表于 2007-4-7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康德拉太子在2007-4-7 15:40:39的发言:
目前唯一的祈望就是
梁思成先生的亡灵能早日安息
与林徽因先生共处一地

我的愿望和太子相同,希望他伉俪二人早日团聚……

发表于 2007-4-7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四位代表老北京网网友悼念梁公和林女士。愿梁公的精神,永垂不朽!
 楼主| 发表于 2007-4-8 0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冯,明年记得叫上俺。”

 清明不一定是周末,到时侯叫你你不去,那我可是跟你学:荆条伺候(蘸水)!

 

: E7 g( H7 X; B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8 4:32:45编辑过]
发表于 2007-4-8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献给林徽因先生的粽子花好像是紫花地丁,很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07-4-8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妖,这花的确叫做“紫花地丁”。我自幼喜欢植物,宏观植物以外,野草和微观植物是特别留意的。趴在地上长久观察,是小时候经常的。如果所有大人都不知道的,我就是自己命名。还有很多我自己命名的植物,回头找平台讨论。
再发几张照片,给小妖过目:



发表于 2007-4-8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诚恳地表示谢意。
发表于 2007-4-8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梁公精神,万古流芳!继承梁公思想,为保护老北京文化尽微薄之力!

发表于 2007-4-9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四位代表老北京网网友悼念梁公和林女士。愿梁公的精神,永垂不朽!

记得明年叫上我!

发表于 2007-4-9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Fengken在2007-4-8 17:39:19的发言:


谢谢小妖,这花的确叫做“紫花地丁”。我自幼喜欢植物,宏观植物以外,野草和微观植物是特别留意的。趴在地上长久观察,是小时候经常的。如果所有大人都不知道的,我就是自己命名。还有很多我自己命名的植物,回头找平台讨论。
再发几张照片,给小妖过目:……

不敢不敢,因我也特别喜欢紫花地丁、车前草这类野花野草,幼时也时常趴在地上长久观察,,所以看到冯肯老师提及特别亲切,呵呵。

这活动真好,只可惜我又后知后觉了,sigh

发表于 2007-4-9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康德拉太子在2007-4-7 15:40:39的发言:
目前唯一的祈望就是
梁思成先生的亡灵能早日安息
与林徽因先生共处一地

同意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油等:事后都嚷嚷想去,我可记着人数呐,明年叫你们去,你们要说没时间,我可不干。

小妖:今天我在小区的绿地里看见很多车前草,没出花剑葶呢,估计快被管绿化的给铲了。


# }& c+ y0 c$ l4 X& K/ f/ }; e! o%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0 4:09:03编辑过]
发表于 2007-4-10 1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去,这是大事!
发表于 2007-4-16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先生的墓在西北角,倒数一二排。

发表于 2007-4-16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详细介绍下,猫头鹰同志.
发表于 2007-4-18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大门,西边的墓区,紧北头,倒数一二排吧(好像正建新墓,说不清是一还是二了),靠墙第二三个,墓后就是一条小柏油路。去过两回,竟全说不清,不好意思。

梁思永先生的墓在前一排,挨着墙。

发表于 2007-4-18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8 16:12 , Processed in 1.21072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