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6|回复: 2

新来乍到,送份小礼(太平歌词),大家新年好!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2-13 0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艺人王兆麟灌制的太平歌词《劝人方》录音flash& I5 f8 P' n* p) K& U http://www.flasherclub.com/Show-content.asp?flashid=6075&userid=126808 5 S# q: e) `9 s: q3 f

. D! i/ Q6 O4 L: r0 P3 Z, V) ^

这首太平歌词,特别有老北京味儿,还处处透着老北京人所称许的为人之道。

) K/ e _% C8 g. r2 O: _

中国相声网的相声文本页有14首太平歌词文本:. c) p/ M3 ^, d7 K3 \7 g- X$ _7 S http://www.kpworld.com/xiangsheng/zuopin/zgxs.htm 1 J3 ~# k) j" H; k) v* Y- ~) [8 B5 E% C" D

7 ~, a' j" A# y3 h v( P& K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3 4:33:15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13 0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名称: 太平歌词 5 m$ I9 \ v# ]" t& o+ e类别: 曲艺 6 y j; \! \, w* C   ( h- J. Z5 _' m7 j# M% L  约形成于清代初叶。流行于北京城区、郊区。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中说:“太平歌词演唱者,手持木(按:应是“竹”)板两块,用指合拍,词句多为警世规善的词句,歌韵多婉转。”该书又说:“据该行老辈人云:太平歌词之名,顺治年间已有之,故宫岔曲中,已有太平歌词之名称……”太平歌词后被相声艺人引入“唱”活,相声在明地演出时,于正式开演前或演出中加演。演唱时手持竹板两块,敲打出轻音、重音和连环点作为伴奏,竹板习惯称为“手玉子”。太平歌词的唱词内容,有民间传说故事、劝世文和文字游戏三类。尤以第一类曲目最多。北洋军阀时代,相声演员曾编演《世态炎凉》,第一句就唱出“中华民国颠倒颠”,抒发了对反动统治的愤懑。唱词基本是七字句,每段曲目一韵到底。原始的唱法,每句前四个字是说,后三个字上韵演唱,比较呆板。 + p* {; H) K2 f# y4 m+ I S    T7 f2 w# h" n1 D9 T. O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相声演员王兆麟受到天津进步戏剧家王钟声等的影响,不断编唱新词,如歌颂鉴湖女侠秋瑾的《女侠英豪》、抨击军阀张勋复辟的《黄粱梦》等。在唱腔上也加以革新,每四句一反复,悠扬婉转,比较动听。他曾去上海演出,并灌制《劝人方》、《三婿上寿》等唱片,扩大了太平歌词的影响。 / `+ \: P) T7 q* C" A    + A6 u, z c( Z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相声演员常连安、张杰尧、侯宝林等,也经常演唱太平歌词。侯的演唱别具一格,特点是圆润嘹亮、委婉跌宕、韵味浓郁。太平歌词撂地演出时代,有三种演唱形式:第一种是一个人半蹲着,边撒白沙子边唱;第二种是一个人站着唱;第三种是两个人对口唱。 5 Y! h4 B5 {. {   & v2 `" O5 }& o4 ~: E# D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该形式罕有演唱。1950年中央广播说唱团曾创作、演出新曲目《刘老汉过年》,并配以管弦乐器伴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亦有关金凤编演的《刘胡兰》新曲目。 4 O& g- C7 ~9 @# Q$ I    . J5 G ?9 s* y2 b5 i  传统曲目有《太公卖面》、《秦琼观阵》、《韩信算卦》、《阴魂阵》、《小上寿》、《三顾茅庐》、《打黄狼》、《饽饽阵》、《丑妞出阁》、《十个字》、《福禄寿喜》、《一文钱》、《世态炎凉》、《鹤蚌相争》、《文王卦》、《五猪救母》等。, A' N6 D. m( R! U+ ^4 b2 e3 x. s# X   8 p: Z5 g* I% C) V; P! m   栏目关键词: 中国曲艺剧种介绍 4 Q- v' H1 h. Y4 a   出处: 中国曲艺志(北京卷) 1 F; B2 v* R" q

 楼主| 发表于 2005-2-13 0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x- v9 j0 @. Q! x' \
“太平歌词”会社0 g- Z" D7 y1 t
中文名称: “太平歌词”会社 7 N  X, H/ B8 s7 u
主题关键词: 曲艺 演出团体
% h0 o: J! h' r- H, z; ~, s辅助分类项: 曲艺
, K9 M4 O# \2 p+ D6 D  9 P! J* c& ]5 o$ ?
  莲花落演出班社。系清慈禧太后面前总管太监“明心刘”的胞弟刘小泉于光绪初年出资建立。初名“乐有群芳”,因入内廷献艺深得慈禧宠赏,慈禧赐其社名为“太平歌词”。会社地址在西四牌楼。 % I, p9 ?0 E0 `! H2 V1 e- v8 Z- N# m
  ! Q  M3 U* [3 ]1 _8 J4 g
  该会社有成员四十五名,尤以工旦角的赵星垣最为有名。因嗓音好、扮相俊,享誉一时。余下的佼佼者有:来喜,本习八角鼓,后改唱莲花落,以演唱《小老妈上京》为佳;成喜,善唱丑婆子,以演唱《套驴》、《瞎子逛灯》最为拿手;常禄,唱包头的(即旦角),以饰《马思远》中的赵玉为最佳;玉芳,赵星垣之徒,擅长姑娘丫头一类角色;穆顺,以饰演《马思远》中老回回出名;连福,唱丑婆子,以唱《杨二舍化缘》中丫鬟为佳;张喜,唱旦角,以《十道曲》最妙;春庆,唱花面,《王小赶脚》为其所长;双喜,各类角色俱可担当。
6 h, S3 c" t& k1 c5 l, l9 S  
6 s- O& U8 ?( Q, U5 _" G6 t0 d  从光绪十一年(1885)始,慈禧太后曾数次召太平歌词会社成员入内廷演唱莲花落。并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月,选该会社赵星垣入宫充任教习,教宫中太监学唱莲花落。光绪三十年(1904)又着选来喜等十五人入宫充任教习。 ) Q" R$ X) b6 d, {, w" L, F$ B
  ! y, w0 ~3 X" H* P
  该会社经常活跃于北京各城郊民间花会演出活动中。何时停办无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 04:55 , Processed in 1.11313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