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56|回复: 15

转贴;暴雨山洪来袭,看古代京城如何防洪排涝[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3-8-2 09: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暴雨山洪来袭,看古代京城如何防洪排涝原创2023-08-01 18:49·北京西单传统文化联盟7 @8 X! v7 W# q7 W8 V4 R
北京暴雨自古就有,近几年来更是频繁出现,如果说现代城市暴雨借助各类工具能完成城市的排涝工作,那古代就只能依靠河流了。
北京的两条三里河,古时候都曾是老北京的泄水河道。
“三里”自城墙
位于西城区的三里河,在玉渊潭公园以东,“三里”指的是此处距金中都北城墙有三里。

三里河位置图

( d3 F7 W+ B8 G) o2 i9 S1 g3 N6 S
说到三里河,就不得不提元朝。公元1153年,金朝皇帝完颜亮将国都由上京会宁府迁至北京地区,命名为“中都大兴府”。如今北京市的大兴,就是由金朝的大兴府传承而来的。
金中都的皇宫在今广安门桥至白纸坊桥一带,金中都的北城墙,在今军事博物馆南面羊坊店地区的会城门路一带。
由于地处北方内陆地区,所以金中都的粮食物资都需要通过运河由南方运至通州,再由通州转运至金中都。但由通州转运至金中都的水路不畅通,为了疏通水路,补充水源,在西山开凿金口,引卢沟河,也就是后来的永定河水注入金中都北城墙外的护城河,想由此疏通金中都至通州的水路运输线。三里河就是当时引水河道中的一段。

“四部一会”建筑群与三里河


/ b2 {/ f/ x" m3 B  a8 P
古人开凿这条河,除了疏通水路运输,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汇集雨天自西山下来的洪水,起到排涝的作用。
西山下来的洪水,先入旱河,再入玉渊潭,待玉渊潭水位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溢入三里河,向东南方向流去,流入西便门外的护城河,再继续向东流,流向大通桥,汇于通惠河,再由通惠路河入海。这样一整套环环相扣,从西山下来的水最后汇入大海,保障城市的安全。
旱河、玉渊潭和三里河的水域面积很宽,两岸堤坝高大坚实,能在雨天阻拦西山下来的洪水,保障洪水不会冲击 颐和园和圆明园。同时还可以预防山洪泛滥,使水排入高梁河,以防大水冲进西直门或阜成门,冲垮城垣,水漫京城。
后来,西山的洪水不再凶猛,永定河流经京西的地区没再决口,三里河的河水断流,这条河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虽然这条河道不再使用,但是保留下了三里河这个地名,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3 [# X: h' T# i; i! {! `
“三里”自城门
西城区的三里河是自城墙外三里,那东城区的三里河就是距城门三里了。
位于东城区的三里河,在珠市口东大街,这里原来有条河,因距正阳门三里而得名。

三里河公园的古河道

6 |3 C) o" ~+ A' m. J
历史更迭到明朝,明朝正统皇帝下令完善北京城池,除将九门城楼和四角角楼修建齐全外,还将护城河加深,两岸砌筑砖石护坡。为了方便施工,需要修筑堤坝将护城河截断,但是又担心雨季积水形成内涝,因此在正阳门东南侧的低洼地带挖了一条减水河,用来承担泄洪的功能。挖的这条减水河,就是三里河。那时的北京南城尚未修建,正阳门外就是郊区,三里河自南再向东,一直流往通州。
明朝古籍《帝京景物略》记述的三里河,在明朝后期就已经干涸为陆地,但低洼处仍有积水。万历皇帝的外祖父武清侯李伟,将积水引入附近的私家花园,建成了以水景著称的名园,园中可以泛舟。
正因为东城区的三里河是古河道,所以附近有不少河流相关的地名得以保留至今,比如龙须沟、水道子等。

: q0 }* ?- ^, T: Q' R5 Q6 Q4 B7 X, l1 H- N; @
如今的三里河路段已成为两广路宽阔街道中的一段,只是沿用了500多年的古老地名,仍提示着这里原来有一条河流。

, N1 r. ]( n& Z# i9 J' H- x$ ^3 q) s
“四部一会”走西口
时间慢慢悠悠走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作为首都的北京需要一批国家行政办公用房,于是又有了“四部一会”建筑群。
“四部一会”建筑群坐落于北京月坛三里河西口,“四部一会”建筑群是建国后首批建造的政府公共楼工程之一。
“四部一会”也分两部分,“四部”指的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重工业部和财政部,“一会”指的是国家计划委员会。整个建筑群由已故的著名建筑师张开济先生设计建造。
: m+ ]# A1 H4 y% L0 _; O8 N$ V
8 J* G" \9 ~. J9 l1 z5 b
“四部一会”建筑群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根据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建设的方式建造的大规模政府办公楼群。建成后的“四部一会”建筑群因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首都一景儿,也变成了三里河的重要地标。
建设国家行政办公地点,最早由前苏联专家和建筑大师梁思成、陈占祥提出,在西单、朝阳门内、地安门、三里河等多个地点分散建设“国家办公楼”。梁思成、陈占祥两位先生更是提出建设“四部一会”建筑群,旨在保护古城面貌。

9 l0 ^, J0 _. i7 ]  s1 K$ g
% D) y' i' L; a# O/ |( f: V
所以你看,四部一会的建筑风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配楼大大的重檐歇山大屋顶和两个重檐攒尖大屋顶,主楼的重檐歇山大屋顶则高大,整体建筑群起伏有序,形成了丰富的建筑轮廓线。
! c* U  ^0 b- q

8 l: e: B7 l! f; ^' S
整体建筑中最有亮点了,要数中式大门上的鸱吻和脊兽了,不似宫廷建筑的走兽皆为神兽,“四部一会”建筑上的走兽,大胆的启用了和平鸽的造型。这不但是建筑的创新,也象征了新中国对和平的深切希望。
如今的“四部一会”建筑群,除了财政部的牌子之仍在外,其他政府部门皆已搬迁至其他地方,但是作为新中国首批政府建筑,它也不曾没落。如今,多家新闻出版社入驻于此,也正应了古色古风又带点创新的建筑,和文化与历史的融合。

, f4 A  Z" A  J* B6 _% C/ C: ]. j
又是一年盛夏,又是一年雨季。暴雨山洪侵袭中的北京城,正等待着暴雨过境见月明。希望明天的北京,艳阳高照。祈祷北京平安度过汛期。

9 L% ~) o1 ]- _% M) S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3-8-2 13: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朝历代都没解决排涝问题,今年更把故宫都淹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13: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8-2 13:34% Z( F" M$ h. X1 n3 D
历朝历代都没解决排涝问题,今年更把故宫都淹了。

7 i+ g  k6 J; A% L; s跟地势有关
) v( p( o  Z+ w1 y# S% M" D" a' F5 [8 R2 Q  H

; M4 c6 h: h: C; ] 微信图片_20230802124615_副本.jpg 5 A0 x, q& ~1 I
- e& i+ Q& R  A
# o  T/ q6 n" ~& M6 w: I
( q: l' v* w" E

" z- F; G/ z4 r2 h
发表于 2023-8-2 14: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3-8-2 13:37
+ j3 v; [+ X( n9 M跟地势有关
. H4 f& T" O! E, i2 L. Z; w. y/ D
    与地势有关。史前时期的北京,这片平原其实被海水淹没了。但后来海水退却,沉积物堆积,导致这里逐渐变成了陆地。在“北京湾”由海变陆的过程中,永定河发挥了全新的作用。它携带着大量的沙子,刺穿了太行山脉的残脉,切穿了山谷。长年累月,大量泥沙逐渐填满了太行山和燕山之间的古老海湾,形成了今天的“北京小平原”,又称“北京湾”。    “北京湾”的特殊地形,使流经西北山区的大小河流在东南平原汇聚,形成了北京平原的大水系——永定河水系、潮白河水系。温榆-北运河水系、拒马河水系等,与冀中平原其他大河汇聚到海河入海,致使排水不畅。
0 t% y" M8 o" v9 V& a7 g8 n; v. `* j+ l; x" s% B

2 S$ D2 H/ z2 K- r( g" J1 I- Y4 ?
- ], B/ M3 I: H' I8 o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15: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8-2 14:12/ T! W. e# W* S/ x2 P0 H! i
与地势有关。史前时期的北京,这片平原其实被海水淹没了。但后来海水退却,沉积物堆积,导致这里逐渐 ...

: z3 i) p! ]  `1 K
! M- X6 |5 e1 U3 I8 u
1 q4 Y" {! P2 X8 r' v7 [& J
, n. M2 H8 b. ]2 \6 D- ] 微信图片_20230802124239_副本.jpg
" u% p# H. T/ |8 _+ V
9 `% T7 {* ~: X% E  W
  ]- w! v4 ^% L+ X9 k$ P8 g$ Q$ i4 G

6 V2 v! J3 r, I1 L/ l4 m
发表于 2023-8-2 16: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 p8 i8 j/ S0 Y/ K8 X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受苏联城市下水道设计理念的影响,苏联地广人稀,暴雨少,城市下水道矮小。中国没有参照法国德国高大的城市下水道设计,而是为了节约苏联城市下水道设计,导致城市下水道容易排水不畅。
( `1 A+ G2 g' Q9 f5 r6 i3 E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16: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8-2 16:35. u; f* E* m' m$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受苏联城市下水道设计理念的影响,苏联地广人稀,暴雨少,城市下水道矮小。中国没有 ...

1 X4 a' T. N( z" _/ y1 F多方因素交织在一块了!
发表于 2023-8-2 17: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护城河盖盖儿,直接影响城里的泄洪,所有的水必须走下水道才能入河,没有盖水大时随处都可以泄洪水。
发表于 2023-8-2 18: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3-8-2 13:37
, |; _: U' e. E跟地势有关
/ k5 }. k$ C6 e7 t5 @
不管什么原因,总要解决。下一场暴雨就是一场笑话,全世界都在看。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20: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客 发表于 2023-8-2 17:12$ Y) N8 s& C6 Q, Q
给护城河盖盖儿,直接影响城里的泄洪,所有的水必须走下水道才能入河,没有盖水大时随处都可以泄洪水。

$ ^+ A' p6 A% ?, J. G+ z DSCN7478_副本.jpg : k) Q! t+ W8 t% h7 G
7 T0 c. x1 J& e2 Y6 [$ K7 W+ Q
9 u* _, N8 d) m
发表于 2023-8-2 20: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排水设计再糟糕北京也不会外灌,有河挡着呢。市区主要是内涝,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北京城区建筑密集并且地面大部分硬化了。建筑物承接的降水100%都需要排掉,硬化的地面径流系数一般在0.9,就是90%的雨水需要排水管网排掉;绿地径流系数大多在0.2大部分降水都能渗到地下。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2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8-2 18:42
6 C7 R+ @" F5 x4 g" X3 t( |不管什么原因,总要解决。下一场暴雨就是一场笑话,全世界都在看。
$ A1 o" R6 w2 F) S. M
前三四年北京市在河湖河道防防洪清淤上可没少下功夫,海淀区的工程姆们单位参与了,这个不说瞎话!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20: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钩鱼 发表于 2023-8-2 20:01
8 Q' M/ I2 _$ ?6 X排水设计再糟糕北京也不会外灌,有河挡着呢。市区主要是内涝,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北京城区建筑密集并 ...

& v$ m% m2 i( m3 R$ y& K4 e: F您说的没错!这也是这些年为何总是修便道换渗水地砖的原因之一
发表于 2023-8-2 20: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8-2 16:35* b" z4 g! F" m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受苏联城市下水道设计理念的影响,苏联地广人稀,暴雨少,城市下水道矮小。中国没有 ...

* s4 G+ n, O; d: F2 n德国城市遇到暴雨也会发生内涝。德国一些城市法规对下渗雨水要求,比如建筑必须配多少绿地,不能渗水的建筑面积要交钱(我一同学所在城市房顶每年每平米交1.3欧元)。
发表于 2023-8-2 2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3-8-2 20:03
' P! J: i5 S) R+ R前三四年北京市在河湖河道防防洪清淤上可没少下功夫,海淀区的工程姆们单位参与了,这个不说瞎话!:victo ...

. k- ~! v6 [0 m 无论下多大功夫,不再内涝才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23-8-2 23: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钩鱼 发表于 2023-8-2 20:31) \- j7 g9 e  W7 W  }. Z
德国城市遇到暴雨也会发生内涝。德国一些城市法规对下渗雨水要求,比如建筑必须配多少绿地,不能渗水的建 ...

: i/ i6 B) w; n即所谓建设海绵城市。
9 _3 `  S! q3 Q' F! q( c8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8 03:48 , Processed in 1.18103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