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之父”张光宇:给了4亿中国人共同的回忆,却被遗忘至今原创2023-02-12 17:56·鬼谷子思维4 s" N4 g8 d3 V% ^# T6 _7 @+ z
还记得动画片《大闹天宫》吗? 7 G9 ]0 x: L/ i; c- D
那句经典台词“孩儿们,操练起来”,陪伴了几亿中国人的童年。  大闹天宫剧照
4 W) f( P1 V) K+ `这部1961年创作的国产动画,一经播出就轰动世界,直到2021年还在国际上获奖。
$ M) Q0 g( P0 O( @在国内,它稳居百年国产动画片排行榜第一名,豆瓣上76万网友为它打分,评分高达9.4。 
4 m+ {) s4 d! a
1 q/ W: v: k4 q( r# q6 z3 A8 @在豆瓣留言区,几乎全是对这部动画片的怀念与喜欢。 1 G. n5 E/ j( i. T$ e
然而,全世界都知道的《大闹天宫》,背后的一位大师却长期被埋没。 + b! s9 s! J! e
几十年来,一批艺术家为他鸣不平,替他出书、办展、拍纪录片。
# y- v' W3 |7 i8 t( v: c5 C1 b知名文人黄苗子甚至捐出100万奖金,专门用来宣传他,希望让更多人知道他的名字,可收效甚微。 ; O$ D6 w. l+ R, u& \* f5 O' Y
在百度百科,他的生平简介甚至不足500字,还没有一些网红的多。 - M* M+ w! Z3 I& w8 X4 D1 t
他就是张光宇,《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 
4 |. F" x; e1 o; l
% F8 n3 i$ [3 ], @/ C而他的成就,绝不仅仅是《大闹天宫》这么简单。
2 }, O L* ~- o0 x0 j如果你看了他的人生故事,一定会被他的才华和魅力深深折服。 9 r9 H: D% C( c# E' r: M
也会和我一样,忍不住一声叹息:可惜了,光宇大师。 
) |8 Z+ [6 g% j+ ?, i/ N4 g
L/ {: J, @' X4 j3 y! L5 {张光宇到底有多牛? . }0 P! g {1 i& d p$ i* U
陈丹青说他是“真正的民间文脉”,“元老、教父级的人物”。 : n" Y3 {7 d2 e
《人民画报》副总编、著名漫画家丁聪觉得自己在他面前“根本不能算画画”。
, m! h$ G, _! {. G+ d2 S曾设计过动画片《哪吒闹海》的著名画家张仃甚至提出,张光宇的功绩可以与齐白石、黄宾虹并举。
_% f6 H% @6 q7 d6 H而在熟悉张光宇的艺术人心里,更普遍的一个评价是,张光宇是一艘“满载宝藏的沉船”。 + U/ t: N; A" Q4 H" u
之所以说他“满载宝藏”,是因为他身上的标签实在太多了: 1 E0 t: ?+ H F- k" z& H
他是中国动漫的开山鼻祖。
/ g6 Q; [; {9 k- K) x, P- }比如,我们熟悉的宫崎骏,代表作《天空之城》是这样的:  (《天空之城》,宫崎骏)
T) H2 E& g% \; v9 l% c而早在40年代,宫崎骏的偶像张光宇就画出过这样的“天空之城”:  (《西游漫记》,张光宇) (《西游漫记》,张光宇) 5 b$ d+ o3 k9 `& I$ {
他是最摩登的跨界天王。
7 F9 [0 H. s4 I% D @- W那个年代能用画笔做的事,他几乎做了个遍,而且都做得很溜:
) }/ S! y8 x! e2 |, C8 u他是名副其实的出版大亨,出版了十几本杂志,甚至还出过中国第一本电影期刊。
( r% N2 |, s' `. u8 F设计过版画、海报、香烟牌、年画、舞台布景、邮票、灯具、家具,五花八门。
( W2 O( j8 \. U) @5 d" M还参与了国徽设计、人民大会堂设计、王府井橱窗设计,甚至还有国庆游行队伍的队形设计…… " G/ y! d( \4 l# }" x0 t: y% R9 g
因为跨界太多,以至于2020年筹办张光宇作品展的时候,策展人在怎么归类上犯了难,最后决定分成12个维度呈现。  (2020年张光宇艺术“12燃”作品展宣传图) 5 {! ?4 K8 l6 O; I8 J; U/ h
他还是前卫技术的开路者。
7 e, k' r' v3 a+ {4 A3 g- G8 Q早在1930年,他就是个自拍达人,自导自拍了48连拍。  (张光宇48连拍的部分照片)
9 s9 i. h% q1 a5 d3 p- C8 g而这样的自拍照出现在西方,是1976年,被人们惊呼为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代表人沃霍尔连拍照)
+ B/ L9 \: V, _恰如著名漫画家廖冰兄的一句话:对张光宇,你或许应该超过他,但你无法绕过他。 ) M6 \5 B1 S' Y, x
因为他引领过的路,实在太多。 + m& f: X% I) \" I4 y+ K. B% w [
张光宇为什么这么牛?和他的出身和经历分不开。 
. W0 H7 ]) p7 P* s% v" v( }6 c. z. C: h2 e; Y2 K4 \
江南无锡,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民间艺术众多,泥人、刺绣、竹刻、京剧、昆曲……在这里代代相传。 7 ^$ m9 r1 X8 P' a; c% G+ q
1900年,张光宇在这个文化之都出生,从小就是这些民间艺术的痴迷者。
2 T6 x. V% h4 a B- f他喜欢捣鼓家里的面具、剪纸、泥娃娃,对字帖、画册等百看不厌。
}6 @: A1 k. }: I, _# y8 Q他尤其爱跟着家人去看戏,甚至还偷偷带弟弟妹妹溜出去看,为此没少挨打。
2 o9 ?; A) h# x1 T4 h/ }可张光宇兴致不减,不光看,还画戏里的脸谱,把家里墙壁画得到处都是。 ; @: f0 c/ D/ r4 q5 j
张光宇的祖上都是大夫,可他对学医一点兴趣都没有。 * O" m8 Q/ I, C. ^* w
他不想整天对着病恹恹的人,只想将来做点自己喜欢又能让大家乐呵的事。  (少年张光宇) ; d2 l$ o" l' V& _: s
眼看张光宇继承家业无望,家人就把他送到钱庄去学经商。
/ U4 F& q. c* j0 W0 p9 l干了一年,张光宇就受够了这种从早到晚拨算盘的日子,他想去上海读书。
. r+ v$ l w. X0 p: T于是,他跑到桥上威胁父母,要是不同意,他就跳下去。
, H! [ k4 n' r U a* o* H父母哭笑不得,只好随了他。
3 O U# d; Q8 f0 s& Z( h: s就这样,14岁的张光宇来到上海读书。 % X, f/ w, Q& ^
没了父母在身边管着,一有空,他就跑到不远的上海新舞台看戏。 / y% K B- G* H) s" S
那时,上海是中国最摩登的大都会,上海新舞台号称“远东第一游乐场”,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剧院。
" Z) ]1 |0 N4 s. {- d% |1 |张光宇被舞台上的一切深深吸引着,经常偷偷溜进后台,拨开门帘看里面的演员化妆,默默记在脑子里,再回家画成脸谱。  (《紫石街之春》,张光宇)
( a, V# ?, N' Q* y有一次,张光宇看得正着迷,被当红武生张德禄发现了。两人一来二去,成了忘年交。 " ?8 J8 I8 h! U3 z
毕业时,张德禄推荐张光宇跟着剧场的置景主任张聿光学画。
) Y" N% W- L t6 }- A张聿光看了眼张光宇,问:舞台的幕布很沉的,你小小年纪,拉得动吗?
" ?( n2 h; E G, ^ p! G, S张宇光一咬牙:拉得动。然后冲到幕布前,使出全身力气把它拉开了。
' g, G: J, l) p% x张聿光看着这孩子满头大汗的样子,心里很感动,于是便收他为徒。 5 o; Q' q; Q: Y$ T, b
从此,张光宇有师父了。 4 R% R, a0 J% `- M
白天,他在大布上涂抹着亭台楼阁。晚上,提着颜料桶学素描西画。
' c5 @% f' C2 h' f" t- E2 h他不再是那个只会画京剧脸谱的孩子,而是逐渐掌握了中西绘画技巧的美术生。  (大炮台广告画,张光宇)
0 U0 L2 Q- A) `0 ^; A$ b {1 T/ z 5 ~6 v K1 @" x% W
" Z! X& ]- V% ?6 R# Q1919年,张聿光把张光宇介绍到《世界画报》,给丁悚(著名漫画家丁聪的父亲)当助手。 & o5 h# p3 ^: s$ T
从此,张光宇开始用“光宇”的笔名,正式进入美术圈。  (张光宇,桌上是他自己设计的台灯)
) g8 [& t# V7 I0 I第二年,《世界画报》突然停刊,为了谋生,他进入烟草公司,开始接触香烟牌、月份牌、海报等商业设计。 ! b" K) n: Q) c
在那个时代,这份工作相当于现在的金领。 ) p9 D8 M! _3 q" |5 Q
但让张光宇最开心的是,烟草公司有来自十几个国家的优秀画家,还有资料丰富的图书室。
8 v9 a( e; l+ T# w他像海绵一样,只要没见过的绘画技巧,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流派,统统乐呵呵地学。
" Y& c0 b1 i, P* [$ l5 U7 [- y& D% m5 X还找各种机会从遮遮掩掩的洋画家身边走过,趁机滴溜一眼“偷师”。
8 C' w" O5 F0 I. {# U0 e渐渐地,张光宇笔下的元素越来越丰富。那些从小根植于心的民间艺术,经过各种西式技巧的融合,成了独特的“光宇风”。  (《巧媳妇》,张光宇) : @# I; ?+ ]! ^! X' |. H
工作之余,张光宇又捣鼓起自己的事业,和朋友创办《三日画报》《上海漫画》,还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漫画团体——漫画会。 9 Z# j7 _* R7 z& ]5 `# E) y
九一八事变后,张光宇向烟草公司提出辞职。 Y. P( g3 ?2 [6 r, J
对方很诧异,劝他:你们政府都在和我们做生意,你却放着这么高的收入不要,何苦呢?
7 J( ^. w5 \6 |0 v$ x, E但不愿再为洋人打工的张光宇去意已决。 7 H) h) g6 l, Q+ r$ y
1934年,他离开了烟草公司,和弟弟张正宇成立时代出版公司,一口气出版五大期刊:《时代画报》《时代漫画》《万象》《论语》和《时代电影》。
# u) M5 @( P+ f8 j在后来被誉为“漫画家摇篮”的《时代漫画》创刊号上,张光宇画了一个用墨水瓶、笔和文具组成的红心战士。 4 i, i4 W$ D; N
这张漫画宣告,他将以画笔作为武器,对无耻的侵略者进行反抗。  (《时代漫画》创刊号封面,张光宇) 3 X$ Y6 v5 Q2 r
由于刊发了大量针砭时弊的漫画,张光宇的期刊经常被查封。他不管,政府前脚封,他后脚换个名字继续办。
. H: l0 a9 k$ `# i2 o. j- c/ x他还大力提携和培养新人,不光给他们上稿机会,还替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4 x; W: L! U( G% n0 f x8 p有一次,张光宇借钱给人做生意,结果那人赔了,张光宇让他请自己吃了顿饭,就算还钱了。 , i% y6 c# |' X" Q; L: l
还有一次,他替人作保,讨债人找上门来,张光宇卖了房子,节衣缩食,凑钱替人把债还了。 - _2 o: c7 F) E+ h# ^/ N6 y5 m
深厚的艺术根基加上掏心掏肺的为人,让张光宇身边聚拢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
5 y1 s+ G- r/ {' j9 g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叱咤风云的艺术界大佬:丁聪、张仃、黄苗子、叶浅予、廖冰兄…… 8 r4 }9 u" m% q( L, ?/ a$ f/ Y
他们一起用画笔嘲讽时政、描绘百姓生活、民俗风情,一起办展办会,缔造了中国漫画的黄金时代,而张光宇也成为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  (张光宇创办的部分期刊)
; x* j6 G v) C2 q) ~
) _" G" ~, ^- g* {
1 V1 o# |) ?+ z- p" E1937年,上海沦陷,张光宇带家人逃往香港,开始十几年的逃亡生涯。
2 y8 Q5 }5 N, K+ R0 t4 L这期间,他经历了父亲和三个孩子的离世,但依然笔耕不辍,为抗战贡献力量。 ) |) z8 T5 Y* w" n# E, @3 W
他还给自己拍了张照片。照片中,他笑着举起一块“为了前方”的牌子,仿佛在说:张光宇在此,有本事来战!  (抗日战争时期的张光宇)
1 ]8 c( o# f3 U) W) V后来,香港也沦陷了,张光宇画的抗日漫画被汉奸告发,他不得不连夜逃离香港。
; f; \/ w. E2 }- i逃难中又遇到湘桂大撤退,一家人混在难民里面,朝不保夕,颠沛流离。 ( v* N2 u$ H/ L
逃亡的日子让张光宇目睹了很多苦难,他心里有太多情感想要表达。
8 S6 v1 _ M) B9 G% m1944年底,在叶浅予、廖冰兄的邀请下,他来到重庆北温泉。 . w4 B' Z1 ~2 b1 |( X
刚安顿下来,他就召集大家举办“八人漫画联展”,一口气展出三百多幅作品,抨击国民党的腐败无能。  (黄鱼熟白骨香,张光宇)
9 O' r8 ?7 C0 r Q (关山四骑图,张光宇)
% w- |5 r6 n N随后,他不顾安危,“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创作了传奇经典——长篇章回体讽刺漫画《西游漫记》。 $ E( `' ?* J; C# j, D4 D
在张光宇笔下,师徒四人一路经过纸币国、梦得快乐城等去取“民主真经”。
0 S" T; G0 x& W- z7 N在纸币国,必须留下黄金,兑换纸币,还得被通货膨胀坑害。在梦得快乐城,权贵们把城堡建在天上,纸醉金迷盘剥百姓……  (《西游漫记》部分插画,张光宇) ! a' ^9 b s9 d
张光宇用超现实主义的故事和中西兼容的画工,把社会阴暗面讽刺得淋漓尽致。 6 o# ~$ _! j- M- {. N( T
为了阻止张光宇画这部讽刺漫画,军统特务天天提着枪到张光宇家门口威胁大骂,后来得知《西游漫记》要办画展,还在展出前一晚偷走了其中一张。 % M1 s" @( u' P3 f: a
张光宇依然不管不顾,连夜补画。
* i/ |" N( D8 v! y6 C5 u, k5 ~不出所料,《西游漫记》在重庆和成都的展出大受欢迎,观众络绎不绝。
- h8 U$ L* M8 M: M就在张光宇打算回上海继续展出时,国民党对他下了禁令,他不得不重新逃回香港。 / \' H3 W9 L4 X' o& Y; a1 D
此时的张光宇,其实已经在心里埋下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把《西游漫记》拍成动画片。
1 M3 J d# H2 f3 [5 \/ A- n他要用中国最经典的艺术形象,拍出比肩迪斯尼的中国动画片,为最广大的苦难人民服务。  (张光宇在《西游漫记》展出现场) ' {4 ^7 g& J+ N' y' C

* I& u! t6 \' F! v8 ?& i
: P1 F& b* E$ @ V1949年,广州解放后,张光宇立刻变卖家财,筹集路费,年底终于回到北京,并被聘任为中央美院实用美术系教授,在张仃领导下工作。 : [# o, [% o8 n3 n
张仃感念张光宇过去对自己的提携,对张光宇以老师相待。
0 [ ?/ {, t+ w; p4 _/ o/ H$ w他们极其重视培养学生的民间艺术修养,带学生去文物古迹学习,还请来面人汤、皮影路、泥人张,让这些民间艺人为学生讲课。
7 ?; l+ |2 M) b) M甚至不惜花钱买大量明式家具和民间刺绣,给学生最直观的参照。  (《神笔马良》,张光宇)
/ z" V; n* t b2 R$ T在忙碌的工作中,张光宇也等来了实现心愿的机会。 ( m( O5 Z: h9 N3 e" j/ e' v5 N
1959年的一天,一个重要人物来访。 . K0 d, A5 {9 Y( X( `+ u; L
他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特伟,专门来请张光宇为动画片《大闹天宫》做美术设计。  (《民间情歌》插画,张光宇)
# }! }! T3 n5 T两人早在香港时就有过做动画片的尝试。 5 b7 Z0 |, i. F$ Z. B$ p0 h. t7 m
1945年,心怀西游动画梦的张光宇逃到香港后,曾在电影公司担任美术主任,他向老板提了一个交换条件,希望可以给他一些资源,让他试验动画片。 0 L' \9 a- W, r ]: J
那时,动画片衔接技术不成熟,画面经常抖动。
?' N( m7 [! }; `9 t经过反复改进,张光宇创作出了流畅的试验片《敲钟男孩》。  (张光宇与特伟、廖冰兄在1946年至1947年间创作的动画短片《敲钟男孩》) ; S0 d, E: g0 k3 _( L# ^
可惜后来因为经费问题,张光宇的理想夭折了。 9 E j2 ?! g9 E7 {4 f/ W( e* a
这一次,机会来了。 ! @! n) k& O6 @& f3 [& i
此时的张光宇,其实已经体力不支。 $ j7 N, @/ h1 f' G/ {: O
因为长年积劳成疾,他患上了高血压,还有中风后遗症,但他还是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1 |9 B6 S9 c+ }( w# b: m; Q; `在这之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制作过一部《铁扇公主》动画片,受迪士尼风格的影响,里面的孙悟空颇似米老鼠。  (动画片《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
' [/ L _/ \( f& ^! I( R这一次,张光宇希望重新设计一个地道中国味儿的孙悟空。 A- r w4 X+ p: {6 G9 e
他再次从挚爱的民间艺术中汲取能量:京剧、剪纸、木刻、水墨…… " A3 U# S2 u' _+ T" j' p( ]
恰如他所说,他画的是中华文化的根。
" N1 D: K9 t* q% {2 t经过多次修改,一个活脱脱的国粹孙悟空出来了。直到现在,屏幕上各种各样的孙悟空,或多或少还有着张光宇的影子。  (《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造型) + h/ R2 F8 o$ N5 _/ b7 D B$ `
画完《大闹天宫》后,张光宇再次中风,彻底偏瘫,无法工作。
* w+ O4 g9 Y0 n8 k$ r身体好些的时候,他仍会拿起画笔,双手颤抖着,一点一点地作画。在生命最后两年,他仍念念不忘孙悟空。
. |9 N* h" |3 W! K. ~他给丁聪画了一只猕猴捧寿桃,给儿子画了幅“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 ]0 I* }& N. m, F' n
1965年,张光宇离世。 * U" W$ {0 d7 t/ e
13年后,《大闹天宫》完整版上映,轰动世界,但已经没人记得张光宇了。  (1964年张光宇与夫人汤素贞在北京芳嘉园)
) S3 X, o i. [ : `& E! v+ H4 d8 E) B6 T
, u/ _+ n* \# E+ v0 i" t张光宇曾经称自己是“新时代的民间艺人”。 ) c3 Y9 U9 @( K$ ~( Y. a& @( P
他的一生,以一颗中国心扎根于民间艺术,兼容并包,一步步从痴迷者成长为传承者、创新者和引领者。 4 r+ S7 \5 F/ r, U" _3 X; C
在他心里,艺术是纯粹的,无关高低贵贱。艺术也不是为了供名流把玩,而应该为普罗大众服务。 . e. A9 Z, o& X/ s% M% ~
他看见精美的文物建筑会激动得流泪,遇到捏面人泥人的老艺人会推崇备至。 ' @* Y/ U6 w+ O5 q) g" w$ B
但在很多正统流派眼里,张光宇的理念和作品难登大雅之堂,既不是洋派西画,也不是高雅国画。 ; K: m/ j4 ?8 F" V1 d% W
在美院,他一度被叫做“土包子”,学生甚至被要求“不要学张光宇那一套”。 ) u# N7 {6 ?8 ]$ R' e0 a
于是,张光宇逐渐被边缘化。  (《孔雀姑娘》,张光宇) " W+ y0 D5 m1 ~3 L9 T
80年代开始,西方文化强势输入,中国传统文化日益颓废。
9 x: j" S3 |% s" j! u不只是张光宇,就连他极度推崇的民间艺术,也有很多变得乏人问津,甚至只能在民俗馆、博物馆才能见到,许多老匠人不得不孤独坚守。
5 i" ~$ R: j5 m1 _0 U9 D这是木叶盏,传承人伍映山用了14年才得以恢复这门失传的技艺。 
6 i2 _. S. ^9 ?, @7 R6 ]* M
4 \8 Y; h2 W" j! j( f# k0 b/ C这是南京绒花,传承人赵树宪高位截肢,六十多岁仍坐在轮椅上制作,一度只有一位聋哑徒弟,后来因为《延禧攻略》意外火了,才终于有了几位弟子。 
: w6 X; t3 o! t1 S" l* R9 G& m3 ^: F7 X. D2 d
这是吹糖人,童年的回忆,现在很难见到了。 ( P8 z8 ~) E. n. |; \$ H+ {
2 I% O9 ]1 _- D3 g, c* i& O这是枫香染,在偏远的贵州白兴村,已经濒临失传。 2 N0 ^1 h7 ^! E" w- E! M9 J
" C& k" P( N& O9 A! Q5 e6 S, V在动画领域,迪尼斯、好莱坞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 u. M( D: S6 z
尽管国内曾创作了《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九色鹿》《雪孩子》等精品,但难以扭转国产动画的颓势。 ' [5 E5 _/ N3 j9 R% O+ G
* O' Z$ B; a# U$ Z q; S# t直到美国动画《功夫熊猫》大火,不少人惊呼:原来中国元素也可以很好地用在动漫中。 1 E$ A- O! x8 W+ v1 W6 P8 i% h
随后,《大圣归来》《哪吒》将国产动画重新拉回大众视野,国潮风终于兴起。 7 n/ j! f# f \' Q. M0 v
而一些美术界人士在重新梳理艺术史的时候,也惊讶地发现,现在业界追寻的现代主义艺术,早在100年前,张光宇就在做了。
2 i6 S# Z& l- O$ e张光宇曾说,艺术要兼收并蓄,全世界好的东西都应该学,不要把中华文化切成一小块,要全面学习。 $ z9 B9 j" I1 t1 |
根植于这样的理念,才会有真正的国潮和中国现代主义艺术。  (张光宇的子女张宜秋、张临春在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整理父亲的文献) 9 o9 n$ P/ {/ I- a0 F
2012年,在张光宇子女和一批艺术家的努力下,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在北京落成。这几年,他的作品展也开始出现。 ) G# K2 Y% h% {3 c) n4 y
一切似乎都在复苏。 # P. n3 E; |: m! u" s2 ^& ~' z5 }
这不只是张光宇的复苏,也是传统艺术和民族自信的复苏。
+ q/ G' K( A9 k0 n希望在这个等待几十年的复苏中,张光宇的价值能得到真正的认识,他的风骨、才华和作品能留在人们的心里。
( E6 E Z, s- \. S. ^0 i, t最后,一起重温《大闹天宫》的经典设计,纪念由它陪伴的童年,一起致敬张光宇,记住这个名字。  美轮美奂的水帘洞
# ?$ g. U1 s. F 勇敢的美猴王 " c% l1 E" u: L$ V0 O6 L) |9 r
 蛮横的二郎真君 7 Y; C/ K4 J" O; p1 @7 _
 顽固的太上老君
$ Z2 O! C4 [% T A0 A7 K( X# _% P 神勇的哪吒
6 }7 Y+ G( w" s' Z 狡猾的龙王 ! @% Y1 y( v6 c) a4 u
 萌萌的土地神 + G3 P7 Q( M6 m( O, {- Q& ~
恳请您转发,您的转发,可以让至少1个人看到张光宇,看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END 主要参考资料: 1、《张光宇小集》,唐薇、黄大刚著 2、《我的父亲张光宇》,《文化大观园》栏目 3、《寻找张光宇》,《文化大观园》栏目 4、《世间谁惜张光宇》,北京青年报 5、《线上展览 | 张光宇艺术12燃“转战”线上!用4个栏目呈现多面张光宇》,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 6、《国漫之父诞辰120年,没有〈大闹天宫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一条 7、《他是“美猴王之父”,也是三十年代最摩登的“跨界之王”》,南方都市报 8、《纪念张光宇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网 9、《线上纪念展| 纪念张光宇先生诞辰120周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不止〈大闹天宫,这个展览点燃了更多面的张光宇》,新京报 11、 纪录片《寻找手艺》 12、《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中,有哪些即将要失传的老手艺》,知乎 作者:鲍鲍 编辑:桢桢
" E3 m6 Z6 n(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