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3030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8-5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22-10-13 08: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T1 B& O4 a: c0 I6 Z
“阜内大街”百年建筑
/ D9 v r1 `$ o/ _6 k3 C2 |1 e% H5 ~# ? Y9 i" P2 _

& W/ y9 J# Z+ L0 E1 U0 F1 e
7 S4 y; f# R/ e. d7 _' B阜城门内大街位于北京内城阜城门内而得名,简称“阜内大街”。 “阜内大街”东起西四路口,西到阜成门立交桥东侧。“阜内大街”清朝末年称“阜成门大街”,东到羊市(今太平桥大街北口左右),西到阜成门。从羊市向东到西四的大街称“羊市大街”。1965年,阜成门大街、羊市大街合并,改称“阜成门内大街”。8 X$ Y1 C! H2 I, D( q
“阜内大街”两侧古迹众多,是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白塔寺保护区和西四北八条保护区所在地。) `" M3 T" K0 _
“阜内大街”东口路北的西四街楼(现为“西四新华书店”)地下有元大都下水道遗存,东段有广济寺(今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中段有历代帝王庙,西段有妙应寺(俗称“白塔寺”)。原来历代帝王庙前的大街上有两座木牌楼,十分精美,1950年代被拆除,现在其构件被重新搭建在首都博物馆的大厅内。大街北侧还有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正规西医医院——中央医院,现在叫北京市人民医院。
* U* O# [& W4 ]0 J现在“阜内大街”上商店众多,街面十分繁华,主要集中在西四牌楼附近。明清两朝,“东四、西四、鼓楼前”是老北京城的商业中心。相对来讲,在这条阜成门内大街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大买卖并不多。尤其是现在经过拆迁改造,阜成门内大街沿街商业都是小门脸,知名度不高。, D$ e+ M9 n0 b" i
上图是1961年拍摄的“阜内大街”建筑照片,现在看起来就像一个大乡镇。照片左下角有栋二层小楼,是民国时期老建筑,原来是家饭店。左下角阜内大街拐弯处是一家砂石店,门口老堆着从门头沟拉来的石灰堆,一刮大风满天飞白沫。照片远处太平街4号那栋当时阜外大街南侧金鸡独立的高层建筑现在还在,据说是1959年北京市利用十大建筑剩下的材料所建,成为不是十大建筑却又貌似十大建筑的一个例外。后来被周恩来总理没收了,成了中共华北局的办公楼,文革后一度是海关总署,现是致公党等几个机构的联合办公楼。2010年致公党总部搬到新大楼后,这里是致公党出版社、中协服务中心等杂七杂八单位的办公楼。
. k5 }# V/ I+ i G) }$ [. _ 1 \! [( x) ~+ W/ a% R9 _, K( C
- A& q Y% \" o
x2 O3 i- w/ X& B) D* H
, }- \3 r9 E% b' }
上图是位于白塔寺西北方向的福绥境大楼,是当年阜内大街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58年,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大楼设有大食堂,楼高八层,是北京市最早的有电梯的居民楼,是用人民大会堂的剩料建成的。体量及其宏大、端庄,2.5万平方米的“Z”字形建筑在白塔寺西北的胡同群落的任何角度,都难窥全貌。与此同时,东城区和崇文区也各建了一栋。! o0 W& X5 G( e5 T
这栋曾经名噪一时的“人民公社大楼”,又叫“共产主义大厦”,大楼内有公共食堂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家家户户凑在一块儿吃大锅饭,是最流行也是最提倡的生活方式,公共食堂在一层,还有托儿所。当年住进人民公社大楼的居民,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所以住进去都是北京市和西城区的干部,附近居民叫它“高干楼”。但是,大楼建成后,不在提倡吃公共大食堂了,因为各家各户没有厨房,就在每层设一个公共厨房,跟筒子楼设施似的。
5 M0 A5 z8 M4 ^1 }; I7 ~, u2004年,该栋大楼被列为全市重大安全隐患,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开始投资排险腾退这300多户居民。幸运的是,这座大楼已经列入第一批北京市近现代历史保护建筑名录,因为凡是列入名录的建筑不仅不能够拆除,而且外立面不许进行改变。
! J1 l! w3 U" E7 U" m2 U 4 c" J Y/ x$ l3 a7 m p
3 D6 {5 H. G# g2 s, }, M; k九十年代以前“阜内大街”北侧老百姓最常去的地方是白塔寺副食品商场了,上下二层楼,供应蔬菜、肉类、水产品、鸡蛋、食品、副食、水果、烟酒,还有副食本限量供应的芝麻酱、粉条、粉丝、火柴、碱面、肥皂等,当然还有油盐酱醋,是西城区副食品公司买卖最兴隆的商家。# Y6 H' a2 t% l- `: W
白塔寺副食品商场原址是白塔寺山门庙会摊位,1960年停办庙会。“文革”中拆掉白塔寺山门,建成白塔寺副食商场。
9 p6 n# X6 U1 g3 g0 U) @因为遮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寺,1997年西城区投入4000多万元拆除商场,亮出白塔,复建了白塔寺山门。共计腾退居民133户、单位2家、个体工商户5户;拆除临建房屋102间(面积1818.9平方米);腾退古建房屋82间(面积1880平方米)。/ J/ [1 K7 w1 C2 e
7 ~8 n. n j7 _; b$ {2 @
9 z8 T6 t4 l8 Q
' @! u5 ^- k7 g/ r6 m7 j% ] ]) }/ _* s% b' o
; @2 j1 }( ?* u$ \

" T- P! d8 b: w' x# T" {" N8 h- \: @" C( w4 K7 X3 @9 N5 J
4 W5 m* P0 E. v1 t7 Q- z$ G“阜内大街”历史最早最悠久的商铺当属白塔寺药店了,位于白塔寺副食商店东侧,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其前身为“琪卉堂”“和“大和堂”药店。他的由来还得从千芝堂说起。: P# o- \( q- s5 p' t& ~# @
千芝堂开设于明代末年,据出版于清乾隆十年(1744年)的老店经营目录记述,当时经营成药十五个门类、六二四种,并有饮片加工、炮制及批发业务。光绪七年(1881年),曾任宫廷太医的吴霭廷将千芝堂盘了过来,聘请王子丰担任掌柜,王子丰精明能干,买卖做得很有起色。1900年庚子事变时,王子丰低价收购有钱人手里的贵重药材,战乱后物价回稳,千芝堂赚了大钱。后来王子丰与吴霭亭产生矛盾,王子丰负气出走。吴霭廷和王子丰两家从此结为冤家,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商业竞争。% ]" E4 v6 m( n6 x9 }9 D( L
千芝堂自王子丰走后,吴霭廷请吴受臣打理,吴受臣也很善于经营,1915年在珠市口南开办了南山堂药铺,1917年又在阜成门大街白塔寺开办琪卉堂药铺。& ?! x$ s7 q! }' E3 M1 V
王子丰离开了千芝堂后酬资在崇文门外开办庆仁堂参茸庄。1918年南庆仁堂药店在珠市口开张营业,以后又陆续开设了虎坊桥西庆仁堂,东四北庆仁堂,阜成门白塔寺大和堂,前门大街庆颐堂等。不到十年庆仁堂发展成为拥有七个联号的京城大药店。
4 d- B3 f) @0 D4 i& B( L+ G白塔寺药店历史上公认的吴霭廷开设了琪卉堂,王子丰开设了大和堂即由此而来。但开办的时间上,说法有出入。
$ A7 Z: B' Z$ p# _* @, _# l1942年北平时期,“琪卉堂”“和“大和堂”先后被资本家谢康夫买下,在营业执照上加了“新记”二字,称“北京琪卉堂新记”和“北京大和堂新记”。谢康夫买下琪卉堂、大和堂后,委托其弟谢宝林经营,但谢宝林对药店经营是外行,具体管事的是柴洪志和郎树德。谢家经营的“新记”琪卉堂、大和堂药铺即在前店做零售,也在东边搞批发,以选料地道、调剂讲究、饮片精纯、药品齐全、服务优良出名。
/ G' u( N+ O' S: I6 R2 E1953年“北京琪卉堂新记”和“北京大和堂新记”药铺归国有后,成为中国医药公司北京市公司第二门市部白塔寺药店。1955年转由北京市药材公司管理,称北京市药材公司第二门市部。此后的20多年间,白塔寺药店一直有“国营二门”的简称。白塔寺药店由于国家对老字号的重视和扶持,使老药店生意日见红火,特别是保持了饮片为主的经营特色。在计划经济时期,药品和其它商品一样,经常发生短缺某一种成药(或饮片)的情况,而白塔寺药店以饮片齐全闻名北京城,抓草药到白塔寺药店已成为北京人的共识。6 P, E# ^* @/ D l4 c9 l
白塔寺药店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原址二层楼基础上翻盖五层大楼,翻建后的白塔寺药店是一栋古朴典雅又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白塔寺药店营业用房包括地下一层、地上二层,经营面积1200余平方米的特色药店。1980年重张开业。至此白塔寺药店的名称正式使用。
2 b R" E+ l7 W, d @- e- m' a经过改建以后的白塔寺药店,在保持名店经营特色和老字号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药品质量为生命线,创建放心药店,重塑国有企业社会形象”的奋斗目标。白塔寺药店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调“信誉、特色与质量共存”。严把药品进货验收、检测复核、效期管理、储存养护,为保障饮片的质量,白塔寺药店聘请专家对库存商品进行鉴定。饮片调剂作好以计量、价格、服务等药品经营的各个环节,努力满足顾客需求、提升服务水平。白塔寺药店的实际行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有关部门的认同。1996年7月18日,白塔寺药店成为北京市经营企业首批“消费者满意商店”之一,根据消费者协会统计,顾客对白塔寺药店的满意度达80%以上。作为重点企业,在1998年区重点企业经济效益排序中销售排名第8位,利税排名第5位。先后被授予明星企业、重点企业、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药品质量信得过单位、全国文明示范药店等荣誉称号。1999年11月12日被北京市卫生局确定为“中药饮片精品店”。2001年又成为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指定的首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 A. V8 w. }+ j F5 {
白塔寺药店在不断发展中十分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白塔寺药店认为经营工作快速发展与坚持提高职工素质分不开。为此白塔寺药店从三个方面做了工作:第一,端正经营思想和经营作风,提出“以德经商、以德待客”的经营原则。第二,抓文化培训,鼓励员工自学提高。第三,树立白塔寺药店规范服务的新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白塔寺药店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科技管理手段,加大企业商品管理、经营管理、核算管理、信息化管理力度。4 G: i9 @! M0 F$ `+ d, \
2004年10月23日,白塔寺药店通过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GPP评议,取得“优良药房”资格,成为京城首家通过GPP评议药店。现在白塔寺药店隶属于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三楼以上是西城区医药品公司所在地。经营范围包括汤剂饮片、中西成药、家庭常用医疗保健器械、名贵中药材、高级营养滋补品、生物制品、进口药品、计生用品等,经营品种达8000余种。现有员工113人,其中执业药师、从业药师、主管药师、药师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人数的80%。
1 n/ ]/ g8 x' \- p6 F" n最初的药店本来就是一栋两层建筑。七十年代末翻盖的现代建筑白塔寺药店“身高”蹿升到18米多,一下子就把妙应寺白塔遮挡了。于是,10年前,就有一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认为白塔寺药店应该降层。2009年,药店降层的工作正式列入了西城区和北京市重点项目,西城区区政府启动了药店降层工作。据说2013年年底将完成降低三层的工程。9 F( n5 [' c( \! s$ z1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