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京小白

龙须沟与金鱼池(史话)[含2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08: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2-8-11 08:22; |! E$ z+ U/ |
红庙街一带

1 a) \/ A! y+ Y$ _+ S8 J! m这是东龙须沟的“压胜之宝”--乾隆《正阳桥疏渠记》碑。原立于天桥之南东侧。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天理教教主林清所部教徒兵分两路,攻入东华门、西华门。起义失败后,堪舆家说天理教起义与乾隆时疏浚天桥以南沟渠有关,永定门在南,位属离火,有坑洼积水导致水火相争,破坏了国家的王气,才导致了这场“汉唐宋明未有之变”。嘉庆二十年(1815年)二月,六道河渠被填平。道光元年(1821年)九月,天桥南侧的两座御碑亭也被拆除。两座乾隆御制石碑被分别放置天桥于东侧的弘济院(红庙)与西侧的斗母宫中“压胜”。弘济院(红庙)后来拆除,这一带改称红庙街。
2 {& f1 v. p4 R, j  
5 f5 r" ~) r. ^7 k/ b, X) F( l/ W1 a& c: Y: ^9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2-8-11 16: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8-11 08:58
0 W: u! R' L  Q' s5 X& t这是东龙须沟的“压胜之宝”--乾隆《正阳桥疏渠记》碑。原立于天桥之南东侧。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 ...
. X& ~: Y3 U! O3 j. h
DSC08050.jpg
; {$ q. X  u) i1 S) F
( m! r- t/ j! g! h1 o1 }+ l7 _- `, H: N8 G

% A' b) M+ a- I; a; R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8: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8-17 20:08 编辑
4 l3 e  e# G/ k( V+ \3 G
+ f1 K6 v* C: {3 G+ \补一段金鱼池的细节。6 t3 X0 T: K5 z; a/ v
  金鱼池附近的居民们大部分祖祖辈辈都以饲养金鱼为业,而且具有一定的技艺。《北京市志稿·货殖志》中记载,金鱼池最早是为皇宫提供金鱼的地方。“昔为官产,养鱼于此者,有按时向宫内进红鲤鱼之例。”后来产业逐渐扩大,且因为金鱼池面积十分广阔,达数十亩之多,这大多数池塘面积就变成了金鱼的“领地”。金鱼池在清代属于官产,需要按期将红鲤鱼进贡,入御膳房,不收地税。那时业主极多,每家有三坑至五坑。晚清时,金鱼池鱼池大约约六七十个。其深者,可没人顶,浅亦四五尺。土黑水涩。故池中金鱼,鳞色纯红,若移养他处,土水皆非。色即变淡。
  金鱼池有东池子西池子之称,西池子鱼坑较多。民国后,金鲤之贡停止,池主不再养红鲤鱼,开始养金鱼并向官方缴纳地税。西池子全部由一姚姓者购买并经营。而东池子仍归旧主管理也。民国四五年间,曾毓隽出万金向姚姓购得西池,租与陈隆,开设仁记鱼庄。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始由赵德鹏继租,改称知乐鱼庄。多蓄金鱼,龙睛,兼及鲤鲫诸种。所售鱼虫,获利也不少。金鱼池的养鱼户饲养出售金鱼的情况一直维持很久,后来政府组织他们到中山公园、北海公园等处为国家饲养金鱼,传徒授艺。我国的金鱼饲养有了很大的发展,养鱼工人精心饲养,不断培养出新品种。金鱼还远销国外,深受国际友人的欢迎。现在世界各地饲养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进的。
  金鱼池池西曰粉厂胡同粉厂胡同东始叠道子胡同,西至精忠街,南通天坛路,粉厂胡同呈倒“L”型,以东龙须沟畔的粪厂谐音得名。
  西岸离金鱼池水面坡度最大,当地俗称“西上坡”。“西上坡”西北有财神庙。财神庙附近是一处非常清静的院落,与东侧破旧的窝棚形成鲜明的对照,小院被高大国槐树环抱着,该户主人姓曾,当地人都称“曾四爷”,“曾四爷”是晚清时期的举人,解放后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参议室工作,在解放初期能坐小轿车的人。
  金鱼池北面有以“马家井”命名的胡同。马家井为甜水井,曾建天主教堂,“马家井”胡同后来叫“锦绣四条胡同”。
  金鱼池东有小土阜,土阜上有三五户人家。土阜下西侧的海泉居茶馆门前,有一著名的甜水井,茶馆馆主姓牟。山东人。此井之水,远胜他处,故四方来取水的人很多。牟姓即以开茶馆和卖水为业。后来称这里为“牟家井”胡同。牟家井有一片四十多棵的柳树林子,有的树一个人抱不过来。这片柳林每到夏天,柳叶垂地树荫一片,游者多于此息足。更有一些京剧票友,在此清唱。茶馆的牟掌柜更找人在此说相声,游人茶友不断增多。“牟家井”胡同后改名金鱼池东巷,现已无,原址盖起大楼。
  牟家井北为真武庙,位于东池东南角。真武庙以西的金鱼池北岸中部伸进一块地,形成一个三面环水的岛,岛上有一座海潮观音庵,坐北朝南,两进的院子,红墙灰瓦,方砖铺地,庙的东墙立着旗幡两根,上方架着斗形长方幡,周围柳树环绕,每到春节过后,善男信女,烧香拜佛,十分热闹。
  牟家井南为东极宫,皮箱行同业所筹资建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月二十八日。因此又名京都皮箱行庙,内供奉公输般(鲁班)神位。光绪十九年(1893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两次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再次重修。东极宫与金鱼池北边鲁班馆街(鲁班胡同)中的鲁班祠功能差不多。
  在清代,鲁班胡同曾称铁香炉,民国时改叫鲁班馆街。鲁班馆街中段与鞭子巷三条(锦绣三条)相交,胡同内有鲁班祠和鲁班馆,鲁班祠供奉公输般(鲁班)。鲁班祠坐西朝东,山门内有正殿一座,面阔三间,两侧有配殿。鲁班塑像为慈面,黑胡须,身披红袍。鲁班塑像两边各有两尊神像,为其弟子塑像。2003年,在鲁班胡同拆迁过程中,曾出土一块石碑,两米多高,碑身、碑座保存完好,碑文比较清晰,碑上刻“重修仙师公输祠碑记”,记录了光绪六年(1880年)二月初十至六月十八,历时四个多月间重修鲁班祠的情况,并于光绪六年八月设立此碑。
  鲁班祠前是三座山门,门前是一个大院,院子北墙处有一排平房,约有二十余间,东侧是院门,比胡同地面高出不少。这个院子便是鲁班馆。民国时期的鲁班馆已是木、瓦、石工等行业祭拜祖师爷、行业集会、行业管理的中心,木、泥、石、画、油、绳、竹、扎八大行业以鲁班为祖师爷,建鲁班来敬奉他。“鲁班馆”是京城或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到此来供祀鲁班先师,临时居住和手艺交流或学术讨论的地方。鲁班祠与鲁班馆实质上是一些商业、手工业行会的会馆兼神庙,是某些行会举行祭祀祖师爷等活动的场所,也是同业进行集会与行业管理等活动的基地。
  但1949年以前,鲁班馆已破败不堪,各业凋零,就连鲁班祠的配殿也成了巡警阁子。解放后,这里曾称鲁班阁胡同,胡同里的店铺多是硬木家具店。1958年,为了北京市的通讯建设,鲁班阁胡同的北半段拆掉了,鲁班祠被全部拆除,建起了北京市电话七局。“文革”后,鲁班阁胡同改名为鲁班胡同。随着进一步的建设拆迁,昔日的鲁班胡同已彻底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楼和一个单位的大院子。
  如今,金鱼池一带所有的寺庙都已消失了。

" h/ V1 `' p  i+ O% ?& D! A* G! }
6 Y; e/ Q) I% s2 W8 O9 ]
金鱼池地区附近寺观.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8-20 10: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8-20 10:18 编辑
$ l) `+ e5 c2 m( j+ Y
# j# j  q. A: _; y# w: P  I
    上文谈到金鱼池西的那座被高大国槐树环抱着的清净院落和院落的主人曾四爷。曾四爷名曾毓隽(1875-1967),谱名以烺,字云霈,福建闽侯县人,曾以烺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四,故称曾四爷。曾毓隽早年就学于福建船政学堂,后被选送出国留学。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乡试,中举人,历任文安、大城、良乡、宛平、肥乡各县知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奉邮传部委派,勘测川汉铁路线。宣统二年(1910年)冬,为段祺瑞幕僚,颇得赏识,被保荐为道员,升任邮传部参事。中华民国成立,以北京政府陆军部任处长等职。
   民国5年(1916年),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曾毓隽被委为京汉铁路总办,升局长。翌年3月,参加作为段祺瑞政治工具的“中和俱乐部”,成为段祺瑞的心腹。1917年5月,因对德参战问题,黎、段“府院之争”已达炽热化。黎元洪于5月23日下令免去段的本兼各职。其时,曾毓隽奉段命赴徐州会晤张勋,明确段默许张勋率辫子军入京做“调人”,设计引诱张勋进京“复辟”。同年7月,张勋拥溥仪复辟,任讨逆军司令部军需处处长。民国8年12月,任靳云鹏内阁交通总长。段倒台后,居天津。民国27年,梁鸿志组织日伪“维新政府”,要其参加,曾断然拒绝,亡命香港,后赴重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寓居北京。1956年加入中央文史研究馆为馆员,成为金鱼池一带有小轿车坐的住户。曾毓隽后来长期寄居其独女曾和清、女婿黄大馥的天津寓所。1967年病逝于天津,享年92岁。
    曾毓隽这样身份的人居住于龙须沟、金鱼池一带,实属罕见。这主要是他酷爱金鱼。民国四年(1915),曾毓隽出万金向姚姓购得西金鱼池109亩,搞了个鱼场,与东金鱼池的徐家、张家等竞争。徐家自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利用金鱼池的池水养食用金鲤鱼和观赏金鱼。祖孙七代都住在金鱼池附近以卖金鱼为生。徐家祖先为宫廷代养金鱼,半私半官,有俸禄,给朝服,但不綬官职。徐家世代养育金鱼,曾毓隽的鱼厂难以竞争,遂租与陈隆,开设仁记鱼庄。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又由赵德鹏继租,改称知乐鱼庄。辛亥革命后,北京的古建筑相继开放,中央公园(原来的社稷坛,今为中山公园)也开放了。公园开放后,东金鱼池的徐家等陆续进园饲养金鱼。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毓隽寓居北京。解放初龙须沟改造时,金鱼池产权仍属私产。曾毓隽手头有自己的109亩的产业——西金鱼池,但很快因缴不起地产税而于1953年将该池卖与北京市人民政府。

: C% g2 g$ g8 d8 q. H& m
7 p0 l: ~: ]1 q( x5 y6 D
" L5 O  C+ D- L' W7 R7 h
曾毓隽.jpg
天坛坛墙与曾毓隽鱼池的养金鱼的鱼缸.jpg
金鱼池西边的瓦房与小砖楼(民国时期的简易楼).jpg
发表于 2022-8-20 11: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金鱼池历史沿革。
 楼主| 发表于 2022-8-21 17: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8-22 07:57 编辑 & ~4 ^! I, l/ s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8-20 11:00* e8 O2 x* j/ P) e
好文!金鱼池历史沿革。
( N9 w1 `- V; M2 R: v; Z2 M
金鱼池自金代开挖,到1953年曾毓隽将西金鱼池售出,经历了八九百年。从1956年金鱼池东西池合并成为新金鱼池,到1965年填平,只存续了9年。其社会历史变迁,令人慨叹。
3 y$ R  j$ K' y% h
 楼主| 发表于 2022-9-18 14: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9-18 14:16 编辑 ; t$ a6 p8 q& G$ R2 c' \; |

0 ~* D! U+ g( W; V: o' H4 Q
  东西金鱼池的区分源于两池之间有一条深沟,这条深沟为明代三里河排水沟的遗存。民国十二年(1923年),前文所说的曾毓隽(字云霈)将西金鱼池的 “知乐渔庄”交给赵德鹏、赵奎玉管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名噪一时,雇佣了周围徐家、姚家的人作鱼把式,资本雄厚,成为北京最大的金鱼养殖场,并在金鱼池附近设立了营业部。夏季在室外摆列鱼盆,展销各种金鱼,冬天,则移至室内。营业部兼做批发零售,当年那些走街串巷叫卖金鱼的商贩,多从此处进货。除去鱼池子之外,还另有几个生产鱼虫的水坑,除留作自用外,多余的卖给各养金鱼的市民。
   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有人访曾云霈在金鱼池14号的知乐室。两年后曾云霈将西金鱼池出售给国家。访客见墙壁上有一幅一九二五年三月所制金鱼池全图,列有鱼塘数十。塘名十分奇特,记有:秋南、秋北、串二、串三、沙驼子、纱帽坑、大方坑、大草地、小泡子、套糟子、缺角子、井小坡、我土湾、后鱼坑、南大坑、西方坑、南树圈,北树圈、南海坑、狗盛坑、慈菇坑、东沟边、陈七坑、虫子坑、小鱼坑、大种坑、大老将坑、小老将坑、大将军、河头城子、东安门子、南荷叶地、北荷叶地、柳莲房西、大虫子坑、南大虫子坑等。曾云霈介绍,池之北岸,早年有土岗可以登临,南望天坛,全貌在览,因居民取土,逐渐刈平,就再也看不到天坛全貌了。
1 t$ U' r7 C: ~2 Z8 V; |, p

; _( o1 i, K6 `2 I
知乐鱼场的鱼盆.jpg
北京金鱼池,诸坑相隔处,皆有土岗可通行人.jpg
沿街叫卖的金鱼商贩,多从金鱼池进货.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27 22: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鱼池东池有十二家养金鱼,徐家的鱼场在东金鱼池东北部,牟家的鱼场的鱼场在东金鱼池东南部。徐家、牟家、张家是养鱼世家,经营的鱼场规模虽然不大,但专注金鱼品种,种色新奇,声名远播。其中的“金鱼徐”家,原为宫廷进贡金鱼,自清乾隆十年开始,金鱼池和皇宫里都有徐家的人饲养金鱼。金鱼池所贡金鱼与南方进贡的金鱼一起,老鱼把式可根据鱼的变种和杂交饲养出许多奇异的金鱼,金鱼冬季放置在清宫鱼屋子内饲养。《古都旧景--65年前外国人眼中的老北京》作者美国人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所记:“永和宫以南是承乾宫,清末这里住过仆人,金鱼和笼鸟也在这里过冬。”概鱼屋子位在承乾宫。过了冬季,则分散在一些宫里喂养。刘潞选注的《清宫词选》中,有《养金鱼》一篇:金鱼池畔水淙淙,选就头鱼贮碧缸。准备内官供进御,春来掉尾自成双。
清朝灭亡后,徐家失去金饭碗,自营生活。宫中的“金鱼徐”第七代传人徐文蔚,清代垮台后回到金鱼池,从宫中带出不少珍稀鱼种。金鱼池在当年是北京金鱼品种的聚集地,最多时,有五十几个金鱼品种。金鱼的品种很多:望天、龙睛、珍珠、红头、帽子、绒珠、水泡眼、狮子头……其中最珍品的一对鱼在当时可值银洋15元-30元不等。
+ K" v6 |  @4 u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 19: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宫中的“金鱼徐”第七代传人徐文蔚,在清代灭亡后后回到东金鱼池。留在东金鱼池的“金鱼徐”第七代传人是徐文元,他经营的是“来顺渔场”,与曾毓隽找人经营的“知乐鱼庄”相竞争。因徐文蔚从宫中带出不少珍稀鱼种,买卖相对红火。此外,东金鱼池无需抽地下水此养金鱼,原先东金鱼池有泉眼,每年开春时,自己往上冒水,把湖里的脏水脏物冲跑;以后鱼苗长大了,水也不涨了,养鱼用水也减少一些成本成本。东金鱼池的泉眼,属于京城之内的平地泉,在北京内城外城之内极为罕见,有人认为,当初金朝营建朝日坛时,注意到这一平地泉,因而在此兴建瑶池和宫殿。这一泉水也是金鱼池得以延续八九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金鱼池五十年代公私合营之后,金鱼池东池、西池合并成元宝形水池,成为公园,此泉不再冒水,这处天然水源断绝,与金鱼池最终被填平不能说没有关系。
    民国时将社稷坛辟为中央公园(后改名为中山公园),园中设有金鱼苑。宫中的“金鱼徐”第八代传人徐国庆(1900—1976)、第九代传人徐金生(1927—2002),便被聘为公园的“鱼把式”,饲养金鱼、培育金鱼新品种。解放以后,徐金生将一些祖传的名贵金鱼品种捐赠给了中山公园。北京的公园养金鱼历史最久、养的最多的,当属中山公园。1954年,徐金生受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委派,护送一百尾珍品金鱼前往印度,作为“国礼”庆贺印度总理尼赫鲁的65岁生日。宫中的“金鱼徐”第十代传人徐建民,2004年在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创办了“北京的士金鱼场”,发展金鱼养殖业,生产了几十万尾金鱼,远销到世界各地。
    东金鱼池的“金鱼徐”第八代传人徐国森从其父徐文元(第七代)那里继承经营了“来顺渔场”,后又传给其子徐世英。公私合营以后,东金鱼池不再养鱼。“金鱼徐”第九代传人徐世英在紫竹院公园当鱼把式,后又搬迁到天坛公园任金鱼场场长,后归北京市花木管理处1985年退休。1982年,徐世英之子“金鱼徐”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受衡水园林处聘请,建起了中华公园金鱼养殖场,后又恢复了“金鱼徐”第七代传人徐文元"来顺渔场"的旧称。1991年,徐世英在河北衡水逝世。后来,徐世英的孙女徐鸿成为"金鱼徐"第十一代传人、第一女传人。

' Y8 F8 X8 R! w( H! d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2 17: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须沟的简易楼
2001年4月18日,金鱼池危改工程启动,拆除了1965年建设的金鱼池东、中、西街简易楼50多栋,拆迁居民3055户,仅用一年时间就建起了28栋新楼。一座现代化新型小区。2002年4月18日,首批居民回迁,住进了新居。
东龙须沟的西侧,目前还留有一些两层的简易楼,分布在西晓市东街、红庙街一带。2022年11月,西晓市东街5栋简易楼开始启动腾退,具体为:西草市东街92号南楼、西草市东街92号西楼、西草市东街92号东楼、西草市东街 98号西楼、西草市东街98号东楼。安置房为朝阳区豆各庄地区的房源。

' J' S1 ^2 _( C  r& n6 L

, {3 B( |: S5 N  Z3 R
西草市东街92院简易楼,两名住户看完腾退的告示后交流探讨.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2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拍摄的金鱼池采冰图,有冰块大小的详细说明。7 {" G- x  D5 D5 [0 q5 h8 v  R
金鱼池采冰(194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3-4 17: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 |- z9 \* y- x: K8 r3 C
龙须沟与天坛北坛墙
* ]& G# Z4 w2 B( x1 O/ X    著名作家肖复兴散文集《天坛六十记》中有一篇《天坛垣墙九里三十歩》,文中说:后读陈宗蕃先生的《燕都丛考》,他说:“天坛明永乐十八年建,缭以垣墙,周九里十三步,今仍之。”他说的“今仍之”的“今”,指的是民国二三十年。后来,天坛这一道九里十三步的外墙,被后建起来的单位和民居蚕食了不少。不过,西从天桥南口,东至金鱼池,也就是到如今的天坛东门这一带的外墙还完整。
- u" N" r3 ?5 D8 x6 T; ~" V% P  V    这段话有两个问题,一是明永乐十八年建的是天地坛,不是天坛,周九里十三步,是天地坛周长,嘉靖皇帝建天坛外坛,周长就远不止九里十三歩了。陈宗蕃先生的《燕都丛考》写错了,引其文自然也错了。二是所说天桥南口到天坛东门这一带的外墙还完整,事实并非如此,现在所看到的天坛北外墙,不过是易地新建的假古董。天坛北外墙的拆除,与解放后东龙须沟的交通有密切关系。
7 X' Y& ~+ v6 m7 U& g    新中国成立后整治龙须沟,将龙须沟改成龙须沟路,为了改善龙须沟一带的交通状况,天坛北坛墙后来重建了。旧时,天坛外坛墙以北称“金鱼池大街”,金鱼池大街西端为天桥东一巷、天桥东二巷、天桥东三巷,东端为北坛根、黄庄、西四块玉。1955年,为方便自天桥经红桥到体育馆的交通,将天坛北外坛墙、东北外坛墙拆除,向南后退30米,砌筑了高2米砖坡面挡土墙(因坛内外地面高程相差近2米),墙上加砌高1.4米简易砖墙,取代了大城砖砌筑上有瓦顶的外坛墙。退出的地段修筑了天坛北路(天坛广记207页)和天坛东路两条城市交通主干道,天桥东一巷、天桥东三巷和西四块玉部分并入,统称“天坛路”。新墙体较为简易、单薄和质朴,依然是下放上收呈坡状,墙矮了许多,只有五六米高,蹬着露出的砖沿能爬上去。
% g& E% V$ s& r5 K! A    文化大革命中,天坛路一度改称“曙光路”。1973年恢复原名“天坛路”。1995年,按照新坛墙位置修复天坛北坛墙,仿照明初西直门施工中不拆除元代和义门的作法,同样将原挡土简易墙包砌在坛墙中,既保存了历史信息,又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材料和施工费用。工程自1995年4月1日开工,上下奋战99天,7月10日前,天坛北坛墙按期竣工。( p# N! N6 z- q! V* o" S2 P
    修复后的北坛墙,从天坛东门至北门再向西与外坛墙遗存北端相接,墙高5米,厚近3米,青砖青瓦两出水泥垂檐,尽现古朴之美,上收下放梯形呈凝重之实,其工艺磨砖对缝,曲线曲面,柔韧而富韵味,庄重典雅。只可惜不是在原位的故意坛墙了。
9 S: G. T5 O5 d8 R: e7 I6 ]3 u$ W& B  g: @# I% x9 `
: O& d; y: u/ }
/ ^9 X7 P# h3 z1 n2 p: ?( Z
复建天坛坛墙断面示意图.jpeg
50年代的天坛路和金鱼池居民住宅旧景(第一次改造.webp.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3-4 17: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句打错了,应当为:只可惜不是在原位的古坛墙了。' P' ?  B3 z2 t0 U- T0 p: i) c2 E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天坛北坛墙南移30米后已改成有许多墙垛的简易墙。; P1 |) ?6 N# ?9 J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14: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3月1日,“老北京网”转贴《龙须沟志》,作者“北京的骑士”是一位建筑监理师,文中所写极为随意,说“龙须沟”原是金代开凿的“金口河”,这条运河从来就没从天桥一带经过过。文章最后说:“1950 年11月22 日,龙须沟工程全部竣工......一条宽阔平坦的马路命名为天坛路,彻底掩盖了龙须沟昔日的肮脏模样。但是龙须沟从此就失踪了。”
  前面已经说过,天坛路是1955年天坛北墙南移后修筑的,而不是将龙须沟改成暗沟后形成的天坛路,龙须沟改造后的那条宽阔平坦的马路,名为“龙须沟路”,这条路至今还保留很短的一段,位于天坛路北侧很近的地方。

7 b4 U* d7 K, A. \9 d
 楼主| 发表于 2023-3-8 15: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坛路与龙须沟路
“北京的骑士”的《龙须沟志》所说1950年龙须沟工程完工的“天坛路”实际就是天坛北墙根的“金鱼池大街”,填完龙须沟后,大街的名字并没有改,仍叫“金鱼池大街”,但民间称为“龙须沟大街”或“龙须沟路”。
        有一张人所共知的龙须沟改造工程之后“金鱼池大街”老照片,当初没有选用。照片说明:上世纪50年代改造后的北京龙须沟大街(其实是“金鱼池大街”),大街上的那辆人力三轮车尤为显眼。昔日这条道路两旁虽然尽是一些低矮破旧的房屋,但是昔日的这条大街却十分热闹,道路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
从下面1954年的金鱼池大街地图来看,金鱼池大街道路、两边房屋都不规整,房屋一段段的,进出口很不规则。
% K. |5 ]. V0 o$ x- v  S. K

5 ?3 V! O6 k  u
修建完成后的龙须沟,成了平坦大道.jpg
改造后的龙须沟大街十分热闹,道路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jpg
1950年北京市街道详图.金鱼池大街与龙须沟.jpg
金鱼池大街1954(北京实用新地图).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3-9 12: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1955年天坛北坛墙南移开辟天坛路的照片(前面已发过,现为了说明重发)仔细观察,照片左侧从天坛路北侧斜着开出的一条路、与天坛路隔着房屋几乎并行的路就是原来坛根的金鱼池大街,或称“龙须沟大街”或“龙须沟路”。天坛路比“龙须沟大街”高一米多至两米,由于两条路的高低差,从天坛路上看“龙须沟大街”南侧的房屋,感觉异常低矮。
照片上的有轨电车是1955年开通的从天桥经金鱼池、红桥、磁器口、花市到崇文门的电车东6路。1957年,东6路改为从永定门至崇文门的电车7路。
1966年,金鱼池一带第二次改造,填平金鱼池,建设简易楼。龙须沟路东段的金鱼池大街北坛根路段没有动。
1981年的崇文区地名图上看,尚保留龙须沟路东段。该路位于西园子街之南,天坛路之北,东至西园子一巷,西到西园子四巷之间。金鱼池南侧的龙须沟西侧路段经1966年第一次改造后消失。西园子三巷、西园子四巷之间的龙须沟路现已不通行,东至西园子一巷,西到西园子二巷之间还保留着龙须沟路部分旧貌,连1965年命名的龙须沟路路名也没有更换。

0 k9 n/ N# `8 ^2 R  }$ z# }/ L+ G

  }3 S/ ?. X3 N- `& I6 u% ]* B
1955年的天坛路和金鱼池居民住宅旧景(第一次改造).jpg
北京有轨电车路线图1957.jpeg
1966年龙须沟路与天坛路.jpeg
崇文区地名图(1981)龙须沟路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3-9 13: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3月初回访龙须沟路,现在龙须沟路仅有西园子一巷至西园子二巷之间,龙须沟路的居民将南侧院墙推出,占据了龙须沟路北侧大部分道路,加盖各类小房,导致现在的龙须沟路极为狭窄,可容一人勉强通行。它与外面的天坛路高低相差有两米左右,有后来专门修的坡道或台阶相通。龙须沟路15号的木门基本仍保留民国时期旧貌,这里应当是金鱼池大街北沟沿路段,大门左侧对联最后三个字已完全剥落,但根据上下联残存的字认可识读。龙须沟路居民院中通行条件也非常差。; `  V& ?3 C: D* {$ F- P/ [
; T; D, v) M7 A. H1 K# t8 q3 t9 _" G
' p2 K0 @6 t5 ^+ g1 c
异常狭窄的龙须沟路.jpg
龙须沟路距天坛北坛墙很近,比天坛低矮2米.jpg
龙须沟路院内住宅状况.jpg
龙须沟路15号木门门联上联“斯文逢盛世”.jpg
龙须沟路15号木门门联下联“景祚喜禹期”.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4-16 20: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须沟与“郊坛后河”
  近年来由于北京中轴线申遗,龙须沟与“郊坛后河”多次出现于北京的几种报刊。比较一致的表述为:龙须沟最早在明朝初年就出现了。明永乐年间,在城外南部修建天坛、山川坛(先农坛)时,在其后面挖了一条排水沟,因名郊坛后河。这就是龙须沟的前身。”老北京网也转帖此类文章,如《北京龙须沟的巨变》、《龙须沟志》等。有的转帖为这一观点潜在作注,在北京报刊上发表《鲜为人知的先农坛坛墙规制历史》,言之凿凿,说明永乐时已建成山川坛(先农坛)外坛墙,那么可以推论,在其后面开挖排水沟保护坛墙也是很正常的。
  其实对明清时期的这条“郊坛后河”与山川坛外围墙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就可以确知,明永乐时期不可能在山川坛外围 墙外面挖这条河。
  研究山川坛(先农坛),离不开朱元璋和朱棣分别在南京和北京建山川坛的继承关系只要翻阅一下《明会典》就可知,明永乐十八年仿南京制建山川坛于北京。山川坛有三门,其北门距离所谓的明永乐郊坛后河很远。河边不可能有先农坛外围墙。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添建山川坛斋宫院,后嘉靖十年(1531年)增建天神、地祇二坛,而先农坛的外围墙,陆续改造,是在清乾隆时期才最后改建完成的。
  此外,所谓的明永乐郊坛后河水源来自下洼子,更是历史倒置。龙须沟的水源来自下洼子,是1910年填平“琉璃厂沟”之后的事。
    本贴一楼说过,龙须沟曾是辽萧太后河故道,元代初尚与金中都东南护城河相连。琉璃厂沟”的前身是是明朝天顺年间兴建南海的配套工程,主要作为排洪沟渠。从小六部口一带向南穿过宣武门以东的化石桥水关流出内城。经琉璃厂、虎坊桥后略向西南拐,进入金中都东南护城河,在草桥一带进入凉水河。嘉靖修北京外城,修外城南护城河,破坏了金中都东南护城河的水系,才导致金鱼池的李园被迫引三里河水。经过历史变迁,明嘉靖“琉璃厂沟”经陶然亭一带向南护城河排水被淤塞阻断,“琉璃厂沟”的水才经过虎坊桥流入龙须沟,这在1913年北京实测详图中可以看的很清楚。

& H* ?2 Y& {9 I* h/ I

2 m4 P4 V7 m% j0 H
洪武南京山川坛.jpg
永乐北京山川坛.jpg
乾隆改建前先农坛图.jpg
西龙须沟与先农坛外坛墙的历史变迁.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 17: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4月18日,在东城区天坛街道小妞子广场曲水流觞处,金鱼池地区居民纪念第21个“回迁纪念日”,街坊们一起在池水中放养象征欢乐、幸福、吉祥的金鱼,纪念变迁、庆祝新生活(见新闻图片)。
此前的2023年2月20日,东城区天坛街道报道,天坛街道西草市东街92号院东楼、西楼共41户居民全部完成简易楼腾退,已有34户居民顺利完成选房,其他7户选择货币补偿。他们将告别居住了几十年的拥挤环境,搬入宽敞舒适的新居。同批须腾退的另外三座简易楼未完成签约。
同是一条改造龙须沟建的简易楼,金鱼池一带的简易楼拆除回迁新楼已经21年了,龙须沟西部建的简易楼只有部分居民完成腾退外迁至四五环之间的豆各庄。西草市东街92号院南楼等一些居民没有完成签约,红庙街的简易楼还没有腾退消息,何时腾退,搬迁至何处还是未知数。
应该说,居住在金鱼池一带的原龙须沟居民的命运还是不错的。

/ H3 |' b/ Y9 @2 p3 w, q) M4 ]: r- W

/ Z0 p" d7 N1 G* [
2023年4月18日,金鱼池地区居民纪念第21个“回迁纪念日”。.webp.jpg
西草市东街简易楼搬迁居民正在选房(豆各庄).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0: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须沟旧貌与金鱼池简易楼  Y* n% P! a, V* E6 ]% q

9 \. |! \! U7 t/ j, S
# U2 a% W0 r; s1 `1 Z
龙须沟旧貌.jpeg
金鱼池旧貌2.jpeg
1950年至1951年,整治龙须沟,明沟改暗沟铺设下水管线。.jpeg
20世纪60年代,金鱼池填平后新建的居民住宅。.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1: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将网上常见的龙须沟、金鱼池老照片附后,做为资料。/ a3 Y, W' q4 Z$ A; X1 }* h
. k4 O1 Q* l% q! V9 w

: H0 a* `$ D: T. o& s
金鱼池5.jpg
金鱼池6.jpg
金鱼池7.jpg
4宽广的龙须沟大街和宛如宝镜一般的金鱼池,令人心旷神怡.webp.jpg
龙须沟 (2).jpg
龙须沟.jpg
龙须沟2.jpg
旧时的龙须沟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1: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龙须沟老照片不常见。
- t/ N6 ^4 b* _1 N
' z# z- I9 x3 o+ X

6 h6 F1 l8 j/ s* u* D, L+ q
7 Q6 n8 x5 A7 b0 j

2 D* q6 X$ Z: D
1954年的龙须沟(北京市城建档案馆).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16: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龙须沟一带的拆迁办去了解简易楼搬迁情况,位于西草市的拆迁办已拆除进行修缮改造,于是改变计划,去了一趟红庙街,随手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并附“正阳桥疏渠记碑”电子拓片。. j  `  N; G) K. n# g( `
% S# L" ?, A& R" V! Z5 M5 _
+ @  D$ E  C& @" c3 N$ G
红庙街的房抱老树.jpg
红庙街76号及街巷.jpg
红庙街67号.jpg
红庙街78号正阳桥疏渠记碑保存院及东侧二层简易楼(2023.5.4).jpg
正阳桥疏渠记碑.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17: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张照片名字有误:红庙街61号及街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8 05:27 , Processed in 1.21124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