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片

转贴;还有多少北京人还记得蒜市口儿?[含8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2-3-18 23: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蒜市口就是我家门口,另外纠正您一下曹雪芹故居照片不是蒜市口那,那是香山植物园曹雪芹故居照片,蒜市口曹雪芹十七间半故居小时候经常在那里玩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00: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好老北京故事。
发表于 2022-3-19 00: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2-3-18 23:30. O* A% T$ n( d! Q& @# O  S; ?
新街口豁口得算俩吧?北小街豁口,我看了半天愣是没人想起灯市口,这不怪了吗?

1 d. H0 G# }8 G. h 华老,不带这样的啊,主题第一行就有灯市口,木门再写就犯错误了。
发表于 2022-3-19 01: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3-19 00:27
  q% F# b8 z5 \) D& a华老,不带这样的啊,主题第一行就有灯市口,木门再写就犯错误了。
/ f; ^4 R  ?. ^/ Y0 Z) l! F( E
我尽看大家的回复了没注意主帖,得,放了回空炮。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08: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城根儿 发表于 2022-3-19 00:26
' y( x, c. p! R, U& ?讲好老北京故事。
0 {2 \# }+ F  Y' v
好东西大家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08: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客 发表于 2022-3-18 23:59
" I, k6 ]9 @* \  B, Z  C您说的蒜市口就是我家门口,另外纠正您一下曹雪芹故居照片不是蒜市口那,那是香山植物园曹雪芹故居照片,蒜 ...
1 ^3 U. q+ H! ^. J' ^1 {  ]; i8 E6 _
不严谨!
发表于 2022-3-20 00: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2-3-19 08:500 g0 |: ^, M' P: ^5 r5 u7 B  }
好东西大家分享!

- I- D& t( c3 w% E! D請喝茶
发表于 2022-3-20 16: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2-3-19 01:486 u( H4 z3 T% d4 f
我尽看大家的回复了没注意主帖,得,放了回空炮。

* N+ U2 I2 n* ~+ T& d5 D
说到蒜市口,虽然地名已经消失了,但历史的痕迹无法湮灭。当年,蒜市口是一条古老的商业集市。明代正德年间,即公元1506年到1522年之间,每天早上,这里的街道两旁都摆满了蒜摊。所以,这里叫做蒜市,明代蒜市口隶属崇南坊。明清时期的蒜市口比民国时期的蒜市口范围要广,过崇外大街交口向东连接三里河。《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四十九有“蒜市口”有关的官方文件资料,指示如何在京城设置粜米官房,其中指出:南城粜米官房二所,一设崇文门外蒜市口香串胡同内指挥管理;一设广渠门内栏杆市街副指挥管理。香串胡同在蒜市口街内。《京城内外首善全图》,时间跨度不早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不晚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地图上的“蒜市”地名标示在“南五老胡同”的南端,更在“香串胡同”南口的西边——由此可见,清代的“蒜市口”的确比民国时期大很多。
9 M' w7 B2 A9 E$ Q

4 G) d" l2 {- B) W
京城内外首善全图中的蒜市.jpg
发表于 2022-3-20 23: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3-20 16:21% y* Q8 N) q: E7 J+ B# {
说到蒜市口,虽然地名已经消失了,但历史的痕迹无法湮灭。当年,蒜市口是一条古老的商业集市。明代正德年 ...

  K4 W9 q4 _! [' C8 ?. y! U% q6 f谢谢您的介绍,资料很有史料价值!(赞)
发表于 2022-3-21 08: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2-3-20 23:32% g( S3 L& B" F1 k0 H
谢谢您的介绍,资料很有史料价值!(赞)
, y+ R% g; N4 G: q% F4 h* o
上述资料也是研究曹雪芹故居的人提供的。. i# v4 p$ T- `7 S7 W; q$ F
红学界对于“蒜市口16号院就是曹雪芹故居”的判断“认识并不完全统一”,曹雪芹的故居“崇文门外蒜市口十七间半”是以民国时期的蒜市口的空间限定来查询《乾隆京城全图》的,范围过窄。因此,“十七间半”的具体位置,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0 a. r8 Z1 l( t+ F1 B& b! N9 K+ q- R9 j
发表于 2022-3-21 10: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2-3-21 10:24 编辑 ( u2 e, V) w9 Q+ X7 ]) |( k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3-21 08:56
% `; o1 W. |" P7 v5 `! E上述资料也是研究曹雪芹故居的人提供的。; r7 @" |+ C) i( z8 i. D
红学界对于“蒜市口16号院就是曹雪芹故居”的判断“认识并不完 ...
- h, ~2 v/ s9 R' j( P8 f
“大胆假设,小心查证”的科学态度对于历史研究,还原真相是非常有益的。至于蒜市口16号院是否就是曹雪芹故居的问题,在没有出现新的有力证据的条件下,我感觉应持开放态度。可惜的是“十七间半”实物已经被房地产开发大潮彻底湮灭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7 10:39 , Processed in 1.15046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