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假北京人

几张老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8 13: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1-12-28 12:08! C0 L5 E, [- Y: r
14路

! r# Q; @4 ~) Y, Z0 R1 C9 x除二!
发表于 2021-12-28 16: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28 13:13
* S1 O# I1 m+ w! t& V% M4 X% N除二!
) R- _1 ^4 a# s) t
十四除二得七
发表于 2021-12-28 16: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2-28 12:31
/ S$ x( d1 ]: f; }错、错、错!重新猜!

+ b3 @3 V% ]3 Y华老说;初二!
发表于 2021-12-28 17: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1-12-25 20:06
4 v& y6 w- A2 u3 x  g这是哪呢?
  }2 A# l' [9 q: P
应该是虎坊桥十字路口,由东往西拍的
发表于 2021-12-28 17: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积雪庐 发表于 2021-12-28 17:30
- M9 q- s# U* s6 Z/ ^应该是虎坊桥十字路口,由东往西拍的
6 E8 J' V1 _- U  }4 @
您确定?
发表于 2021-12-28 17: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珠市口的十字路口?警察岗楼在电线杆子上是这个路口的特色,小时候在这里长大的,印像深刻。
发表于 2021-12-28 17: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说虎坊桥的帖子说错了,怎么删?
发表于 2021-12-28 17: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1-12-28 16:435 v# P8 g# p2 y5 M2 d) |! P, n& w
十四除二得七

( u4 p$ B0 ]) }. u4 Z; \% U我比较了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北京市区图,我们在老照片中看到的民族饭店路口(现佟麟阁路与西长街交汇处),在上世纪2-30年代前曾经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城中河,与董老现居地无锡有一拼!这条被填埋的河留下了石驸马桥、二龙坑、马市桥等诸多与河流桥梁相关的地名。在河道被填埋后形成街道,长安街以南称:南沟沿;长安街以北称:北沟沿。直到1945年为纪念为国牺牲的抗日将领,将南沟沿命名为:佟麟阁路;将北沟沿命名为:赵登禹路。文革期间佟麟阁路曾改称:四新路,现在住那片的老街坊还这么称呼这条街道。实际上这是一条诞生不过百年,非常年轻的街道!
发表于 2021-12-28 17: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28 17:44. n& q8 f4 u2 z) i* q$ j( Z
我比较了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北京市区图,我们在老照片中看到的民族饭店路口(现佟麟阁路与西长街交汇处) ...

! u3 |" r% Z( j  _您这资料详实珍贵!
发表于 2021-12-28 18: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1-12-28 16:43  H8 U) E4 z$ h! d7 s7 t3 i
十四除二得七

' E2 N: ^# {9 B  B  这回知道了吧?
发表于 2021-12-28 18: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1-12-28 16:44& t/ u( O/ w. r3 ?+ b, g5 ?
华老说;初二!
2 t; ]( g  r& A( G1 L  r
去,面壁思过吧。
发表于 2021-12-28 18: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28 17:44- @5 Z- u( ]8 f3 Y1 j( W
我比较了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北京市区图,我们在老照片中看到的民族饭店路口(现佟麟阁路与西长街交汇处) ...

. H. s6 I' `  j, e 华老认真探究并详尽说明,值得赞赏! 26555300.jpg
发表于 2021-12-28 19: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2-28 18:33
; ~2 f. y. Q1 F) |8 a& n这回知道了吧?
. T! `$ n3 w) l) t+ s) R0 Z
SKODA RT.jpg
' E! J8 G1 D$ x( N) n5 o# o9 L& n1 N  S6 W2 t1 e/ m* M0 }3 Y

/ |1 t) x9 h0 ^4 L, ^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8 19: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28 17:443 U& s4 j& _) f7 J
我比较了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北京市区图,我们在老照片中看到的民族饭店路口(现佟麟阁路与西长街交汇处) ...

" B  y6 k/ P; K) P/ T+ s, Z看清末老北京地图里还真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城中河,图中可见马市桥,但那时还没有石驸马桥。/ k' Q9 f# Z5 M* w% f# Z7 G; K
马市桥.jpg
发表于 2021-12-28 19: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2-28 18:34
- C. ]5 l/ X+ Q& O% V. K去,面壁思过吧。
4 k4 ~. l0 ]. |, m+ g& ^  ^
DSCN3793.JPG
% r& g/ D8 B" e
. `6 J3 a/ y; T; s: Y$ C& z3 R
+ @" e7 \; X* w
发表于 2021-12-28 20: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1-12-28 22:20 编辑 # J& J/ v! {7 ^1 W! Y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1-12-28 19:347 H% N5 l1 I3 |" g1 G* Q+ c4 G
看清末老北京地图里还真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城中河,图中可见马市桥,但那时还没有石驸马桥。
2 |* {6 l9 O3 K/ [
您选用的是1900年《京城各国暂分界址全图》,这张地图并不是按照实际比例绘制的,地名的标注及相互关系也比较粗糙,建议您只作参考。推荐您一个网址,那里的电子版各个时期的北京地图很多,可供分析浏览使用。
: N, x- s6 ?( S  p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Old_maps_of_Beijing
# r- G& w4 x' Q) f) O大明壕曾与西城区众多东西方向的街道胡同交汇,因此沿河曾有很多桥梁。石驸马大街(现新文化大街)跨越大明壕的桥梁也许有专用名字,但因石驸马大街的名号太著名了,所以人们习惯称为石驸马桥,我想这座桥的兴建与成名都不会晚于现在白塔寺路口的马市桥。/ W) c4 G+ Z" a9 u3 a9 c: o2 A
发表于 2021-12-28 20: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2-28 18:40
9 G) D& _0 g( ^8 s  u% S华老认真探究并详尽说明,值得赞赏!
: s  S' x2 U7 C2 j
董老谬赞!这是咱家门口的一点典故,值不得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8 21: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北京人 于 2021-12-28 21:17 编辑
: E, c0 N+ \2 N- x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28 20:34
3 h- r1 I, o+ `您选用的是1900年《京城各国暂分界址全图》,这张地图并不是按照实际比例绘制的,地名的标注及相互关系也 ...
- s- e$ ]. G# x
谢谢附带的老北京地图网址。这个网站里的地图几乎包括了所有老北京地图。收藏了。
8 e/ [, I* X3 Q$ s: ]) y3 G& M% u北京的那条石驸马大街确实有名,连我这个假北京人都听说过。
发表于 2021-12-28 23: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1-12-28 21:13
  J" H+ I0 m9 r3 J! h  N4 E谢谢附带的老北京地图网址。这个网站里的地图几乎包括了所有老北京地图。收藏了。- S* P, {" H2 G- c6 H
北京的那条石驸马大街 ...
- O! B& w$ {4 R1 e1 N
真没想到竟然在《光绪顺天府志》里找到了石驸马桥儿的正式名称:武烈桥。
- n' d! q: A# Y5 r
% k6 ~; E' g' v 捕获.JPG # R6 _) @7 O6 V: k  }$ A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0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28 23:486 p: l& X9 D( @
真没想到竟然在《光绪顺天府志》里找到了石驸马桥儿的正式名称:武烈桥。
7 f: s8 P8 H/ H* x
敬佩华老对考证的严谨。赞!感谢电子时代,为考证老北京的历史发展提供了无限的信息。看来您说得对,我转贴的那张清末老北京的记载确实有误。这点从您转贴的《光绪顺天府志》里也可以看到对清末地图里“太平桥”名称的纠正。谢谢!  {3 {8 x5 C0 A5 j4 C% d
6 {6 O: j) T) m& D3 B% V5 J
' P# M$ V; a, A& ~$ \, v' o
234816givwbr4xxxurxur6.jpg
“太平桥”实为“永宁桥”.jpg
发表于 2021-12-29 00: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1-12-29 00:25
8 l1 W9 \0 Y& d4 y4 K0 a+ A4 R敬佩华老对考证的严谨。赞!感谢电子时代,为考证老北京的历史发展提供了无限的信息。看来您说得对,我转 ...

$ U# Q: {  R3 N您客气!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发表于 2021-12-29 00: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1-12-29 00:25" r5 Y. a$ K+ |% o: i- E5 {! l& d# w
敬佩华老对考证的严谨。赞!感谢电子时代,为考证老北京的历史发展提供了无限的信息。看来您说得对,我转 ...
0 P! V* Y( D4 o: f
我认真看了您对“太平桥”的更正,恐您的判断依然有误。在《顺天府志》中,起止句应以句号分句。如:“曰东太平桥,在东太平街东,或指为太平桥,误也。”下一句是“曰永宁桥,在永宁胡同东口。”您把这两句掐头去尾组合成一句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10: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北京人 于 2021-12-29 10:53 编辑 0 |& U& C6 S. t2 x7 C! Q  V( W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29 00:50
) j/ e4 M+ g/ z  `1 v我认真看了您对“太平桥”的更正,恐您的判断依然有误。在《顺天府志》中,起止句应以句号分句。如:“曰 ...
) Y% \" f! W6 ~+ B+ j
谢谢指正,永宁桥跟太平桥确实是两码事。《顺天府志》里说的东太平桥在东太平街东,称作”太平桥“,误也。不知此处的”误也“是指当时的人们在文字表述上少用了一个”东“字,还是错在太平桥之外另有一个东太平桥?如果没有另外的东太平桥,只是时人在表述上简化少用了一个”东“字,那也不应算是什么错误,约定俗成嘛。《顺天府志》里”胡同“二字的偏旁都带双立人,现在不也是没人这么写了吗。上面的那句文盛桥俗称”温盛桥“,也被纠正。在文字表述上”文“俗讹”温“,倒确实是应该纠正的。
; C8 j/ g2 U2 U+ s7 Q再次感谢华老!
发表于 2021-12-29 14: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1-12-29 10:47
9 m" C. A3 ?/ {, C4 l+ W谢谢指正,永宁桥跟太平桥确实是两码事。《顺天府志》里说的东太平桥在东太平街东,称作”太平桥“,误也 ...

" N; Y) R1 F' l& J( P以图回复您的疑问吧。! D( {/ ?7 n% u+ e5 E$ Q. }/ R
捕获.JPG
+ A' I4 Z% A" @5 F; _; E  i( `* b
" P# |5 l0 q1 @& g# b2 J
, ?) V1 R0 A' `4 E/ a) [( N! N! v5 e) T4 u7 |& a: p) m4 d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16: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北京人 于 2021-12-30 14:02 编辑 ; [! l0 C; a4 O) X: K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29 14:277 F  v* z7 y7 g0 F. ]9 {
以图回复您的疑问吧。
* R8 B) O; P3 k  L4 Z5 |( `  K( w
谢谢您的回复,老北京还真有东太平桥啊。我在老地图里没能找到这个桥,还以为《光绪顺天府志》里所指的是把东太平桥称为太平桥是错误的,在有没有那个”东“字上说事,感觉就有点儿吹毛求疵。今确认老北京确有东太平桥,两桥不在一处,便知《志》中所言不差。问题是北京既然有不在一处的“太平桥”和“东太平桥”,应该没人会把两桥混为一谈。《志》里说的“误也”,不知是在纠正谁的错误。清末老北京地图里同名的胡同有好几条,手帕胡同就有三条。还有羊肉胡同,兵马司胡同etc,不知那时的人们要是说去手帕胡同,是如何表述的,要不要在手帕胡同前面加上”城北的“or“西城的”,或是花市的手帕胡同。
: m  K  H* U9 f再次感谢!受益!
发表于 2021-12-29 19: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1-12-29 16:41+ }  Y6 |2 ~3 s1 w) W: f8 B/ k/ R5 r
谢谢您的回复,老北京还真有东太平桥啊。我在老地图里没能找到这个桥,还以为《光绪顺天府志》里所指的是 ...
# x4 E! A6 q  B& H6 \
与您探讨也是我的荣幸!通过您提出的问题,我边思考边查资料,同样受益良多。我们就从东太平桥谈起。首先将《光绪顺天府志》里的记载“曰东太平桥,在东太平街东,或指为太平桥,误也。”试着翻译成现代普通话:“名为东太平桥,在东太平街以东,有人可能称其为太平桥,是错误的。”这句话中藏着我们找到东太平桥的钥匙!东太平桥在哪?在东太平桥街东面。我们只要找到东太平桥街也就找到了这座桥的位置。我翻阅了1930前若干地图,很容易就找到了东太平桥街,它就是石驸马大街西段南侧第一条街巷,它的东口跨越大明壕的桥梁自然就是东太平桥。至此此太平桥非彼太平桥的疑问解决了。接下来就要谈谈为什么《光绪顺天府志》特意注明“或指为太平桥,误也。”那是因为就在这条河上,在东太平桥北侧大约两公里处真的另有一座太平桥。为避免出现误传(当时肯定已经出现不少张冠李戴的情况),所以《顺天府志》作者特别强调将东太平桥简称为太平桥是错误的。
! X5 o. c* @! S) o您谈到在北京出现地名重名的问题,在信息沟通不畅的年代的确存在。经过数次地名修正,特别是改开后随着市政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的地名可能只在公交车站牌上还能寻得一勾半爪,实际生活中因地点重名造成的困惑已经很难遇到了。9 S" h+ K' c. i, _7 [) N% ~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21: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北京人 于 2021-12-30 14:04 编辑
" q4 I) y7 {  Y6 P! o7 J' Z% ^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29 19:55+ |+ x+ U' Y/ P
与您探讨也是我的荣幸!通过您提出的问题,我边思考边查资料,同样受益良多。我们就从东太平桥 ...
1 [3 }& x- o; D4 e( f2 _' M+ N
谢谢回复!您的文字让我顿开茅塞。看来清末的太平桥也不止一座了。要是如您所说“在东太平桥北侧大约两公里处(应是同一条河上)真的另有一座太平桥。” 那《志》里说的“误也”,就好理解了。时人难免会把相近的两座桥通称为太平桥,所以才有了《志》里对东太平桥误称太平桥的纠正。  \, B3 e/ m6 S5 R* H( b6 M' h7 m# T1 B
《地方志》的编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一般都是国家行为。《光绪顺天府志》网上有,共90册,涉及的内容庞大。可以想见由李鸿章牵头,后由缪荃孙负责编纂的《光绪顺天府志》,其作者也是个治学严谨的人了。华老辛苦!谢谢!
发表于 2021-12-29 21: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北京人 发表于 2021-12-29 21:23
! V7 z4 T2 H2 d* X谢谢回复!您的文字让我顿开茅塞。看来清末的太平桥也不止一座了。要是如您所说“在东太平桥北侧大约两公 ...

3 y1 m- _% P( |+ U1 V- c% ^不辛苦!也谢谢您为老北京网论坛提供了内容丰富的老照片以及您的观点见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1 07:55 , Processed in 0.146924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