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76|回复: 17

关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0-3-5 16: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usseto92 于 2020-3-5 16:25 编辑 ' t/ {8 q1 h8 {- c6 ~

: j: m) G% }' t3 h  清末民初,在北京流行着“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其中东、西、南的概念是比较清楚的,就是对“北”一直说不大明白。7 ]- O7 R, A) E0 O6 O
  震钧在光绪年间出版的《天咫偶闻》一书中写道,“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清朝中叶后王府多建于西城,而东城邻近朝阳门,建有多处仓库用于存放漕运来的物资,如禄米仓、海运仓、南新仓、北新仓等。仓库多与买卖相关,故商贾云集于东城。南特指外城,其内穷人较多,南贫一说由此而来。: o+ ?# c1 j9 G; y
  永乐帝定都北京,将京师分为五城来管理。皇城四周称为中城,崇文门大街以东及朝阳门外称为东城,宣武门大街以西及阜成门以西称为西城,北安门(地安门)以北及德胜门、安定门以北称为北城,外城则称为南城。分设五处兵马司署负责维持治安。北城兵马司位于交道口北兵马司胡同,东城兵马司位于东四四条,西城兵马司位于西四兵马司胡同,中兵马司位于大佛寺南兵马司胡同,南城兵马司位于菜市口兵马司前街。  m7 O. `. ]. }( ]4 N" ]% @
  清朝将内城分为五城,将外城也分为五城。内城的南城大致是由中城南部划出,其他四城基本不变。外城由东至西依次分为东、南、中、北、西五城,称谓与地理方位不完全相关。
# @0 U9 b- A1 B  到了民国时期,内城分为内七区,外城分为外五区。人们一般习惯上称,“皇城以东为东城,皇城以北为北城,皇城以西为西城,内城以南为南城"。这种说法将穷苦人比较集中的德外、安外地区归到了北城,于是对于北贱一说,似乎是明白了。* _; r& y/ K6 l( k* @
  综上所述,东城、西城、北城和南城的概念源于明朝,而东城区是在1958年由东单区和东四区合并而成,西城区是在1958年由西单区和西四区合并而成,至于取消崇文、宣武两区,就另当别论了。" r9 W, t2 f- r+ r# ?2 C& a9 f
! v* u8 P' K9 m7 [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0-3-5 16: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富西贵
发表于 2020-3-5 19: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就是住在西单区。
发表于 2020-3-6 08: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3-5 19:35
- c  \' E- z' O, D我小时候就是住在西单区。
! Y* w- M4 m3 e- ?: M2 s1 B9 E) B0 d' C
发表于 2020-3-6 13: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 F6 }- o) y$ d4 k: j( s
  您也差不多。
发表于 2020-3-6 16: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0-3-6 16:31 编辑 / O  o9 Z& u$ c# o0 C) }; y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3-6 13:031 h; l9 _: O4 Z
您也差不多。
6 j! Z# K3 @( H# ~  c
什么叫差不多呀?正经西单区有图为证!  M1 k+ N/ C2 `
% S& v- d7 Z5 O* Q
DSCN1923_副本.jpg
0 H4 c% c+ }$ A+ V" w% q
+ [$ K% C0 ^" i3 T$ i+ Y# W3 v- O6 {3 G" r
4 ~, a  {$ P& F  K( A9 a

/ A: H- B% ]. _* N5 N% t* Z3 N* p$ }$ L5 \9 r& G8 Z; Y
发表于 2020-3-6 22: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老片 发表于 2020-3-6 16:30
, ]$ e& F7 q2 e# L% n什么叫差不多呀?正经西单区有图为证!
- R* i% O2 n$ ]& p6 Z
  老户口本还留着呐?成!
发表于 2020-3-7 01: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3-7 09: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3-6 22:59
1 f1 S2 R' R9 k0 z2 X老户口本还留着呐?成!
  ]4 c; \. K) v3 i# k6 f- \, _+ X0 y; A
出生地能忘麽!
发表于 2020-3-7 19: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老片 发表于 2020-3-7 09:10+ L+ g. h; ]3 D
出生地能忘麽!

; u$ G2 d; J2 e# h. ?  我的出生证还留着呢,完好无损。
 楼主| 发表于 2020-3-7 23: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单区:东起西皮市、中山公园、北长街,西至城墙根,北起阜城门大街、羊市大街、马市大街、西皇城根、西安门内大街、文津街,南至城墙根。
发表于 2020-3-8 1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3-7 19:57$ I! x; S: [7 ~
我的出生证还留着呢,完好无损。
8 u- v5 k$ u) ~
光说不练~~~!
发表于 2020-3-8 11: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busseto92 发表于 2020-3-7 23:22
) O1 G& g- k6 \- f/ ?4 q' a西单区:东起西皮市、中山公园、北长街,西至城墙根,北起阜城门大街、羊市大街、马市大街、西皇城根、西安 ...

- Q! [/ r* k) e( o6 b9 Z没有南长街?
 楼主| 发表于 2020-3-11 08: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老片 发表于 2020-3-8 11:05
$ a. `4 l6 N! D) k6 T没有南长街?
& r* @' P* [- s
中山公园西墙位于南长街以东呀。若以南长街为界,您把董老家置于何处?
发表于 2020-3-27 20: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老片 发表于 2020-3-8 10:53
7 m( G+ B6 t' p" ~" t; x7 M: p- {光说不练~~~!

9 Y4 C+ T; d) f老董,我的理解,片版的意思是您应该像怹那样,也得发张照片上来让大家看看才对。; Q: Y( I' Z) \5 k+ N6 `
发表于 2020-4-8 1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城曾经有一句非常形象的描述:“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其所指并非整个北京城的东南西北,而是仅仅指外城即南城。1928年6月,国都南迁,北京降格为北平特别市,重新厘定了各区区界,将内城合并为6区(内一区至内六区),外城合并为5区(外一区至外五区),正是此时期,按照外城五区方有了“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一说,当然其起源甚早。“东富”特指崇文区大部,因其挨近通惠河和进京铁路,包含前门、大栅栏、鲜鱼口、打磨厂等商业圈,交通便捷,自古即为商人进京落脚经商之地,所以商馆也多,富人也多。“西贵”的说法更早,特指宣武区大部,尤其宣南地区,早在明初即为全国科举试子们进京汇聚之地,也是朝廷官员的首选“官气充足”之地,会馆星罗棋布,胡同四合院密集,文人学士应酬唱和的去处也很多,如长春寺、法源寺、陶然亭等,上自军机大臣,下自穷酸文人,以至于达官贵人,后来清末民初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及革命党人,时不常地出入此地。“南贫”特指天桥一带城市“下九流”贫民区,以及天桥市场的低价值物品、低价值戏剧杂耍娱乐、低价值各地风味小吃、三教九流汇聚之地。“北贱”比较特殊,指的是以前门商业圈和八大胡同妓院为核心的区域,“南区”天桥是卖唱,而这片“北区”则是即“卖唱”也“卖肉”。从中可以看出天桥地区的社会生活情态,以及在北京城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那个时代,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国农村的衰败,大量农业人口开始向城市汇集,由于从永定门出入京城的人潮如涌,人们也多在这里驻足小憩,天桥就自然形成了京城最为著名的民间艺术表演聚集地。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22: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sseto92 于 2020-4-9 14:46 编辑
( l6 f% z4 X1 c; \6 r/ H# ~7 l" O$ G) u! \8 f
ss2jpg.png dongfu.jpg
发表于 2020-4-24 10: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富东城,贵西城,破破烂烂是南城,阴山背后是北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9 06:39 , Processed in 1.16097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