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66|回复: 18

鸽哨、鸽铃 与鸽笭[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8-8-15 13: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8-15 13:59 编辑
" i5 J% P1 K/ N2 u/ S) B  X) r. ^( O, C8 Y, w( X& P
2 {, i5 ]3 x- W( 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 g. c# ?$ B8 C0 E5 x. E6 L' x
2 S$ M: g1 Q) T
「鸽哨」古时称为“鸽铃”,见着录于载文中,这种民间技艺因散播的途径不同而逐渐衍化出适应各地民情的特异色彩,例如北京的「鸽哨」和台湾的「鸽笭」,台湾的鸽笭据考应是明末郑成功在现今台南新营及盐水地区屯田的士兵于农闲时,在军用信鸽装上竹哨,放飞云霄,做为休闲的娱乐,逐渐散播发展而来。 而北京的鸽哨无疑是沿袭前朝的传统。 两地因不同的发展产生了歧异的 北京「鸽哨」与台湾「鸽笭」之鸽铃风俗。
5 p1 F+ ~5 g. M4 T, e
由于台湾农村社会的转型,乡村都市化,这种民俗活动逐渐式微,台湾仅有的鸽笭的也逐渐消失中, 因此台南市学甲区宅港小学.由指导老师:周俊霖、陈美惠、陈麒盟带领的专题研究计划概要,计划对这个在地的技艺进行研究保存。 其中提到:“ 但随着人口外移及娱乐形式的转变,进行鸽笭比赛的村庄日趋减少,连带的制作鸽笭的师傅也一个一个收起工具,不再制作,如今全台湾仅剩谢荣哲一位鸽笭制作师傅仍继续制作鸽笭,一旦谢荣哲师傅不再制作,流传300多年的赛鸽笭活动也将画上休止符。”
5 g# [0 u' Z5 L6 ]% `( r( C5 P
大陆的天空已难觅响彻云霄的嗡嗡哨声,面对两地这都是令人发省思的一个故事。故特摘录介绍该文:
“台南市学甲区宅港小学专题研究计划.概要”
! t8 M" {8 z/ y* }
放红脚笭
赛鸽笭起源
鸽笭与鸽哨、鸽铃
鸽笭指的是装在鸽子尾部,使其受风的发声器具,让鸽子背着鸽笭,使其飞行时能发出响声即所谓的放鸽笭,由于台湾闽南人称鸽子为粉鸟或红脚,因此放鸽笭也称为「放粉鸟笭」或「放红脚笭」。在中国,也有类似台湾鸽笭的玩意,称为鸽哨(鸽子哨)或鸽铃,我们特别注意到,铃和笭两字同音,但仔细查这两字的意义却完全不同,铃是金属对象,指的是摇动可发出响声的铃当,而笭是竹器,意思是竹笼、车帘或鱼篓。查到这里就令我们十分困惑,以哨或铃来称呼发声器具算是十分洽当,但台湾的闽南人为何会以代表竹笼、车帘、鱼篓的笭字来称呼鸽子所背的发声器具呢?有人解释是因为台湾的鸽笭模样很像小竹笼,因此才会如此称呼,不过更早期的台湾鸽笭样式有两三种,模样差异非常大,这种说法似乎有点牵强,因此我们推测或许是讹字,台湾早期制作鸽笭的材料以竹子为主,因此就取了个内含竹字部首,且发音与铃字同音的「笭」字。
32a.jpg
1 k* p. [2 u7 _2 Z; X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4: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8-15 14:08 编辑
3 d, k: o/ K. |" c! k( f, f; T6 ?, ?( `. D

3 N5 H0 g/ i8 O
起源:台湾明郑时代出现VS中国宋朝时代就出现

$ i3 X' ^* o( p4 R; \: i2 ~
在台湾,一般谈到鸽笭的起源,大都认为是源自明郑时期 (1662-1683),在现今新营及盐水地区屯田的士兵于农闲时,在军用信鸽装上竹哨,让哨声随着鸽子飞翔而响彻云霄,以此做为休闲时的娱乐,但玩的人一多,炫耀竞争的人性就会出现,自己的鸽子能比别人的鸽子背更大的竹哨,就代表自己养的鸽子越强壮,这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竞争的结果,鸽子背的竹哨越 来越大,最后就演变成鸽笭负重竞赛。由于这种放鸽笭活动只属于一个小区域屯田士兵的私下娱乐,因此只流传在新营、盐水,以及更外围的义竹、学甲及沿海等方 圆数十公里的乡镇,之外就几乎不见放鸽笭的踪迹。

0 l2 y5 ?1 @. ^8 M# s5 L5 N3 m; S" p
不过若将中国鸽哨和台湾鸽笭视为同类的民俗娱乐,则这种放鸽听响声的活动是可以上推到1000年前的中国宋朝时期,而且可能一开始是用于战争。历史记载北宋 仁宗庆历元年(1041)时,西夏李元昊率兵攻击宋朝,宋军中了夏军的深入诱敌之计,沿着好水川前进,在行至六盘山时,宋军在路边发现数个密封的泥盒,依稀可以听到盒内有跳跃声,宋军大意打开泥盒,结果一百多只悬哨的鸽子就从盒中飞出,盘旋在宋军上空,夏军听到震耳的鸽哨声后,知道宋军已进入埋伏圈,于是起而攻击,宋军中伏大败,死伤7万多人。
  `7 l3 C& N% F/ p2 Q  i# V
作为军用的鸽哨大概也在宋朝时期转变成民间娱乐,当时许多诗文都有提到放鸽哨、鸽铃的活动,例如:
北宋张先(浙江人)的〈满江红〉词句就有写到:「.....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
! l% W( o" \4 i# P5 q# M1 Y
还有梅尧臣的〈野鸽〉:「.....谁借风铃响?朝夕声不休,饥色犹未改,翻翅如我仇。......」。
; o* {" f% F+ f9 I; u
到了南宋时期,放鸽哨或鸽铃大概已成为繁盛的苏杭地区市井小民的普遍娱乐,当时浙江人叶绍翁写了一本〈四朝见闻录〉,里面记载了南宋初期许多轶事,其中一篇《鹁鸽诗》就写到:东南之俗,以养鹁鸽为乐,群数十百,望之如锦。灰褐色为下,纯黑者为贵。内侍畜之尤甚。粟之既,则寓金铃于尾,飞而扬空,风力振铃,铿如云间之佩,或起从凤山」。
2 y9 R8 ]" W* C5 E. [
南宋诗人范成大(浙江人)也写了:巷南敲板报残更,街北弹丝行诵经,已被两人惊梦醒,谁家风鸽斗鸣铃」的诗句。
) d" ^; \! g, R  D& s4 K( ^
9 \* r, K$ F4 _7 k5 |3 G
到了清朝时期,北京八旗子弟衣食无缺,钟情玩艺娱乐,放鸽哨如同斗鸡、斗蟋蟀一样成了上流社会的玩乐与炫耀竞赛,鸽哨、鸽铃制作就更精良与多样了,当时制作鸽哨的艺师还会在自己的鸽哨上打上印记,作为品牌认证。记载清朝北京风俗的〈燕京岁时记〉一文说到:「
凡放鸽之时,必以竹哨缀于尾上,谓之葫芦,又谓之哨子。葫芦有大小之分,哨子有三联、五联、十三星、十一眼、双筒、截口、众星捧月之别。盘旋之际,响彻云霄,五音皆备,真可以悦耳陶情。

0 H+ ]3 ]4 q5 a, Q7 K- X
2 I& R; Q! O( D- f
/ m' ?( o4 }2 V6 F
0 a, R# ]- N5 W/ J6 A
( w- \. N: b9 R" Y  ~" H2 g. z  u* e) B
) O; W8 g& `) D. R  L7 P9 Y; H3 i/ H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4: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8-15 14:14 编辑 6 z9 k4 w* V* C7 u

/ x& k% L" g* D, {2 F/ r' r+ ~7 j6 V* J: v

" [1 E- w& B. P6 a' F8 L* j
转变:小巧的响声娱乐VS大颗的负重竞赛

$ @6 E. W: p$ o' Q, L6 D8 e; n( K7 @3 {. {( U' ]* x. f# b
虽然台湾的鸽笭与中国的鸽哨、鸽铃有些许渊源,但从单纯的放飞听响声,演变成村庄间的背笭负重竞赛,则是台湾独有的演变。中国的放鸽哨风俗以听响声为乐,至今仍是如此,因此鸽哨制作的重点在于发声,传统将鸽哨样式分成葫芦、联筒、星排、星眼等4大类,每类的旋律都不一样,葫芦类声音浑厚,星排类声音清脆。且因鸽哨造型轻巧,也逐渐成为收藏玩物。
7 k9 m& U/ ~1 b/ ?$ o! ^/ R4 L
# o9 Q; a9 u; b+ R. t* _) o
% V) l: z5 @- Z* H) ~) h
至于台湾的放鸽笭活动原本也是放鸽听响声的娱乐,但不知何时却转变成背鸽笭进行接力式的负重竞赛。由于竞争性质转变,对鸽笭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例如既然是负重竞赛,在尺寸样式上就必须有一个客观的判定,也因此台湾的鸽笭制作重视尺寸规格的一致性, 一场比赛需要用到数十颗鸽笭,尽管有大有小,但样式都一样,且造型也从原本的长笭、短笭、盘仔笭三种消逝成仅存短笭一种,不若中国鸽哨的多变。此外,赛鸽 笭内容并不包括响声,因此台湾鸽笭的制作就不太强调音律的变化,只要能发出嗡嗡声即可。不过因为鸽笭发出的声音很像空袭警报,因此在日治时期战争期间,日人曾一度禁止比赛,以避免误认为警报,直到战争后,才取消禁令。$ z8 o8 p# T8 p4 @) L3 o) b* ?  J
4 ^% Y$ A% g9 e, y0 d
从单纯的放鸽笭变成负重的赛鸽笭,其演变实在不可考,但合理的推测应该是从两人或多人彼此的游戏竞争演变成团体式的接力赛,双方的鸽群从小鸽笭一直接力背 到大鸽笭,直到有一方鸽子背不动为止。至于为何演变成以村庄为单位的竞赛,这可能与早期台湾村庄间盛行拼斗有关,台湾以前村庄的凝聚力很强,喜欢拚场面, 邻近村庄常在阵头或戏馆表演上彼此竞争,赛鸽笭或许也成为村庄间互别苗头的一环,也因此,村庄间也常因计较赛鸽笭输赢而翻脸。

! ~7 m- M/ U& Z% }; c. E
up03.png
) ~$ T+ H+ S: P8 b& e% z
1 T& r% b* k( a( T5 D
1 Q: v; ~4 O. S/ J; \6 |; o+ E
! C; i$ s2 E, n  g1 y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4: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8-15 14:22 编辑 $ q; O/ _& U. J% _3 J& g

0 d% I3 f( w: q0 u7 J  E# g& K6 p: v) ?0 [; j6 p& l$ L' |+ M! J
赛鸽笭分私笭赛和公笭赛两种
$ p2 p. N# l$ e0 T+ l! I) a' w& d

& }! d" _" ]% Z/ D3 T" m4 ]
鸽笭比赛不会只比一场,通常都是连续好几回合。一般来说,最后一场属定输赢的正式赛,称为公笭赛,公笭赛之前的数回合比赛均称私笭赛,这种私笭赛可以说是训练暖身赛或鸽子淘汰赛,无论比几场均不算输赢。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比赛都分公笭赛和私笭赛,例如学甲顶洲和红茄里的赛鸽笭就不分公笭、私笭,每一场都是正式赛。
3 |# |3 B  |: v4 ~3 n3 V
会命名为公笭赛和私笭赛与鸽笭的准备有关,正式赛为求公平性,要背的鸽笭是双方出资,统一订制,且轮流保管或各保管一半,由于购买鸽笭的资金是「公出」(合资),因此称为公笭(公家的笭)。至于暖身赛的鸽笭是由鸽友们自行准备,或自行购买,或借用,鸽笭为私人所有,因此称为私笭(私人的笭)。 一般来说,比赛前会由两村庄粉鸟会的会长(俗称鸟头)确认比赛规则,如中线、时间、数量等,然后才进行暖身的私笭赛,先从小尺寸的鸽笭背起,习惯后,逐次 换成较大的笭,等到正式赛时,鸽笭的尺寸就直接从大尺寸背起,越背越大,一般来说,公笭赛的鸽笭大概都是7吋以上(各地不同),最大的可达9吋,甚至1尺 以上。背笭尺寸和数量均由双方赛前协议,并无一定的标准,每个地方的鸽笭赛同中有异。) k3 S8 h& g" U

* t, f& |  |! Z" u
) m: i, r2 d. Z- m
鸽笭赛事两村的竞赛,采两天一回合制(学生谢宜芳绘制)

6 K, y1 O/ c+ n9 ?& I7 z
16.jpg
* v. j1 }% e: X( |! `" |- F
; z0 }, B: U. g  h

" w# h5 Z# L& r  V8 T0 s8 ^
1 F  I2 \& a( O+ h" K: n! c4 v
. k' [) a9 a. Y2 i' |
先攻的A村至B村放鸽子,让鸽子背笭飞回A村(学生谢宜芳绘制)
17.jpg
7 D( R  W; P- p% H

9 r& h, a4 A# _2 R0 Y* i
隔天后攻B村至A村放鸽子,让鸽子背笭飞回B村(学生谢宜芳绘制)
18.jpg

3 D) i% H* |5 W1 c2 ^
/ d/ v0 r( e$ D/ A
* o1 K8 b5 b) X* B/ p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4: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8-15 14:57 编辑 + W; {% e2 Q" M2 G+ X

# A- I! z' i- a/ p5 @
0 c: W) _( H# k* a* M# `. f
一种团体负重接力赛,多背一颗即获胜

% B1 ^9 V3 A: K& ]4 r- b' ^7 t1 R
鸽笭赛是一种团队的接力竞赛,简单来说,两村鸽子群轮流背笭,在公定的数量内(尺寸有大有小),先背较小尺寸的笭,依序递增,只要鸽子背笭能飞过中线就算 过关,最后背回最多的笭就是胜方,至于要飞越的中线、掷放地点、背的数量及尺寸、比赛时间都由两村庄的会长(俗称鸟头)协议,换句话说,赛鸽笭并没有一个制式的统一规范,各区同中有异。
0 H$ ?; y; {, {
  
项目
  
  
说明
  
  
比赛的季节
  
  
一般比赛时间都在旧历年后开始,约国历2月左右,有些地方则会延后至3月,但不管几月开始,结束时间大概不会拖过4月。1月时,北风仍强,4月后开始进入 梅雨季,2-3月间的初春气候是最适合鸽子飞翔的季节,且这段时间是传统的农闲时期,以赛鸽笭来作为娱乐最适合不过。
  
  
比赛时间
  
  
比赛时间经双方议定即可,由于私笭赛属训练性质,场次比较多,但过程比较快,为配合一些鸽友上班时间的需求,通常会在6点左右即开始。公笭赛时,开始时间会延后一些,结束时间一般都设定在中午12点或13点,在结束时间前进场登录的鸽子都可以背笭。
  
  
掷放的地点
  
  
如同赛鸽一样,鸽笭比赛也是利用鸽子的归巢性,因此掷放地点必须在对方村落的某一点,如此鸽子掷放后才会以鸽舍为目的地飞行。掷放地点的选择可说左右胜 负,邻近或沿途电线及电线杆多寡,楼房的高低都需要考虑。由于现今乡下村子内的电线杆、楼房越来越多,因此掷放地点通常选择郊外空旷之地,一般设定的飞行距离约在2-3公里左右,有的只有1公里 。
  
  
界线(中线)
  
  
鸽子掷放后,必须飞越中线才算过关。通常进行私笭训练时,主要是让鸽子熟悉路径,因此不会设定中线,等到要公笭赛前,两村粉鸟会会长及鸽友会连袂勘查飞行 路径,并设定中线,并插旗作为记号,等到比赛当天,双方还需派人到中线确认鸽子是否飞越中线。中线的界定大约在两掷放地的中间,至于中线的认定并没有严格 的设定,目测后经双方同意即可,马路、田埂、水沟都可以当作中线。
  
  
掷放的方式
  
  
如何让背笭的鸽子起飞也是由双方认定,以手掷鸽子,或掀开鸟笼让鸽子飞出都可行,只要双方统一即可。比较特别的,学甲区顶洲和红茄萣两聚落的比赛采取以 手掷方式让鸽子起飞,但会在底下垫一个笭垫再抛掷,使用笭垫抛掷的鸽子可以背较大的笭,因此顶洲和红茄萣两聚落的公笭都非常大。
  ! P" e, Z  p' L8 w
  
                                                               
  
比赛回合
  
  
采两天一回合赛制,A村鸽子今天先背,隔天换B村鸽子背笭,如此才算一回合。要比几回合由两村粉鸟会协议,通常私笭赛加公笭赛会比个8-9回合左右,假设 私笭赛比9回合,加上公笭赛1回合共10回合,那最少要20天才能比完,期间若遇到刮风、下雨等自然因素,或庙会、工作等人为因素而顺延的话,那整个赛鸽 笭活动可能要花上1个月以上的时间。
  
  
数量及尺寸
  
  
鸽笭赛是一种负重竞赛,但比赛时却是以尺寸和数量来定输赢,这是十分有趣的事。不过稍微分析一下,大概也能理解原因,主要是鸽笭的制作均为手工,无法保证 每颗同尺寸笭的重量都一样,况且每个制作师的制作手法、材质均有差异,很难以一套标准进行重量认定,因此最后就变成以尺寸来当标准。
  
不管私笭赛, 或者公笭赛,每场比赛要背的尺寸,以及各尺寸的颗数亦都由粉鸟会协议,私笭赛的笭数较多,公笭赛时,鸽笭都属大笭,因此数量会比较少,最少的比赛只要背 40多颗,对多则达120颗,尺寸则多落在7吋至8.6吋之间,较特别的是学甲区顶洲和红茄萣的比赛会出现9吋以上,甚至10.6吋的超大笭。此外,公笭 赛的鸽笭必须统一采购,并进行秤重、量尺寸、编号(通常会纪录在笭的底部),才能保证公平性。
  
  
参赛鸽子的数量
  
  
        鸽 笭数有限制,但双方要派出多少鸽子参赛并无规定,有多少就派多少,双方数量不对等也没关系,因此同一只鸽子若体力够好亦可以重复背笭。通常经过几回合私笭 赛后,会有鸽子遭到淘汰,若折损的鸽子较多,有时也会发生将私笭赛回合减少,直接进行公笭赛的情况,避免公笭赛时无鸽可背的窘境。
  
此外,公笭赛时,鸽子必须背大笭,挑战性很大,不论谁胜谁负,折损率都很高,有时输掉的原因就是因为鸽子全都被捕获了,无鸽可派,但对胜方来说,鸽子也常是折损大半,可谓惨胜,因此有句俗谚说:「挂公笭,全庄红脚(鸽子)死光光」。
  

- Z7 n) n+ c7 H+ R7 A5 ^* O
0 y+ q( E8 u0 Z& S, a
鸽笭赛采取的是两天一回合制, 今天A村鸽友将鸽群送到B村,背笭飞回,明天换B村鸽友到A村,让鸽子背笭飞回B村。至于如何计算胜负,则以鸽子所背回的鸽笭数作为标准,以正式的公笭赛 来说,假如规定的数量是100颗(有各种尺寸),今天由A村的鸽子群先背,若A村的鸽子背回80颗,则这80颗鸽笭先封存,明天B村的鸽子必须先背封存的 80颗鸽笭,如果B村鸽子无法背完(例如鸽子全被捕获,无鸽可背笭),则优胜属A村 ,若B村背完封存的80颗鸽笭,只要再背回一颗剩余的鸽笭,就可以以81(A):80(B)的差距获得胜利。- v7 H/ {+ K+ v) H9 l4 _

7 v) y! }( n" C3 ]

$ ^- Q+ _3 ]' S+ ~
2 |  l/ f# F/ y8 |# g/ ~( `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5: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8-15 15:19 编辑
" Z6 w* F# I( u1 M  [/ w5 H: K3 o6 |; H# _1 W. H2 U, O( J
  
胜者为王,败者拔翅拍卖
0 V3 \6 Y; e7 V& A0 t2 R' K
  
鸽笭赛时,只要鸽子起飞后,持续飞翔越过中线即算过关,若起飞后,在未飞越中线前就落脚,不管是停在地面,或停在电线、屋檐、树梢,都算失格。失格的鸽子 是可以被其他人捕捉的,这是所有鸽笭赛的潜规则,因此鸽笭赛时,常会有人携带捕鸽器具虎视眈眈,捕捉失格的鸽子。反之,越过中线过关的鸽子,不论之后鸽子 是在屋檐休息,或在地上觅食,捕鸽者均不可捕捉。
   
在过去,鸽子一旦失格,捕鸽者会直接刺死捕捉,由于这种作法太过残忍,后来改成活捉卖掉方式处理。一般比赛到最后数回合时,大尺寸鸽笭会变多,失格的鸽子 也就越多,只要技术够好,补个几只赚些外快不成问题。通常进行私笭赛时,即会有捕鸽者伺机而抓
   
由于属非正式的训练赛,因此没有任何捕捉规矩及公开交易机制,如果被抓,常是连鸽带笭一起消逝,损鸽又失笭,主人只能自认倒霉。到了公笭赛时,捕鸽者捉到鸽子后,不是私下和鸽主人交易,就是以数百元卖给对方的粉鸟会(所背的笭则缴回),待比赛结束由主办单位拍卖,无人购买的鸽子则会成为餐桌佳肴,至于拍卖所得则作为粉鸟会的基金(有些地方的拍卖所得由捕鸽者及粉鸟会对分)。由于失格的鸽子没有资格再继续参赛,为避免有人投机再参赛,鸽子被捕获后必须拔掉尾翅,使其无法再挂笭,留待明年尾翅长回后再来参赛。
  & Z- y9 S5 `% i- C
虽然鸽笭赛为团体竞赛,但仍会计算个人成绩,有些地方是以背回的尺寸大小排序,能背回最大的笭即是冠军,有些地方则以背回鸽笭的尺寸转换积分,重复背笭可累计积分,积分高的鸽子即为冠军。对养鸽者来说,能养出冠军鸽是莫大的荣耀,冠军鸽也会成为鸽友们寻求配种的首选 。
  
 

% K' r( Y/ t& X: U
7 \0 y$ N  P( e& d0 J  a7 [

4 \/ N$ L0 ^; Z4 K; d$ x
未飞过中线即停留于屋顶或地面都算失格
(黄文博校长提供)
20.jpg

1 ]6 x. ~# s2 Y' L4 ~
捕鸽者可以捕捉任何失格的鸽子
(许本源先生提供)
21.jpg

# O1 y' P# B0 F( @6 s4 l
失格被捕获的鸽子在赛后进行拍卖
(黄文博校长提供)
19.jpg

, F6 l1 r' |7 a# i% s: b" S( h% K' y
5 E0 }" S# `8 |

2 O; {7 `" |3 A; [( S, K. `" u
: T2 t2 w! ]( f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5: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8-15 15:58 编辑
0 n  c; l: `) |7 J  c: x9 H
$ _$ d' R4 ]& v& h$ v" k
介绍鸽笭
台湾鸽笭种类
台湾鸽笭最早的雏形应该源自「哨仔笭」,这是一种以竹管为笭身的鸽笭,其管身(音箱)小,声音非常响亮。就发音及大小来看,「哨仔笭」和中国鸽哨颇有雷同之处。之后鸽笭因地缘发展,逐渐演变出不同的样式,一般分成盘笭、长笭、短笭3类,不过前2种鸽笭均已消逝,目前鸽笭比赛所使用的鸽笭都是短笭。
( i2 s3 H) }2 `. Q7 R& d
长笭
长笭又称竹管仔笭、长管笭、扁担笭,一如其名,长笭形状为长形薄板样(笭片),下接2个长条圆筒(笭管),薄板其实就是变形的笭盖,称之为笭片,笭片为梧桐木薄片,笭管则是竹子薄削而成。长笭比赛是真正的重量比赛,重量可从0.5两、1(37.5g)一直累进到9.5两,这和短笭最重仅约2两多来说,可说天差地远。基本上,越重的长笭,笭管越长,9(337.5g)重的笭可长7.2(218.16cm),比人都还要高。鸽子之所以可以背得起比自己身长多数倍的笭,主要在于长笭笭片厚度只有一张纸那么薄,鸽子飞翔时,脚后蹬笭管,笭片上仰即与身体呈一直线,如此鸽子即可倚靠浮力而起。
长笭的比赛规则与短笭比赛大同小异,盛行区域约在台南市北门、将军、七股、佳里、西港、学甲(西部)一带,这区域近海,和赛短笭的盐水、新营、学甲(东部)、嘉义县义竹等较内陆地区有所分隔,因此才有一句俗谚说:「海口背长笭,山内(内陆)挂短笭」。这种造型特异的笭虽然抢眼,但比赛已在30年前绝迹,消逝的因素可能是诸多状况造成,如电线增多影响飞行(长笭比较长,容易碰触电线),如制作师傅凋零,又如沿海村落人口外流等。20159月,佳里延平小区姚志峰里长邀请高龄85岁的林屏东师傅开课教作长笭,并开始训练鸽子,希望在2016年的旧历2月重新让长笭飞上天空。
171.jpg
3 B; U  V$ K& e  W- h1 A  J
161.jpg
* O. O" _, s: ^7 S, y+ X- H1 K* i
231.jpg
( D" P& i. y5 B
241.jpg
  i5 Y$ B4 |: P& Q* `1 r$ q$ H( \
271.jpg
- _8 z+ u- s# p" Y4 C
( F. t/ y: m! ]  t# Q: f
% c: p4 A" l% {4 }. l* U) G
短笭
目前赛鸽笭所使的笭都是短笭,背短笭的鸽笭赛大概盛行于台南市的学甲、盐水、新营等区,以及嘉义县的义竹乡。短笭基本上由一高一低的两个笭管组合而成,笭盖很像哨子,一般都会在笭盖涂上红色。短笭大小从3.8(11.5cm)开始,以0.2寸的差距一直往上累进,据说最大的可到10.8(32.7cm),但最重的笭也不会超过3(112.5g),比起长笭,可说轻多了。此外,由于手工制作关系,有时重量不一定和尺寸相对应,此时仍是以尺寸为基准,因此短笭比赛在实质上论尺寸重于论重量,比赛时也都以尺寸进行区分。尺寸的计算以两根笭管底座直径加总计算(前后笭管的直径都一样),譬如6寸的鸽笭,则前笭管和后笭管的直径都是3寸,笭管高度则不在计算之内,因此不同制作师制作的鸽笭,其高度都有些差距。
81.jpg

' W) B1 x/ ~* q" f3 x3 s7 ]
07.jpg

$ |7 V6 B( M+ A0 t" f0 ?( }; d( T6 {) G3 Z5 h# A% J
% ^5 L' [) V8 ?7 v! e
* P, n7 d8 \* ]
盘笭
盘笭又称盘仔笭、红龟仔笭,大概是因为笭盖()呈圆盘状,涂上红漆后,很像民俗小吃红龟粿,才取了这个名字。据闻早期台南市西港、安定、下营等地的鸽笭比赛是使用盘笭,后来才改为短笭。盘笭除笭盖造型和短笭不一样外,其余大致相同,同样也是一长一短的笭管组合而成,不过同样尺寸的笭,盘笭的笭管()比短笭还要高,背笭的困难度相对提高,加上盘笭的笭盖有如斗笠,面积大过笭管,很容易阻扰鸽子翅膀的拍动,而笭盖边缘尖薄,也常让鸽子翅膀磨擦受伤。早期曾让鸽子背过盘笭的鸽友都说,盘笭是公认的难背,鸽子的折损率很高,翅膀一旦受伤,再背笭的机会就渺茫了,或许是因为如此,盘笭才会早早消逝于鸽笭比赛中。
261.jpg
* G0 e& e+ F: g3 \1 T
短笭 盘笭 笭盖正面 盘笭笭盖几乎成圆形
4 E! D6 e5 _) g
03.png

6 I1 u) \6 k; f  D- h- G
02.png
! k7 \+ M0 `1 _# m( [) {

) u. j" L4 w, h9 D5 _
# J0 |* \9 P* i& J. U
$ I' F) C# K9 I% N( @6 I! s

. W, c( I5 h3 K# v5 ?: [, m/ S; E* ~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5: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8-15 16:16 编辑 - ~9 o$ D$ Q: `0 P! T" A

" n5 K2 ?  X& X! }2 _8 a5 m+ n
解构鸽笭
' j1 Q3 e5 ~( @
鸽笭部位
台湾鸽笭分长笭、短笭、盘笭3类,以短笭或盘笭来说,其造型都还有以前哨仔笭,甚至中国鸽哨(二筒造型)的影子,但长笭可说是完全的突变种,样式完全不一样。鸽笭都是两个一组(前管和后管),大概分成笭盖、笭管(身)、笭栓3个部位,此外某些地方还有笭垫,主要是让背笭的鸽子平放在垫片上,掷出时比较容易平行飞出,但逐渐不再使用,直接以手丢掷。

2 y* g8 g' Q0 L' J) b8 {% Z/ B
短笭笭盖(天盖)和长笭笭片
笭盖指的是短笭或盘笭上方部位,其上有开口,称之为笭孔(笭口),风吹入笭孔进入作为音箱的笭管即会发出声音。短笭笭盖形状如水滴,分作盖面和笭舌;盘笭笭盖有如圆盘;至于长笭的笭盖则变形为薄长片状,因此又称为笭片。虽然长笭笭片造型不同于短笭笭盖,但仍保留了两个一组的特性,不管是8尺长笭,抑或1尺长笭,笭片都是两块木片组合而成。传统上,短笭的笭盖是以一种名为白树仔的木材雕成,现在仅存的谢荣哲制作师则改采黑板树当材料,黑板树的特性就是木质松软,质地轻,雕刻较易,制成的笭盖也轻。不管是白树仔或是黑板树,在雕刻前都必须将木材裁成适当大小,浸泡在水中6个月以上,这是要让木质软化以利雕刻,且制成笭盖后也比较不易变形及龟裂。至于长笭笭片的材质则是用梧桐木薄削而成,由于没有弧度的薄木片很容易卷曲,因此笭片下方都会以竹条横置来固型。
      
笭盖是鸽笭各部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弧面、厚度、笭孔(笭口)角度都会影响背笭的平稳和顺畅,这也是判断制作师功力的地方,一整块木头削成一个笭盖是最花功夫和时间的,从粗胚到成型、挖空、开笭孔都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一个笭盖必须一体成型,最好要薄到如纸片一般可以透光,如此才能减轻鸽笭重量。一般刚做好的鸽笭大概只有笭盖会涂漆,漆色多为红色,除了是要让鸽笭施放后更为醒目外,也有防蛀虫的功效。

/ s: ^1 [6 T' N7 |
笭管(身)
笭管指的是鸽笭中间圆筒的部分,早期制作笭管的材质是竹子,将一截竹子由外部往内削成薄薄一层作为笭管。短笭的笭管较短,通常一体成型,但长笭的笭管长,因此管身必须好几段薄削竹管连接而成。削竹管是十分费时的工作,短笭的制作师后来改以两层桧木片圈围,省事且重量更轻,此外鸽笭可以不受竹管自身宽度限制,要多大就可以做多大,不过桧木片的共鸣效果不如竹管,因此现在鸽笭的声音较为低沉笨重。
这颗旧短笭的笭管材质是竹子,可看见竹子纹路,现在短笭笭管改成桧木片圈围,省事且轻,长笭笭管非常长,由好几段竹子接成。
通常笭管本身不会涂漆,以免增加重量。不过笭管本身非常薄,经过多次使用,破损难免,再买一颗很花钱,鸽友们为了省钱,轻微的破损自行补修,困难度高的就送回制作师处理,有时补好后的鸽笭会涂上油漆保护"伤口",以免再次裂开,同时也遮住补修处,因此有时会看到整颗鸽笭都涂成红色的状况。现今赛鸽笭的竞争性不如以往,有些人会拿鸽笭来创作,因此偶尔也会看到鸽笭的笭管被涂上各种颜色,甚至彩绘图案,变成一件艺术作品。
         
           
    
笭底和笭栓(中柱 、将军柱)
短笭笭底材质多为桧木片或三夹板,由两片同面积的圆片组成,前管的笭底会安装竹制笭栓,以利鸽子佩挂。笭栓也是判断鸽笭好坏的关键,笭栓若没装在中心点,鸽子背笭时就很容易左右晃动而掉落失格。通常将鸽笭安装在鸽子尾翼后,鸽友会用双手晃动尾翼,看安装是否稳固。笭底也是书写鸽笭数据的地方,诸如重量、尺寸、隶属村落等,有些制作师还会在笭底盖上自属的戳印,以作为判别。短笭尺寸的计算是以笭底两圆片直径加总来计算,长笭不管多长多短,笭管和笭底宽度变化不大,其所谓的尺寸指的是笭片的长度。
. u4 ^% _: w1 n; j1 x
还要特别说明的是,长笭的笭栓安装在上方的笭底上,笭栓插入缝线的尾翼后,鸽子在飞翔时,两脚必须后蹬压住下方笭底,整片鸽笭才能上仰,如此飞行时才能倚靠浮力,若鸽子脚力不佳,或者不懂得后蹬,整片鸽笭就会下仰,容易坠落。
7 n0 r, X" ?; v2 N4 ^5 S/ z

& v" @  m/ h$ `% i0 Z; b! i
两片笭底的直径就是短笭的尺寸
281.jpg

9 z/ m9 Q) L% l7 M0 ?
笭栓必须位在中心在线,且立在前笭
301.jpg
4 _- L3 A& A/ C/ C2 b
顶洲、红茄定两聚落的鸽笭赛会使用垫片
331.jpg
$ y6 X+ V8 a" N2 V

" k" `; K- ?' R& R+ ]; g
笭底可以纪录鸽笭数据,如照片上的大笭尺寸是8吋4(25.5cm),重量2.2两(82.5g),属于公笭
291.jpg
; i/ p# w( p& q: b! _  F2 Q; P

& i# R* Q7 v3 z
笭栓插入尾翅后,上下左右摇晃以确定是否牢固(许本源先生提供)
311.jpg
  o. r2 H# L0 f6 J  ~3 F
" {- B2 K5 p6 r0 t+ \1 s: ]' |
垫片插入笭栓后再丢掷可增加稳定度,鸽子也可以背更大的鸽笭
321.jpg

: ~! ?" d. K" C" V# V( O$ c

1 d% k9 j* m" m9 R  ?7 x: a# B' |9 h$ w6 C
发表于 2018-8-15 17: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图文并茂、详实、细致、生动、有趣、百科式的介绍,读来长知识了。感谢作者,您辛苦了!' Z- e& L/ r7 k$ ?7 d9 ~; W
发表于 2018-8-15 17: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看来鸽子的载重量挺大!: J9 ]" L" G- e# x+ b
3 j/ }. u5 n2 Y/ r; Y
DSCN0685_副本.jpg 8 q7 d' I6 s5 |6 |1 ]7 b

* O/ ]$ S% |1 j8 l* C% d  A4 p

! V3 l8 S: Q! ?" Q
' C+ n' O  u' ?2 Y# [- ]
  @; H9 A, L1 _# a/ D
! r+ p: \/ F2 A4 T" Q7 G
发表于 2018-8-15 18: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发表于 2018-8-15 20: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老片 发表于 2018-8-15 17:549 X/ v% ~7 ~! @8 Q  ~% Q; L$ M* G' b
看来鸽子的载重量挺大!
. R. p# v: s; E0 s
片版说的对。尽管作者介绍说,这种“乐器”的重量似乎并不怎么高。但对鸽子这样的鸟儿肯定是不小的负担了。尤其是体积大的比鸽子本身还要大不少。 戴着它们飞行还要有一定的技巧难度。怪不得有时还有脱落的情况发生,所谓“失格”的鸽子还可能成为人们的盘中餐。看来这项“运动”似乎有点“残忍“。
7 k2 A2 H1 |* }% O6 X7 g6 Q
发表于 2018-8-15 22: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22: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夕照园主 发表于 2018-8-15 17:18; X. O1 l' i- F3 I
图文并茂、详实、细致、生动、有趣、百科式的介绍,读来长知识了。感谢作者,您辛苦了!
& s2 l% B6 w, k
借花献佛而已,不敢居功,谢谢夕照园主的缪奖  6 e9 p# j7 y( B! n$ P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22: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老片 发表于 2018-8-15 17:549 f& j# @, I, {6 j1 A6 e* J
看来鸽子的载重量挺大!

3 x1 Q' l; N1 |" S7 j$ b9 ~; K. {
老片欢迎您再次莅临,旧饭新炒啊。  您这鸽子负重还真非比寻常,这么大的门扇都扛得住!
8 g, w" X3 ?& k2 b( O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22: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华文正 发表于 2018-8-15 18:54$ m* `" b. N4 T& R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9 E( ]3 ?2 ^/ T
华版 是指鸽笭吧!
' J1 E9 E" Q# w3 o6 T" `* |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紫滃 发表于 2018-8-15 22:11: R2 h/ z, }. m' m
长知识!

" l; z+ S4 \0 X5 q/ {  谢谢!
1 ~4 ]2 r6 j8 n- v, W" ?! C! `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5 R& F( |" z6 H- P8 h7 Z5 z# Z" `
制笭过程
选木浸泡
鸽笭制程以笭盖最花时间,最少必须在6个月前准备材料。传统上,笭盖使用的材料为白杨木,俗称白树仔或虫屎,这种树的特性是材质轻且硬度低,适合雕制,且白杨木在早期乡野间十分常见,找寻容易。不过,目前谢荣哲制作师所选的木料则改用黑板树,黑板树是早期台湾为了道路绿化大量引进的树种,生长快,因此材质轻软,也适合雕制笭盖。通常谢荣哲制作师会向伐木厂商购买树材,裁切一段一段后丢入水桶,在水里至少浸泡半年,浸泡过的树材除了材质变软易处理外,据说也比较不会腐朽,制成的鸽笭也较不易龟裂。
34a.jpg
) h' N% c/ X# i) n/ Y/ H
35.jpg

! j4 r( y5 T! Q$ I! N
36.jpg
4 R, c9 F$ ]* F# [

6 q; g* t( i/ w6 ?$ i4 x$ o* c4 l5 D( E  P

/ u% J1 W; \7 A) f4 h
( D, _% W' ]/ M* F) w" N# m  A$ a% n& n
制作笭盖
笭盖各部名稱
191.jpg

0 g5 O% U+ Y2 h$ v0 i! I& ]/ v8 M4 J+ P. c
                              
笭盖必须一体成型,不能拼接,因此当一块木头切面刨平后,就决定制成鸽笭的尺寸。谢荣哲制作师会在切面以圆规画圆并画上笭舌的边,再以电动工具依构图裁边去料,刨出笭盖外形,接着将笭舌削薄,以机器粗略挖空笭盖内侧,再以刮刀刮除剩余的的木料,并预留笭喉部位,接着以模板描出笭口位置,挖出笭口和笭喉,此时再将内侧刮薄,最好可以透光,完成后的笭盖需静置自然风干后再磨光,如此一个笭盖才大致完成。
鸽笭是成对的,要制作一颗鸽笭必须完成两个笭盖,因此同样的步骤必须重复一次,根据谢荣哲描述,鸽笭的制成有2/3的时间都花在制作笭盖上,即便有机器代劳,但有太多细部仍必须人工处理,因此一天顶多只能完成1-2颗左右(视尺寸大小而定)
8 d0 n4 d5 e  ^+ ?2 D/ H  B/ w
笭盖挖空
371.jpg

/ G! A" e) O2 H5 M6 Y- m7 m5 h+ m9 Y0 ^3 e
        
破损处填入卫生纸后再以瞬间节着剂黏着
411.jpg
$ d$ z# \9 k2 K( C) q. z/ l* f3 x

9 G; R1 p! U# h; ?& b) O; a! x
  
笭喉是最花功夫的部位
401.jpg
( h- z2 I5 p7 A

( T8 N8 X" @) q/ ^# X
制作笭盖及笭管的模板
381.jpg

% `- w( R  F: ^% e* Q4 W  p: T' j, q( p& c7 n7 u9 R; g. O2 _" p0 n# F
        
套上模板方便雕出笭口位置
391.jpg

: Q3 G- w9 X. m1 Y' _. |5 t: y( @6 G6 _/ g- r! K
  
两个笭盖一定要对称
421.jpg
  Z1 J; e) O& M
% _& x, h# p, t9 ?1 T8 G
0 g  a& V8 r' e& Z5 r; s
裁剪笭底及插入笭栓
笭底以薄片桧木板为材质,以圆规在木板上画圆,裁切出两块同面积的圆片,接着以笔画出直径,以作为中心线,两块笭底的直径总和就代表这颗鸽笭的尺寸。此时在其中一块笭底中心线(直径)割出一小缝,做为卡榫,将竹子削切而成的笭栓卡入隙缝中,确认笭栓及笭底呈直角后,即以瞬间接着剂黏合。要注意的,有接合笭栓的笭底必须作为前笭的笭底,如此鸽子挂铃飞翔时,鸽铃才不易向后仰。

0 m3 C/ s4 ?, d2 F6 j! M
以圆规画出想要的尺寸再切圆
43.jpg
/ g9 o: p7 J, m; {) S% L
# c8 Z2 ?/ Y. [' p
  
前笭的笭底切出卡榫
44.jpg
! r5 }/ w$ Z' u& F, v9 p4 U

9 w# j: P. p" R: h
插入笭栓 笭栓必须对准中心线才不会歪斜
45.jpg

  m5 V: n% A" P" v: s
6 f! ~6 O1 {: H3 M! @# n# v" a" @# u
( `8 `4 T' @. P0 v5 f
制作笭管
251.jpg
/ M1 Z7 S. E8 I* X
& @$ O  B5 E: o) A6 {, j/ I: P8 j
在以前,笭管的材质是竹管,制作师裁切一节竹子,然后从外侧削薄,理想的厚度是如纸一样薄,如此鸽笭才不会太重。不过以竹子为材料,光是削薄过程就要耗费很多时间,况且每根竹子宽细不一,要找到想要的尺寸并不容易。之后有人改以装潢用的桧木皮围绕制成笭管,不但省时省力,鸽笭也能完全照着尺寸精准制作。由于桧木皮很薄,光靠一张桧木皮围管,笭管很容易塌陷,因此必须用两张桧木皮,以内直纹和外横纹方式相黏合,增强力度。
制作笭管也有模板,只要量出笭底圆周,裁出必要的长度,再对上模板后裁切弧度,就可以完成有高低差的管身。笭管也是一对,后笭管必须高于前笭管,但比例并没有制式规定。谢荣哲制作师说有些老一辈的制作师会坚持后笭管高度要3.6吋,但他并不在意这项规则,他认为只要做出来的鸽笭好背,就是好笭。
$ ]6 B9 i0 H! Z( {. }2 p% z8 }
两张桧木皮以内直外横方式黏贴
46.jpg

3 r& h% ]! M3 c. c$ J; u, g7 E* C. V9 V  q
' b$ ~7 _2 M6 d+ c, c
        
制作笭管使用的各种尺寸模板
47.jpg

# A1 s9 s; _' T. ]1 E; V) B% @" L' ^  Y' V
  
以模板画出笭管弧线
48.jpg

& V: Z! c- e5 J
2 f# [! q5 Z$ d  f
桧木皮围绕笭底圈成管身
49.jpg

  A# W5 e3 e: g  r  x3 P6 c" G, y; W7 t  y+ T. J
  
以工具敲平笭底,再以瞬间白胶黏合
50.jpg
7 {! V' y: o: B, |
+ `# |3 C& E2 y* r& [9 M0 z
        
进行小修饰,让笭盖与笭管能贴合
51.jpg

5 Y. T' [( I3 H
. L0 b7 I; T! W; Y) e6 d/ j# R5 P/ Y
( s9 F3 Z. `1 R% X0 i
        
组合配件成为一件完整的鸽笭
当各项配件完成后,即可开始组装,不管是笭管与笭底黏合,或是笭盖与笭管,组装时都必须随时对准中心线,组成的鸽笭才不会偏斜。谢荣哲制作师透露,他的方式是在各个配件上都用笔点出中心点或描出中心线,组装时就能比对,例如组装笭盖时,先在笭舌末端描出中心点,黏合后再以铁尺比对笭舌的中心点是否和和笭底中心线一致,再目测左右是否平衡。
前笭和后笭完成后,就可将两笭以瞬间接着剂黏合,须注意后笭的笭舌要贴合前笭的笭盖,如此弧度才能平顺。前笭和后笭黏合后,还要再次检查两笭中心线是否成一直线,并检查是否平稳。若一切都没问题,即可在笭栓上钻一小孔,作为挂笭的插槽,最后在笭盖上涂红漆即大功告成。
- Q' V0 A$ S- i$ j6 Y) x8 \
笭栓上钻一小孔作为挂笭的插槽
301.jpg

+ s" m4 f& y% @) h' T3 c
/ n5 T) b) b8 ^+ N8 _- v( V; w& R7 m* [! c% d: A9 l+ [
9 p+ @7 t! E: F; _5 i
发表于 2018-8-23 12: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鸽哨、鸽铃 与鸽笭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18-8-23 12:27 编辑
6 U! M6 ^; [. S& i$ b; n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8-8-16 22:34
' Y$ o) ^: y% b( i3 Z. P9 s6 }老片欢迎您再次莅临,旧饭新炒啊。  您这鸽子负重还真非比寻常,这么大的门扇都扛得住!
' u, M8 v. i! J6 T% @! h$ F; h
* W8 }4 S- I. R( k1 u1 f8 L$ m, {! i

9 |' A2 f" P1 |( l$ E 81701486969283839.jpg 3 |: f! s" \$ X# O4 B) ^

, ?4 z; {/ i$ g& y7 W 1486969689962.jpg
3 E# h  p: |6 h9 f0 h4 I1 k
7 p. u1 \2 x0 i/ V0 H0 X
9 }6 p/ z: O2 L.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8 00:50 , Processed in 1.24323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