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25|回复: 12

【京油子侃大山之一】大变活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6-1-9 06: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51號兵站 于 2016-1-14 08:51 编辑
* w! M, B* s* d
3 @  p& B' k+ s! b4 J
                                              《这是我童年时一件真实的故事》6 [0 a6 S; c, O
      那时我家住在北京宣武区梁家园,离天桥不远,遛遛达达一会儿就能到。五岁那年(1953年)过春节的时候,忘了是年三十还是初一了,这天一大清早儿,妈妈就把我从炕上轰了起来,给我戴上小瓜皮帽儿,穿上新做的棉袍,然后拉住我的手,招呼着一家人出门去逛天桥。那时候逢年过节天桥可热闹极了。卖各种年货、吃食儿、玩艺儿的小摊小贩多着去啦!还有各种杂耍,玩摔跤的、耍刀弄棍的、拉洋片的、斗鸡斗鸟的、耍中幡的、变戏法儿的……可老鼻子啦!
$ o$ d; C5 \$ ^1 M; u2 N$ u. f妈妈领着我直奔邻居马二爷变戏法儿的场子。这里我来过多次,因为在这里表演“大变活人”戏法儿中,有马二爷的孙女儿妞妞,她和我一边儿大,是特别好的玩伴儿。每次演“大变活人”,马二爷都要拿一个特别大的木箱子,当着看客的面放进一只小兔子小羊羔小猴子之类的小动物,然后站在场子中央又说又唱,到末了打开箱子,小动物没了,妞妞站了起来,手里还拿着个大苹果或是大福桔!每次一看到这儿,我就特纳闷儿:那小兔子怎么就变成妞妞了呢?5 R7 y4 P& u5 z0 K
这次来天桥,不是来玩儿的。妈妈前一天告诉我,让我顶替妞妞来演,因为妞妞病了。马二爷昨儿个晚上找到我家,求帮个忙。都是街里街坊的,妈就答应了,所以才做了新棉袍。马二爷一看我们娘儿俩来了特高兴,赶紧把我们拉进场子后的棚屋里,哈,我一眼就看见了那个变化万千的大木箱!3 [& w* B7 m" u, s2 N% b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了:当马二爷说唱完毕,打开箱子时,里面的小动物没了,变成一个穿着新棉袍,头顶瓜皮帽,满脸笑哈哈的胖小子!这是多么有趣的戏法儿呀!
# Y4 f6 n( O( j& ]7 Y% ` 马二爷给我一串山里红穿成的糖葫芦儿,让我开箱时拿着它站起来。嘱咐我几句话之后我就钻进了箱子里面。到里面之后一开始站着,后来那箱子板压了过来,紧贴住我身体,动弹不了了,黑糊糊的什么也看不见……我有些害怕起来,想哭,又想撒尿,但是一想妈妈就在外面看着,马二爷又说过决不能出声的话,我就忍住了。我想到妞妞出箱子还拿着大苹果呢,我呢?哈哈,有糖葫芦儿!什么都不怕了……
( N7 d5 N: N7 d3 W- ^$ `可能是过年的原因,看客很多,马二爷说唱也特来劲儿,等他一打开箱子,我“呼”地一下子站起来,大家一看都齐刷刷鼓掌,往收钱小猴子的铁盒里扔钱。看到过“大变活人”戏法儿的一看原来的妞妞变成个秃小子,都乐开了。特别是看到我手里的糖葫芦儿时,众人更是笑得欢:那串糖葫芦只剩下一粒山里红,穿在扦子上,别的早就让我吃啦!
+ `- y5 f* l0 ~% C% m# I      那个春节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快乐的节日。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是因为那年开春后一个来月,我就永远失去了我的母亲……   7 x4 |& W  \# f5 h" m9 y
                                                                   2016.1.2 (第二篇)3 i- B/ z/ `' |, o4 y/ R$ i1 L$ T! m

% ?' D5 z3 g0 B- {. y; x

4 Y0 n1 z4 X; i! y! P* p. A  S2 `( w# W6 ~, A9 W* }3 q) t  s

  B0 Y8 M- E: \  J2 H+ v# M. q
% i3 S& z5 f& b$ z! t

; }) `* F2 N. a) l9 l! I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6-1-9 10: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1號兵站 于 2016-1-9 10:43 编辑
/ `/ d% {* o4 \6 i8 G
5 W! i" V3 N( W3 l& b+ D6 r" S9 X0 [6 E+ P& ^: S" M
欢迎!; F9 W7 K2 x3 I7 t; b3 }# _
, F! t, u6 M! }1 @" x/ {
发表于 2016-1-9 12: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侃得好!
发表于 2016-1-9 13: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我记得那时有个,叫 刘雨林的 练旦弓的,形似射箭的弓,弦中间是个小元合,把泥旦放入,对着小女孩头顶着一样大的泥旦,出手就打中了。太准了,如果失手,头就碎了。至今记着。变戏法的 平地拔杯,到现在也没看明白。
发表于 2016-1-9 13: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家园,您出门就是厂甸呀。您记得吗?出东口,关茅房的西门对着有个卖木器的。我家的双人床是在那里买的,38块钱。好像是1957年。我住米市胡同中间。
发表于 2016-1-9 17: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前辈讲述过去的事情。9 G. q+ V7 S& I- k! O
发表于 2016-1-9 23: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着您的下篇
发表于 2016-1-10 01: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以后多写点,给我们这些晚辈长长见识。
发表于 2016-1-14 01:2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来觉得自己就是那围观人群中的一个,希望常读您的文章。
发表于 2016-1-14 01:3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找到第一篇文章,是不是网站故障时丢失了?希望您能将《之一》补上。
发表于 2016-1-14 0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大人 发表于 2016-1-14 01:30! i" O; H! h) M5 H0 J8 h
没有找到第一篇文章,是不是网站故障时丢失了?希望您能将《之一》补上。
, }9 p7 X/ j' x$ Q: |
   回禀大人:目前京城玩家网友兹有两个主帖。本人斗胆越俎代庖按时间顺序题目有所变动;为阅读方便增大了字号。尊重楼主权利,内文保持原汁原味。
. b8 J) j2 z$ Y* r$ I' K
发表于 2016-1-16 20: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发表于 2016-1-16 20: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听过。谢了。老爷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9 08:03 , Processed in 1.17058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