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0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4-2-27
最后登录1970-1-1
|
广安门桥北边二环路旁,有个老人,杨明才,今年80岁了。他在这里义务指挥交通十多年了。2分多钟一段短视频。
* u! x' ]$ M# P! `8 B% d* R5 Y7 x+ J, I* ~
专业的指挥手势,他不会;专用的指挥交通道具,他没有;风吹日晒的执勤补助,他拿不到;各种社会奖励,和他无关。他有的,只是一具80岁的老迈躯体;他最大的宝贝,是一件写着“警察”的反光背心,这是一位交警两年前送给他的;然而,他也收到了无数路人的尊敬。0 j7 M9 L- W4 ?" I. {: E5 g" w
; u' K( Z5 V3 S8 |他叫杨明才,20年前从当时位于广安门外的第二机床厂退休。最近18年,他一直站在广安门外的路口指挥交通,义务的。前些年记者经过这里见到他的时候,他站在路口,步履自如,游走在机动车之间。那些指挥车辆暂停、通行的手势虽然不算专业,却也生龙活虎。! O5 X& a) `: H h1 V/ B/ h" J
/ g# Q2 n8 u6 S( s u) e
猫儿胡同·第291辑:小旗挥挥看我是谁
- U2 Q9 Z. l5 r' r# ^. w/ v
3 R4 L. c& L: i) `3 ?/ n" T) e
然而昨天,他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坐在二环主路出口与自行车道之间的马路旁边上的。常从这里经过的路人说,近两年,杨明才的腿脚已经没那么好了,所以站不了太长时间,便要坐下休息。即使坐着,他也不停地挥动着手里的小旗,提醒过往的汽车与自行车互相避让。- p t7 U' b( n4 A. g
5 c3 I9 i5 Y _: U n9 y
每天早上6点半来上岗$ i3 L0 M. A1 p& e; _
' f. M9 r4 g: N: ^
北京阴沉了好几天的天气,露不出太阳光。昨天早上6点半,不到1米7高的杨明才穿着蓝色的就工作服,拎着一个小手提袋,从二环主路边走到了广安门桥北、二环外环出口处。+ u1 D3 D2 w- h; P5 F+ X1 S8 W; r9 i
# e5 m8 \' g4 P6 Z+ P: m9 M
这里是个有些特殊的路口,二环的出口除了通向辅路,还紧挨着天宁寺前街。车辆从二环外环向南行驶出来,可以直接向西拐弯,驶入天宁寺前街,但是必须横穿二环辅路的一条反向非机动车道和一条机动车道。加上二环压力本来就不小,广安门桥排队车辆也经常堵到这儿,因此,这里算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堵点儿。
: W5 s/ x4 P7 W
( O8 S0 x0 ~. o6 \
猫儿胡同·第291辑:小旗挥挥看我是谁
$ Q/ v u( h' D Y" Y$ X" ` v6 x+ U' _- f8 K
6点半的时候,二环的早高峰尚未到来,杨明才坐在路边的绿化带前。他的左边是向北的非机动车道,右边则是驶出二环的机动车道。双方向都有车到来的时候,杨明才会举起手,挥起小旗子,让其中一方等候,另一方通过。
7 G* c0 H/ G% X" h5 q8 d
6 [% R4 M) @$ R) K- C, A' [最堵和最不堵 都“好办”% } w9 L) H+ z4 o5 z2 l
3 ^6 V/ j% o: Q2 J
7点的时候,早高峰到来,无论是自行车和机动车都明显多了起来。杨明才起身,站在马路中央。有车打算抢行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站到马路中央,一边伸手一边挥动小旗子,让对方停车。有些司机很听话地停下,但也有的司机停下,能看到司机一副不爽的表情,和嘴里正在骂骂咧咧。1 A" M7 J7 b& N; @; _/ P
' j+ }, R) i% _7 W P
眼看到了将近7点半,此时广安门桥北侧辅路等候从桥上通过的车,已经堵到了杨明才所在的路口。杨明才走到路边,又坐在了绿化带旁。这会儿是几乎最“轻松”的时刻,因为堵车,所有的车不是停车,就是“龟速”前进,因此道路上反而变得更“安全”了。
5 T4 M0 l; h8 ^) M3 \+ P5 `% n( J3 h8 F+ r/ n( J* [/ c
这里的早高峰,在早上8点左右变得缓和了一些,车辆开始恢复行驶。杨明才见状,再次站起身走到了路口中央指挥交通。
9 U# f4 F+ Y. k: Z. G. a1 z1 h! Y! @: j$ i4 x/ r `
路口的“红人”" [; `( n2 ~& ^
, P' U U+ U1 ]* U' o
猫儿胡同·第291辑:小旗挥挥看我是谁
2 d p6 a a# B6 Z' G
2 Z$ c6 ^. {7 ^$ C! b杨明才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很多过路的公交车和骑车人,都在经过他面前的时候打招呼。“老爷子辛苦啦。”姑娘骑车经过,老爷子听见问候,赶紧挥挥手笑了笑。“嘀——嘀嘀”这是一辆40路公交车司机的问候。
' J7 s. V: g8 X. y
0 k# ]- m: J0 p$ ?: c$ h, t: |6 [“杨老爷子,他可是个大好人。风里雨里,每天早上就站在这儿。”骑车路过的一位先生说,“十多年了,什么都不图。每天上班从这儿过,看不见他,我们都会担心。可是这些年,老爷子还真硬朗,这就叫好人有好报。”" W, V4 }4 f) G" g
, u0 Z6 c- t0 I( R4 S
珍贵的警察背心
& I7 X$ n# b$ H; v! J- v# L0 t" ~
杨明才指挥交通的“权威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满脸皱纹、胡子花白却一脸认真,二是他穿着一件写着“警察”的反光背心。
4 Z6 K0 _6 Z" t+ g5 `9 K2 ]& j& ?, n' ^ z8 R- `( I
“经常有司机不听话,故意绕开,或者说我不懂、乱指挥。”杨明才说,“理解,出了门谁都着急赶路,不希望自己被拦住嘛。”这些年堵车日渐严重,偶尔还会有交警来到这个路口指挥交通,于是有交警和杨明才熟识起来。
* }% `8 s& G' n. ^6 n: F9 f9 V% L
猫儿胡同·第291辑:小旗挥挥看我是谁
6 V$ ?0 Q8 g2 U) W- E* b3 e4 R3 ?( b7 m
大约两年前,一位交警送给了杨明才一件写着“警察”字样的反光背心,让他指挥交通时穿着,既能让司机更听话,也能避免发生意外。果不其然,有了这件衣服,跟老爷子“嘚瑟”的司机少多了。有的司机停下车,脸上还写着疑惑。# x: D5 W* q& j+ E0 X Z7 t. F% d
, Q$ `: p3 y! `: w7 U7 b* e7 q' y; B
舍不得离开的广安门外& W( a( U& u" ^7 J
0 N" O7 ` n# d+ {
杨明才说,他出生在山东,5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北京闯生活。父亲卖过菜、拉过车,供着杨明才读完了小学。后来杨明才也再得到上学的机会,直到1958年,终于通过招工,来到了第二机床厂工作。“就是现在广安门外的朗琴园。”" c) r5 {( k, F! n7 ^* R A4 o ?
7 _2 y0 P+ D) l5 e
在第二机床厂工作了一辈子,1996年杨明才退休了。1997年,位于广安门外南侧的第二机床厂随着北京疏解旧工业开始搬迁,搬到了卢沟桥附近。由于很多老职工还住在广安门一带,不久工厂开通了班车,从广安门开往工厂。
1 \$ b+ X/ d$ m9 Q/ ~" w& B1 B: J* I4 {" U4 Q% p. X
$ c A# C# T. `% h1 `, X. c8 N* H
: s' J& ^$ s5 B7 r. n+ G2 m偶尔回厂办事儿,让杨明才见识到了广安门桥畔的交通状况。想到自己刚退休没啥事儿干,他便拿起了小旗儿,每天早上站在班车停靠站附近指挥交通。当时杨明才家就住在煤市街。; O& v3 C- a, \ R% Z/ C
: ]" z$ J4 D A4 D; X, |而2007年前后,杨明才家搬走了,搬到了南三环的赵公口附近。虽然路程远了一倍多,他还是坚持每天早上乘坐40路公交车,来到广安门指挥交通。每天跟老职工们、过往的车辆们打打招呼、锻炼锻炼身体,乐在其中。
0 O5 C3 ^8 b% n6 Y- }7 H1 u$ N% a
' }/ J2 T9 p* R$ U) V8 ^. b* e$ a7 \+ |& F% y: S$ U. I
. V1 f( F& C7 ?/ i! J9 c
由于手机观看好像是不能选择清晰度,有兴趣的朋友,建议到腾讯视频网站,搜索“80岁杨明才”观看,有1080p的选项,效果好得多。
x0 N" N; S W% k
1 ~# U% b: ~" ?& y, u谢谢观看。6 a7 @2 w& I! v: n5 f/ ]
1 a; Q) H/ {9 R1 G7 i
原创 2015-08-04 猫儿胡同 lox
9 M& t+ X; A. Z! a& v7 v! G5 m- q+ A$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