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93|回复: 6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含5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11-20 10: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W# \% l! h2 E! t# B- E' C当年我们真的看懂《渴望》了吗?
$ s3 q/ s. ]% f: ^8 U2 i% O; `" w  M2 x0 R
25年前的那个冬天,北京人各个守在屋子里的电视机前。不仅是因为冷,还是因为热。热的,便是开播于1990年底,50集的电视连续剧《渴望》。6 z, m* c& O) C
. v* X; u( ~* r0 e. ^& |' C! }/ z
以致于1991年初的春晚,主要演员在电视上,再次塑造了一个《渴望》的结尾。来看看吧。
" W7 j3 a: [7 i3 c* M6 w, F
& C! f( ]/ d& E, Z! s渴望讲述的故事,我敢说这话,凡是早于1985年出生的中国人,都会有印象。是什么样的印象呢?咱们来说说里面的人物吧。
$ ^' r8 t. M" |& E& `! G* N0 V8 V3 f1 j
刘慧芳:5 P7 i/ _7 B: p' H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S/ X4 {' I$ z) W4 P贤妻良母。与邻居发小宋大成两小无猜还成了同事工人,却嫁给了黑五类子弟、在工厂学徒的王沪生。捡来刘小芳,含辛茹苦养大,才知道是小姑子王亚茹和罗刚的女儿。最后把小芳还给了王亚茹。$ k$ Z2 Q. {: }! H; [

- Q7 {: `  {) T/ p2 R" C9 M- |王沪生:  f5 V8 {3 v" x* |9 M, `# R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o& s- b. x$ c& O+ N0 r
结婚后,他和大学同学肖竹心略有旧情复发,反对刘慧芳收养刘小芳,尽管当时并不知道刘小芳其实是他的侄女。* V. O6 c" n/ S1 e2 _, ~
曾经被几乎所有的电视观众,指着鼻子唾骂。
* [7 j- k4 f% c6 R( x$ s6 c* b6 v0 K% O+ j* F& t% I- C/ P
罗刚:
9 Q1 E. {3 `& \$ C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7 h2 g; S- y! h2 U( y3 {: }3 h大学教授,善良有文采,王亚茹未婚生女的“丈夫”、刘小芳的亲生父亲。文革受到冲击。因刘慧芳的善良,很愿意照顾刘慧芳、刘小芳子女。& ?. S2 C3 j! D9 ~  |4 s

; o4 q3 c1 ?/ l9 S, i王亚茹:
# P- K% p1 Y) x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1 v$ Q+ r1 g% j* E! w7 U, T
王沪生的姐姐,权威级医生。但是性格比较独,除了同事好友田莉,似乎没有什么人喜欢她。不太合群。最终作为主治医生,治好了刘小芳也就是她亲生女儿罗丹的腿病。
7 l$ j" e4 m7 s+ F$ C) q: ^( M: m% N% \, `/ r" J1 O
宋大成:
' E3 Q+ Y6 R7 N* f+ o5 \- }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C5 P# M0 E- ?, x# L" k
善良朴实的工人,多年如一日照顾刘慧芳一家。刘慧芳结婚之后,他娶了他与刘慧芳共同的同事徐月娟。后来工厂做生意,被坑,进了监狱。
" I; b" u/ a5 @, t' O$ M
5 j: T. l: s% a9 R3 ^  N: U' V肖竹心:) |( u$ a0 A3 d! |  H' z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Z6 a( b( S! {9 q8 k( j9 r; y性格内向的小姑娘,王沪生的女朋友。但是,文革时候因为王家遭受冲击,大概算是与王沪生保持了距离,导致王沪生不再爱恋她,转投刘慧芳。王沪生结婚后,仍然与他偶尔相约,教王与刘的儿子王东弹钢琴。后来出国留学。, ~0 ~8 r7 a' x) f- A
, z( O; G& i" W- V
刘大妈:" t6 o) s0 q. d2 \" o4 X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c* ]3 O& g" T0 A( {3 e' ]
嘴直心快、是非分明的老太太。生活简朴,疼爱女儿刘慧芳,和捡来的外孙女刘小芳。
+ N4 F7 q8 t" u% ?  E) H2 H% E7 D3 W$ e  h( |1 N/ O2 m. _6 N5 F0 A
刘小芳:8 I# e% ]/ W5 s: N* a$ g9 w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1 X+ a) m" C* f2 n' Y
一个捡来的孩子,身上背负着时代、家庭的矛盾。与刘慧芳母子情深,却被外表严苛的姑姑也就是亲妈的王亚茹,治好了腿病。最终母子也相认了。/ y, f$ x* F3 E1 h& W* A
' M+ z( r- X$ T( Y( f5 V* w& z

9 d6 F- x. F6 n+ c- x  G3 ?配角也有很多,演出也很精彩,与是非有关的戏份不太多,简单说。
0 O1 b1 G* W5 w4 P! I1 g3 R5 M0 s0 X! q$ \' {0 S9 n
刘国强:刘慧芳的弟弟,插队回来之后和宋大成做生意。曾经向王沪生表演武术示威。# D; p6 Z' D. K: o( ?1 l

) E' q+ I' {- e) V8 q. t  `刘燕:刘慧芳的妹妹、罗刚的学生。
- M5 }6 U( a: m& K
# p2 T6 Z2 B* V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c# l# L: M, _% _! V  c
王子涛:王沪生的父亲。归国老专家,文革被打倒。平反之后仍然努力工作,为人和善,多次亲自到刘家,希望解决儿子与儿媳妇的矛盾。6 l5 e& v3 E: ?" D/ Z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0 |9 P  p: T/ o/ O

; `/ @) t0 W* `9 ?: P4 h  W! ^王东:王沪生和刘慧芳亲生儿子。钢琴比赛违反规则弹奏一曲《少女的祈祷》。( m1 c' m% S9 j2 V

; i$ k6 M8 k( w) A. J徐月娟:刘慧芳同车间工友,直肠子,有时候小心眼儿。和宋大成结婚后,一直怀疑宋大成与刘慧芳有不正当关系。患有不孕症,被田莉大夫治好。$ [' u0 t3 |* d0 ?
, z- u9 @/ N7 Q4 n- e# d
问题是,我们当年的印象都正确吗?( {) B& ?  l5 j/ q3 I
: O. _7 o8 t: v" X& J$ c5 b
. @( B- H( m* a% F8 i4 w2 a, W; D
插播一段《渴望》电视剧的片头曲截图。) e& i. F. q& [/ t1 p
4 _* h- ^3 x# ?- R7 `3 [8 X# i  J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Q  D2 E6 U% j6 A$ P" O8 }3 @3 n
令人怀念的画面啊。钟摆。片头曲里面都是这种静态画面。% V) g& J( c  y" a, a2 \& ]
6 \2 x  r: \! y, I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  }9 ]6 n0 ~8 L- y第二个镜头,是这个时钟。: N9 l) [' c+ U5 c
这是康巴斯的钟表,济南钟表厂产品,当年绝对算得上是中国的名牌。只是当年我们看电视剧时,恐怕注意不到,“济南钟表厂”是片尾“鸣谢”单位排在第一个的。8 V& f) `  }! \7 O3 S
换句话说,这是个植入广告。当年观众们哪懂这套啊。。。
& _& B4 n) [! |1 b% _; g2 [/ ~5 Y
钟表上的时间是8点半。这是个无比普通的时间,工厂在这个时间上班,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到了这个时间基本上也刷完了碗,准备休息了。) S! Q' Y8 j, v- j- S. H0 g

! y/ k  E8 N6 s5 J9 E' `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I( ]' L! w2 c0 f- N# d5 g
第三个画面是“渴望”字样出现。场景大概是个窗台,里面迎春花开,背景略微模糊的是非常经典的刻花玻璃。寓意春天。1 [5 E# }9 Y. E* P2 b) e
2 T. ]- s, H% B/ H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5 p9 h, F" Y& L- B# S4 b/ w
接着是滴水的自来水龙头。这个水龙头也是时代的经典,一统江湖的产品。只是现在,在市场上已经没有一模一样的产品,虽然还有这种样子,但细节已经改变。2 v# p$ K3 ]1 h4 y  L" ~
同时,制作群字幕出现,咱们稍后说里面的人物。哎呀,一不小心看到了王朔、郑晓龙。3 J) o6 H2 o" u  M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d0 K& Y7 H$ V! `9 `+ H% s4 j5 ^) s4 \) p4 M7 r
下一个画面,小竹车。背景是普通的花池子,里面似乎是山茶花吧?小竹车上挂着小鹿的经典玩具,大概是那种一捏吱吱响的橡胶产品。# _8 @. `. a6 g) G7 J  K
与整部片子直接相关的物品出现,蓝花小被。这是刘小芳被丢弃的时候,用于襁褓的。" u9 j1 s" Z; r( ]9 R- ~- H7 U; d. B  F) A

! O. x( a2 Z  B2 e) w, `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2 W! }8 T# `% K) d% g- A
下一个画面,唱盘转动。
  I& P, Y) q6 x2 f0 \5 E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Y% C# _3 R4 a" _! U

. m; D! ?' n$ e  @, }) ?下一个画面,门帘疏影,背景是雨打小树,夏天。/ `4 f4 H# t+ m" a2 Y5 e+ U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L6 u  k3 D4 B* {- f; ?) V" t) ~; A

1 d% h  f+ |3 ?4 X) z; f下一个画面,饺子和锅,国已经在冒着热气。5 y. X# v8 {6 w# M+ z
( e' k0 r- ~2 |& O7 I2 w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8 _* R3 e4 p5 v' n& @* k下一个画面,正在编织的毛衣,线团,掉落在落满树叶的地上。秋天。
: D: x% T! f: H# @! {! n. B! b; Y9 B
5 l" V5 I* M9 l6 ~: y# F( l' n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a6 _! f8 E' H" p4 Q3 u3 @# c* P
下一个画面,一张桌子,上面有台灯,稿纸,钢笔,烟灰缸,一杯热茶。
* Q4 ]5 H) }  n  }5 _
/ G' i3 x- J) C. n* n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o3 E9 K2 G3 m- R5 ?- ^6 m, L下一个镜头,水仙花开,玻璃上满是冰花,背景有棵树,正在下雪,大概意为平房的窗前景色。冬天。
" c3 B/ c6 F2 j, Y* F3 x, p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h5 o/ @; j9 }  u" t! e1 A' H1 `9 h% r5 r8 t0 Z
下一个镜头,蛋糕。26根蜡烛。生日,一年一次,代表一年的轮回。
8 e. i" n5 _- Q0 y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2 k( U- G9 j0 S

4 s% U+ D8 H: L- g# A5 i. K5 n5 b3 F- |片头的最后一个镜头,回到了钟摆上,亦是呼应开头的一个轮回。导演的名字最有分量,最后出现。
8 E4 W- }5 S# S; o- L2 ]8 U
: ~+ [9 D/ W/ ]: m/ C0 B( m1 x" W不可否认,整个片头不过是一些静态的局部画面,看上去相当唯美。当时的电视剧制作,不像现在可以方便地通过后期改变很多东西,能做到这样确实是相当精致了。
. G  V5 p  U3 ]9 ]6 Q
5 g5 I, I8 x* T然而其中有几个镜头也颇值得玩味,水龙头在滴水,锅开了却没人煮饺子,毛衣线团掉在地上却没人理会,桌前热茶没人端起来喝,点燃蜡烛的蛋糕前面一个人都没有。人呢?1 @+ y) D0 W' _7 j

) W% b- J, @, N' E* ?整个《渴望》写的是人物的故事,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一个主角没有的片头,丝毫不落俗套,然而画面那么美丽,安静得让人有一种恐怖的感觉。
+ |, [  e5 v6 E' m) `2 k
1 d+ t+ e- ~) R+ ]然而看完整部电视剧——不必看,只要回忆一下,也不难理解。人都在忙,在拼搏着的自己的命运。当我们看了片子,了解到里面人物命运多舛后,回头看这份安静的美丽,无比平凡,却也那么奢侈。3 O( V; C% X2 h

8 P) S1 |- q( R) [# z# I4 E9 T' q( E
1990年12月,影片播出的时候,也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真正开始如火如荼忙碌自己一份事业的时候。好人一生平安,可就算是平安的好人,有几个人真能懂得、好好地享受身边这些平凡的美景呢?
7 g* v; ~2 Y# S0 j+ G7 A/ c5 D5 U% ?$ ~! g
说画面之后,说说这个片头曲子《好人一生平安》。其实,在前19集,片头曲都是片尾曲《渴望》,即“悠悠岁月”这首歌的伴奏,而到了第20集开始,才有了片头曲《好人一生平安》。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李娜演唱的《好人一生平安》与毛阿敏演唱的《渴望》共同成为经典。& n, i5 F$ g( E0 y0 n: }7 b: ~. ]

9 D8 X2 k& e* H1 N; h0 h+ d6 p# |% A3 n& k; ^6 r  G; l
李娜。她的命运也挺特别,90年代红极一时,但90年代末选择出家归隐。据说是在念经时候感受到了天意。2 E* N) o( O; P7 N" g
$ v" h! p% E7 E
“好人一生平安”也是善良的中国人的一句口头禅,然而每次想到这句话,又会让人想起一首诗:
* [7 H% s) i! v) V7 m( K5 g! U
8 j: g% [  p' H1 {守法朝朝忧闷,强烈夜夜欢歌。  B7 a$ U, {$ _6 o' |4 C
损人利己骑马骡,- i/ k4 i, N/ G% y2 E1 r( B6 J0 r
正直公平挨饿。
$ q2 x5 R) ]7 e, R1 C2 C# Z/ ?: m* ]& E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4 F' R. n4 m# O/ k( C
我到西天问我佛,
, E* u4 Y( t8 _* q佛说,我也没辙。$ y. v, S9 V5 B; s' E3 N

9 k3 @" y8 j! f$ A这是说相声常用的定场诗,可惜我印象里,似乎从没听体制内的艺人们说起过,只是郭德纲以前常用,不知何人所做。这首诗完全否定了“好人一生平安”的说法。
& _$ n1 e  ^& ?, q1 H2 d
9 d. O: Q! a2 F$ u8 V那么,是谁错了呢?当年《渴望》播出的时候,我还很小,一直以为“好人一生平安”是真理。而多年以后听到这首诗的时候,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的我们,又有谁会觉得诗里说的不是真理呢?7 d- w# C8 S0 e- I; |& H4 s

; a& T; I( [! [; D( H/ ~8 _, B变了。尤其是在重新看了电视剧之后。$ b7 h& {7 E1 d2 f3 \

+ l8 v3 {, f1 t! r
) O  ?+ m: v! \6 F& ~接着,咱们来说说《渴望》人物的命运吧。) G1 Z8 G# P+ d, M( x8 a$ B, l

# Q/ B+ b* E* ]/ ]& T6 ^: p首先说说制作群。; E  m- S  m/ R! _  m

2 J) b7 _: q3 {陈昌本:好像是官儿。. @& ], p0 s% X3 a/ _2 `

# r2 d% c# ~; t& u( ^郑万隆:著名编剧、策划,其作品包括《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但是电视剧之前,似乎并没有《渴望》小说出版过,搜了一下旧书网,最早的书是1991年发行的,在电视剧播出之后,且封皮使用的就是电视剧的剧照。
6 c; T! h* |3 g4 A5 b2 s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q5 n$ x- @, a( {+ U5 }0 o# f2 i. m
王朔:著名作家。经典太多,拍成电视剧电影情景喜剧的几乎也都是时代的经典了。% l; F' m' C2 n) z3 t, ?6 G

) {7 q7 Q  ?5 ?5 e) }% o" ?郑晓龙:著名导演、制作人。作品质量和跨越年代牛逼得令人发指,除了《渴望》再说几个:《编辑部的故事》、《四世同堂》、《甄嬛传》、《金婚》、周迅版《红高粱》、《北京人在纽约》。生于1952年,父亲曾为军队宣传干部。
$ e' F- o" x5 ?' p$ t3 |, `" V5 d! l1 s$ t* k0 W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8 l) D7 d; {& k+ Y. _% M
李晓明:《渴望》片头里,编剧为他一人。后来的编剧和参与编剧代表作品有《过把瘾》、《一年又一年》、电影《大腕》。
+ P# v5 m6 H* ~6 w. M0 t( i! I1 `* Q, M
王石:文艺理论家。& @+ I5 U, Z# [3 V9 G  c

7 J7 o' q+ [8 T, A: c郑效农:崇文区文化馆专业创作员,《渴望》前曾经创作《大马路小胡同》。9 L  G  \" [9 p: w% A

+ C: r* g; t3 p# Z$ U" j鲁晓威:《渴望》的导演。1978年参与创办北京电视台,1982年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1986年拍摄刘心武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钟鼓楼》。
2 C. ^5 I! B& k  T  s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p: U$ ^  h7 M
6 i; Y. B" L3 H% L+ s) w! `这个阵容,想拍成垃圾都难啊。+ \* {; |  y* f2 @4 C! P

5 n4 w7 k/ Z& D8 J+ ?) ?那么,《渴望》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网络上没有查到的,恰好当年北京晚报有报道。1990年11月3日,一篇文章写到了剧本的出处,“最初是几个‘故事大王’挑灯夜战‘侃’出来的。原始素材是《读者文摘》(也就是后来的《读者》)中一则几百字的短文。经过陈昌本、郑晓龙、郑万隆、王朔、李晓明等人的策划,《渴望》有了雏形。”
' s0 h* a! c" s" {; }, a/ v: |! G  Q/ n6 |: U& W; S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9 a$ i8 q0 s1 Q& q6 z. Y4 o# j/ Z
7 t6 N& p1 N0 X3 q' Q《渴望》50集播出,引起的社会反响是现在任何一部电视剧电影作品无法相比的。对于女主角刘慧芳来说,她的人生是个悲剧,离了婚,刘小芳找到了亲妈,自己出车祸落下了残疾。2 \. D* g8 X& N& H0 m
& ~% D9 I5 M* w  B
当年的观众们对这个结果表示了强烈的愤怒!按照惯例,当年火爆的影视作品,其演员会作为明星,登上春晚的舞台。我还记得那年春节之前老百姓间有传言,说《渴望》第51集将在春晚上插播。
) p' p, {+ q+ j, O1 }3 C
7 \7 S, R3 i) k结果春晚并没有第51集,却有一个主要演员合作的小品。这个小品,在网络百科的1991年春晚节目单中并没有出现,我也曾在网络上看过1991年的春晚,并没有这个节目。然而,我清楚记得在1991年春晚上,看到过这个小品。& V6 }! T7 U/ ]
6 q/ Q5 K: ?$ Y! l
为什么这个小品被拿掉了呢?有没有朋友知道?
' W% P: k# y! h$ B
$ e1 E6 q# O2 t1 Z& L. f3 b% p小品视频如下。跟开头的一样,刚才看过就不必再看了。( z! t( C* e1 U! r
" `+ V. `. c8 o, a2 c+ I1 k/ C6 L- t
  S7 f" W5 ^7 j4 X9 H
可见当年的人们有多么挂念刘慧芳、多么痛恨王沪生吧。
4 p- v  |+ Y5 c. O9 f  f% D$ h/ w2 n. e: }7 |- e2 M

: c2 Y3 H% i7 f. p  A% f而25年之后,我们的看法是不是会有变化呢?
/ E% k$ H* P8 F9 G0 ?; Z) H' D, l
* c/ T$ y; v" k% Y/ J0 }说说里面人物吧。有一个前提条件,当年的观众们在《渴望》播出后,一定程度上,是难以分清楚演员本人,和塑造形象之间的区别的。今天我们看到某个演员,可能会说“他塑造的形象太好啦”,即便他演坏人,我们也知道他是个好演员。然而当年,人们并不是太“注重”于区分这种戏里戏外的差别,所以春晚小品里面,王沪生出场时候说怕被人认出来殴打,这真的不是开玩笑。我印象里,当年很多阿姨便有这种想法。呵呵。0 d8 h0 e; S  W% K# @2 X( x

) w* P  }9 Y4 [( D- `孙松(王沪生)) `3 {6 q6 [3 G

; e8 P7 E1 h5 w5 T+ S; s$ u& m3 G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M) ~5 G$ e" p, B. d6 s3 d5 k然而,王沪生那么招人恨,究竟被恨在哪里呢?
3 O! A, F6 R/ @+ v$ b$ [3 t- U
: n. ~$ K" k& q: q, B( S) B' h+ |他是黑五类弟子。现在这当然不是理由。; Z$ x" }3 }5 ]: @/ j" F, Q
1 b) p' R4 z% i- d1 c( s
他反对刘慧芳养捡来的孩子小芳,导致刘慧芳异常辛苦。曾经把小芳送人,并且对小芳一直不太好,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 V- w8 J0 |% x9 E

* R/ p6 D8 g! X9 l7 p; h( J/ B8 Q, z但当时他并不知道小芳是他姐姐的女儿,拉扯一个孩子不容易,他的反对并非没有道理。家庭由两个人组成,王沪生的意见并没有被刘慧芳采纳,小芳被收养下来。
" y4 O2 R; G8 W: Z2 q
7 v2 [* N$ H: z6 F他养尊处优惯了,从生活到后来进修,都不做什么家务,而是刘慧芳来做。这个不算原则问题,男人嘛。
: ~; M: M1 c- ~7 b; |; v
# Z: Q% v8 X5 C' g4 v! T  ?他最大的错误在于,与肖竹心旧情复燃。! U) o# d* I9 X5 a5 |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j1 U6 D; M9 k: a

: _2 N2 ~. q0 x( n3 R+ `) R' u1 S1 u/ ?+ k& B/ G
然而这是在他一贯强烈反对刘慧芳收养小芳之后多年才发生的。戏里,二人办婚礼当天,刘小芳病了送到医院,耽误婚宴,王沪生很不高兴,刘慧芳看出来这一点,于是,给当时还没取名的小芳报病例的时候,取姓为刘。慧芳善良,但这无疑对王沪生又是一种伤害。
: `2 C0 }7 j" I二人还是继续过日子,并且生下了儿子,王东。小芳和东东吵架,王沪生总是数落小芳。确实,两个孩子,一个是亲的,一个是捡的,为了捡的孩子,王沪生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没有更多的新婚快乐,便背负上了一个捡来的包袱,他有情绪也是合理。2 k! o  g+ X! B& P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U& d4 P6 B6 T+ s% H% c5 y+ o
% e/ P4 k% b& L6 k( O# k3 }
. W- [2 `* |  u) W3 y% d5 V是否能说,王沪生后来移情别恋,与这些生活上的坎坷,都有关系?2 C" p5 d+ I  e7 r$ ^3 U. o
* ^8 u4 f8 ^) T0 {+ b
后来慧芳提出了离婚。王沪生为了让自己父亲高兴,离婚后长时间霸占亲生儿子东东。既然已经离婚,这不是什么大错。
4 ^( @  n7 v. R: L% s: [
5 m* B9 i. S8 M+ ~这是您印象里的王沪生吗?可戏就是这么演的啊。$ j; [, A: P8 l& }, J" M! @
& Z5 N1 `* s1 U8 Z9 c4 G$ G+ W+ i
综上所述——王沪生有缺点,但不该被骂成当年那个样子。理由是:刘慧芳也有缺点。她不顾丈夫的反对,收养捡来的孩子,这个做法是后来很多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7 e8 r9 ]0 N9 l7 P: D5 u% [4 R! |8 e1 J6 T( S* E
其实在《渴望》里面,王沪生最后得知小芳实际上是自己的亲外甥女,已有悔意,只是伤害刘家太深,导致刘大妈一家人,很难再原谅他。春晚小品中,王沪生仍然担心“被打”,恐怕就是他那段日子,戏里戏外真实的生活写照吧。
/ e/ c  P9 m) o0 G
: Y3 ]+ ^) ]& w5 S  j7 a幸亏我们是25年之后回头看,才能看明白一些社会发展的趋势。如果您确定您对王沪生的印象还算深刻,或者重新观看《渴望》之后有反对的观点,都欢迎您留言讨论。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王沪生。从各个角度上说,王沪生的人物塑造,都是非常成功的。$ \; q, s: n& Q' W

" o3 V  y& A' |! W+ k2 f( K: h另外,女性在中国长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其实这是上帝设计好了的,我们搞半天女权运动,还不是越来越多的全职太太出现了?女性从家务中解放出来,这本来是解放后才开始搞的,刘慧芳处于弱势的地位,恰好引起了女性强烈的反抗情绪。其实,90年代初,晚报上已有很多漫画,在讽刺男女位置颠倒,为了哄媳妇开心,很多丈夫扛起了家务的重担。可惜当时这种声音远远没有女性从家务中解放的呼声强烈。
4 o% V6 {1 o8 l% ?! N' l8 k+ @$ D4 \: ~+ |; y
还得说说捡个孩子这件事儿。现在,这已不太可能发生,除了偶尔我们还能看到丢失孩子、打击贩卖孩子的消息之外,身边领养、过继之类的事情已经相当少,很多没毛病的人都会选择不生孩子。% H8 ]/ {; v- R& N4 ~. C
9 a8 @5 e8 P1 @
但是在当年,夫妻发愁没有孩子,于是去认养,这类的事情至少在生活中还是能够听说的。加上法制不健全,拐卖小孩、弃儿事件都不少。于是,刘慧芳捡个孩子养,当时这件事情不可思议的程度,倒也不像现在这么高。
7 D! B7 N3 @0 |
! s2 P8 ]4 s/ S; e王沪生的演员,孙松。《渴望》之后,他演了大概30部电视剧,但是却从没有达到过《渴望》的高度,可能《历史的天空》能算一个知名作品。
$ N# L) i; O( G9 w6 a# U* f% v6 m& e4 |9 u% N8 z. U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1 e7 u0 z) ~. }" J% N, m; P1 U3 g% A* T7 ]
并且奇怪的是,在渴望播出后的五年内,他只演了《中方雇员》这部20集的电视剧。按理说这算是他事业的巅峰期,同时电视剧事业也在蓬勃发展中。倒是这些年,孙松还一直在拍戏。从产量上看,相当的活跃。7 R$ ^/ z9 p- w% Z% x/ g: q+ v, m
9 _  O: ~9 t# s5 T
网络百科还记载孙松两件事情,其一,“孙松是片场的开心果、老顽童、尤其擅长讲笑话。”很随和,不像片子里的王沪生。其二,据说当年王沪生这个形象,导演本来打算给濮存昕,于是约孙松大雨天见面,孙松浑身湿透却准时出现,终于拿到了角色。9 `% A/ j) I/ c. E) C  _0 t: D
8 v, q' ^. W6 u3 G, `! d
另外,孙松是韩影,也就是刘大妈的亲儿子。这个事儿大家当年也都听说过吧。
* L# E+ S# X7 M4 W$ {' a# z* j0 l3 K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5 ?# a; b3 a* I& Z2 h  v  r( i在网上找了找孙松的照片,结果找到了这样的。
, G" t- ^1 \/ X: w  e0 W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7 f! g% ~% k$ O. r8 @9 @
这大概是某个人遇到王沪生后照了个合影。左边那个居然就是当年英俊的王沪生。他老了。1 r+ x, F. \% t, b8 d2 d

+ |% y5 O. v# R* e5 m8 D( a, H9 y& M* t' [% D* N8 W4 M  @; t5 O
宋大成(李雪健)9 D  {, G! W$ Y- }/ ^$ z
- \! U) A" \; l% }" ~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 M6 |8 \$ p+ b  P* l' x/ R3 e+ G善良,说一万个优点,仍然是善良。他和慧芳在这一点上不分伯仲,都是为了小芳几乎放弃了自己的家庭。
3 t- [! m: f, y4 t那么,刘慧芳为什么没有嫁给发小、同事的宋大成呢?因为善良的人都有“不主动”的一面。他和慧芳的关系,外人看来毫无疑问,然而整部戏里,他除了给刘家干活干活在干活,几乎没有表达过什么。
: Y" i0 k$ Z$ u9 q: p, U- [" ~直到他得知刘慧芳与王沪生可能在谈恋爱,仍然表示,听凭刘慧芳选择。确实,那憨厚的宋大成就是这样的人,这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
/ s8 ^" Q& W' f% Y! C2 t- D0 [, ?8 }; T& I, d) d% Y+ D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_  C6 q1 F+ Z: K* w1 R0 E哎呀各位单身女性朋友,如果身边有这种善良憨厚却不主动的男性,赶紧嫁吧,一旦错过,刘慧芳的悲剧可能就发生在你的身上啊。真高兴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别再让那做表面功夫的英俊小生占了便宜啊。' x) x8 ?) s" p; U; d

7 t! p/ F4 ]' v3 F; v- C" h+ h演员李雪健,不用多说。文革时候,他父亲受波及,他也未能幸免。后来在工宣队,他走上文艺道路。以《焦裕禄》和《渴望》塑造了正派人物的形象,又以宋江等人物塑造了奸诈反派的人物形象,又在《嘿老头》中塑造了可爱的老年痴呆患者形象。神一级的演员。' O- J4 w4 C3 X9 ~: C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2 Y# V2 J' f: \" _. i; @6 o9 b
相比孙松,李雪健不算老,因为他在观众记忆中并没太年轻过。
4 w% f& b5 J9 ^
# D% I  r7 _) @, A) s5 _- R2 h9 K! D( s$ F( \
王亚茹(黄梅莹)
- _/ j5 m. P5 A( W) |( b" n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S$ j9 N& p2 Z9 O; D& O! e* ~4 ^& N' a
电视剧中的王亚茹,苛刻,自大。
, D  N, K/ B* }9 p, t1 p她看不起工人出身的刘慧芳乃至整个刘家,却在学术上孜孜不倦,最终成为了权威医生。那个年代敢看不起工人,那是找死。可是今天,这种人是否真的有错呢?
4 k9 [  l( c1 E; L8 [5 z6 y4 z+ g! l+ |9 A. I
说动乱年代导致她没了孩子。她至少应该原谅罗刚,好好过后面的日子。9 G" j4 t$ V7 l& ?9 w! p& H. M

4 n7 N, V/ l1 J* l5 L, Z4 I* V  S6 j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T& T0 S, [+ |( y' V

% i3 B. p# d; ]( W( n" b她也不喜欢刘小芳,理由是牵扯王沪生太多精力,让文革后的王沪生无法专心学习。
$ D$ T' Q8 R% T! B' j, b1 |- b$ g: @
她努力撮合王沪生和肖竹心,即便是与慧芳离婚之前。这才是她最不该犯的错误。瞧不起工人阶级,也不能这么拆人家家庭。$ H  ^9 r0 e- l) Y& k; Y' b
反之,这也能看出王亚茹对于文化、技术能力的认可。在文革时期的中国,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u, f5 Q  c- {* v/ ?3 q" u

" n3 T- d: L  C1 N" Y5 i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p& T, E9 T% S& {" c# N- F; \8 [/ v: _" k
她做得比较变态的事情是,突然发情,要刘小芳叫她妈妈。当时还并不知道其实刘小芳就是亲生女儿。可以理解成这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开了天眼;不过更合理的说法是,这个倒霉的女人啊,确实是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1 [) z, }3 Z4 t2 I+ ?
* ^0 E* r# Q7 v  r) _刘小芳最终认了她这个妈妈。7 p% f2 T! U4 O9 `: k) U
% N' J* W6 M/ Z
王亚茹还是人们心目中那个不可一世,招人讨厌的大姑子了吗?5 I5 ?/ X+ a( \9 }# ^2 V9 j/ I
' ~) m0 i  w7 _2 f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i# i6 X7 ]0 u/ z$ r* p. \8 Q演员黄梅莹,1977年开始演电影,一直到现在,电视剧和电影作品一共大概六七十部吧。' w. d8 h/ B8 |& F
7 g- b, w$ D8 k  [, ]

% l+ V$ N& L- Z3 Y刘大妈(韩影)8 U1 T& R7 F- j6 b4 K, |0 l8 v* H
可爱的老太太。
* O' L# u9 b& d4 G7 B) u) [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0 M: |0 r( L9 C
高兴了就笑,生气了就骂,再不然,直接打你丫挺的。过去这种老太太还真是不少,现在好像已经见不到了。! ]7 z  w- h5 T
对老人家我们当然不能苛求什么。不过,说起来,这刘大妈除了不顾一切疼女儿、外孙女,也着实没什么缺点。# b; d' q- a! J# T: u
2 c% D2 l- D! C) A1 ^7 e0 Q* O
演员韩影。她1984年开始演电影,一直活跃到2009年。《二子开店》中的张大菊,去看房,被二子一拨人轰走,那便是她老人家。《渴望》里面,刘大妈闻听噩耗,两眼一翻躺在了床上,可能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大宅门》里面还演了韩家老太太。
8 M: S# V7 ]+ m7 G/ X( n; T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7 V: b: D2 n7 |! G3 b  u* a5 ]二子开店里面的韩影。当时演的是中年妇女张大菊。
+ B+ `* W. T5 _" }# c6 P; v3 R* {- y  v% w9 d3 H; E
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我爱我家》里面扮演“老和同志”,“给妈打开电视机,看看哪个台还播《渴望》呢。”
! j: g! ~% n+ k6 Q3 n1 L
+ `6 G) k$ u6 R0 A/ q3 D0 Z1 j$ c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6 D: z8 n+ [- h8 M
" T# o  P6 F0 W/ X4 Y
刘慧芳(张凯丽). r# C3 e7 j# n7 Z3 n1 t# ~
曾经的刘慧芳,太完美了。想要改变她在人们心中的印象非常容易,不是证明她有多么不好,只要证明她“不完美”就够了。
+ X  g) N4 y! b然而这简直是在打破无数人的梦啊。
$ [$ S5 G1 ~$ k) x" N2 U8 f0 R& G7 N1 P# l  ?7 z' Y  f+ |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P" R( [  A) i0 n1 \8 x  W1 b
' ]& C' |% j8 d5 y. t0 }所以,以下的说法,不是说刘慧芳有多么不好,而只是为了证明她“不完美”。/ I: ^; l- m  M1 g+ Y* T" C# T
因为王沪生比较主动,她放弃了憨厚的宋大成。这种做法现在容易理解,但是,毕竟有冲动因素。- D' U  |$ w$ T( @7 O) q6 k
她不顾丈夫的反对,非要收养捡来的刘小芳。这个问题给王沪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剧中都有交代。无论是否造成了全部的矛盾,至少造成了一些家庭矛盾。
0 O% n- F+ h1 e- z8 d% Q* M
5 H# j$ M, D# M/ W) @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 g6 W& d8 K7 \* _5 H9 C$ z- t
她善良?这不是理由。换做现在,想想看,你老公或者你老婆突然带来一个捡来的孩子,非要跟你共同抚养,你乐意不?好歹得掂量掂量吧?
7 n* b! l7 v% z/ O2 l5 s; X( O! |$ \" ]' H: V# k& ?6 }
她选择了和王沪生离婚。是的,剧中有交代,是刘慧芳提出的。
4 v2 }( A- _- q7 `& b2 M8 v4 C" f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7 l; A5 M9 Z/ K  I1 c0 a

2 u6 G/ R6 `) `3 Y$ h2 d以当年的观点来看,无论如何,不该离婚。虽然王沪生和肖竹心有旧情复燃的表现,但从剧情来看,毕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关系。而离婚在那个时候,绝对是人们普遍无法接受的事情。想离婚?从单位到街道,天天得找你家闹腾。不光是国家控制离婚率一个数字,好歹让你两口子过下去,也是那些热情的家庭关系调解工作者们真实的想法。) e, Q+ U- x: ]' c1 K+ @: c; z1 x

4 U/ j7 `3 u% F演员张凯丽。首先说,慧芳看上去温婉善良,很平和(是在丈夫隐忍小芳问题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但是八卦一下,网络百科记载,“张凯丽跟大部分演员都有对手戏,摄影棚又冷又潮,每天拍戏都得站着,整整十个月,导演关机后,累得她大喊大叫,跟荧屏上无怨无悔的劲儿完全不同。”4 W  G: w9 P5 U9 V4 W

* G0 R- A. Q) _) j' _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C4 L5 G9 D. T8 Y1 v, P' ^
% w2 \7 M5 R% b' G& s北京晚报还报道过一个挺有趣的事儿。电视剧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一些剧组成员到南京参加活动。《周末报》记者出了个主意,找几个名叫“刘慧芳”的市民,一起来见面。
( {& X! A  ^) l9 r/ R! K0 G7 Z- K
以下为晚报报道的内容节选:
2 c. ^+ h1 U5 N. o- ?; q# m! H7 o- ?5 S% _2 z% k  Q. s: y. K  W  k
稍瘦一些的刘慧芳今年35岁,是南京第二压缩机厂检验工。《渴望》播出之前,她丈夫就拿着报纸告诉她,有一个要播的戏女主角和她同名同姓。她笑着说:“叫刘慧芳的准是好人。”就因为同名一叫,有的同事跟他开玩笑:“你丈夫要是王沪生,你会怎样?”她便告诉人家:“他要是那样,我对他决不客气!”
+ K. U: B6 g6 |, q
3 F1 T7 X( O8 d& k. p左边的刘慧芳今年32岁,在南京市烟草公司办公室工作,巧的是他有一个6岁的儿子也叫东东。全家一起看电视时,东东搞不清戏里戏外,总问她:“妈妈,是不是演我们?”同事们也把她当成了剧中人,向她诉说对刘慧芳的感受。她说没想到自己这么有福份,回到家,她一个劲地感谢父亲为自己取了刘慧芳这个好名。
: b1 |5 |$ a" G. c. L
  w$ X! `/ a' O' m两个刘慧芳都自豪地高速扮演刘慧芳的凯丽,她们和剧中的刘慧芳不同,有个非常幸福的家庭。, B; N. u7 V$ B) f$ }; B# }
6 V& {* ~; m$ \; j, G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W& l: b8 l( j% [) l( D2 I
+ z( ?- s7 ]* s9 z- ?5 e- A张凯丽像孙松一样,在《渴望》后,并没有迎来事业的大发展。1990年拍摄《渴望》后,一直在演电影、电视剧,可能因为当时制作周期长,她出现的程度远没有现在在电视剧中这么频繁。倒是那些活泼的形象,更像是生活中真实的张凯丽。她也确实没有再塑造过一个像刘慧芳一样完美的人物,尽管也出演了《咱们结婚吧》。
% ~- e- I3 q5 c" h) U2 U6 K% L. A7 h/ {4 K
以致于媳妇说,只记得她在《花儿与少年》中,站在罗马的大街上,被一群影迷围着,一起唱“谁能与我同醉”。3 |  q' l# b0 E6 k
- I7 D' r/ F* ~$ C2 g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 z2 ]# t# I
, e( v) I% T3 D8 i0 k7 E7 g1 [
呜呼。都过去了。9 C! m; U  C/ M7 ?
" a* A& s, G4 I2 r
如果您觉得可以接受上面的这些说法,那么——
- k1 p1 q, m2 E+ L: |( q5 m. f* ?# c; ~+ H
王沪生、刘慧芳的矛盾根源在于是否应该收养刘小芳。罗刚、王亚茹的悲剧命运在于刘小芳。问题是,刘小芳是怎么来的?2 U1 O7 [! B. X* y! o# j% a2 o# j
0 b7 l- u8 ?$ V
文革啊。剧情有交代:王亚茹和罗刚要结婚,但因罗刚有问题,组织不批准;生下孩子交给罗刚,罗刚怕连累孩子,只能将孩子给了陌生人。一个动乱时期捡来的孩子,引起王沪生刘慧芳的恩怨。后来几乎也波及了宋大成夫妻。* C" Q' w, n6 @6 ~) O
$ E$ c* J, B" `5 T3 h4 U
《渴望》之经典也就在于这里,平平凡凡的家庭故事,其实后面是整个中国社会一段糟心的经历。可惜我们有管控机制,精彩而扯逼的历史题材转化成影视作品的少之又少。
8 F4 k3 Q% A2 p: s) d; i; u  A( K& a
4 Q/ C: C! ]# F下面是《渴望》第一集的视频,朋友们可以看看,也许看完了就有重温经典的心情了。6 {2 ?2 P% t) \6 g  i( L( E/ A
/ G  W8 a% k- ^4 i

7 J5 M: s: R& ~$ G4 [关于《渴望》的更多背景情况,当年北京晚报有一些报道,还没有完全整理出来,在今后的文章中,随看到随为大家展示吧。2 d8 ?) I1 ?* D
* V3 H5 i/ j$ H4 {0 W' }3 i
您对《渴望》有什么样的印象?有什么疑惑?欢迎您在评论里面留言。& y2 X7 ]+ S" I  z

9 j7 j8 \0 U6 v2 k  n! ]" _结尾咱们来个有奖问答吧。本文题图为剧中人肖竹心。肖竹心除了演员角色外,在《渴望》电视剧中,还有一个形式上的特点,各位是否还记得呢?如果不记得,从头到尾看一遍渴望,一定就会知道了。提示已在这一段文字中。4 Y/ e" R; Z' q4 {2 Z6 R6 R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 k# [+ X) z0 s( u0 r) u$ V请朋友们在评论中回答。第一位答对的朋友,送您一只铁皮饼干桶。成色不算好,是我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产于北京印铁制罐厂,算是上个时代的怀旧品啦。包邮。
% X. c; T. r; @8 s+ h4 w& `; }: O# i& g) Q# j
, M& Z* K: Y2 c  e% o2 U: u

1 U9 m! p, w' t1 w谢谢观看。好人一生平安。
$ i: S% m* t- @4 r" @7 R5 o* `$ a3 f# C( |! q( G4 o. R

$ C2 n4 t' d  V) X# @. r4 ]- |猫儿胡同 lox  D) L7 `$ {+ D( `) a' e* F3 N
5 a; ?1 N2 A4 H# ?0 ~. t: {  B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猫儿胡同·第311辑:把《渴望》唱到罗马去
回复 论坛版权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0 12: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解读“渴望”的好图好文!向您致敬!{: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发表于 2015-11-22 15: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      好文,好片   就是在解说片子的时候,倒了,您再细细的检查一下,是不是这样?——下面的解说,其实是上面的图片 。(中间的一部分)+ ?# b3 Q3 W5 j6 I
      我看了三遍,对这部电视剧慢慢的回忆了起来,以前,只是对那个主题曲很感兴趣,(其实也就是只记住了一两句歌词——谁能与我相伴,相知到yuong远.)、5 Z& N$ B/ l0 e9 o& s
      对这部片子,个人的角度不同,看法自也是有些区别的。愿意写出来,供贴主参考。
5 r" p6 [2 O% Q5 p- s( q1 K; C      关于肖姑娘,(片中好像是没谈到她的家庭)我认为这是片里最最完美的一个人物,一个隐藏很深的好人。一个善良对爱情执着又不愿意伤害别人的人。是啊,当他们大学毕业时,分别去工厂实习了,那时,北京是不留人的,他们的政策是上山下乡,把那些中学生都赶出了北京,何况是大学生,毕业了就名正言顺的分配了(王沪生要不是和刘慧芳结了婚,只怕是也难逃这样的下场)山南海北,天各一方,王家被查抄,王沪生又结了婚,安了别院,北京那么大,你叫她一个刚刚涉世的小姑娘,怎么办?好在后来王家平反了她这才和王沪生见了。(片里没写到她的家庭,看来是单身——多么的执着啊),这在当时的社会里,需要多么大的yuong气?& J" x: J) ~+ D: D/ w
          未完待续
+ ~# A1 u& ?# [" q  ]1 a6 D' e

点评

奥,谢谢。  发表于 2015-11-23 09:04
汉语拼音里只有“ yong ”,从来不会出现“ yuong ” !  发表于 2015-11-22 18:02
发表于 2015-11-23 09: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贴
: _0 P0 W" ~. l6 a  F4 Q       我都自愧不能。且说她和王沪生见了面之后,知道他已有了家,(那时他那个家还挺好,)就控制了自己的情感,毅然的了断了这分清,去找自己的生活了。片里描写她的情节不算多,但是给人留下了()分的想象,就说导演给她起的名字吧:中间有个竹字。就不言而喻了:竹清秀挺拔,坚韧有节也。, g0 f: y* d9 }2 @: p! F' m
     关于王亚茹,7 Y8 U7 L) E& @. G' W% e

2 q! N! s8 a* v: V

8 m+ M: k0 _  ]/ \' J7 O1 L      先不写了,有的预感是:今天可能很忙  b& B5 t( o5 I! K

; o1 G$ }& H2 @/ z* _  Z2 N

0 k8 L$ r' v$ ?/ `
发表于 2015-11-24 13: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接上贴:
7 T, _& M  x4 `3 |    再说王亚茹,我认为这个人是个敢爱敢恨善良的女性,外冷那是社会所造成:您想想,一个黑五类子女,没有人敢接近她,她又何必去接近别人?(自尊所使然而已),
1 J0 ^  e2 H! R- M    由她去到监狱找萝岗,就可以看出她的挚着与坚强,所以她才能把这些化作动力,用到了事业上去。——成了一个权威人士。
; m' I$ c) h7 z! f. q; W% ?  a/ o    同样,她的爱心也是不可否认的:在医术界,有没有爱心,成就会差别很大(喜来乐和王太医就是一个很明白的例子。王太医在治病的过程中,不是为病人着想,私心杂念太多,结果,就被喜来乐比了下去,)4 @+ S. v0 N$ y: ^. r- [
    所以,老天有眼,最后,她终于治好了他女儿的病,母女团聚。是一个好的结局。
  K) D7 B! P- v4 k  o
3 }6 c9 p' T8 }2 @+ ?% O7 p% V

3 n' E3 K  R$ B0 H4 C$ M, D. P$ s- z    关于王沪生:这个人物大体上还是不错的。在那个社会里,在那种环境下,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出有因嘛。但是如果编剧要是把剧情稍作改动:把刘慧方的车祸改在没离婚之前,那这个人就该骂了。就该千夫所指了。
! R. q  ]' }8 M     不好意思,啰嗦了这么多。{:soso_e100:}请指教
8 }. F! l( h7 w4 P' k.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6 03:54 , Processed in 1.18233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