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2312|回复: 1

天坛北神厨北宰牲亭今起免费开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6 17: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5-11/06/c_128401883.htm' L% U7 B  u* }# n, A
. x' _) S. H$ G8 @# L" ~. Z6 [* k
http://news.ifeng.com/a/20151106/46127930_0.shtml' q0 q5 n  E) U

) c$ ~& L* ]4 u+ Z昨天,天坛北神厨修缮后准备重新开放,殿中的天坛文物展也已经布置完毕,等待第一批游客到来。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0 ^4 E8 Q' C* K' c本报讯(记者 袁京)天坛祈年殿东北侧,一座红墙碧瓦、闭门多年的古建,今起打开大门,迎接游客。在免费开放的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中,游客可首次看到国家一级文物“明代鎏金铜编钟”,以及《清太常寺则例》、楠木檩等298件文物。0 {- |7 a4 p7 l" h1 I
已595岁“高龄”的北宰牲亭和北神厨是天坛祈谷坛的附属建筑,为明清两朝皇家孟春祈谷专用。后来,这里曾成为兵营、弹药仓库以及人防工事仓库……1972年,北神厨改为崇文区少年之家,神库殿改建为礼堂,建起舞台,装上吊顶,就连地面也换了当时“时髦”的水磨石。
! W" U$ I+ @  z2 m* G! L天坛公园1990年1月收回北神厨建筑后,虽对各殿进行了修缮,但由于当时古建损毁严重,受条件所限并未按照历史规制修复,门窗、彩画、室内地面等都与历史原貌有很大区别。* Z! r, N3 s% \2 [( C! K# @
2013年8月,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启动大修,严格按照清代样式恢复原貌。据天坛公园有关负责人介绍,各殿座木构架、木基层全部更换整修,屋顶旧瓦只要完好能用,就重新使用。上世纪中期,北神厨北殿(即神库)作为阅览室时,为了增加光线,曾将槛墙从1.5米降到1.2米,北墙上挖洞开窗,大殿顶部还加了天花板……此次修缮在原槛墙基础上增加了3层砖,拆掉天花板,恢复城砖地面,还神库原貌。
+ h. I: {9 Z5 ~# ~4 q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修缮完成后,天坛内现存主要建筑已基本修缮完毕,天坛皇家祭天文化逐渐清晰。" f( u$ X. k! ?+ ~2 T1 a1 u: ^3 ~
此外,天坛藏文物上万件,现存有明清两代祭器近千件,除极少部分在祈年殿西配殿和斋宫无梁殿内展出外,绝大部分静藏于文物库,能与游客见面者不足1%。此次北神厨、北宰牲亭全面开放,天坛文物也一同亮相。此次文物展是该公园展出面积最大、展品数量最多、展示条件最优、文物水平最高、功能体系最完备的一次展览,也是市公园管理中心今年准备的“十项展览”中展示面积最大、资金投入最高的展览。% [- m$ X/ R) f7 C$ `$ Q: q& g
即日起,游客可凭本人身份证,到北宰牲亭门前的指定换票点领票免费参观,每个身份证每天可换票一次。. ~" v  t( I8 q6 A
文物展览 明代编钟流失百年今首展6 Y! z4 O$ U, o
此次文物展共展出藏品298件,除了祭器,还有乐器、服饰、陈设,以及佛造像、金册、书画、碑刻等文物,都是从天坛馆藏上万件文物中遴选出的。: l4 i% q. Y# t1 e% @
最珍贵的当属明代鎏金铜编钟。根据记载,编钟应为16枚,天坛目前仅存此一枚。这枚明代造就的编钟,铜质鎏金,是演奏中和韶月的主乐器,通高26厘米,总重17.5千克。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开始,历代皇帝都是在这些编钟的敲击声中祭天。
9 A- t2 c) o5 f$ [# K这枚编钟曾颠沛流离。100多年前,编钟被八国联军掠走。其中一枚作为战利品陈放在印度一骑兵团军官俱乐部里,当印度陆军参谋长乔希上将知道这枚编钟的身世后,认为印度不该保留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心里一直想着能将文物归还。1994年,在编钟被掠走近百年之际,乔希上将来华访问时交还了这枚由英军掠走的珍稀文物。国家文物局为此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对编钟进行鉴定,确认为明代所制,并标定为国家馆藏一级文物,交由天坛保管。
# ~. ^- b" }3 b! `9 c; G此次展览,天坛采用微型恒温恒湿设备及电子升降系统确保文物安全,照明系统则根据文物对光照敏感程度的大小进行调节。
+ Z5 _. O/ w' A) ~9 U2 T" U展出的文物还包括《清大驾卤薄图》,21米长的画卷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乾隆皇帝祭祀时的仪仗;《清太常寺则例》则是一部研究我国礼仪制度的重要典籍。展览中最大的一件文物是长7米、重400余斤的楠木檩,是修缮南神厨时替换下来的残件。
, `6 }9 X' Z4 _. I0 q* D7 r; d0 B3 j6 n2 }6 T% [7 R
为保护古建,施工人员还在大殿内建造一套独立支撑系统,如同“房中房”,展柜、缆线等设施与古建本体完全“绝缘”。北神厨展厅里还安装了6台触摸屏,可进行多媒体演示。Wi-Fi也被引入古建,游客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使用,还能接收到文物目录、信息等。8 o( K& Q4 q) j- H
古建修缮 清代彩绘藏身天花板
* s$ x+ S+ }2 S7 b2 J: s在对神库屋顶进行修缮时,施工人员拆除天花板后惊喜地发现,屋梁上竟还有清代彩绘,古韵浓郁。这一发现,使古建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彩绘被保留了下来,其它少部分内外檐彩绘也都依照清代规制进行恢复,再现清代建筑原有风貌。
1 s- H3 H$ B$ Z4 G0 I8 C: O北宰牲亭修缮也有惊喜。当施工人员打开水磨石地面后,发现旧时的毛血池、灶坑遗迹,经过清理,灶坑、烟道、水槽形态清晰可辨。其中,灶台长达11米,宽2.5米,设有6口铜锅。每口铜锅直径近1米,深也逾1米多,能盛800多斤水,主要用于当时烧洗涤牺牲用的开水。
& U9 ?  X- h* J+ d  H$ a$ K. n
发表于 2015-11-6 18: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园还是得收门票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05:10 , Processed in 0.130960 second(s), 21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