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8153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1-3-14
最后登录1970-1-1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社会的开放程度虽然还不能与现在相比,但对我们这代生于五十年代的人来说,已经是够开放的啦。单卡收录机、喇叭裤、蛤蟆镜、邓丽君等,如同潮水,一浪高过一浪,引导着我们的生活,但由于基础设施的欠缺,我们的生活还远未达到方便的程度,当然,我们的收入水平也无法与今天相比,能够占有优势的大概就是当年的物价水平吧!
4 N, L, j5 P) e& d6 @$ g, Y' m: _5 E+ N; n$ c* j- [
这时候,从那电视机里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港澳及海外的购物环境和便捷水平了,那是相当的不错,不错的令人羡慕。
7 x' w) i. V. K8 ~3 L% @, o" D: m! O4 j: f7 n$ ?* K" ~
总希望这种便捷的购物环境也能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但想归想,离梦想成真还有很长的距离。5 x6 n1 C0 C6 \
+ S2 f; K7 [- U5 c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周围开始有了自选超市,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和丰富了起来。那自选商场是何时在北京落户的?确切时间我说不上来,但我知道,北京市开设的第一家自选商店的名字叫“京华自选商店”,它就坐落在西城三里河东口的三里河菜市场(现在叫三里河万方商城)的旁边。我之所以对它这么清楚,是因为这座三里河京华自选商店就开设在我家的旁边,这给我们购物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记得刚开业的那段时间,在这座自选商店内,云集了来自各方的北京人,他们来逛超市,不一定是来购物,主要是来感受一下那便利的购物环境。) C) b3 S/ t6 l7 ^2 O& U J
; |' w2 E8 k( K* p; X N1 S这座自选商店,面积不算大,作为商业零售的只有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这两层,而二层则开设了一家不错的饭馆,那儿装潢不错,设有雅间,菜品的味道和那饭菜的价格也还公道,所以,那饭馆与自选超市一样深受百姓的欢迎。
+ z% I7 P# \2 {5 _
, X" M, T- j9 a7 W, y% J由于自选超市作为新鲜事物落户京城,于是效仿的风潮也纷纷踏来。时间不长,在京城四地,先后又开设了十几家自选超市,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那股新鲜劲过去以后,后开设的那十几家自选市场又纷纷的倒闭了,保留下来的只有三里河京华自选商场这一家。也可能自选这种商业购买形式与我们当年的收入水平还不相适应吧!$ q( ~: f4 _4 ?
; W) C# X" K7 x8 v' M0 K8 j m4 B5 q北京市再次掀起兴建超级市场的狂潮应该是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末期。据说,当年北京市的领导者陈**有个大胆的设想,要在北京建立100-200家大中型的商业企业。于是各路财神纷纷入驻北京,其中尤其以外资投入为主:什么家乐福、沃尔玛、乐天玛特、朴蜂莲花、法宝等应有尽有。如今,我们已经熟悉了那自选超市的购物环境,买副食品去那儿,买粮买油也去那儿,即便是买鞋子买床单,买单车买手机,我们都可以在那儿解决,这到使我们忘记了以前常去的副食店,粮店和百货店等,这使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V4 j) ~4 m& k, w5 e. w3 P
. G# F& j5 G: U0 {最后再说说那座北京第一自选商店的京华自选商店,它也没有逃出破产的命运,最终被人家淘汰出局,在它的原址上又重新开设了一家自选商店,那商店的名字叫“银岛”。
/ } u Y6 T$ _) k5 W# a8 ?0 V$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