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臣画像失踪之谜
1 o/ X! o0 ]. b, x, I( i9 H——访索尼、索额图的后人何景祥父子
2 w2 Z7 J$ n0 H& ?曾一智 2 S7 Y1 I* e5 A/ a/ K
哈尔滨下属的五常市拉林地区是满族聚居区,现有满族人口3万户、13万余人。与国内其它满族聚居区不同的是,这里的满族群众是清朝乾隆年间从北京迁来的八旗移民后裔,自建屯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乾隆九年,清政府为了解决京城八旗生计,保护东北祖宗发祥地,屯垦戍边,做出了将北京的“闲散满洲”迁往东北拉林阿勒楚喀(今阿城市)地区的决定,3000户北京旗人从乾隆九年至二十四年(1744~1759)陆续迁徙到黑龙江的拉林阿勒楚喀地区,并在这一地区建立32个旗民屯落。
9 I1 L( C: L e3 F6 L如今,这些当年北京旗人屯驻的村落布局和民族构成基本保持着原貌,而且民风民俗也保留了明显的京旗满族特色,尚有大量丰富的京旗文化遗存被发现。那些历史上的皇室贵胄的后裔们连同其先祖传下的珍贵文物也散落在那些村屯里。(据五常市政府、哈尔滨市社科院《关于保护建设拉林地区“京旗”文化的总体设想》编写)。 8 m( R) \. p* Z4 ~; Q$ @8 D
在本报刊登了有关京旗移民文化的报道之后,本报激光照排车间的郑鸿毅领来了他的岳父何景祥和妻弟何玉生、何玉军。 7 f" u; v4 o5 ?$ j/ O7 x a% Z
原来,何景祥即前文所提保管着索尼、索额图家谱、巨幅画像的何孝清的惟一的儿子。他的家族是索额图第三子的一脉,自乾隆九年由京迁来五常拉林(想来索额图由功臣成罪臣之后,其家室尽管没有被灭九族,但也遭到近乎于流放的对待,如同今日五十年代的“下放干部”)二百多年中,已在红旗满族乡孤家子村繁衍了三百多户,千余子孙。
) C' X( U9 ~& ^$ O何孝清(1902~1986)为赫舍里氏,从18岁起就是私塾先生,有一子二女。何孝清自己不愿为官,也不愿让下一代为官,因此,三岁丧母的何景祥从小就务农,干了一辈子农活。解放后,乡里请何孝请当中学校长,被他拒绝。在他以前的何家很富有,在哈尔滨江北船厂有股份,年年来取钱,但没想过把家搬到哈尔滨。
1 B1 K8 M: f& ]4 j何孝清的祖父那一辈的人还能说满语,家里由京城带来的从索尼起始的满文谱单就是他的祖父翻译成汉文的。但从他的父亲再往下就都不懂满语了。如今,整个孤家子村一千多索额图的后人中,无一人能识本民族语言文字。 5 S @9 F* S" W% F0 N0 Y
但他们对祖上的历史都比较清楚。索尼、索额图的地位、功过竟都能说出来龙去脉。何玉军说,他小时候常听爷爷讲家族历史,什么四朝元老索尼,其子索额图代表清廷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等等。长大后看历史书,和老人讲的完全一样。想来孤家子村就这样一代代口口相传地保留着祖先的历史。
; i5 Q0 m7 Z0 t& U他们也都记得,在何孝清那一辈的人,见面时要打千。过年供祖宗,要在除夕中午就开始悬老影,摆上五盘四碗的祭品,一直到初一下午,全村的本族人都要来给祖宗磕头。“老影”即祖宗的画像,平时放于影匣里,与装谱单的祖宗匣子一起,供于西墙,过年时才拿出来。笔者已向研究北京方言的学者请教,“老影”果然是清代的北京方言。五盘四碗象征着五湖四海,里面摆的是满族食品,肘子、方肉、哈拉巴(肩胛骨)、乌叉骨(挨着肘子的骨头)、猪心、肺、蘑菇、黄花、丸子等。
' v3 [$ ]- ~' H- j$ V8 i+ t当然,在“文革”期间,这一切都被当作“四旧”“扫除了”。何孝清家祭祖用的一大一小两个铜香炉(大的直径有30多公分)、青花瓷龙凤纹的五盘四碗都是乾隆九年由京带来的,具有极珍贵的文物价值,均被生产大队的人抄走。铜香炉当废铜卖给收破烂的,瓷器砸碎。还有一把精致的餐刀,刀鞘内有一双象牙筷子、一根象牙牙签,也同时被抄走,不知去向。
$ _) g# b" i* ~# w那幅巨大的画像长约1.80米,没有题款。画中人物是按一比一的比例画的,本族人推测应为索额图。这幅画也是命途多舛。“文革”中,村里人逼何孝清烧掉祖宗画像。他把画像、谱单藏到烟筒里,抱着影匣和祖宗匣子到祖坟烧了,但留下了匣盖,“文革”后又照此仿做了一个。
. K5 k+ Y& |7 l八十年代初期,才恢复祭祖。1984年春节前,中央民族学院的白明、沈飞拿着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一位同志的手书与溥杰合影的照片来到五常县,为北京曹雪芹研究会成立征集满族文物。县统战部接待了他们,并领他们来到何孝清家,看了这幅画像。他们为画像拍了照片。
) \ J7 B E& f0 P1986年,何景祥到哈尔滨做豆腐谋生,画像留给住在他家的三儿子何玉生保管。
" Q5 O1 m+ N P画像声名远播,却不断给何家带来祸害。
) f, ? t+ l! [5 E1991年5月11日晚10时,红旗乡长岭村村民何××等三人手持棍棒来到何玉生家,欲行抢劫,但当时何家正好来了串门的亲戚,他们没敢动手,撤了。
. V$ j+ Q- A# T4 r; Q8 Y9 H; v1992年4月10日凌晨1时,正在熟睡的何玉生一家人被闯入家中的劫匪惊醒。三个人看着何玉生,有人用刀子逼着他,有人拿手电筒晃他的眼睛,有人手持钢叉。另有人在西墙拿影匣,把画像拿走,留下木匣。何玉生还听见屋里的人和外面的人说话,想来是有放风的。抢劫持续了不到十分钟,何的妻子吴淑贤看见其中一个人是本村的。劫匪走后,何玉生马上给红旗乡派出所打电话报案。上午九十点钟,派出所的警察来看了看,做了笔录。12日,何景祥找村里开了介绍信,到五常县公安局报案。那时下午刚上班,醉醺醺的刑警队长说:“丢个像算个啥?那么多案都破不过来呢!没人管这事!”竟没给立案。以后,乡派出所又去县里报案,刑警队来了两个人到何家调查,再次做了笔录。但县、乡公安部门都不去调查何家提供的嫌疑人。后来再没有结果。 # A5 W, P. k' k7 w$ _0 v
那时,何家的家境并不好,进一次城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们为了找回祖宗的画像,不知往城里跑了多少次。在当地没有希望,他们又来到省城,在省文物管理局,一个姓叶的同志接待了他们,听了他们的来意,他说必须把谱单拿来鉴定一下。何家父子拿来了汉、满两种文字的大张谱单,他说要拿谱单去报案,报完案再还给你们。
4 l5 ~; Y- X# |0 N4 e后来省公安厅立了案,但省文管局搬家了,何家找不到他们,他们也从未与何家父子联系过。我往省文化厅的文物保护处(即原文管局)打电话才得知,那位姓叶的工作人员已经回到老家上海青浦县。
8 j. `0 K; O' c4 T如今,65岁的何景祥早有了孙子,索尼的后人已延续到第14代,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祖宗的画像。
. [. n2 }8 K Y4 M! q! a2 _
% n1 u8 v1 a9 a& J! g 2001年5月8日 0 I/ S: G( _) r5 w# ~! |
' R# o8 T% O7 [1 g9 K% I' o
1 R+ A4 k2 y3 Q;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