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18|回复: 16

退出北京市场的农家菜品种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3-24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的城墙已拆光了,只剩下了一两座孤伶伶的城门楼,消亡的历史人文景观还有大量的胡同儿、四合院。具有北京特色的农家菜品种也没逃脱这厄运,蔬菜赖以生存的黑土地被用来修路、盖房或搞了另类开发,蔬菜没有了扎根之地,大量的北京农家菜品种也随之消失。这里只列出了属于北京农家菜的品种,所谓农家菜品种,就是经历代北京农民多年种植、籽种经过多年反复筛选培育而确定命名的。其中包括引进的外来物种通过结合当地的土瓤土质、气候环境再进行培育。这些蔬菜品种比较适合北京人胃口,从蔬菜的命名就能看出是具有北京本地特色的蔬菜品种。外省市的蔬菜品种、北京农科院培育出的杂交品种加在一起数目过于庞大本帖不做统计,下面按蔬菜的品种分类来介绍: `) X$ b( i% ]/ r

(一)萝卜

3 D3 M/ z& H1 [# c5 x: {; _3 ?) }3 e

五缨(小锥子把bàr)

* j, l' S2 U# l2 c

俗名“小红水萝卜”北京农家菜品种。萝卜呈圆锥形,长8厘米,横径3厘米,外皮红色或稍浅,肉白色,重6~8分。

7 V, E. B% v M* t* ]: O7 _3 P. j

六缨(大锥子把bàr)

' Z) R' m. v2 B5 L- O' j& S

俗名大个“红水萝卜”北京农家菜品种。肉质根长圆锥形,深粉红色,根底部为白色。萝卜长约10厘米,横径3厘米,重8分~1两,皮较薄,肉白色,肉质脆嫩,含水分多。

9 m7 S& J/ H( C; E5 x7 @8 L) e9 f

以上两种萝卜均属于春季种植作物,上市周期在每年的五一节前后。红水萝卜多采用畦播,待幼苗儿长到2寸高矮时须要“间苗”,即比较幼苗的强弱,按一定的株行距拔掉小苗、弱苗。拔掉的幼苗用开水烫了拌凉菜,吃到嘴里特别爽口,北京一些中低档饭馆有一道菜名“红烧萝卜”,主要以红水萝卜为原料。

2 E& ^5 _& p6 ?- w2 D% Y! o

大红袍

( a! e G+ Q$ j

俗名“卞萝卜”,卞萝卜种类其中的一种,属北京农家菜品种。叶簇半直立,有裂叶及板叶两种类型。板叶型,萝卜呈椭圆形,约1/2露出地面,成熟果实横径约11厘米,重2斤左右。萝卜外皮鲜红色,肉质白色,品质好耐贮藏,宜熟食。北京人用作熬萝卜丝汤或吃馅儿。

3 `% h v5 c) X

露八分

1 v# G( y! @1 h0 {5 a

北京农家菜品种,肉质根长圆筒形,生长后期约4/5露出地面,故名“露八分”。萝卜长25厘米,横径9厘米,重2.5斤左右,肉质绿白色,质脆,水分较少,有辣味,主要供北京各酱菜厂作腌咸菜用。

0 g' @) j4 H" }1 e8 Z( D

紫芽青

$ H% z2 D" p% [

北京农家菜品种,叶面深绿色,心叶紫色,故名“紫芽青”。肉质根呈圆锥形,下部稍弯,重1.5斤左右。肉浅绿色,质脆,含水分较少,主要供北京各酱菜厂加工腌制萝卜干用。

' u8 {! H0 q: j' a0 B8 `7 z

二缨子

0 @( v/ V1 @' r' W @

北京农家菜品种,叶簇直立,有叶10片左右,叶绿色,叶柄浅绿色,基部长有紫晕。直根呈长圆柱形,萝卜长13厘米,上端横径2~3厘米,生长后期约有1/4露出地面,皮薄,皮肉皆为白色,肉质脆嫩,含水分较少,是加工小酱萝卜的优良品种。

' i$ d3 {; I) o: b" j! K

六缨子

% L, k% j. {# E/ H0 J

俗名“六缨萝卜”北京农家菜品种。其特征、特性与“二缨子”相似。不同之处是“六缨子”叶柄不带紫晕,萝卜根下部稍尖,萝卜略长于“二缨子”。六缨萝卜与二缨子,同是北京各酱菜厂腌制“小酱萝卜”的最好原料。

% ?) Y% b+ B" a$ F# Q* z2 a

时村白萝卜

9 Z4 F- O( Y. j/ P3 z- w9 B

俗名“大白萝卜”系北京地方品种“象牙白”萝卜与日本“美浓”萝卜的自然杂交品种。萝卜根呈长筒形,露出地面约3/5,长约45厘米左右,上端横径7厘米,皮与肉均白色,重3斤左右。品质好,耐贮存。生食熟食全行,北京地区多用来腌制咸菜、烩萝卜、炖牛腩等。老百姓常用它晾萝卜干,大白萝卜是酱菜厂加工腌制“甜辣萝卜干”的原料。

% d: z5 n. L+ M

心里美

6 d+ Q7 W. _0 I

又称“脆萝卜”,北京农家菜品种,心里美萝卜有“血红瓤”、“草白瓤”两种,学名称裂叶型、板叶型。

; P3 U: D: x N9 }

裂叶型多出血红瓤,该品种叶深绿色,萝卜呈短圆筒形,上部略小,长约11厘米,中部横径10厘米,外皮呈青白色,重1斤左右。这种萝卜食用口感略微发艮,味辣。

% Q0 o6 P: Y( f! `2 t' W$ h

板叶型多出草白瓤,该品种叶簇直立性较强,适宜密植;长成个的萝卜重1.3斤左右。肉质脆,味甜,水分多,品质好,耐贮存,这两类脆萝卜为主要生食品种,以前是北京人历年过冬的必备家常菜之一。

0 U d8 `( T7 ~5 o

胡萝卜

$ U# M1 e! n: T2 {

原产地亚洲西部,阿富汗为紫色胡萝卜最早演化中心,栽培历史在2000年以上。http://iask.sina.com.cn/b/384985.html

' @' e6 V0 {# F. K6 b" _5 O

鞭竿红

/ D; P" [; `, |, E! M; |: [; Z

鞭竿红是北京农人根据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培育出来的一个品种。长25~30厘米,上端横径3.5厘米左右,表皮紫红色,成个胡萝卜重2.5~两,品质好,生熟食皆可。

! I( T1 s9 [" }0 e( [% _$ X

以上八种萝卜,均属于秋季种露地植作物。

. C; e! o8 c& ^; U

(二)白菜类

2 x8 l. e2 t$ J2 [4 l

白菜类包括大白菜、小白菜、油菜。白菜原产于中国北方,俗称大白菜。http://baike.baidu.com/view/17811.htm?func=retitle

% b O9 {; q) y1 s1 }+ ?3 z

翻心白

$ M& T# F7 j- k0 I$ z7 |' O2 {

北京农家菜品种,顶部翻露出白色而多皱的心叶,故称“翻心白”。白菜高35厘米左右,单棵荒菜重3斤左右,菜质嫩含水分多,多作为“贩菜”种植。

3 `# @% J* I5 Q8 U

翻心黄

) X7 S. ^: q6 s6 D- o E

品种特征、特性及用途与“翻心白”类似。

' V4 a$ f3 J2 G( m

拧心白

" g/ d2 ?8 U# w* e4 a1 a

北京农家菜品种,叶球呈炮弹形,拧转抱合。白菜高35厘米,叶球上部横径15厘米,底部10厘米,单棵荒菜重4斤,品质好但不宜贮存。

- F0 e* c9 I( R7 S

抱头白

! T+ d1 V7 a" |) { I! X2 M

北京农家菜品种,叶球短筒形,顶部稍大,合抱聚拢。叶球高30~  38厘米,单棵荒菜重4~5斤。叶球质嫩,纤维少,含水分多,煮食易烂,品质好但不宜贮存。

! Q% ^! T }/ R V2 I) p

上边四种白菜均属于“白口菜”,由于它的生长特性耐热,缺点是不宜贮存,多用作“贩白菜”种植,“贩白菜”是八十年代前历年八、九月份供应北京市场的补充菜。

$ }- Y5 z' f' _3 u- g

小青口核桃纹

$ [. F* ?4 o3 f/ L! {4 J

北京农家菜品种,此菜叶片深绿色,叶面皱缩似核桃皮,故称“小青口核桃纹儿”。单棵荒菜重8~10斤,品质好,耐贮存。

! j+ y( c. t7 {4 S' e! U

抱头青

' `1 K; N1 @: q7 \3 B% ~

北京农家菜品种,株高60厘米,叶片绿色,叶面有较浅的皱纹,叶球为高桩叠抱类型白菜。单棵荒菜重10斤左右,结球紧实,品质好耐贮存。

( z6 r# P9 o! C6 J' y9 y

玉泉抱头青

6 V% o) [% _7 s6 `. y

北京农家菜品种,株高60厘米,叶片绿色,叶面有少而较大的皱瘤,叶球高50厘米,为高桩叠抱类型白菜。单棵荒菜重10~12斤。此菜含水分多,品质较好。

$ k9 O% U, j" c1 [! A

拧心青

$ S' X9 K0 @7 l; l* y/ t

北京农家菜品种,株高60~70厘米,叶片深绿色,叶面稍有皱纹,叶球为筒状炮弹形,拧抱,即螺旋抱。单棵荒菜重10~12斤左右,结球紧实,品质好耐贮存。

# U) d9 U: W* H- s$ H; R1 H

荒菜指砍菜后没择zhái去黄帮老叶的白菜。

5 ]9 {7 n- g- J

白菜有“青口菜”“白口菜”之分,以上四种白菜,均属“青口菜”,是八十年代前历年冬季供应北京市场的贮存菜品种。

! x; N; Y8 S2 |

小白菜

$ J/ f$ G/ x I) y- p1 t) V

小白菜原产中国,是十字花科大白菜的变种,各地均有栽培,可以一年四季种植。http://wenwen.soso.com/z/q162543146.htm

9 a: n& v8 c: T: ^2 ~$ \4 {2 I9 W

仙鹤白

% i2 k& A# B' A G4 y# X* H8 |

仙鹤白是北京农人根据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培育出来的蔬菜品种,株高30厘米,有大叶10片左右,叶片绿色,叶柄绿白色,平均单棵菜重1.8两左右,含水分较多,略有纤维,品质中等。

% r4 T6 I" f/ S4 Y" c8 [

在北京郊区,小白菜适合春秋冬季节种植,夏季种植易受虫害。

/ z; v5 _& t- n% E6 O* U. D% |# Y+ J

油菜

" {& {6 F+ T: Q5 Q# I% g

原产地中国http://baike.baidu.com/view/40572.htm

$ h& }4 @) V4 F2 l! a9 |

青帮油菜

5 A, O) |, y7 \# Y* k

株高35厘米,叶片近似圆形,正面深绿色,背面绿色,叶面光滑肉厚,单棵油菜重0.5~1斤,长到丰满时大者可达2斤。炒食时绿色鲜艳,稍有纤维,品质一般,属于春、秋两季栽培品种。

x3 G O! p6 ?8 ^0 L: O0 S- L

白帮油菜

L- z5 X2 j4 C: B) Y

植株比青帮油菜稍大,株高40厘米,叶片呈椭圆形,正面绿色,背面灰绿色,叶面平滑,叶柄白色,单棵油菜重1~2斤。叶质柔软,纤维少,品质好,属于春、秋两季栽培品种。

) O; G% Y% p$ \4 \, q: M% Z ^

青白帮油菜

1 g0 V) @' b' V8 g; F5 P' z! [

植株形态及颜色介于青帮油菜与白帮油菜之间,而更接近于白帮油菜,不同之处是其叶柄为绿白色。其它特点与白帮油菜相似。

+ p/ M" X4 W8 ]- \9 c4 S" J: J, a

青帮、白帮、青白帮油菜是北京农人根据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培育出来的三个蔬菜品种,这三个油菜品种不适合夏季种植,夏季种植油菜,叶片内易生小虫,品质、味道也不如春、秋冬季节生产出的油菜好。

, U1 {7 V* Y; A8 n c- Q
[此贴子已经被树人treeman于2012-3-29 16:20:42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3-25 1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西瓜类的  黑蹦筋儿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球茎甘蓝 3 h. \* n# s! L) Q* A

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http://baike.baidu.com/view/245487.htm?func=retitle  

5 A# G- O# z) g8 p9 F

甘蓝,俗称 “洋白菜”,栽培历史悠久。在栽培条件下演化成各个变种,苤蓝是其中的一个变种;按教科书分类“苤蓝”属于“球茎甘蓝”,苤蓝俗名“苤艻”。

, N( v! y9 y* I+ d( |0 q) Q3 b1 A

秋串(苤蓝)

& e9 x/ Y3 C4 @9 [$ i

秋串是北京农人根据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培育出来的一个蔬菜品种,植株大,生长势强,叶片较多。“球茎甘蓝”顾名思义是它的外观呈倒圆锥球形,表皮浅绿色,皮稍粗,成熟“苤蓝”重约3~4斤。主要作为酱菜厂腌制咸菜的原料,也可作拌凉菜用。

! E* w3 A- H a% u+ G2 z

(四)芥菜类

; A0 i* D; |0 F3 g0 H- R9 a

1.叶用芥菜

9 @* W9 }& q- h$ J7 v3 w) Y1 b2 e( Y

芥菜的原产地不在中国,但引入中国后演化成很多变种。叶芥菜是芥菜的一个变种,可见中国是叶芥菜的故乡。叶芥菜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里面包括许多类型。 据《广群芳谱》记载:“四月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诸菜冻损,此菜独青。”虽然埋藏在雪层里,仍然葱茂,不怕低温,雪里蕻的美名确实当之而无愧。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96741.html

0 J5 x j2 r7 B: i9 K$ B

花叶雪里蕻

# A- I/ k) K$ B( v9 b4 W

花叶雪里蕻是北京农人根据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培育出来的一个蔬菜品种。植株高40~45厘米,叶长倒卵形,叶边呈锯齿状,叶面稍有皱,单棵雪里蕻约重1斤。从70年代至今,北京人一直用雪里蕻自家腌制咸菜。这个花叶雪里蕻品种已流向了外地。

# i( r: D9 V4 f9 M: a9 v4 b

2.根用芥菜

$ R F- l) a% s# d# j

两道眉芥菜

q0 p4 W. V/ p% H. G" J

两道眉芥菜是北京农人根据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培育出来的一个蔬菜品种。根用芥菜,北京人俗称“疙苔”,或称“芥菜疙瘩”,这种芥菜疙瘩生长力强,对土壤土质要求低,农民个人一般都在土地边边沿沿种植。长成个的“芥菜疙瘩”重半斤左右,含水分少,有芥子辣味。是个人与酱菜厂腌制咸菜的原料。酱菜厂用它加工成的‘甜酱辣芥’是比较受人喜欢的一种咸菜。

$ T* l8 L( ~- H0 T0 C: t5 b

(五)茄果类

- x- T) }# P" Y' E5 C- h% t9 Q

1. 蕃茄

/ ^, t4 q) Z! R) Z7 f, F+ e, \8 x

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3474209.html?an=0&si=1

( A, e$ D$ Y+ I; f+ O

苹果青

+ s* _, N" B! j. u

苹果青柿子是北京农民培育出来的一个适合本地土瓤、气候条件栽培的西红柿品种。这个品种属高桩形柿子,外观像桃。表皮“挂红线”时便可以生食。味酸甜,品质极佳。青、红苹果全可生食,故称为“苹果青”。由于产量过低,七十年代前遭自然淘汰。

4 B' T' F4 \# w

2.辣椒

2 q1 J6 Z5 a9 X

辣椒的原产地起源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的墨西哥、秘鲁等地,是一种古老的栽培作物。最早在在甘肃、陕西等地栽培,故有“秦椒”之称。  http://iask.sina.com.cn/b/11281310.html

; j, }, ?) v: @( o: v \& S/ r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後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于明代传入中国。清陈淏子之《花镜》有番椒的记载。http://www.webbcy.com/bcg_body/830.html

- H* A; D" G: S- _5 k$ L$ s

一窝猴

5 G' ~0 H" \1 \( g5 `9 a

北京农家菜品种,俗称‘辣秦椒’。植株高56厘米,生长势较强,第一果着生于辣椒秧第14节。果小,顶尖,呈细锥形,挂果中期表皮绿色,老熟后转深红色,单果重一钱左右,果肉薄,味辣。长成个的青辣椒可以单炒或与甜椒同炒。红熟的辣椒晾成干平时作炸辣椒油用。

. B+ S9 x, w" M1 e" B

糊椒

- [0 {# S& j4 n s* S4 i" H- f

北京农家菜品种。植株高42厘米,生长势较强,第一果着生于辣椒秧第12节。果细长弯曲呈长锥形,果顶部尖,靠近果柄(把)部分较圆,果皮绿色,老熟后转火红色,单果重约两钱,味辣,皮较厚。糊椒适合加工辣椒糊用。

1 m% z2 V, ~: I+ |+ |5 C, q

3.茄子

; F/ i2 o# R$ e; `6 ~: x

茄子的原产地是印度、泰国。东汉时期传入我国。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981156.html

7 l5 W. q& N; R5 a9 D( B

茄子共有五叶、六叶、七叶、九叶、十一叶五个分类。同属北京农家菜品种,不同的是,各类茄子按其“叶名”多少,座果位置有所不同,单果重量也不同。‘五叶’茄子的‘门茄’着生在第五叶向上一点,其它各‘叶名’茄子依此类推。成个的‘五叶’茄子单果重5~8两;‘六叶’茄子单果重8两~1斤;‘七叶’茄子单果重1.2~1.3斤;‘九叶’茄子单果重2斤左右。‘十一叶’茄子又称‘老来黑’,单果重2斤左右。过去北京人常说的‘大海茄’就是这个‘老来黑’品种。由于这个品种占地时间长,属自然淘汰。

$ p5 x2 L4 l; p" {" `

线茄

& N6 k! \, n9 M" w

北京农家菜品种。第9~11节着生条一果。果细长形略弯曲,果皮较薄有光泽,紫色,肉浅绿白色,单果重2两左右。

- K ` t' \& ~, @

灯泡茄

1 g' F/ x* I% `5 V- V

北京农家菜品种。门茄着生在弟10~12片叶上。果实长卵形似灯泡,单果重4两左右。

( X+ m+ J! c- s8 [: Y4 f; c

线茄、灯泡茄,这两个茄子品种因产量低,属于自然淘汰品种。

T& U3 N+ |; m. r i" `

辣椒与茄子,在蔬菜的分科里算作‘木本’植物,在农村这两种秧晒干后是仅次于棒子秧的好柴禾。辣椒、辣椒秧、茄秧都有治疗冻疮的功效。茄子秧晒干后,用时把晒干的茄秧剁成段加上辣椒放在容器内加水熬煮,治疗冻疮也有很好效果。

0 m7 `* a# H8 l* o: o2 z# u% q

(六)瓜类

1 t E* L+ B2 o0 Q

1.黄瓜

4 B) w$ S$ ]0 F- k9 ^! T; X

原产地印度,是由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称为胡瓜,因隋炀帝忌讳胡人,将其改为“黄瓜”。根据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第6卷《慎所好》载:“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避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4%E7%93%9C

: @* H) d4 F2 N+ s: L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土瓤、气候栽培的农家菜品种——大刺瓜小刺瓜截头瓜丝瓜青鞭瓜

4 n" m; T& R7 D x" |8 \+ ~- Y/ O" y

北京大刺瓜

8 l+ d+ S& T( k' ~" _: L

北京农家菜品种。瓜条长棒状,瓜皮浓绿有光泽,瓜长33~40厘米,把长。单瓜重5~8两。瓜皮表面有明显的纵棱十条,并着生白色大刺。瓜皮薄,肉厚,瓤小籽少,肉质脆嫩,味清香,品质佳。

. |; W3 a) Q$ s8 ~+ B) E

北京小刺瓜

) W0 I- A; e$ l( O* W# y. R3 D

北京农家菜品种。特征、特性与大刺瓜相仿。瓜条短小,把短,单瓜重3~5两。

# E# d$ l* [& [1 ~) U& U5 B

这两种黄瓜品种的品质在所有的黄瓜品种中是最好的,它就是人们常说的撅开以后满屋喷香的黄瓜,现已在北京绝迹。

7 }( W/ ?9 c) W

由于截头瓜、丝瓜青、鞭瓜,它们的知名度远不如北京大、小刺瓜,这里不作介绍。

* ?) V& r" t5 G0 U# @) _2 f+ {

2.冬瓜

2 Z" c$ I, K. [! n! w6 F4 U

冬瓜原产地中国、印度。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2928491.html

8 m, w1 A% H# m+ p+ ?* C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土瓤、气候栽培的农家菜品种——小车头大车头一串铃

. t7 T9 n9 l1 n5 O* Q

3.南瓜类

; g0 M/ d" f1 b% K% g

(1)西葫芦(美洲南瓜)

$ u2 m8 a7 B) }# K! d- H6 O: c3 Z3 A

西葫芦原产地为墨西哥和中美洲,19世纪传入我国。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zy200311011.aspx

' @% i- T* Z2 d$ D1 U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土瓤、气候栽培的农家菜品种——“一窝猴”。

& T$ \- S& e u! Q/ k" p*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5 17:29:1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退出北京市场的农家菜品种

 (2)窝瓜(中国南瓜) Q0 n; I- n, p+ d- n

南瓜就是窝瓜或倭瓜。

7 \& V# n/ x, u7 A: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I' [; \2 V& F6 a6 E B) K

蔬菜名称 GB 8854-88

0 e, n; a" A% T; S+ x. r

第38项 南瓜 番瓜,窝瓜,倭瓜,中国南瓜

/ K% V/ X' A! I

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因产地不同,形状不一,叫法各异。又名麦瓜、番瓜、倭瓜、金冬瓜,台湾称为金瓜,原产于北美洲。南瓜在中国各地都有栽种。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6110226.html?fr=qrl&cid=905&index=1&fr2=query

$ n5 m5 J% v" I' N% k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土瓤、气候栽培的农家菜品种——小磨盘大磨盘骆驼脖儿(象鼻子南瓜)俗名长老窝瓜。

$ H0 e2 `( m6 p, ~6 s) ?

(3)笋瓜(印度南瓜)

1 W% O/ t9 j5 b/ T8 d" M% b

笋瓜属葫芦科南瓜栽培种。别名印度南瓜玉瓜北瓜,原产南美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等地。中国笋瓜可能由印度传入,世纪中叶安徽河南等省方志有记载。

5 U0 E5 t) G4 `! T4 w2 X7 q$ o

http://www.agrilink.cn/newbbs/bbs/ftbbs.jsp?id=932537&no=5&layer_1=A_3&layer_2=A_3_40

2 }& ] {& I" s/ N" T1 C

笋瓜北京人俗称白南瓜。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土瓤、气候栽培的农家菜品种——“白玉瓜”。

9 Q! A& x- ~: ^

(七)豆类

" a! `+ M8 V# s& Y, L5 j& N0 R

(1)菜豆

( C3 c3 @ _7 j

黑法兰豆

* H' Z, d: R4 _5 l

菜豆有矮生地豆、架豆两种。矮生地豆又俗称藊豆。黑法兰豆因果实成熟后种子呈黑色,故称为“黑法兰豆”,属北京农家菜品种。

, G7 L9 j+ h1 l. ?7 F- \0 I

棍几豆(白架豆)

$ R8 ]! m* G; C. _

棍几豆俗名“棍豆子”,这个蔬菜品种是北京农人自己培育出来的优质架豆,菜豆呈短圆棍形,荚长13~15厘米,表皮光滑,肉厚、质嫩、纤维少,品质极佳。

$ t3 y4 b$ N- }$ T

(2)豇豆

3 Z+ B1 D& a' \, u

豇豆原产地是印度。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207833.html

2 N! a6 Y! |4 b$ n

北京农民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土瓤、气候栽培的农家菜品种——“黄花青

1 j) L) N# R; v

黄花儿青,俗称“地豇豆”。属于半蔓生植物。茎蔓较短,匍匐于地面生长。花开黄色,嫩荚浅绿色,故称“黄儿花青”。成熟豇豆荚长26厘米,豆身圆约0.5厘米,种子较小呈土黄色。

3 I- [9 _3 Y0 L6 m# g/ i+ R8 N/ e

(八)葱蒜类

L" ~+ L( n+ O5 F2 _- o

1.紫皮洋葱

" q) Q3 e, Q) O6 J5 u; J" g8 R

洋葱又名球葱、圆葱、玉葱、葱头。原产地:中亚和地中海沿岸。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664066.html

. N& W! ~* ~1 B. ^3 W, }7 q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土瓤、气候栽培的农家菜品种——紫皮洋葱黄皮洋葱两个品种。

7 s" K) \: W; a) H8 I/ R! d5 w

洋葱抽苔时顶苞的嫩苔(俗称葱头苞báo子)掐下来上锅炒食别有一番风味。

& x7 R: b; E# l- [# E, [4 P S

2.紫皮蒜

2 b8 t- c! f# ]

大蒜原产地在西亚和中亚,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把大蒜带回国安家落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2498408.html

0 c+ j' V) d% \6 U1 l

紫皮蒜是北京农人在原有蒜的基础上通过逐年筛选培育出来的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地方品种。单个蒜有4~6瓣,外皮紫色,辣味浓香。品质极佳。遗憾的是这个北京地方特有的蒜种,在80年代后因产量比不过山东大蒜,被丢弃不种,只有农民在自留地有少量种植,到了90年代后已经消亡。

" }6 t& y2 h) A- X

3.大葱

9 V: D* V# }8 O! j

中国是种葱大国,主产地在山东济南章丘。

3 ^' ~* l) u. z! H8 r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来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两个地方品种大葱。

2 o7 N! x' ]$ Z

鸡腿葱

3 D2 H! L. v# t

鸡腿葱植株矮小,株高约60厘米,葱白部分长26~30厘米,基部膨大,向上渐细,并稍弯曲,形似鸡腿,故称“鸡腿葱”。成株葱有叶子8~9片,单株重0.3~1斤。这个品种的特点是较耐寒又耐热,而且耐旱。干葱耐贮。辣味较浓,品质好,主要供调味用。北京本地多用作大葱栽培。

|, o$ L R* C3 Q ]

高脚白

' \& N, y# e- Z7 i( d# R

高脚白植株高大,株高75~90厘米,葱白部分长35~40厘米,成株葱有叶子8~10片,单株重0.5斤左右。这个品种的特点是耐寒性强,且耐热、耐旱。干葱耐贮,品质好,供生食及调味用。用来作小葱、大葱栽培皆可。

, O6 d m/ X4 i9 I [7 i

(九)绿叶菜类

8 X' e0 G: Y0 c% ^- u+ e/ |" l6 u

1.菠菜

" P6 C& G' q" ]' |; Y R" S2 K2 f

菠菜原产地在波斯。http://iask.sina.com.cn/b/10686339.html

8 n3 P7 P9 F1 v, e$ r7 M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两个菠菜品种。

" x: W" N8 X! u3 {/ Q

尖叶菠菜:叶簇直立长长,株高30~40厘米。叶片箭头形,绿色,基部有1~2对深裂叶,叶面平滑,叶肉较厚,最大叶长23~28厘米,宽6~8.6厘米,主根肉质粉红色,有甜味,菜身质嫩纤维少。种子菱形有刺。

$ J2 C9 c6 X4 r E* {0 e

圆叶菠菜:株高23厘米。叶片绿色,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呈戟形,叶片肥而质娕,纤维少,品质佳。圆叶菠菜的品质要好于尖叶菠菜。

% J$ V- Z' u* p' s+ n& E

2.莴苣

/ V" y/ x w0 ]7 W: T/ `6 H. i

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和西亚一带,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4c70401000811.html  

" r' C2 v' h+ [, V) S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四个莴苣品种。分别是:鲫瓜笋雁翎笋柳叶笋紫叶笋。其中以雁翎笋的品质最佳。

4 D3 K( D# C3 q& w$ ^% q5 H: F

3.芹菜

" ^( ~- H# t" Z/ f- Y

芹菜品种是从原产地中海沼泽地区的野生种驯化而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954652.html

: ?2 Z% i$ T2 }: U! H1 F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三个芹菜品种,分别是:细皮白铁杆儿青大糙皮。其中以细皮白的品质最佳;大糙皮的品质最次。铁杆青又叫“棒儿芹”。

' a* j- v# }4 F& O

4.茼蒿

S1 D5 v7 T+ K: R( W" N

原产地在地中海(摩洛哥)http://baike.baidu.com/view/5763196.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4307.html?wtp=tt

" j |6 e. C. w7 G. T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一个茼蒿品种——蒿子杆儿。这个品种适于旱春阳畦、风障栽培及秋季露地栽培。

$ y9 x# T' i$ X! ?" \

香菜的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http://baike.baidu.com/view/30658.htm

# q- i1 }' P& ]& c% V( A I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一个香菜品种——本地香菜。株高约30厘米,叶柄细长,浅绿色,叶嫩,香味浓,生食、调味、腌渍全可以。

2 G: U, x! B. z3 |6 D8 X

(十)著芋类

, S" Q* p6 Y9 t) H# T" @

山药

$ X" h* f% j: G9 b" D

山药的原产地在河南

4 D5 H% H: A+ s& Z6 x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一个山药品种——长山药。长山药属茎蔓植物,夏秋间在叶腋处结不等规则的“山药豆”(可食用),地下薯块长棍棒形,一根山药重1~2斤,外皮淡褐色,密生毛根,肉白色,有粘液,煮熟后肉质松软细腻,味略甜,品质好。食用入药皆可。

$ F0 r- l$ l4 ?- W7 s

菊芋(鬼子姜)

5 y- d1 T; Y' `3 ^4 w$ c+ }+ z" h% ^3 C

菊芋原产地北美密西西比盆地。http://wenku.baidu.com/view/60fcf6d86f1aff00bed51ef4.html

# `1 |" @2 [; `

北京农人也培育出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一个菊芋品种——白皮洋姜,又称白皮鬼子姜。鬼子姜肉质脆嫩,纤维少,味淡略有土性味,适宜腌渍咸菜用。农人多在田边地角零星种植。<完>

$ n) U: [( e: ?4 w" D!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5 17:35:12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25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青韭,蒜黄也很久看不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树人treeman在2012-3-25 17:58:00的发言:
此篇不加精没法在这混了,好文章
. Q$ k" d6 {5 M# Q; j

谢谢树人老师捧场!您是这方面的专家还得多提宝贵意见。咱是农民,在菜区干了几十年,眼瞅着这些具有北京特色的农家菜品种消失殆尽,很是痛心,所以下决心用了十来天的闲余时间先查资料然后再核实把这些北京农家菜品种整理出来,将来留给后人也是个念想儿。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2-3-25 18:31:00的发言:
; l3 I1 m- z( L9 h2 D4 ]

大红袍,俗名“卞萝卜”,这个“卞”,有时也被写作“便”,不知确切写法是什么字,是什么意思?

0 t9 C$ T. k2 U7 k' D

回陆老师,这个“卞萝卜”的“卞”字,我手上的北京农科院蔬菜种植参考手册就是这样写的,八零年前后北京的蔬菜公司、菜市场也这样写,当然也可以写成“便”,感觉着这个字就是北京方言音,无准确的规范字表义。

发表于 2012-3-25 1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红袍,俗名“卞萝卜”,这个“卞”,有时也被写作“便”,不知确切写法是什么字,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12-3-25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篇不加精没法在这混了,好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二在2012-3-25 16:35:00的发言:
还有,西瓜类的  黑蹦筋儿
/ |4 ^+ i: _; T# Z* P j

西瓜也是外来物种,它算瓜果类,按分类它不在蔬菜系列中。

发表于 2012-3-26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年代的时候有一种西红柿是黄色的、桃形、馒头大小。好久好久在市场上看不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百分之十在2012-3-26 9:27:00的发言:
3 h4 T0 _" k1 L7 n2 \1 d M5 Z t

六十年代的时候有一种西红柿是黄色的、桃形、馒头大小。好久好久在市场上看不见了。

T8 a: ^, V+ ]

你所说的黄色西红柿名叫“北京大黄”,它的优点是个儿大,产量高。缺点是皮厚,吃到嘴里显得“奥不噔”的。七十年代初我曾看到由于这种西红柿滞销,成车的被倒在马路沟里。由于这种西红柿没有纯正的西红柿味儿,七十年后期被淘汰。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呜咽在2012-3-25 22:03:00的发言:
还有青韭,蒜黄也很久看不见了。
5 B2 B; T7 _5 a% J6 u

青韭、蒜黄儿现在市场上常见,只是韭黄儿见不到了。韭黄是八十年以前的产物,那会儿塑料大棚少,每年的冬天老百姓吃的蔬菜很单一,为了缓解蔬菜市场单调,农人在冬季生产韭黄。生产韭黄需要上土、覆盖、加温等措施,韭黄是那个年代的俏货。相比之下生产蒜黄儿比生产韭黄省事多了。现如今反季节蔬菜多的是,没人愿意再费那个事了,所以就看不到市场卖韭黄了。

发表于 2014-3-15 11: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土豆也叫一窝猴,大的也大不过鸡蛋,日期较短。
发表于 2014-3-15 16:1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发表于 2014-5-3 23: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时间再写写北京消失的水果。
5 ?. R9 Z* ]& R! E9 |% ^: }我印象中的子母梨、京白梨、红绡梨、广梨、扁桃、沙果等也都见不到了。
发表于 2014-5-17 07: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白石桥往西就是四季青的菜地了,上学时经常到那参加劳动,收白菜间苗......黄土地间一条小溪,溪边有柳树。真美好的景致,都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5 02:45 , Processed in 1.19282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