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i/ N3 i5 I$ f
1、破窗理论 : T3 }$ L3 O# I6 E6 A
几个月前,在老北京网看过一张照片(来源www.oldbeijing.org/dispbbs_45_82259.html):
" b7 P: {% M/ }# \: y
一幅照片说开去
/ L# e- f- p* K' H7 R% V6 _
% J1 K- F# f2 Y* T: t
这是北京,筒子河。 % A$ `6 h* c5 w: y$ D
为什么会这样呢?真有那么多随处扔垃圾的人吗?
& x! q" N4 f! n9 H* ^- D" U我想最可能的情况是:
. R) z0 r* y" A+ T# Y原本的筒子河是干净的,开始有那么几个人,不文明的人,手里有垃圾,见周围没有垃圾箱,就趁人不备把垃圾扔下去(那里更隐蔽)。其后的一些人,没发现附近有垃圾箱,看见有人把垃圾扔在筒子河上,便也扔在那了。
# N4 x! l4 N5 o1 @3 u1 s& }所以后面扔垃圾的人,把垃圾扔进筒子河的人,不见得都是素质很差、随处扔垃圾的人,除了从众心理,我相信有些人会认为反正要清理,一个也是清理,一堆也是清理,集中存放垃圾清理更方便——于是筒子河面成了垃圾场。 ' A) f1 E' ]# z+ z
这让我想起“破窗理论”。 ; M- P, O& ]9 `& E Z! M' j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1 s% ]1 y( P: d: i. H
所以,如果一间房子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打破了;如果一面墙上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被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产生从众心理)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便是“破窗理论”的表现。 8 c" U1 h) u; ~% ~3 B
呵呵~~~绕回来了^-^ , D$ T+ H& i- C/ Y' c; Z
如果您把这里当作您的家园,那么请您做个文明的人,不要说脏话。否则您可能就是那个一开始往干净筒子河扔垃圾的人,想想上面那张图片,您不想老北京网变成那样吧?
5 p8 h* {! J; c, F ! z2 G5 a m: N( l5 K" Z
2、 “上”与“下” ; \0 J/ |9 _4 M! Z) N% ^
前不久这个版块讨论过“上德”和“下德”。
3 j5 i2 `8 U; H' @6 d$ p7 [我也有一理论:做好事,做一样的好事,同样也有“上”和“下”之分。
* j$ B" D: m# j, _* L2 K! \0 v如果只是一心想着帮别人,做好事,则为“上”;如果想着自己得到什么好处而做好事,则是“下”。
5 h3 x2 g# `. _2 _* Y+ u d结果一样,但是发心不一样,则有“上”、“下”之别。 % w. h' L% L2 \0 \/ A7 ~, w; R
如果做好事的时候没想着自己,做了之后,却起了心,炫耀,那仍是“下”。
$ }- B, v0 H( K " a6 q5 O. D' Q ?" X* h
3、学雷锋与做好事
s. i9 ~% ~# g" s- J" O学雷锋不等于做好事,做好事更不是为了学雷锋。
$ ^' z" p& G" q6 N' E; G但是学雷锋,每次学雷锋,会涌现一些好人好事,无论这个好事属于“上”还是“下”,只要像我们父母这样的老人们上车有更多的人让座、过马路有更多的人搀扶;只要孤寡老人有更多人去照看……那么,单单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赞成,极力赞成学雷锋。虽然这不过是一阵风,我也会为哪怕一次这样的好事,而感激这个活动。
! N' t" P. l9 H" e; \" @
2 R( ^1 I0 r9 |8 N/ v4、两个误区
* N3 ?6 N5 c+ Q2 R" L/ s5 q①“别揪着骂两句脏话不放 谁敢说这辈子没骂过人 别跟这儿装文明人”
1 A) g, K5 I- d6 |# I笑~~ 0 A0 t. R6 b2 `7 D- j' B) ~
按照这个逻辑,大家都穿过开裆裤,那穿开裆裤上街便没人说,对不对?
2 e: p: G+ D, _# @' O那您试试。
, x0 C7 q' {; c7 p% ^! `0 {! x+ i② “假如诸公是当权者,你们会怎么做呢?恐怕还不如‘当局’吧。” 0 B* Y& G. B/ O) u& v/ W
如果我们是当权者会怎样,与当局做的好坏关系不大。无论谁当权,我或当局,做错了就要谴责,大声谴责,如果当权者因此谋利而要付出的成本大于利益,他便不会那样做了。在这种情况下,换做我当权,也肯定不会做坏事。这才是舆论最终的目的。 ( U$ q! j2 w4 t2 |( d
; |/ `8 Y& P# P
最后加一个注解,对我所有文字的注解: + _: W) J' _, \, A& z7 e9 i- ?
我所说的话,无关乎我的写作技巧,无关乎我的文化程度,无关乎我的修养高低,更无关乎我的道德水平……简言之,与我是什么样的人无关。 $ H4 `0 U. ?, m- [% I+ M) Q( }
你们上饭店吃饭,有几个人不是点菜而是点厨子?!即使是有人点了厨子,不是还是点这个厨子的某道菜吗?
) @+ y" H+ {+ @3 A. C一个好厨子,一定会有某些菜做得不好吃;同样,一个不好的厨子,也可能会有一两个好菜做得好吃。 + R+ f8 I( m: c0 ~4 r3 E
所以做的菜好不好吃,如同说的话对不对,你们自己可以判断,与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关系不大。
% h) F: b5 S, A, ~, O/ g不是我必须文章写得好,才配谈写作技巧;不是我必须是道德楷模,才配讲道理…… ! O E, c0 V4 `* m4 L
您觉得我的话在理,您便听了去;您觉得不对,嗤嗤鼻,翻过去便是。 $ s n6 M4 R3 ^ p
/ B; C8 S5 v3 t. U( H[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3 15:03: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