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62|回复: 51

1912年兵变火焚后的东四“履仁”牌楼[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1-28 08: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28 09:35 编辑
0 O$ @5 t* o" b& |- {5 O! Z
/ K7 r5 Q) V; M& H1912年兵变火焚后的东四“履仁”牌楼。: |1 o' H( \' K" @5 e# b

1 I4 O1 d' n- }8 P“履仁”题额清晰可辨。! Z: o0 i4 m4 J( s/ _5 K. z5 l
根据光影,图片疑似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拍摄的。
1912年兵变火焚后的东四“履仁”牌楼.jpg
088.东四东-履仁      (1912年).jpg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09: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一张:3 n1 A- v8 A9 s+ U5 Z! {, m
1 }& ^1 f3 J5 A# _+ Q! g
1912年兵变火焚后的东四“履仁”牌楼(2)。4 y) w& X) G% d, P
( @- I/ i6 u9 E9 t: \4 t5 B
图“履仁”牌楼(2)里,“履仁”题额清晰可辨。. _# q: B) v" \$ W# t
图“履仁”牌楼(2)里,远景是朦胧的朝阳门城楼。
# f. i- n3 l; B* W3 c1 m. J8 n图片疑似是由西向东拍摄的。4 i: K  s2 ~/ i9 u5 {% a
1912年兵变火焚后的东四“履仁”牌楼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09: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28 10:00 编辑 ; h' Y& ^  ~6 s" x( B- m

- l3 Z* |/ g1 w: E! X这一张不知道是哪里的牌楼。! z1 r0 D4 w- s4 m

; u  T1 U; Q2 x6 O+ h2 [, G! a1 L, I0 G7 v) S% k
3 p  ?1 P$ Z. |, c9 m) j9 F
$ E9 |7 C$ ^3 p& {. _% y0 D
* J7 Z* I+ S1 x! t
1912年兵变的劫掠者.jpg
发表于 2013-1-28 10: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次看到,珍贵!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0: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28 10:57 编辑
; M- {: L" h" o/ c4 a2 c
, ?2 e* O! y. i* ~6 o3 m关于“这一张不知道是哪里的牌楼。”图(1912年兵变的劫掠者)。
  s! z+ M. W4 ^5 D3 ]# V& x' I- u1 Q0 F: }, I8 C) i- i9 }- h
, N! N' K8 Z+ r6 v+ \" }  J
徐家宁先生的《旧影志》里有一篇《丢失的米袋子》。
3 F2 J- E2 u, G8 P- xhttp://jiuyingzhi.com/antiquephotos/1583.html
" p8 ?4 ^: E; ?( ?' f- B6 E0 _: j. Z' Q( w- J
文里有两张疑似与图(1912年兵变的劫掠者)为同一牌楼,另一基座处的照片。
' [+ H/ x$ r" _$ W0 c# F5 D6 y9 q( E; y; M" t! p

' N. I' a) t0 \7 A, i  }2 C* m7 S' P9 f1 r
; g) M2 c6 o. b# o* Z' w( O( z
1912年兵变的劫掠者.jpg
丢失的米袋子图一.jpg
丢失的米袋子图二.jpg
发表于 2013-1-28 11: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张图片刚面世,就被zhaohq兄引用过来了,
  b" y( I9 K) q  `4 {
" S! x' v, E5 |& `- G能看清文字,照片价值就大了,过去的火烧东四牌楼照片很不清晰,4 Q, Z4 v2 H5 B! T2 A4 }# f
一度让朋友们无法分清细节,甚至出现讨论是否是东单牌楼或者长安牌楼。。。。
" s- ~6 L0 F4 ^* C) l" V" V7 T这照片一下就能看清火烧最严重的是东四的东牌楼“履仁”;北次间
& S  e8 ?! {1 j- E8 Y2 U/ g* m已经完全烧毁,还留下一个类似“口”字形的豁口。
0 a3 X9 t" R# x) O$ ^# N* K通过这处特征,可以轻松判断出其他类似照片中的拍摄方向。
. R# y! r. }$ z# e8 V4 c: [. U1 u0 x8 d" J
00.jpg 7 V8 [' U! o# d  J9 J! R
/ D. @# s# J& E: X# `8 Z
001.jpg ; F9 l! \) Z( S2 H2 c

/ V, c+ x  L+ l* N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23: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28 23:38 编辑
/ ?, X& ?) s9 P( d' X, E( U
* U3 O! u5 l; z# c  m这一张是 玉清 先生1905年在《华声论坛》上传的。
# J) l8 L+ m) d& a8 Z0 \, p, ~$ o3 g/ i9 ]8 K* O5 e  _/ K
原图里(红线内)有“北京四牌......”字样。% r' ^( j& I; R+ T& d! N+ x
疑似1912年兵变火焚后的东四牌楼。/ ~8 I+ y) Z: ?& R) b
拍摄方向未能确认。6 a6 u8 J" n  g) l, i8 D

( g$ \  T8 F( D2 Y3 ^  I' [! p# a
东四牌楼       (原片).jpg
东四牌楼       (绘图).jpg
发表于 2013-1-29 08: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hq 发表于 2013-1-28 23:36
# ^# q% d! j5 p9 p& W这一张是 玉清 先生1905年在《华声论坛》上传的。
+ p! @0 K. Y1 i  O
* e% m4 Z8 g! s' b原图里(红线内)有“北京四牌......”字样。
5 D0 s7 X! z1 ~% T
这是1900年被毁的东四北牌坊,仅存东次间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4: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黑龙 先生指教!
! |, z6 W+ N1 W) f2 n0 j+ v& E& j- L/ Y6 y
看7楼图里地面是黄土路,应是1905年以前的四牌楼。
9 O) v  ^% ]$ y! ?& z# s5 V
% @) d1 \0 y- n5 s: R. p
$ U7 j/ W4 |7 m# b1 A7 O( H8 y! V
( e8 o' N/ \; Z" f! C6 f7 z7 ]9 H[求助]:
9 }2 }- Y4 w$ ]# p' T' M6 e& F1900年八国联军毁坏了东四牌楼,可有文字记载?
发表于 2013-1-29 15: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hq 发表于 2013-1-29 14:18 1 \$ J3 U5 o" G' c
谢谢 黑龙 先生指教!+ Q6 J: Y9 U( x$ F. v0 |

+ x6 l- D( J" G/ G' ]看7楼图里地面是黄土路,应是1905年以前的四牌楼。

6 ~% j& K! U$ v- N4 [5 ]. \没文字,但有同时期的照片
* k8 Q$ p3 e7 |8 J
发表于 2013-1-30 04: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1-30 04:31 编辑 2 ?  R+ F2 E1 r, ?2 }- A3 R

* `' S" P9 u# D+ C  Z1912年兵变火焚后的东四“履仁”牌楼,被损坏的是北次间及明间的楼顶部分。但7楼照片显示东四的东西两牌楼(?)均受损,近景牌楼仅剩左侧一次间,远景牌楼仅见右侧一次间,加上地面不同,显然这不是1912年的那次损坏。- B9 ^$ ^! g& q* r' f# Z' y
老照片中显示东四牌楼早期仅南北向的路是垫高的,那7楼照片也许是南北牌楼吧?
发表于 2013-1-30 04: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5楼《丢失的米袋子》3张照片,路旁商铺完好,未见过火焚毁的痕迹,与楼主发的照片场景似有不同。杀人应是事件中,还不至于是商铺已经修缮。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06: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adam58588 先生所言:9 G6 Y/ \8 [) ]) p
* }' c4 F: A8 T5 m2 g2 [" P" ]
“近景牌楼仅剩左侧一次间,远景牌楼仅见右侧一次间,加上地面不同,显然这不是1912年的那次损坏。”
% B* A* b. M% P. x. M$ p! m6 t4 ]! u6 j" B

  r  P1 o* [: `+ S/ }完全同意!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07: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30 07:45 编辑 ( `; P  o0 D; a1 ~2 g

! Y$ v0 R8 M" x+ |7 q7 G7 R# e3 Y关于adam58588 先生所言:
% D( Y( o& O1 x6 f) s) h  _* F' a$ W9 Z
“老照片中显示东四牌楼早期仅南北向的路是垫高的,那7楼照片也许是南北牌楼吧?”
3 O" {2 f; [, T! r4 Z
5 ~9 {/ Z/ l1 U5 `1 v7 X附图01.是1889-1891年间拍摄的东四南“大市街 ”坊。
+ ^0 x8 _  P/ p' c* l# i0 `附图01.里,远景处北“大市街 ”坊的东边楼外侧(东侧),有一座前有庙门的小庙。% g7 K7 g( W1 C! e
附图01.里,前有庙门的小庙的正脊低于东四北“大市街 ”坊的东边楼的正脊。
# f8 G4 \4 E0 f8 Q附图02.是东四北“大市街 ”坊的近景,拍摄时间不详。
  D; R& l# B3 U' b* \8 P附图02.里,可以看到“仅南.北向的路是垫高的”。
4 o. m8 [$ m8 o0 K9 G
- y  k- _6 C& }  ?# `, t7楼图里,远景牌楼残留的边楼外面,有一座正脊低于边楼正脊的建筑(大红框)。
$ Y7 N. A1 \+ G7 W' A7 D我怀疑那是东四北“大市街 ”坊的东边楼外面的那一座“前有庙门的小庙”。
! b" _8 [; p2 O; @- q7楼图里,还有一处疑似庙门的地点(小红框)。
+ b! @7 C3 W" g9 C$ W% D1 Z6 A$ x5 p) E

3 c+ c! o. r# v/ M4 }7 l% _附图03.是拍摄于庚子事变后到1906年做实东四硬路面以前。3 F, ?5 u6 N( c# g$ R' H8 C+ ]) _
附图03.是可以确认的东四牌楼。
- L0 Q( p( |; t; k, p# [/ A附图03.里,东四西北角那座3层是阁楼的商铺应是新建的,后来成为了东四牌楼的标志性建筑。! }# Q$ z: o% K) ?4 z0 I4 e
附图03.里,东四东北角的小庙及迤东的街面建筑,与7楼图同一位置场景很相近。
" ], l0 j; _- s$ t8 Q* B/ C! n
附图01.东四南-大市街     (1889-91年).jpg
附图02.东四北-大市街.jpg
7楼图.东四口-口口       (190-年).jpg
7楼图.东四口-口口       (绘图).jpg
附图03.东四南-大市街     (190-年).jpg
发表于 2013-1-30 09: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庚子年间,东四北牌楼确实被毁,从1908年出版的《Burton Holmes Traveloques, Vol.9, Amur River & Peking》8 K7 S- J2 h7 m3 w, j
一书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到。作者拍摄照片多是1901-1902年间,包括上次我发过一个改造崇文门瓮城,修铁路
! F. W* P8 v( K( n1 r) r/ a0 Q4 m的照片的帖子,其中大部分都是出自该书。: q4 k  }8 C  r, m, u, \. v
* f- a2 x# W+ l# b, A2 }( j/ j
这件事情我还没有查到其他的文字记录。我手头没有更清楚的这张照片了,不过这书留存很多,应该其他地方2 C$ x' @5 w0 E% G
还能看到更清楚的版本。
4 L" T: V8 Q8 D; j: j2 I
9 a, g# P! ~- v( o0 \! D 005.jpg
7 w2 R- }: B4 R4 G; Z
发表于 2013-1-30 09: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着zhaohq兄的话题,扩展一下关于土路。更据当年使馆人员的回忆记载;
# R8 j5 Q6 G" v9 ~
6 V- \- A9 K8 E( @1900年前的北京,因为路侧明沟排水不畅,逢阴雨季节,道路经常泥泞不堪,6 ?6 {- P6 E7 l4 p. ]! p
如果秋天,则尘土四起,公共交通环境非常恶劣,以至于夏日使馆人员都到郊区寺庙
2 z4 E* v& r! q4 P4 S7 A. A0 O* {租借僧房居住一段时间。, K- C& v  ~! E' R  m
. a& N3 ]8 d  z" `5 r/ A0 H! v
每当有重大活动,如庆典,皇帝出行等;必须净水泼街--------这个是防止扬尘,到民国初年
9 z# n  v8 t6 C! T  A9 E还能看到,人工泼街的照片。黄土垫道-------这个是避免泥泞,以及把车辙印垫平,防止车辆颠簸。* T/ E1 D7 D1 ]" {7 L$ A" @6 Q
但这样做有一个后果,就是道路中间越来越高,而两侧更低矮。这个现象在很多老照片里可以看到。2 W+ ^) ^6 C; E
这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清末, 道路硬化之后,这种落后的面貌就看不到了
发表于 2013-1-30 09: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黑龙 、zhaohq二位版主解疑。
发表于 2013-1-31 01: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组的还有一张,编号5,大家看看是哪个牌楼

1912兵变-5

1912兵变-5
发表于 2013-1-31 08: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液池 发表于 2013-1-31 01:01
. q8 u, x# s4 k  }- \* F4 I同一组的还有一张,编号5,大家看看是哪个牌楼
6 _  ?2 x. h5 @4 }
这张照片的答案非常出人意料,我也曾困惑过很久,暂不公开,让大家想想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4: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31 15:32 编辑
/ n( G2 U1 ^/ ~
, N1 L; r/ O( K3 y# s2 x2 b8 V7 R1 A关于18楼图,太液池  先生言道:
5 k2 I, Y6 }6 V6 e- e/ m“同一组的还有一张,编号5,大家看看是哪个牌楼”。
1 H' I6 f1 M7 P# J$ x( `2 H+ J6 {% s6 @( v6 W; ^! M
[辨析]+ f0 J/ {, C* q9 n7 m% G
A)18楼图与东单牌楼东面的街景有差异。
* ]4 e# ^( {7 U8 K+ i2 JB)18楼图与东单牌楼东侧边楼的雀替有差异。. T5 s+ L- v+ S. o- o% t

3 x; r) L0 Q; ?1 k% _贴2张1910年以前的东单牌楼进行比对。6 ^+ I% m1 O' s+ U0 q/ P( x
我认为,18楼图首先排除是东单“就日”牌楼。
5 I, q6 K5 N1 c7 [) L& b4 I' r' K! L; S
022.东单牌楼-就日     (190-年).jpg
023.东单牌楼-就日     (1906年).jpg
18楼.哪里的牌楼      (1912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5: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31 16:00 编辑
& k* s3 U' D5 n( g
8 n5 t% J6 |( H关于18楼图,太液池  先生言道:7 B- C  z7 j$ @  H4 L+ x
“同一组的还有一张,编号5,大家看看是哪个牌楼”。+ m* @2 _% {+ P" y0 k  `5 n- V
; _' ]. L+ `% X* x$ q" C) F$ z
不轻易排除18楼图是东四的某一座牌楼。5 E$ S. j; v& i8 L( V0 U4 b
3 Z2 a: y3 {4 U
假定18楼图是1912年兵变时期拍摄的。
4 m( K- T+ V) L. d# w$ x! I. X拍摄的时间应该在1912年3月初(兵变始于1912.02.29.农历正月十二日夜)。
7 V/ ]* B& L- `% S- j
) F# f: i7 q. ^( W5 }根据季冬季节的光影,5 n! y1 l: M0 n5 F+ U0 m
A)排除18楼图是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拍摄的东四的“履仁”,“行义”两座牌楼。7 ]% m7 l: U* L( k' d
B)我认为,根据街景里残存的建筑,可以排除18楼图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拍摄的东四北面的“大市街”坊。
; g- I8 z. X7 T/ J     简言之,18图后部的废墟不是我们曾经讨论过的东四东北角的那座小庙。4 N) J! h4 K. [! n; a3 m  k3 K. o) f
C)根据18楼图里地面的光影,疑似图右(画面外)还有一座残破的跨街牌楼。
0 d- I" q2 E4 B" H9 G      根据18楼图里地面长长的光影,疑似是在冬季下午的3~4时拍摄的。
8 h% ?; o+ h" y. R/ d      我以为,不能排除18楼图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拍摄的“履仁”坊。% e+ V0 r  c" b0 s- ], P4 ?

6 m1 `* w0 Z% z3 z" [# @+ Q% B2 b7 a. o
089.东四北-大市街     (1900年).jpg
090.东四北-大市街     (1902-06年).jpg
18楼.哪里的牌楼      (1912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5: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31 15:31 编辑 " k9 i) p4 H3 G2 E$ J9 L: i
: U8 u. g0 z% s
关于18楼图,还有一张不清晰的上色照片。
" `# O3 [# A" g( d2 b1 M
097.东四口-口口       (1912年).jpg
发表于 2013-2-1 02: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液池先生贴图,看起来两旁建筑距牌楼较远,似乎道路宽阔,不像东四街景,这是不是长安街的牌楼呀?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03: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2-1 03:18 编辑 0 k  k7 B. C: F* s/ D' b. F

6 ~9 R3 L$ M) n长安街牌楼的边楼是7组斗拱,下层是7块花板。) R4 b  R% k2 `! @( X+ C% M4 _
* q0 {5 [# N6 e6 x# _) `
036.长安街-东牌楼     (1909S明信片).jpg
504..哪里的牌楼      (1912年).jpg
发表于 2013-2-1 05: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2-1 06:10 编辑 5 ]( F8 O; I4 |! t% W% T* f( K

7 |5 D. [& }/ {# T# Z  h0 U2 F太液池先生贴图,残牌楼次间5组斗拱,下层是6块花板。考虑东交民巷西口的敷文牌楼,在1900年被毁,后重建。
) {1 J- y2 N4 }0 V' k( L$ Q: F) x
- W, y) A; c$ G0 r自己否定一下:路面不符合1900年,当年那路口有大高坡。5 M  n3 ?# ?! B( w7 c  ^' G" G

3 ^. Z% T( g. B/ o最后还有一个要考虑:西单牌楼。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08: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2-1 08:42 编辑 ; |: y' {0 _, m8 E1 O4 ~/ m
# I( T2 N: W8 ~* R
关于adam58588  先生描述的“牌楼次间5组斗拱,下层是6块花板”,这种规制的跨街牌楼大概有12座。+ l5 Z# z6 U6 C, n7 j$ X
4 M8 z% w6 O, {, m9 [8 e5 a
A)东交民巷(西口)“敷文”坊。
  a2 g8 q& |# D8 U7 \B)西交民巷(东口)“振武”坊。' f) ^. Y. _/ G8 M- ~" A6 ~7 c& D
C)东单“就日”坊。: J; K8 R( `5 }. p3 Q; ]
D)西单“瞻云”坊。+ J+ C8 t$ v" M" E6 X4 s
E)东四牌楼(4座)。
  m0 F! v& d+ O: mF)西四牌楼(4座)。
" D6 c  x, @% c: U4 `8 s2 n2 J2 {+ S' Q3 x, N7 [
/ l5 Y) n1 ]" |
关于adam58588  先生  所言:, s: c7 h3 l. O: Y( T
路面不符合1900年(的东交民巷西口),当年那路口有大高坡。% V1 n. ~) Z) P7 n8 t, _* i8 N

" c# C3 U3 B5 x7 E  i" P图015.是189-年拍摄的,疑似是东交民巷西口牌楼(未确认)。
- o7 |# B) j4 z再贴2张没有了牌楼的东交民巷西口。. K* |, V3 O* a$ f
1 w8 U8 g) n: ?. C. ?' h/ B! c" \

6 V4 a) A. L1 w; a$ O3 d2 v
015.交民巷-东牌楼      (189-年).jpg
941.东交民巷-西口      (1900-01年).jpg
942.东交民巷-西口      (1900-01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08: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2-1 08:46 编辑
  @" T) R& G8 K3 Q  e  \- Q  p2 R0 W
关于太液池先生的贴图,图里有一点我很疑惑。$ R! j6 q8 _- e& a  f( M6 F* q
地面的阴影(红圈内)会是一座(残留的)跨街牌楼的影子吗?
4 E0 J% M5 z7 n! R+ H
哪里的牌楼      (1912年).jpg
发表于 2013-2-1 09: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不论是东四牌楼还是东、西交民巷的牌楼,日光影不能斜射到这么近的距离。
发表于 2013-2-1 09: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液池先生的贴图顶部不清晰,zhaohq 先生彩图正好弥补这点。
+ P$ h5 C7 r  Q" z3 }: _1 c, C$ g可看清明间的高冲天柱已折损,这与zhaohq 先生2楼的照片不符;5 k3 K4 Y. U) c9 V0 V7 q
与黑龙先生6楼、15楼的照片也不符;
+ _. i  w- ]( {+ u1 W与zhaohq 先生7楼的照片仍不符。
/ {0 ^: y: V' P1 Q! t# J! \) b所以该损毁的牌楼,很可能不是东四牌楼。
发表于 2013-2-1 11: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adam58588 发表于 2013-2-1 09:28
; u* L9 G- U" J( r8 s+ w太液池先生的贴图顶部不清晰,zhaohq 先生彩图正好弥补这点。7 ?! r' w( R4 y' k5 \! O
可看清明间的高冲天柱已折损,这与zhaohq 先 ...

# F/ V( u8 m2 _, z! j3 q9 [哈哈,终于看出端疑了。。。。确实不是东四,貌似东四只毁了东牌楼一个牌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8 23:49 , Processed in 1.21568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