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5-5 5:59:00的发言:
6 q( j1 Z% L2 s. g7 }2 J+ P6 ?& b同意飞哥的观点! 2 l, f. K' x+ L+ U! p5 e v
" i( A1 p1 b, h9 {7 [' u a
% c5 L: Q7 `, \ s
) L' }0 g m0 W9 L5 ~# w* i4 D
我也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3 {2 G. {0 \' P6 Y5 ]$ s
( z) u# q: \2 H4 ]) s5 B1)由瓮城墙垛口下的射口看,每垛一孔,1楼原照片是前三门箭楼之一。 # G# c2 A: Y& G4 N1 g5 k" _
* A$ O1 m6 @) r( ^* U2)正面4排箭窗,每排箭窗12孔,1楼原照片不是正阳门箭楼。 2 [( t) J c! |+ b, o _1 A% o% C
6 Q6 K# Z ^9 @1 F$ E8 q
3)1楼原照片未标注拍摄时间(网上转贴来的,原标注为崇文门)。 9 C ?) r4 {! W3 t8 w; W
- e4 {+ S. c- g' c9 o* M9 L, J) [+ l
1楼原照片箭楼右侧(图片左侧)垛口处有损毁,我怀疑不是崇文门箭楼。 / I6 [. X+ Z$ u
* M: h% M# T7 ?& H4 v' k从照片中部观察,箭楼前有一座铁灯杆及杆上的路灯。[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5 8:11:58编辑过]
3 r% a/ V9 k; m3 J% H. |为什么每次看zhaohp的考证都觉的有的牵强,总觉的论证方向过于琐碎单一,不容易让人一目了然。 ' g( q" s( z! s7 F4 ?5 T. m# ?
4 h& i) {! M: s# z# X8 S0 d我没有证据证明这照片不是宣武门,但我感觉直接判读宣武门证据不足。 * a, R9 j; p8 I5 Y- S: X
/ }6 M9 W9 Y/ e( M' B
箭楼正中没有门洞自然不是正阳门,远比数箭孔简单啊。
2 b9 C4 k7 B5 U+ Q" f8 r& ~ ; f- K* |$ }8 } A! D' F* J
崇文门早毁,看人物服装交通工具至少是00年后,就可证明不是那个年代了。 , @! ^6 Q4 s" A! ?( {# ~ \
% ^3 E( N3 @; z8 p0 w$ ~, k那个铁杆用途未定,怎么确认为前三门独有呢?目测似乎是维修电线杆或路灯的简单脚手架。有可能是其他箭楼啊。
$ m I! J* P! }7 s3 b& R% G 1 d: B, I- _( C" `
至于每个箭垛下都有一个射孔为前三门独有,更是还要仔细考证的问题,我在你另一帖提到过。早期的照片其他门也有的,
7 |6 I4 b! s( y6 _. X只是民国中期后的照片很多箭楼维修后可能改动过,所以那时的照片上的箭楼城墙箭垛都稀奇古怪的。 ( T$ U2 V; ~: |# ]! s4 z+ N2 \; q
当然这个证据也不是特别充足,算代考范畴。 * N5 b& G6 I3 o. Z
8 O7 _- x7 {& h' H5 c) H
关于这张照片能看到的是虽不是00年前,但时间似乎不是很靠后,我认为是1910年前,看人们的着装和精神面貌以及周边环境
- L' U: C! H: A1 ?( d& K0 q还很破落;古朴,和民国后不同。需要注意的是照片下方可以看到一个类似桥栏板的东西,且地势略有上拱;
3 F3 l3 ^' W% S5 i) l怀疑是护城河外的石桥。印象中其他老照片中宣武门外的桥似乎坡度不大,所以怀疑是阜城门,当然这个也还有待考证。 ' s+ t5 D$ ]' J/ a$ }
" ` t: p- |4 M/ r) |
# i0 ?' X, F1 f% i! C9 M4 `
2 G0 N$ \' F( ?) M: B 4 }2 t) Q' }/ E
& g0 c; q# ?/ K8 Z*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