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59|回复: 46

另一角度看颐和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22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去颐和园瞎转,觉得没什么可拍的了(今天北京的雾霾太大),突发奇想,何不冒险爬墙头的办法拍一些不同角度和不易看到的颐和园建筑呢,随办。希望大家喜欢!


牌楼、佛香阁、转轮藏、擷秀亭、"万寿山昆明湖“石碑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0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
发表于 2011-2-23 0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霁清轩那有段围墙挺矮,如果是两个人搭帮就能拍到里面,我也曾在那转悠了几次想看到里面,就一块石头较高点,可站不住人

' h" c8 K0 L$ U* H; k

我想您一定是爬树了

发表于 2011-2-23 0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昆明湖北岸,长廊邀月门的旁边,乐寿堂西侧,有个不大被游人注意的小园,叫“扬仁风”。有兴趣的人注意后可以发现,这个小园的建筑格局有些特别;而且,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呢?原来,这个小园是按一段故事设计建造的。

8 m1 t! V1 ? G/ q& y( q
* ?6 p. k3 |" n$ |! Z9 S4 M

  相传晋朝时候,皇帝昏庸透顶,满朝文武也只知吃喝玩乐。百姓们叫苦连天,丰收年景都吃不饱肚子,一遇荒年便逃荒要饭,子散妻离。这时候出了一个很有抱负的青年人,叫谢安,他后来当了东晋的大官,就是他指挥他的侄子谢玄率领车队在淝水把前秦的皇帝苻坚打得大败,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话。他有个朋友叫袁宏,被选当了官。袁宏临上任时去向谢安辞行,谢安在宴席上拿出一把大折扇送给他,同时做了一个搧风的姿势,意味深长地说:“愿君上任之后要施仁政,扬‘仁义’之风。”袁宏很敬佩谢安,记住了他的话,后来,他果然为百姓做了些好事。而谢安赠扇“扬仁风”的故事也就流传了下来。

8 B+ m% v# j% h; L, k2 Y/ p
# B+ T5 ~1 ?% Y% k J Q$ ?2 W

  这个小园的设计,就是在“扇”和“风”字上做文章的。它依山修建,整个是长方形,顶端的殿宇呈凹面状,好象一幅扇面,俗称“扇面殿”;殿前地上有八条青石,算作扇骨,两样合起来,就是一把展开的折扇。前面是一处“一”状的假山石,伸出一条小径,直插种成一圈的冬青,成个“中”字,小径终端又是一处假山石,傍临一个小水塘,成为“一”状;再加上砌成“几”字的围墙,凑出一个繁体的“风”(风)字,表现了赠折扇、扬仁风的故事内容。

0 @5 V2 g/ v2 s: T5 t' |6 A- N
2 {8 D) z- J' z: J3 l. P5 \

  这所园林,构思精巧,布局紧凑,同时反映出园林设计者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理想。看看它,再想想这个故事,还挺有意思呢!

. l% W& t% ?0 C) ?. G. P' {' B- {+ d

 

5 h$ A6 L) v0 N O: h7 @

为吴老贡献老图一张:

. m i/ X! ^, B# w0 h. h

另一角度看颐和园

另一角度看颐和园

发表于 2011-2-23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支持,谢谢版主加精!


发表于 2011-2-23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的精神可嘉,再次证明颐和园是常拍常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2-23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角度果然不错。
发表于 2011-2-23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吴老的精彩照片 呵呵  吴老辛苦了
发表于 2011-2-23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照片和相关文字很是感动啊,但我想我们拍摄照片就应该这样,一个地方尽量多停留一些时候,直到自己感觉拍"恶心'了为止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霁清轩四方亭和什锦窗爬山廊: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霁清轩北面的八角重檐亭: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霁清轩西北角的一个小院: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霁清轩军机处。为办公方便,慈禧在此建造了军机处: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谐趣园知鱼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这是今天颐和园的收获,希望大家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逝去的光阴在2011-2-22 20:44:00的发言:
7 b) ^8 m5 h6 R+ L; ~# r% a+ p : h, ?8 N8 l7 ` m . t8 a6 i# m. r& T

   怎么拍的????

2 u! L* X) T: i3 s2 \ / \9 `$ m1 m4 G: n# p/ Z3 W: ?: w * p) B0 M3 K2 F; B0 p% F

这个真是爬墙头啊。
发表于 2011-2-22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w* c, V0 D: ~5 D6 B$ v

   吴老辛苦了!注意安全。谢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霁清轩:三开间,南、西、北出廊,东西连接爬山廊,油饰海墁彩画。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一点的“霁清轩”: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地葡萄海墁彩画,在颐和园都少见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禧在霁清轩建的酪膳房:


发表于 2011-2-22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太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仁风”有着很好的典故(网络可搜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背阴记载了乾隆自叙的建造清漪园的原因和自己的反省。石碑两面还有乾隆刻诗:



发表于 2011-2-22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差点拆楼,还以为是一张呢。

' `& C5 q+ i4 P; R- ]5 ?5 S9 G: }

吴老,爬墙头这事,您还是慢着点儿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霁清轩”双卷垂花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8 14:44 , Processed in 1.18990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