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3-30 17:03:002911的发言:3 L6 S$ s/ O: |4 Q+ P* G' h+ r+ h$ L
用现在的思维和观点去评论那时人的做法有失公允,你在当时未必就会制止吧?!可能也是振臂高呼者和参与者呢。但是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是必须的。 % }0 M! x# K1 ?7 S" v
7 V* J$ X% h0 j: L9 L
割断历史看待历史是读不懂历史的,只会在
4 Y9 D2 ?. N+ r" e/ d; L+ s# V 4 f) i9 y' `; k) Y4 U
现实中东倒西歪中摔倒,直到永远爬不起来。 0 d: m% E @( l& i& Q6 ?
8 _$ N' y" L' q+ O 吴老这段曲阜文字勾起我的一段回忆,也许是同辈人有着 ) s- W& d0 X$ Q% G
相似的经历:
2 @0 B- ?6 F* V% h 我是74年去的曲阜,那时孔庙和孔府已开放,可以参观, / C! j' E: X$ ~3 \! `
必须以“狠批”“声讨”的“感情”,去接受“再教育”。 / [' g8 L' A0 @. ]
孔林不对开放,我是从后面放羊人扒开围墙的豁口进去的。 + _0 B; o$ ]& B) q
那种浩劫后凄凉和悲壮比我第一次进圆明园时更加震撼:
! h( t( }. A2 K5 P7 b 圆明园精美的东西已剩无几,即使有也被田地树丛和荒岗 + J+ Q w+ P) }/ U* F
掩盖,看不到什么。 4 R7 O! t/ X: B C, h3 N7 ~4 \! D
而孔林却是另一番景象:大量精美的坟墓石雕,石碑,石像生,
" F$ C) H; b" @" u 石供桌,石供器被推倒,砸断,砸碎。很多坟墓被扒开,砸
7 n( B$ V- D* p" ]' f0 u 烂的棺材板和白骨随处可见,到处是杂草丛生,荆棘漫道, ; }/ C7 D2 G2 p1 y0 j' Z, H1 I
最怕的是被棺材钉扎脚,这也许是整个偌大的孔林空无一人 0 e) b$ F5 s$ G5 I: A( U
的原因。
K6 g1 Z! k, ?" H0 [ 孔林给我的印象是古柏很多,乌鸦极多,到处可见鸟的粪便。
4 P8 F9 K% M* d 我当时只想看看孔尚任的墓,也许他的墓在孔林里算是很不
* H5 m: K! O/ q8 [ 起眼的,所以墓碑基本完好,位置靠边有参照物,相对好找。 * [7 z. o( G; f2 o I
找到之后,本想一番《桃花扇》的联想,却没了兴致。
; y) a" T7 ~, E' ^1 D. J7 } 夏天三点多钟就觉得孔林里天已昏暗,鼠獾乱串, 虫鸟哀鸣,
4 p% F# h9 I" ~* i6 e+ P0 }5 W0 h2 ] 阴森恐怖,没敢多待,只好择道小心走出孔林。 4 W- e6 _. p9 S
至今回忆起来仍森得慌。 1 `1 s g' h' \4 {
以后也去过几次。看到原来松柏巍耸,林木森森,古墓幽幽
& {: }8 {2 H9 {, Q 的孔林没有了,孔林内很多林木被伐掉,修了柏油路,四通
& Z: {7 z' U1 _8 l, t 八达又添了观光车,游人像逛公园那样穿行在水泥修补的坟 # |! N# ^6 N7 |2 K/ ~+ ~" O1 ?) p
墓和叫卖的小贩之间,情侣依偎在墓前的供桌上,游客在翁
! {0 I9 W) ^- L3 V) d 仲前骚首弄姿…… . Z# _1 f: x3 `1 d
人死了为什么还得不到安宁? ; N S) ?' m1 ]6 m* A
后来去曲阜不再去孔林了。 " X* T1 L5 @% ^ ^/ q2 W6 S
, q. s3 c6 y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