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28|回复: 33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29图较多,打开稍慢)[含10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24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先曾试发一文:民二十三年之北平国立大学.见反馈较少,于是就暂缓了这一主题.最近孚王府一帖促使我再作此文.

9 O2 ]) ]1 R2 }: S

醇亲王南府是论坛里网友涉及比较多的一处,相对熟悉度也足够.个人对目前此王府的保存现状并不是很清楚,文中所引图片说明即原文所示.或现仍存,或现已不存,均待大家详解.仅知太平湖已填埋不存,其西花园也已不存.

; p; }) P' R+ a0 i% A& t

 

2 j7 C e. e; S; _" B& w

 借用论坛里的一篇旧文: 北京的四处醇亲王府

/ R7 _% N: o5 S. q5 _% {* J( \& w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11&Id=41948

. Z' k. F$ f" E. v/ L# D6 ]5 ?

 

2 f! O; G9 Y( A: S, a& c* |0 e

 我就不再引用上文的原文了,民国十二年五月十三日,在醇亲王府南府的建筑内开办了北京民国大学,这实为一座大学的名称,而非泛指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建国后,由中央音乐学院和北京三十四中学共同使用此处.在北京民国大学的相关介绍作品、学生纪念册等作品中可寻原醇亲王府的踪迹,对于现在已经恢复的部分王府原貌,我并很清楚是否有参阅过这些资料.我就全方面的引用多图来呈现仍保存旧貌的"醇亲王府".

# x$ l# O$ J: a0 L5 L

 

H( q( K/ A+ }* L9 i5 B

 这幅全图不仅仅能寻觅到原来王府的格局,而且根据全图中的位置说明能分辨出其具体位置.但原来王府建筑的名称无.

, C3 N/ E; @( U% {/ W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 n+ V% \7 m1 D/ ?& F1 n

 

$ t3 O# d: ^0 k6 m

 我并不是很清楚这两张照片里的校门是否是同一座,因为是来自于两本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出现.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 U3 r' D* f6 H2 R

 

8 e6 d' n$ t2 D! k0 q

 王府中的宫门也有不同,此处就题为"宫门".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 M x4 ^* ?( s4 s* m8 ^7 `

 

$ f( \ W4 t7 T/ e$ E% Y8 z

 而下文中两张全景合影的分解图可以完全辨析其大门前的旧貌,第二幅全景图中所出现的亭子,在下文中也会再出现.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 I; v( x7 D+ |( W+ E9 b) B' [8 x

 

- ~6 Y6 w( V5 O" ?# ?" o$ l/ G, L

 办公厅依照全图来看,似为银安殿,依据一文中关于"民国大学大事记"所记载,民国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 b! a" x9 q* Y" G

正殿失慎烧及配殿三所".这里所说的正殿应就为银安殿,在建国后音乐学院占用时,银安殿已经不存.似此时烧毁.

1 d J0 h' I e1 O8 ^. d- Q' K/ J

据之后的大事记中并没有重修之类的记载,也或不详.而此原文所标为"办公厅",是否即为银安殿或其他办公处,尚需根据其建筑格局等来具体判断.在几部相关作品中,只有这一张照片.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7 ]* X" U0 ^8 S2 o/ S2 _9 f

 

" U& m7 L# X) Y2 \

 图书馆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醇亲王南府与北京民国大学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继续

/ [+ W% L& i/ u5 n. v% Y

 

( m( H. d. L( o

教室,对照全图应为东路北路建筑

* v; `4 j* W2 C: b9 B7 C



5 K/ ?/ J }& y4 Q% L

 

) I2 J5 |/ ~6 Y* _& ]$ y( y

此处全图似乎并没有一样的名称可寻,待考

6 L2 _2 y6 I+ u8 F

 

9 Y5 [. q: @$ }

此图也尚未细考

2 K( X' V/ u, S2 _" B

 

! K5 D4 l; R- ?' u' U( T% [. C

自此之后的照片皆使用原文所用的标识,有些建筑并没有在全图中有所体现

8 t, R+ w4 Z* ~# [


" h' H% I6 P6 v, b! [5 i7 ?


+ M( ^) n5 c& I* e) e6 d


0 G" p7 }; U9 j! J

 

; \5 q( L2 z& T, [

这个"洗三",我也还未细查为何意?此处建筑似现仍存.

4 Z, m# ]- v4 a, H, I3 j

 

2 D; f9 K6 E# ^ O; H7 |

在醇亲王北府也有一九思堂,此南府据记载也有一座,此照片就题为九思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楼部分皆为原花园部分,我尚未找到原花园中具体景致的名称,很多沿用文中所示.譬如大成亭、毕业纪念亭.

" _' y$ M8 S3 g" f7 @, F

 

* h! D6 w l! s( n

( b) b9 Q5 X2 Q$ ~, U


( ` P6 p2 I! ~8 j) k* I: O* G


; n/ M' U M; x4 M, J: k


, p5 I1 a! e; ]+ [: x- S$ t

 

$ o3 x$ C& h( h: E# O/ I" r

此即为一楼合影中出现的一处亭子.

. m, a* u- c7 |+ }; _( Z

 

! L$ v( r9 i% F% d8 r2 J+ n0 m

下面一系列照片都题为"太平园",我想实为"太平湖"而命名,皆为花园内景.此王府花园现已不存.无法具体考证.

( J1 R5 d8 D( K' m F4 y

 

4 U _% A8 j1 N8 T1 p% O

. v4 O8 j1 h) R9 P1 X


# A- r, n, E; F- h9 p# k: W


, r* F. d* ?. B3 A9 d4 f; E


. E5 ^5 p# ]& s3 K. H

 

& i) `+ J6 X6 u% A2 a

至此,二十九张图片来自于四部关于北京民国大学的史料作品中,大致可辨原醇亲王府的旧貌.由于我的认知有限,在作文时也有很多疑问,所以不能一一说明照片的位置或信息,还望网友们一一补充.之前是否有出现类似照片,我也没有细查,或为重复,就当再看一次吧.

发表于 2010-4-25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好片.
发表于 2010-4-25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R+ m; D; f( U" g! Y H" h1 ]

这里一般猜测是九思堂

发表于 2010-4-25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复原图是不正确的 在西路建筑的西侧还有一列建筑 我管它叫外西路 这是醇王府的特点 西路有两列组成 1959年的航拍图清楚的显示这一列 北府也是这个特点

" E9 l* E2 m1 G7 ^ c0 Q

 

9 K1 I w) A. j; D& \+ d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如果看全图可能更容易帮你们确定具体位置.

) u: X: T3 H- G) C4 H

http://good.gd/485332.htm

% V! N7 K0 j" N% [6 J5 z& `

 

9 D2 Y/ I `7 Q) r& g E

那个图书馆就是后罩楼,全图标明的很清楚.而银安殿我也疑惑,或许就是没有再重修过.根据其大事记中所述,民国十二年五月十三日迁旧醇王府邸,六月二十七日正殿失慎烧及配殿三所.在迁至王府仅一个月后,银安殿就不存了.

& z5 g- [) K1 w+ y

 

8 X: p; r& L4 t6 k' o% }

男生宿舍那个信息似乎很明确,位于最西边的那个院落.

; V( O) ]% V8 H4 z

 

9 X: F I% _ D2 m: A+ M5 s- ?

其实醇亲王南府的现在的照片论坛已经有很多了,所以我觉得可以搜索查找下.其实现存的建筑大致仍保持了原来的建筑形式.并没有变化很多.而不存的建筑确已就不存.

& f& d: B: W' T! r

 

3 A: ~8 w: ]# k: j7 i0 W% @

这个如果你们觉得有需要就行,相对我来说,可能偏重点不同,对此探知的深度有限.

发表于 2010-4-24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 `3 j0 m1 f9 l8 ^, q

 

" @. v7 Q+ }$ X5 V7 g/ T# [+ r

这种大门已经不是王府大门的规格了 南府升为潜邸 进行了皇宫一般的改造 把正门南边的倒坐房改成了这个八字影壁的大门 并把狮子挪了过来 原来的正门反倒成了二门

发表于 2010-4-24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府邸寻踪》上有1959年的南府航拍图 在我手机里 等有机会我传上来
发表于 2010-4-2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7 R- J3 j- i! R/ L

 

- I# k; M S1 \( E2 m

这是后寝门 他前面的银安殿不存

发表于 2010-4-24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 h1 I# Y* f7 _2 ^

 

1 l0 m& T. c+ M. f2 m6 h6 z

这就是原来的正门 被改造成大殿 狮子挪前面新建的大门去了

发表于 2010-4-24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D% z0 g2 E+ @) E2 y- N

这是最南边大门中央门洞的放大图 可以清楚看到里面以前的正门的中央隔扇门 与上一页的图完全一样

/ q/ T* m$ s: K8 V0 g3 p4 Q3 D; Y( I

 

8 P- {# ]1 b# M# O q7 F

根据1959年的那张航拍图 原正门和前面的新开大门之间是一个广场四合院 东西是原来的阿斯门 广场中央由一个圆台和四个方向延伸出去的道路组成 圆台上似乎有一个树一样的东西 就是照片中看到的那样

发表于 2010-4-24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 f) |( }1 C* H7 P

 

3 x. H4 o- n% M% E8 S) \9 Q

似乎是后罩楼 下层槛窗前移到檐柱

发表于 2010-4-24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0-4-24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ishon在2010-4-24 13:20:00的发言:
9 _- A) v/ a! ?& t0 U& X

6 Z* Q) o2 v$ A6 I; c) B

" C& \6 n' H, f7 ?( P2 `% W3 ^

 这幅全图不仅仅能寻觅到原来王府的格局,而且根据全图中的位置说明能分辨出其具体位置.但原来王府建筑的名称无.

% j$ q* N! j2 O: u9 M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北京民国大学全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P5 C" `; x( k6 g

 

+ p# c: c+ o, m' I7 Z

 

* G% i+ X, P, a1 E+ ?

1、兄此文甚好!全图和照片都很珍贵。不知是否还有分辨率更高的“民国大学全图”?现在的这张图分辨率不够,放大后很难看清楚上面标注的文字,使用起来相当费劲。

发表于 2010-4-24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办公厅:我认为不是银安殿,而是正门,理由如下:

4 H9 l; U1 J- O, ?4 |( @% O6 S, y& l


   一、按照规制,亲王府“正殿广七间”,而照片中的建筑只是五间,这一点两者不符。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郑亲王府、恭亲王府等的正殿就是五间,但从总体上来说,五间正殿所占比例毕竟很少。

6 N9 e* G7 G% N9 `; s$ Z* I. O' l

 

# T" z5 @( N, p( \& n D2 l) R2 T

   二、按照规制,亲王府“正殿上安螭吻、压脊仙人,以次,凡七种;余屋用五种”,也就是说,亲王府银安殿上安有七个仙人走兽。而照片中的建筑上面只有五个走兽(以绿框标示),由此也可判断出这不是银安殿。

8 g& M; T* M) M+ Q7 l$ p


/ `+ u# h* x1 w

也许有朋友会联系到上面所说的少量亲王府银安殿是五间,那这些五间银安殿上的仙人走兽会不会就是五个呢?由于恭王府的银安殿毁于火,且没有照片存世,所以无法对照。倒是《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正好有一张郑王府银安殿的,仔细观看,上面正是七个仙人走兽(以绿框标示)。由此可知,亲王府的银安殿即便面阔五间,但仙人走兽还是会符合规制的安七个。

* M& C) _8 `% E* B* S% G, T


5 Q5 c; y9 o/ e& j, B

   三、从“北京民国大学全图”来看,正殿前面有月台和丹墀呈倒凸字形(以黄框标示),可是,照片中的建筑前面,只有丹墀不见月台,所以与图不符。

2 x3 T0 f6 A1 t2 `


8 t2 J& x8 x& {. I0 p4 \

   四、通过上面三点的辨析,我认为府中建筑里符合面阔五间,歇山顶调大脊,压脊仙人五种,前有丹墀这几个条件的建筑,只有醇亲王府的正门(指宫门,非八字影壁的临街门)。

发表于 2010-4-24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A, ^, T' k) d& y

 

( g4 L8 h8 S- L1 F0 V( M5 o

这好像是东阿斯门外的校门

发表于 2010-4-24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v& d& H( R0 a" d0 M( W4 l

 

) k4 e( L0 }/ h! |, q& ?

这是最南边八字影壁大门外西边

发表于 2010-4-24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3、图书馆:我认为是后罩楼。因为府中只有后罩楼是上下两层,面阔五间,但照片中的后罩楼已有小的改动。

* z, Y* S! j6 Y6 o0 T

 

1 a9 }) H3 W& {" o

4、“教室1.jpg”中的建筑,我认为不是“东路北路建筑”,而是中路的“寝门”,理由如下:
  一、该处三间一启带两侧三间顺山房的建筑,前面有月台和丹墀,这是典型的中路特征。

1 l4 Q7 z4 R+ I# ^" \. D; W/ P

  二、对照全图,可以发现,寝门前正有月台和丹墀(蓝色框标示)。

6 \) D$ w" {) ~& Q, `



6 L' b( i2 V6 B5 b6 l7 `

  三、实地考察醇王府南府的寝门,虽然现状保护的不是很好,但依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三间一启的寝门和两侧的顺山房。

2 G7 }0 @3 y) }, z

  四、综上,我认为这张照片中的建筑师中路的寝门。

: w0 ]5 s0 ?! L! h x5 z

 

" W) M# N4 V' P7 G; G! w

 

( @( }5 N& j# R1 U, S

 

9 f6 _* M* m0 o

5、“1924年某建筑前合影.jpg”这张照片中的建筑,就是前面辨析过的寝门。理由如下:
  一、中间的建筑三间一启,两侧为顺山房,和前面照片中的建筑形制相同。

* R& m- W! [4 g' t


  二、仔细对比两张照片中建筑物的窗户(以紫色和青色标示),可以发现两者全同。

: g/ Q F% @' y+ n, N1 @

( Y* a9 e* X3 X7 }



  三、因此,我认为这张照片中的建筑依然是寝门。

发表于 2010-4-24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ishon在2010-4-24 13:22:00的发言:
3 F8 A: Y0 k5 A j3 P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毕业纪念亭.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Z, b9 j( \6 x: ]8 z1 I' O

 

+ c( O W8 V0 I! z! B1 d6 Z1 }

 

5 P3 r7 q7 g* p& ]

此即为一楼合影中出现的一处亭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园景.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q; ]3 t8 q, w" \

 

: x' \# w1 @% B* q) i- K! O9 T; p

8、“毕业纪念亭.jpg”那张照片在《旧都文物略》一书中也有收入。

9 I2 c0 |9 }/ }


9、“园景.jpg”中的亭子,《旧都文物略》一书也有收入,只是稍微有些小的区别。

发表于 2010-4-24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有现在的对比图片就好了
发表于 2010-4-24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3

?" k3 Y* {- G7 Y, C* n; M! n7 Q

 

6 K9 [4 \" G1 L; j! R9 O' P" u

这是后寝殿

发表于 2010-4-24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 ]7 X" S2 h9 M+ O7 F9 t

 

. d# u6 A" M" R7 A) y- E

这个建筑在这里

8 ^, V& e: Z/ k* ~9 p: q+ n- M

 

4 S9 O$ b6 m" c1 e; J


发表于 2010-4-24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ishon在2010-4-24 13:21:00的发言:
2 ]5 {. g0 D5 k1 U5 y

 

( n+ q2 ]3 O" c0 \1 j, s+ N

这个"洗三",我也还未细查为何意?此处建筑似现仍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清德宗洗三用水井.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f# l, B/ y: v# q4 S6 X; q4 T

 

3 [- j7 ]' |6 ?' a

6、关于“洗三”。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三日洗儿,谓之洗三。”“洗三”有洗去身上的污垢,以保平安健康之意。“洗三”时,还要为之准备许多用品,诸如:围盆布,小米儿,小镜子,牙刷子,小梳子,胭脂粉等等。在小孩生下第三天时,要请以“洗三”为职业的妇女来家里主持洗礼,并边洗边说许多吉利话。还要不住地往盆里添荔枝、红枣、桂元等喜果。所做礼仪很是繁琐。

2 G4 C7 A" o8 e! d


发表于 2010-4-24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ishon在2010-4-24 13:21:00的发言:
; E0 K$ @1 P" w

在醇亲王北府也有一九思堂,此南府据记载也有一座,此照片就题为九思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太平湖北岸九思堂.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W$ @+ s4 e1 Y9 ?3 o: \5 U

7、第一代醇亲王奕譞有个号就是“九思堂主人”。他分府出宫那一年,琳贵妃(奕譞的生母)曾两度临幸此邸,奕譞在“九思堂”侍宴,有初至赐园恭纪诗记述此事。

发表于 2010-4-24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Q$ Q% L8 Q9 k8 G

这似乎在这里

9 R. Y$ }6 R; ^. T( N

 

- l; n5 R# [& n1 G4 I: i


发表于 2010-4-28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帖!顶!

! V( x; O2 E1 S. [2 @$ G

感谢rishon先生提供的宝贵材料!我本人十分喜爱读rishon先生的帖子,您利用外文优势无私地为广大读友贡献了那么多资料,rishon先生功德无量!

+ b% h* B; U% O, E$ B

再感谢大-贝-勒NO20神之荣耀先生!您们今天和以往提供的严谨、科学考证使广大读友受益匪浅!感谢您们!

+ n8 P$ I0 n g3 @+ ]

收集到这些精彩论文,宝贵老照片,常使我有心跳、激动的感觉。

发表于 2010-4-26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图重新保存一下 其实只有400k

发表于 2010-4-26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ishon在2010-4-25 0:09:00的发言:
: S1 l2 O" E" k2 i9 r" U! K& a

嗯,如果看全图可能更容易帮你们确定具体位置.

) j/ f1 @+ |( x+ [' U: g! h

http://good.gd/485332.htm

谢谢,已经下载了。不过分辨率还是稍微差了点,呵呵。
发表于 2010-4-26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本书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3 21:18 , Processed in 1.20237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