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10|回复: 6

对老北京网的一点建议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21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老北京网的一点建议

3 y, h" F# W' b, Q B) p$ {

 

5 ~: f3 d8 _& h

北京,大国之都,奥运会也开了,再不被人熟悉,也不会生疏到哪去。

0 Y/ T# T* U7 e& c3 j7 S- Q- k

老北京,就不一样了。您别看什么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还有那个大裤衩子,那跟老北京无关,您也别看北京现在有一千多万人,只要在北京边上住着,都说自己是北京人,那也跟北京人无关。北京是博大的,但这博大不是有了新的丢了旧的,那样大不了。北京文化是精深的,但也不是说是有了现在的丢了过去的,那样也深不了。

7 ^7 R6 F: r8 l* x: {

 

$ s( d1 ]" v' W8 n: z2 y0 p1 q

老北京有别于北京,贵在一个“老”字。

# \+ ?+ ^: [3 P {4 ~9 {

 

4 L5 i* q' O- F$ `

这老,在于他的历史性。我们说:两点决定一直线,三点才能决定一平面,如果您要描述一个曲面,点就要更多。何况一个大国的历史。只有一个点,是浅薄的,有的九0后女孩儿疑惑“喜儿怎么不嫁黄世仁,否则不就房子汽车电脑什么都有啦”。我能说什么?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十个精明人都回答不了。脑子里没有几千年历史的人,不足以论一时,脑子里没有几百年历史的人,也不足以论一事。

5 C' P( z7 C9 ?7 |. z( l& |7 z( b* c

 

. f* { n/ E! C5 y6 {# I; x/ g

看了掌柜的建立老北京网的经历,无限钦佩。一千多万北京人没有做的,你做了。向你的班子(我新来的,还叫不出他们名字)致敬,但看介绍说你们一水儿80后,稍有感触。我一直以为:有个很怪的现象,中老年人,如10后、20后......以至于70后,文化(人文历史)装在他们的脑子里,而网络技术,则掌握在70后~90后里。老人舞文弄墨,年轻人则为网虫,老人发个图片要找小孙子。我是50后的有一点点历史感,又懂计算机,象我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多。我妈今年80了,老北京。一肚子北京历史。每次我回家看她,都要聊到深夜,她会对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二龙路中学细细地描述。可惜我不能总陪她。但我想,北京有多少中老年人,他们每天有多少回忆,能般到网络上呢?

( i5 D7 Q7 l1 G, A* b0 d3 W- M7 k

 

* l: d, e; ?0 k# q) v# l

我希望自己退休后也去你那个网络工作,更希望,我们的政府,能摆正文化建设与传承的关系。文化的断跟是很可怕的事。建议老北京网的建设和运行,不要受年龄限制,可吸收纳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幸甚!

$ J7 i9 _+ z# o

 

2 @8 {3 ~" J) s5 }3 L# ~

2009-10-21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谢大家的支持,老北京网是所有北京人的历史信息结晶,我们更需要更多的人无私的贡献他们所经历的历史,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去享用祖先所创造的文化财富!

& T. J0 v* D& ~3 i* X0 p: u

 

2 v B3 P& z8 ?

 

发表于 2009-10-22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对,口述历史很重要.
发表于 2009-10-21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替掌柜谢谢大家的建议和热情!

4 k O, X) h' U) y+ w

 

# c. {' Y8 p; x0 k h$ x/ ^# U

口述历史是很重要的一块。现在有了摄记队,有了视频网站,更容易去采访和记录老人们的讲述了。

发表于 2009-10-21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老北京网是该努力成为一个老北京回忆的记录者。很多口述不写下来是很可惜的。老人们越来越少了,那些记忆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啊。我家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有次涨了一级工资,非常高兴地打了一两"高级"散酒和我舅舅喝。几年前每次聚会还津津乐道。几个月前论坛里谈到老北京的酒,我想起这事,马上问老爷子那个高级散酒叫什么,老爷子说:有这事吗?我怎么不记得了?汗!

发表于 2009-10-21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话说的太好了

0 h( x. p! @' d% t4 P" Z

但你绝对放心 这里不仅有老人  而且很多

' h( B8 e; g1 `8 [/ P, e2 i

这里不仅有90后 80后  70后 我就是60后 这里还有大量的50后  40后  30后……

: Q% s S4 a) g# c1 a

头脑里“有一点点历史感的又懂计算机”的这里更是大有人在

' P1 x# {+ U! n* D+ ?4 n

他们都是我的老师

& k% F7 W( E& b( o

当然更欢迎您加入了 你来到这里一定不会孤独的  哈哈

发表于 2009-11-2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09-10-21 13:34:00的发言:

您的话说的太好了

! T: n$ R( g( \8 T

但你绝对放心 这里不仅有老人  而且很多

7 ^$ J4 _- Y) v) F* l5 R, K

这里不仅有90后 80后  70后 我就是60后 这里还有大量的50后  40后  30后……

& ?2 O( ^) l; U' q( a! D5 w8 Z1 z

头脑里“有一点点历史感的又懂计算机”的这里更是大有人在

/ Q6 x. @2 j/ g: e) R) v

他们都是我的老师

7 z4 e O( i" m6 B( {/ e

当然更欢迎您加入了 你来到这里一定不会孤独的  哈哈

! u/ S6 Y; V x' Q: R 1 w; _6 K/ \# h% N原来兄长是60后!实在不显,我一直把您当成70后,差点儿喊出老弟来,嘻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05:04 , Processed in 1.19621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