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77|回复: 29

[原创]武夷悬棺[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12 0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_% j% ?% v: O+ u: u$ l1 n2 _) A

     这次南下有幸领略到了丹霞地貌的武夷山景区,这里是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和蛇的王国,不仅有地形奇特的山峰,还有流水潺潺的九曲十八弯,而这赫赫有名的武夷山悬棺就在四曲之处.

( Y# b* p( R3 X; K- K4 E

  

6 E; D; ~, E; ~* j% C

     武夷悬棺为形似江南乌篷船的木棺,是武夷山古闽族先民的一种葬具,于1985年10月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武夷悬棺均处于悬崖绝壁的洞窟中,安葬搁置难度极大,各种假设均无法自圆其说,成为千古之谜,引起世界各地考古工作者的关注和讨论,形成了独特的“武夷悬棺搁置学”。

: }! T, J+ }. A$ f6 n& }
% h! z9 e9 K0 d2 d) ]0 o( Z

  武夷悬棺的最早记载,是在距今1400多年前的南朝时期,《太平寰宇记》转引萧子开《建安记》载“有悬棺数千”。1978年9月,福建省考古队从武夷山取下的“武夷2号船棺”,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 x5 M* N0 b# M( n, g


      武夷悬棺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C14测定距今3750至3295年,约为中国历史上的商代,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悬棺。武夷悬棺在历史上分3条线路向世界传播,对世界悬棺葬俗产生深远的影响。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后认为,武夷山悬棺是世界最早的悬棺,比三峡两岸的悬棺还要久远,是世界悬棺葬俗的发祥地。

! S! i0 R9 Z& R: |4 e0 ~

      要想看到它出土的地方,必须要漂流才看的到,我是为了它才硬着头皮去漂流的,呵呵

; L4 M" r0 L' [. x a9 {


 

) L& t, G% {: C- }' \
  

[原创]武夷悬棺

[原创]武夷悬棺

[原创]武夷悬棺

[原创]武夷悬棺

[原创]武夷悬棺

[原创]武夷悬棺

[原创]武夷悬棺

[原创]武夷悬棺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油可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游的东东在2009-3-12 14:16:00的发言:
是神了,怎么能弄上去的呢?油油走过大江南北啦。。。很是羡慕。。。。
% q" R' z; A6 ]) j

我觉得是齿轮吊上去的

' n& S; s# M% D0 t" h

去的地方是多了些,检讨中...

发表于 2009-3-12 0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张该亮的地儿没亮!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游的东东在2009-3-12 8:15:00的发言:
看来悬棺问题很值得研究,为什么后来不这样做了呢?其实这种葬式很好啊。没有这方面更多的资料。
8 q/ l# o8 g, V# X4 n4 z: v

至今在武夷山,还有几处几千年的崖葬没有被盗掘,用生石灰封口,考古队也束手无策,我也拍了一张


发表于 2009-3-12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神了,怎么能弄上去的呢?油油走过大江南北啦。。。很是羡慕。。。。
发表于 2009-3-12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有个传说,过去有一族人有飞行的本领,他们住在山顶上。这些棺木就是他们遗骸。

: Z7 [( w2 h% t6 ~

对于这个解释,我倒觉得虽然无法证实,但是用以解释悬棺却是最贴切的。

) H. \0 s- N6 K; s E4 j

对于不能飞行的我们来说,把自己的祖先吊在绳子(估计随葬品都在棺材里晃烂了)上放置在光天化日之下,实在是无法接受。

发表于 2009-3-12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悬棺问题很值得研究,为什么后来不这样做了呢?其实这种葬式很好啊。没有这方面更多的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漠孤狼在2009-3-12 5:31:00的发言:
第四张该亮的地儿没亮!
7 |: ^" z% g h9 ^' n

那是卡片机拍的,我所有的相机都没电了,还下雨...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3-21 13:05:00的发言:
现在漂流应该很冷的吧
/ C# Z" M0 e" O- R' X* Y! q( y# n

那天下雨,我恐水强烈不上的,后来不知道谁跟我说有悬棺,下雨也去漂...

发表于 2009-3-25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肉虫在2009-3-20 17:21:00的发言:
听说过这类丧葬方式,很特别,很神秘,不过看过一些照片,记得好像里面很乱,经过风化棺木都已经破败了。尸骨暴露。
% {4 A6 F( _6 G0 _& F

是哦,我也看过这样的照片,有的都散落在外面了。

发表于 2009-3-20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发表于 2009-3-20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这类丧葬方式,很特别,很神秘,不过看过一些照片,记得好像里面很乱,经过风化棺木都已经破败了。尸骨暴露。
发表于 2009-3-21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漂流应该很冷的吧
发表于 2009-3-26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9-3-25 0:41:00的发言:
* {0 n5 b# ]( S

那天下雨,我恐水强烈不上的,后来不知道谁跟我说有悬棺,下雨也去漂...

# D4 Z( d& T8 w

哈,我一样,就是冲着悬棺去的。

: \4 n# t& G9 B. {; Q

冬天淋雨,浑身都湿的。撑船的嘴巴都忒油,而且荤。

" |$ D) f6 G/ ~# a j

 

+ t( k' z6 k1 b

还有,那地方野味都蛮不错的

发表于 2009-3-26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武夷山吃的野味是不错,香喷喷的蛇肉!

9 Z& H6 R1 l. S0 F+ v; g# J5 t

我是夏天去的,没湿身哈!

* Y: ]7 k3 Q8 B2 M. s. K. w/ }

遇到悬棺时,尊想爬上去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3-26 21:43:00的发言:
6 Y+ X3 |$ U- o v

哈,我一样,就是冲着悬棺去的。

8 t6 n1 B' V; f

冬天淋雨,浑身都湿的。撑船的嘴巴都忒油,而且荤。

k! }4 S7 \ S$ q$ T' i1 c. [

 

" p8 D- K8 W. M! v, z+ [0 S2 u

还有,那地方野味都蛮不错的

$ P/ H$ d5 Q2 T' D: X' ?6 U& t" s

恶补了一下那个<武夷悬棺>,才知道顾野王这个人,原来这地方那么神奇啊...

# d# u9 E% v+ C u, {

悬棺数千,相当年是何等壮观啊

6 E4 C& A f/ q/ _# X

那地方是昆虫的世界,鸟的天堂,蛇的王国,野味肯定是不错

: U' O: {) J! l4 ?# X9 u4 W% T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体元主人在2009-3-26 21:53:00的发言:
1 u% W' J3 ?$ ?

在武夷山吃的野味是不错,香喷喷的蛇肉!

a8 y" K" U& i2 V7 R; r) N8 t

我是夏天去的,没湿身哈!

: V8 v+ ?9 Z" f8 E; J5 Q, L

遇到悬棺时,尊想爬上去看看!

1 i( o+ s& D/ Y$ P( K. w% ^* R

蛇...我看见真的五步蛇了,俺的娘亲啊....

发表于 2009-7-12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时候的帖子都没见过~~~悬棺年代真久远,看来越人的文化发端还真早。中原人注意到越人已经是春秋晚期了,那时侯越国已经很强盛;在这之前的越国历史都湮没了,真可惜。我因为祖籍是浙江还曾关注过越王木客大冢。

% K9 U. N8 p% x7 k2 Z1 j

最近喜欢翻老帖子,今天在学校论坛看到自己2004年编的两周诸侯墓帖子,真是恍若隔世的感觉,帖子里还有越王印山木客大冢呢。看来我关注坟地很不晚,嘿嘿~。大概包括:1燕侯墓;2晋侯墓;3鱼国国君墓;4虢国国君墓;5应国国君墓;6郑伯墓;7越王允常墓;8蔡侯墓;9邿国国君墓;10齐景公墓;11曾侯乙墓;12秦孝公墓;13赵王墓;14中山王墓;15楚幽王墓。。。那是2004年的帖子,若是现在还会增加芮国国君墓。我注意到这论坛上没人关注先秦陵墓。

发表于 2009-7-20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总得来说还是可信的,有的东西不测C14也是弄不清年代,虽然年代太久的测不出、年代太近的又不准,这东西大多数时候还管用,我觉得。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0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7-12 23:30:00的发言:
. V% A/ h% W; s5 t/ P: {

这是什么时候的帖子都没见过~~~悬棺年代真久远,看来越人的文化发端还真早。中原人注意到越人已经是春秋晚期了,那时侯越国已经很强盛;在这之前的越国历史都湮没了,真可惜。我因为祖籍是浙江还曾关注过越王木客大冢。

/ i% }8 p( Q7 i2 ]. D

最近喜欢翻老帖子,今天在学校论坛看到自己2004年编的两周诸侯墓帖子,真是恍若隔世的感觉,帖子里还有越王印山木客大冢呢。看来我关注坟地很不晚,嘿嘿~。大概包括:1燕侯墓;2晋侯墓;3鱼国国君墓;4虢国国君墓;5应国国君墓;6郑伯墓;7越王允常墓;8蔡侯墓;9邿国国君墓;10齐景公墓;11曾侯乙墓;12秦孝公墓;13赵王墓;14中山王墓;15楚幽王墓。。。那是2004年的帖子,若是现在还会增加芮国国君墓。我注意到这论坛上没人关注先秦陵墓。

" X. b) o @; I2 d+ G- D! ]

是我2月从武夷山回来后发的,哈哈哈,你没看见的多啦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0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碳14的测年结果很怀疑,有的误差在好几百年甚至千年...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7-20 0:31:00的发言:
其实总得来说还是可信的,有的东西不测C14也是弄不清年代,虽然年代太久的测不出、年代太近的又不准,这东西大多数时候还管用,我觉得。
7 u) [' g& c7 J4 A1 Z3 q

我老想,你说我的皮肤能测吗?

发表于 2009-8-7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玩意,在江西的龙虎山也有。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边分布很多

发表于 2009-8-12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误差很严重。

; f5 P, p2 f G# W! `4 O

有一次我看电视节目,一个相貌参差的老大爷举着一件陶罐说“我请人检测年代,最后通过碳14测定这是有5000年的东西”。。。。。。当时我就呆住了。。他给陶土测C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8-11 13:41:00的发言:
6 z5 A6 m4 |/ l0 ~

能啊,现在测试可以得出油油生活在1960年--2060年之间。

1 `0 ?/ Z: {! ~; w

生物呼吸使C14保持一个标准水平,活着的生物数据相同。等到死了,不呼吸了,C14含量在遗骸中由于衰变越来越少;通过半衰期计算数据,就能知道大概的年代。不过年代太久C14就衰变消失了,所以恐龙不能做鉴定,油油能。

2 J6 L" }5 @+ R8 D8 |

看来碳十四还是不准

发表于 2009-8-11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9-8-6 23:42:00的发言:
. q& F% K7 I8 [: t i+ u0 A: `

我老想,你说我的皮肤能测吗?

& N# N+ N9 u9 o9 I

能啊,现在测试可以得出油油生活在1960年--2060年之间。

7 D. T' }: @ m! D1 @

生物呼吸使C14保持一个标准水平,活着的生物数据相同。等到死了,不呼吸了,C14含量在遗骸中由于衰变越来越少;通过半衰期计算数据,就能知道大概的年代。不过年代太久C14就衰变消失了,所以恐龙不能做鉴定,油油能。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8-12 1:01:00的发言:
0 x) Q' j+ `5 s- s& L0 A* p

有时候误差很严重。

6 I! o+ f: f4 F4 n6 @. L

有一次我看电视节目,一个相貌参差的老大爷举着一件陶罐说“我请人检测年代,最后通过碳14测定这是有5000年的东西”。。。。。。当时我就呆住了。。他给陶土测C14。。

2 x! _. |9 @- U/ {5 @2 ~' j8 y0 U

。。。。。。

5 J: P% C' U6 e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特后悔上学期考古学导论没 好 好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0 05:39 , Processed in 1.20114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