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北京传统文化教育,整理了以下二十个专题的要点,并且已经陆续发在本网上,请网友们翻阅和指正:
, C( N. P9 q3 M. X: h ------为什么说北京传统文化(京文化)是皇家文化与世俗文化 4 T3 i3 L) e# T- l* N+ Y4 Z
(包括士子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典型结合? , a3 _2 ]& ]2 r9 Y2 n8 a9 V
------为什么说北京建城有三千多年而建都只有八百多年?
- `/ P% R c" A$ H/ c8 O- H ------为什么北京城及其前身选址在永定河出山口处附近,而从元起略向东北迁移? 4 A8 ^# C8 ]. m' I0 ~5 H
------蓟城在何处? 0 y8 i/ k" J G& u
------为什么说唐幽洲城位置可以确定? $ |8 W1 T( E! D+ Y7 y1 g
------为什么说北京古城是“营国之最”? / W! S$ o, a T1 G1 e9 F7 R# s
------“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东单、西四、鼓楼前”的含义是什么?
; s9 T% l% [( j- Q. M ------北京古城的中轴线有无变化?
8 a3 Y: G! V, F3 L3 B, S( {* Q: x ------为什么明朝改变元大都布局,后来又建筑外城? ' v2 y8 g. ~+ O
------清朝在北京内外城功能上有何变化及原因? / P ]+ I. p& Z, p9 }3 I
------风水学说与北京古城和紫禁城的布局与建筑有何关系?
& T8 `+ H9 K. u" G$ w F ------“九坛八庙”各在何处,各有何功能?
3 X7 w Y5 b# Q ------为什么说北京曾经是“水乡”?
3 M/ u" R% K# t" z: m ------北京古城中轴线的文化含义是什么? ; n$ I5 ~+ E" e( C. [' \! L
------为什么说北京的四合院最典型,文化内涵很深? 0 S; K9 X& H( V* k0 t
------宫殿与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有何不同? * x9 @1 ?& U0 O3 B$ Y! K/ `
------大栅栏地区怎样融合了皇家文化、士子文化与市井文化? 5 u# s6 g2 p/ f# E& w' k
------为什么北京中心区从“丘陵状”变为“盆地或锅底状”?
4 c( q9 ?3 e4 d# x4 ^6 x ------为什么北京古城的城墙与城门会消失?
: P3 d6 l2 v$ J( Z/ c9 p ------梁思成先生关于保护北京古城风貌的意见给了后人怎样的启示?
) X0 @- q. ?' f) t9 ?, _近年坊间似乎对于北京文化有了出乎寻常的热情,但是又似乎北京文化就是长城、故宫、京剧、烤鸭和各种小吃,只能说“浅”,是“懵老外”。胡同在保护、在又一次兴起,但是个中神韵多被扭曲、误导。我亲耳听一外地蹬三轮搞胡同游的,向游客大讲恭俭胡同的由来是皇上提倡节俭,岂不是糟蹋!须知恭俭胡同源于此地原是明内务府内宫监所在。如此下去,还有真文化吗? 8 x+ }5 `9 v/ A K2 s1 a
什么是“文化”?这里不取一般知识的含义。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我们在研究和讨论北京传统文化时是取广义的含义。
5 }4 {! G7 ^3 V7 z3 K/ k i现在传统文化缺失严重,谬种流传不为怪。如一场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总称“压轴”,其实压轴是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一个称“大轴”。如念对联、贴对联不知道“右前左后”,先左后右的大有人在。如中国礼仪“左为上”。这个左以什么为准?如“一亩三分地”是怎么来的?如八旗旗帜颜色,是“整”还是“正”,是“厢”还是“镶”? , B% _$ X( a( k1 y; _( q) j
逛天坛,不知道为什么有圆形大殿和祭坛,不知道为什么北墙为圆角而南墙为方角,还把圜丘念成环丘。最大的误导源就是影视,害人不浅。电影《孔子》居然连孔子之子的名字都写错,让孔子当面叫“子路、子贡”。在《百家讲坛》说“红楼”的名作家居然不知道皇帝之逝须用“崩”,而不能用“薨”,来个“康熙薨逝”。再文雅、深入一点的,老舍先生投湖在太平湖(以改地铁车辆段),正名为“泓渟”,字意为何?为什么必须把燕京读作“烟”京而不能读作“验”京?为什么非用现代人思维解释北京古城北面只开两个城门,而根本不知道古人是依据风水学说而安排的。等等。
" M8 \5 u& j$ d4 Q( c2 y1 Y北京传统文化教育十分重要,但是要深入浅出,准确、抓住要害,不要象普及京剧似的,不去推进欣赏(源流、剧目、行当、程式、行头、砌末、流派、名家等),而是人人学唱。滑稽!
/ k9 ~7 i& ^! D$ o+ H5 C( ?, f8 e+ l6 d北京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也就是“规矩”、“制度”。以礼行为、依礼行为,才能各得其所,各适其度,社会和谐安定。现在社会弊病之一是不按规矩办事,美其名曰:张扬个性、提倡竞争;之二是做人、做事不认真,随随便便,怎么都行,对错不分,游戏人生。长此下去,钱学森老提出的人才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