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72|回复: 112

北京的声音是什么?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1-12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次经过旧金山,街头有个中年男子举着一支毛茸茸的话筒——他正在采集声音。中年男子恬然微笑着,天气已经近凉了,他的笑容却让人暖洋洋的。我不知道他为了什么而采集,而眼前那个画面似乎在告诉我他正张开每个毛孔感受着这座城市。……他在采集旧金山的声音。

 

每一个城市都由她独一无二的地方,它也许是一种味道,也许是一幅画面,也许是一个声音。北京的声音是什么?在让·雅尔的《中国纪念曲》中,北京的声音是嘀嗒嘀嗒的乒乓球撞击声,是叮呤叮呤的自行车铃铛声。然而那似乎是在多年以前了,于现时的中国现时的北京,乒乓球与自行车都已渐行渐远。我努力想搜索出一个还具有代表性的声音,却不得而终。地铁吱呀呀的刹车声?汽车呜嘟嘟的轰鸣声?超市乱糟糟的喧闹声?郭德纲的相声?郊外的风声?一脚踩上新鲜雪地的咯吱咯吱声?火锅咕噜咕噜的翻滚声?篮球撞击篮板的咚咚声?夜晚街头人们跳迪斯科的音乐声?过街天桥上乞丐的乞讨声?修路的电钻声?盖楼的机器声?拆房的隆隆声?高跟鞋敲击水泥地面的咄咄声?风吹过杨树叶的沙沙声?

 

属于你的那个北京的声音是什么? * z/ R. K. W5 b0 x$ `% j$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14:56:42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声音是傍晚走在街头叫卖糖葫芦的声音、是拿着唤头走街下巷剃头的声音、是焊洋铁壶磨剪子磨刀的声音总之是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声音。
发表于 2007-1-12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现在是清仓大处理2元一件的声音了。
发表于 2007-1-12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你的炮"   "将军"  "咳~您怎么不跳马呀?"  "别答茬儿!" .........

"我今儿包的菜团子,给您拿俩 您尝尝"  "嘿~~ 真香,我就好就口儿"......

"爷们儿~~  刚下班呀?"  "啊,可不~   您老又遛弯儿那?".......

和气,亲切!  

发表于 2007-1-12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劳驾,借光儿。”

“得勒,您慢走”

还有磨剪子的那铁片的哗啦哗啦的声音。.......

发表于 2007-1-12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了吗,您"

"您擎好儿吧"

"磨剪子喽,戗菜刀!"

还有鸽哨

发表于 2007-1-12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太美了。蓝天,胡同,鸽子飞过。.....

发表于 2007-1-12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只有在胡同里才能听到鸽哨

发表于 2007-1-17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奶奶摇着扇子哄我睡觉,扇子吱呀吱呀的声音。。。

爷爷手里不停的转着核桃,咯愣咯愣的声音。。。。。

发表于 2007-1-17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鸽哨声还有初夏的夜晚,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
发表于 2007-1-21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声音,是夏天午后胡同里知了的叫声,是秋天胡同里的清晨沙沙落叶的声音,是冬天雪后胡同里车(自行车)水马龙的声音,是春天胡同里杨树上的棉絮空中飞舞而惹来人们欢笑的声音!是我童年渐渐远去的声音,我真的很爱古老的北京,可他似乎渐渐在我们的眼中消失!
发表于 2007-1-22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郑晓丹在2007-1-21 20:17:16的发言:
北京的声音,是夏天午后胡同里知了的叫声,是秋天胡同里的清晨沙沙落叶的声音,是冬天雪后胡同里车(自行车)水马龙的声音,是春天胡同里杨树上的棉絮空中飞舞而惹来人们欢笑的声音!是我童年渐渐远去的声音,我真的很爱古老的北京,可他似乎渐渐在我们的眼中消失!

说的真好,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副副画面,我美丽的,古老的北京啊,渐渐的消失在钢筋水泥中了。

发表于 2007-1-25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昨天刚看了关于咱北京声音的一期节目,主持人是个洋老外叫“曹操”…………

鸽哨声,还有咱那几句口头语儿,郑晓丹说的不错啊~~

油油,那句好象应该是“您情儿好儿吧”

发表于 2007-1-30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狗子在2007-1-25 17:30:45的发言:

呵,昨天刚看了关于咱北京声音的一期节目,主持人是个洋老外叫“曹操”…………

鸽哨声,还有咱那几句口头语儿,郑晓丹说的不错啊~~

油油,那句好象应该是“您情儿好儿吧”

反正是“QING”的发音

发表于 2007-2-4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戏,鸽哨。。。。。。。
发表于 2007-2-4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音~~呵呵~最美的声音永远是那一瞬间的~~但又是消失最快的~
发表于 2007-2-6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电报大楼,正好赶上正点报时,《东方红》的声音,不过已经被周围高达楼群所造成的回音和长安街上川流的车辆的声音所打乱,很快便消失了,老爸说,在他小时候报时的声音甚至能在家里听见(我家在城西北角),可是现在,声音虽然还是曾经熟悉的声音,但是它已经和这座城市一样,在浮华的这该下变得越来越凌乱,越来越模糊了...
烧饼油条豆浆炒肝包子混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2-8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2-11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鸽哨 空竹 二胡~~
发表于 2007-2-11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OUZI在2007-2-6 23:29:06的发言:
    路过电报大楼,正好赶上正点报时,《东方红》的声音,不过已经被周围高达楼群所造成的回音和长安街上川流的车辆的声音所打乱,很快便消失了,老爸说,在他小时候报时的声音甚至能在家里听见(我家在城西北角),可是现在,声音虽然还是曾经熟悉的声音,但是它已经和这座城市一样,在浮华的这该下变得越来越凌乱,越来越模糊了...

我住在长安街边上,听了10多年,早上上学听着它起床,晚上伴它入眠,这是一种什么感情啊。真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有时路过正好赶上报时,心里总是特别激动,闭上眼睛好像回到了记忆中的北京!

发表于 2007-2-14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唤头、惊闺、串铃、冰盏、小鼓、货郎鼓、梆子、拨浪鼓、大拨浪鼓、快板,趁着吆喝。。。实在是享受。。。
发表于 2007-2-15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4,5楼所讲述的那熟悉的声音,经常响在耳边的声音.可能以后很少再能听得到了.已经没这环境了.
发表于 2007-2-17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在姥姥家能听见电报大楼的《东方红》,国庆的时候站在院子里就能看见广场上放的焰火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东方红》听不见了,焰火也看不到了

姥姥家就在故宫边上

 楼主| 发表于 2007-2-18 0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鞭炮声,我想。

三十分钟以前我刚被炸伤了腿,小腿大面积烧伤,现在还热辣辣地疼。祝春节快乐。

发表于 2007-2-18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鸽子哨儿~还有“您吃了吗?”
发表于 2007-2-22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轧钢那永不消逝的广播,当!当!当!的敲击铁板声!拉冰传送带的隆隆声!太平湖边的吊嗓声!鸽子的叫膀声!回城夜宿的老鸹叫声!“得溜喽!”的喊声!
发表于 2007-3-8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的各种声音都很有魅力,都很亲切。
发表于 2007-3-10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晨,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在深长幽静的胡同回荡.

阳光下,鸽哨从四合院上空飘过.

傍晚,孩子们的嬉闹声和偶尔传来谁家父母呼唤孩子的声音.

发表于 2007-3-15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北京的声音好像已经渐渐的被淹没了,被嘈杂的车轮声,机器声…………

怀念原来的北京,

鸽哨声划破长空,让人听着就那么舒坦

葫芦~~~冰糖的,听着就甜

唉,二哥,吃了吗?听着就亲切

劳您驾,借个光儿,听着就那么和气

热气腾腾的小饭馆里,嘈杂的聊天,偶尔传来一两句划拳的声音,听着就朴实

还有,工体独有的国安,国安,听着就激动

………………

等等等等,都是北京的声音

发表于 2007-3-19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怎么样?能代表北京的声音吗?[em05]

北京琴书——路过上海 关学增演唱

* C7 j4 Q% `! x4 c.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0 6:33:24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 19:25 , Processed in 1.20512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