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一段,取材于亲身经历) T4 I6 {, B# T! T
老金把送货的老李拉进后面的堆料房,指着地上的油桶说:嘿,我说李红旗,你可真够鸡贼的,这我逮着你第二回了吧。这一桶油10斤我说我怎么掂量着亏分量呢,敢情桶小一号啊! - F0 h* [# P; I: }, a4 i6 e
“咦。。。。。咋?不可能!”老李浓重的河南腔。“可不敢这说呀,天气冷,掂油觉得轻。”
: q/ y/ T& X, _* d) r: S: O! z, v“你可拉倒吧!”我这有你以前的桶,一比就看出来了!”果然,老金从门后拿出个塑料油桶,一比,现在的矮一点,细一点。 1 s) O4 y7 a$ }1 C. ]
老李一看傻眼了。“哎呀呀,这咋说呢.俺也是进的货,没在意这事。粮油站这鳖孙儿,把俺也骗了。。。。。。” q. D" d* r6 O5 g7 B, S
“成啦成啦,你一40好几的人,干送货这么些年了,你什么不清楚呀。”老李还要表白。被老金拦住:“你也甭扯这没用的了,要涨价明说,水贼过河,甭使狗刨儿,上回给我什么北冰洋汽水,结果都是拿香精凉水兑的,都上晚报了。你要再这么着,咱俩这生意就算拉倒!”
+ q2 E% ?! e" [) C* Q$ Y 老金正跟李红旗掰扯。忽然前面吵吵起来了。他只好放下李红旗,转到前面店里。只见,他店里的伙计小刘正拉着个老头儿,争得面红耳赤。原来老头趁人多,老金没在,把桌上一罐子辣椒油儿倒在塑料袋里,要揣走。被小刘抓个正着。
' f. `$ @: a$ A' b1 P 老金一看,是后面那胡同的一个老头,平时也是半熟脸儿。时不常儿来的主。他赶紧过去把小刘拉开,然后跟老头说:“要用这个,您跟我提一句,给您装点,别给我卷包儿啊。”“我这那边东北饺子那拿的,不是你的!”“你们伙计拉我衣裳,都喇啦油了!”老头狡辩着,但明显理亏,话说得很苍白。”屋里吃饭的好几个人都冲这儿看。老金有点生气了。嗓门提高了点:“嘿!哪有你这么样的,也一把年纪了,丢人不丢人!。。。。。。”
?. F, C) v! h 正说着,推门进来个40多的中年妇女,老金一看也是街面上常走动的人。那女人一把抓住老头,把他拽到一边,对老金说:阿,那什么,这我们家人,岁数大了有点糊涂,那什么,要不我们买您点辣椒油。。。。。。”
9 N- M3 a+ n6 `# K8 P o# G! u 老金一思忖,又扫了一眼桌上那点辣椒油,本来也就有少半罐儿。于是说:“真要拿点,您言语一声不得了。我能舍不得这么点东西?这也不是卖的,算了吧。”女人赶紧把老头推出门外,自己又转回来,在屋里转磨,左看右看,说:那什么,要不我买两根蒜肠儿." 老金叫小刘称了两根儿。算了钱,女人拿起来就往外走。“辣椒要不要啦?拿走吧。”老金追问了一句。女人似乎没听到,头也不抬地出门疾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