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楼上两位朋友,你们能理解胡同居民居住面积的低下,我觉得就怪不容易了 $ l# M, Y1 W8 W
我来这个论坛,看到有北京朋友高喊保护胡同,还有组织回胡同旅游(重游),给胡同拍照。好像都是力挺胡同优越胡同文化万岁似的
3 s7 B# _1 {, y; q; I我看了真觉得有点不是滋味,说实话,有点觉得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得感觉。
+ D7 N0 b+ C: s5 b. U, C北京老城区胡同居民,住房是个什么条件?他们知道么? $ m' o3 f1 j7 D) a) X2 m0 _
( J" L$ E1 H8 ~. ~我们胡同,西城区图样山胡同的现状:
7 R6 c6 q3 W9 K- w) M3 ]8 m( u一个胡同只有2个公用厕所,夏天进了胡同臭气熏天,再说了,几百人公用一个厕所能不臭么? - P% [& o, ]6 L# V6 U
冬天出门上厕所,要走几十米,这都21世纪了,这胡同生活放谁谁愿意体会它一辈子?
7 U4 Y% |! b. Y1 K5 y% X我们家2口人,11平米房子,没厨房,没厕所。做饭就在门口做。院子里没有个空地(私搭乱建都满了),所谓院子只能推自行车进出院子这点宽度。 8 L: z3 U: {. y. c5 f
( M8 [+ }, ]+ x% d老北京胡同,四合院文化,那是一家一户一个四合院,那才是胡同居民的原貌。 % P. X" P8 W" o9 R+ Q
现在呢?我们的杂院,只有120平米不到,住了7户人,少说15口人。院里没公共设施,再说了,你真说给每个院里弄个厨房厕所公用,你想想,15口人在一个院子里用一个厕所,那不是找打架么?饭后谁都抢厕所,15口人抢一个那想起来都可怕。15口人做饭用一个院落公用厨房,怎么做?怎么协调?哪儿有什么人性化可言呢?明摆着不可行。现在我们院连这些改造的空间都没有,因为根本没空地。 ; [5 a' @& @+ v \5 {! N( a
' _6 a" _9 W1 ?) X; B我们家就这点住房面积,11平米,2口人,这都2008年了。你老北京,明朝永乐年间四合院,能是这德行么? ( y* p5 U& V* n+ t
换住楼房的,2口人怎么也是个一居室二居室,面积不下40平米,你和我们11平米一家子住,没厨房厕所的怎么比?这样的胡同这样的四合院,根本就名不副实,没有一点儿人性化可言。 ) Q6 _2 F0 u& K+ }4 V6 [' [
: b' ]5 S- C/ y6 d( O8 F- @
要么,拆 8 z" j$ z% N2 z! S" u( e
要么,一个四合院落实一户人住,超过一户的给人家楼房或者现金,搬出。 6 B/ f! Q6 \ }3 J
这样胡同四合院不都告诉宝贵么?文化么?那就一个院住一户人,其他的都好说了。明清的时候,有哪个四合院是住6户人的?明清时候北京胡同居民能说人均住房5 6平米么? / {, s# r9 R) I" r [% U a& T
8 X. @* E9 H+ R/ T我们胡同居民居住面积/质量都不给提高,光把胡同外表弄得漂亮,我们居民算干什么的?保护古建筑的牺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