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德路 于 2020-7-22 16:34 编辑
6 a R2 V" U X; [$ p2 X0 n; H# b
北京有一种食品叫“饹炸”。许多朋友不清楚,其实北京叫“饹炸”的食品有三种,产地不同,形状各异,很容易把人搞糊涂了。为厘清各个品种的“饹炸”,下面,我给诸位逐一慢慢道来。
0 z( n% l1 i# h$ M$ ^. t+ M& N$ i) r2 _ 其一是以京东通州为代表的“饹炸盒儿”;二是京西门头沟一带制作的“薄饹炸”;三是北京城里市场上常见的“大块饹炸”。 首先我们说,京东通州的“饹炸盒儿”,其素有:“先有饹炸盒儿,后有北京城。”的说法。“饹炸盒儿”的由来与古老京杭大运河有关,话说当年京东漕运有许多船工是山东人,他们从家乡带回酥脆的煎饼,日久受潮,煎饼变的皮软,入口不爽。之后有聪明人将煎饼卷成卷儿切段油炸,食之香脆可口,又有耐存放而口感不减的特点,于是,煎饼演变成了深加工食品,一种圆圆焦黄绿豆面酥卷——饹炸盒儿。 “饹炸盒儿”虽经千余年,运河渐衰而其生命力顽强依然。它如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牵牛花,在大运河码头张家湾方圆数十里的京东民间遍地传播绽放。有着淡淡绿豆香味,入口焦脆生香的“饹炸盒儿”,成为京东通州的一道别致的风景,且演变出特殊吃法,最为讲究的叫“金屋藏娇(焦)、一二三四五”。即:一张薄煎饼、两根小嫩葱、三片酱牛肉、四个饹炸盒儿,五指一并拢。听其声,品其味,个中美妙只有领略过的人才会有切身体会。 通州的饹炸盒儿在日趋繁华的商业街争奇斗艳,是寻常百姓餐前茶后休闲小吃;亦是当今走亲访友馈赠的礼盒佳品。
/ F% V5 t& Z" G4 l* M 其次,说说西京的“饹炸”,京西饹炸看着像北京另一种食品——排叉。据传京西“饹炸”得名,还与慈禧老佛爷有关系。说有一天慈禧到京西某地用膳,上了饹炸,慈禧吃了两块,太监要往下撤。慈禧说“搁这儿”。随后又问,这个叫什么?太监灵机一动答道,老佛爷不是说了吗,这叫“饹炸”。传说毕竟是传说,姑妄听之,当作一乐。许多人认为,“饹炸”得名是因食用时咀嚼发出“饹炸、饹炸”的声音得来,似更贴切。 勿庸置疑,京西“饹炸”这一食品是当地百姓的智慧结晶。早年间,穷苦百姓生活清苦,食品单一。有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就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把本来简单粗糙的粮食,混搭变幻,精工细作,慢慢地演变成了一道家家效仿制作的美食。京西“饹炸”是以豆面、白面,玉米面为主要原料,其它的杂粮随意制作而成。京西饹炸以水磨磨出来原料为最佳,各种杂粮用水浸泡,用京西的小拐磨加工成糊状,再用“饹炸铛”摊制。饹炸摊好后切成长方块,烘干。食用时,在锅内放油少许,把烘干的饹炸放入锅内,用筷子扒拉至金黄色,即可食用。它既是一道有地方特色的佐酒小菜,又是各种饭食的百搭之物,可以在不同食物中充当重要角色。 京西有些地方有个传统,即初一的饺子要吃素馅饺子。把饹炸切成丁替代肉调馅;白菜馅或胡萝卜丝、韭菜,包出的饺子,吃在嘴里,别有一番地方风味。娘亲包的素馅饺子,在记忆中幻化成儿时无比欢乐的画面和难以还原的怀念,想想,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再有就是打春这一天,烙薄饼卷绿豆芽、菠菜粉、韭菜摊鸡蛋,放上酱肉,再放些煎好的饹炸,绝对能吃出春天的味道!京西办红白事流水席,吃条面,打卤放饹炸是必不可少的原料,新姑爷回门,必有一道“糖溜饹炸”,也是当地的习俗。 8 g' ?/ L+ m( T( {+ `) ?
最后要说的是北京“饹炸”。老北京有句俗话:“饹炸比豆腐好吃”。京城的“饹炸”,比京西饹炸厚,而且没烘干,形状像一册半厘米厚的书本,外有棕黄颜色一层薄薄的表皮,里面呈浅黄色,质地较软,闻起来有发糊的豆香味。北京“饹炸”有方形和长方形两种。计划经济年代一直由国营豆制品厂生产,以满足北京市场需求。早先,北京“饹炸”是清真食材,以饹炸为原料的食品菜肴,只有回民会做。直到今天,在北京牛街清真超市也能买到这种食物。好奇心驱使,我询问了一下有关人员,现在清真超市里的商品依然是豆制品二厂供货。改革开放后,也有一些私人制作北京“饹炸”,在回民居住较为聚集地沿街叫卖,贩卖者大部分是河北人,与地方有许多经营粉坊的有关联。而今,不光超市,各个市场凡有豆制品销售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饹炸”的踪影。
) ]6 ?- ]- g4 j3 o* R2 N8 b 好的“饹炸”以绿豆面为主,这种绿豆面“饹炸”筋道,口感好,而黄豆面和豌豆面做出的“饹炸”,发“糟”,易碎。口感也略逊一筹。但其原料及加工工艺大同小异。 北京“饹炸”除了作为清真传统菜肴“松肉”、“咸卷果”的主要原料,最简单易学的吃法就是“炸饹炸”,还有老北京传统菜“焦溜饹炸”。 据说,“焦溜饹炸”过去是宫廷菜肴,不知何时传到民间。绿豆面做成的饹炸,金黄,不散。营养价值丰富。饹炸切成一厘米宽的条,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锅内留少许油,放葱姜末煸出香味,倒入糖醋芡汁,再倒入炸好的饹炸,颠炒,做好的焦溜饹炸,酥脆生香,甜咸适口。 几年前,我老岳父住院,去医院探望前,我琢磨给买点什么好呢?走在长椿街一个副食商店,正好有刚到货的饹炸,就买了两块,回家点火操练,三下五除二,不一会,一道“焦溜饹炸”被装进饭盒,送到医院,老岳父入口,仍然外焦里嫩,老岳父品尝后连连称道,以为是“鸿宾楼”的手艺呢。 北京的大块饹炸,物美价廉,老少咸宜。是非常受大家喜爱的豆制食品,无论是买回家加工,还是在大多数清真饭馆里,都有以“饹炸”为原料的菜肴。除了北京,其实,在天津过去也有饹炸,现在天津的风味小吃,以绿豆面为原料的“嘎巴菜”,就有“饹炸”的影子。另外,河北遵化及北京许多的郊区县都有制作食用饹炸的传统,如房山良乡等地。 如今大家都注重养生,食用绿豆为主要原料的“饹炸”是不错的选择。《本草纲目》中有“绿豆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宜连皮生研,水服,且益气,厚肠胃,通经络,无久服枯人之忌。”的论述,无论哪一处出产的“饹炸”,虽然吃法不同,均属于健康食品。素食精工细作,饹炸百吃不厌。
d1 F' t- C! P) \
6 c+ o6 m2 h% ` S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种北京“饹炸”的菜肴:
! K7 O# {1 _5 r
$ T1 e; ^: O5 Q C一、炸饹炸 - Y8 n ]& C# ~
5 p: m: o2 R' d! A【主料】饹炸1~2块
5 `% \% x( M" r& f7 q) P【辅料】花生油、酱油、大蒜、 ' b# N* O1 h3 I8 a6 V
. H- n& x E M( V* H! d( I
操作: ?% d( M, A9 X6 O+ P; `; K2 v
1、大蒜捣成蒜泥,放一小碗内加酱油适量备用; 2、将饹炸切成麻将牌大小的块状,菱形块亦可; 3、锅内放油250克,烧热后,即可将饹炸块放入锅内煎炸,火不宜太旺,用筷子不断翻动,炸成金黄色,捞出; 4、待油温上升,将炸好的饹炸倒入,复炸,触之外形硬脆,捞出入盘; 5、两番炸出的饹炸,外焦里软, 6、蘸食蒜汁酱油即可食用。 / u) M2 w$ s M: t* S
: z1 T* N; S: t' G G
【特点】操作简单,佐食餐饭,别样口感,是北京的独有风味食品。 * I" `- O* M Y, l5 X- @7 Y
# l( I G: ]+ N, K* \
' V- {9 ~$ W* ~& a, F7 [; ^二、焦溜饹炸
$ n( u: u" Q2 _9 [* I! M& R! b: t$ r" X( e7 T7 e. p0 R N& `
【主料】饹炸1块、羊肉50克 1 o3 t# |' I% ]: E9 @4 H- @; X
【辅料】花生油、酱油、葱、姜、蒜、香菜或青豌豆、糖、盐,水淀粉; # d6 j; s1 o3 ^3 n
; r0 Y8 e1 O! x
【准备工作】 1、羊肉切丝,葱末、姜米、蒜片,香菜切段; 2、一小碗内放酱油、糖(少许提鲜)、淀粉、加蒜片,加水调薄芡汁; 2 a! s, B# x3 j# c% R7 d+ e) s3 _
; }9 K' B3 A& u4 R' c$ T操作: & b5 p: c! D7 s4 X, g- y" M# T
第一步:饹炸切1厘米宽×5厘米长条,入油锅炸至定型捞出;再入油锅,复炸二次,捞出装盘; 第二步:锅内留少许底油,煸炒羊肉,变色,加盐少许,葱姜末,倒入芡汁,搅匀后,立即倒入炸好饹炸块,翻炒,有煮熟豌豆或青豆10几粒加入点缀,加香菜段亦可,裹匀薄芡,马上出锅入盘。 0 w/ e! [; d1 F8 h( R' R, v9 M
% R9 Q# n7 w$ q6 O. n【特点】
% L% j5 H8 ^, F
$ u1 m7 D% Z3 W9 ]9 O- | n- H$ S. ?. s 此菜宜快,方能吃出北京菜风味之酥脆焦香口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