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43|回复: 8

[再讨论]:这墙是哪?[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4-8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讨论]:这墙是哪?

; C- z a/ V3 E2 s1 c6 p

 

7 |* P6 L* o' n% ], w' D

[再讨论]:这墙是哪?

[再讨论]:这墙是哪?

) F0 a- `) `/ c

此图在《 老照片考证区 → 这墙是哪? 》曾讨论过一次。

5 F# s/ j( I( O* u

当年的结论不是很肯定。

: @, x) g3 c1 Y4 x( \, | T& L( S |+ Z

 

8 \- ?; E1 J' {) k0 k

 

8 i& j$ x$ @: S; |7 h

图片源自:

: r/ \/ G9 t' ?; s6 [( r7 j

图说-老北京 (非原创区)老照片考证区 → 这墙是哪?

+ R5 R q8 h \) j6 K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72_53981_11.html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zhaohq先生此帖,为先生精心探究所折服。

8 T7 g! b) G' d- e4 g* Y

提个问题来说明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配合使用的难点所在。

1 x. l3 E0 V( s' {& c, [2 \( w( t: J

 

) L6 I Z4 l# o6 b

图片虽然清晰度有限,但是,爬墙的士兵的影子在城墙上还是依稀可辨,那两间硬山房的阴影表现可能更清楚一些。

- g' `+ h' n, M9 r

文字资料中显示:联军是上午9点攻打西黄城墙,10点30即进入西十库,此时太阳光影不能形成图片中的状态。

2 n" Y) H% ^" h- A/ a A

所以,若于此时攀爬黄城墙,不可能是西、北方向城墙,只能是东、南方向城墙。

1 \& |# F) ~7 ]1 M

照片的拍照日期和所反映的事件常常不能确定,所以和文字资料的配合一般带有主观性,这上边的同一认定比较困难。

# ]: Y) M% Z/ P

 

# j- H3 Y# w* o6 r

我也只能说这不是什么,没法说这是什么,真是无奈。

6 y7 |+ t" s$ |/ v7 G# @

 

Pt4tGUA4.jpg
. a1 m# Y$ @9 S H' X0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9 14:05:4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中轴线在2012/4/9 13:51:00的发言:
9 U- b: c( }8 N. z

 

$ m/ ~& Y% u" G% [1 }9 K

文字资料中显示:联军是上午9点攻打西黄城墙,10点30即进入西十库,此时太阳光影不能形成图片中的状态。

6 f0 \9 i6 j9 {7 n% a

所以,若于此时攀爬黄城墙,不可能是西、北方向城墙,只能是东、南方向城墙。

" p2 o% [( M: A% Q

照片的拍照日期和所反映的事件常常不能确定,所以和文字资料的配合一般带有主观性,这上边的同一认定比较困难。

3 }+ t7 Y" I z. r% N( }7 |! u7 |8 |

 

7 _# u g- e/ b2 e

我也只能说这不是什么,没法说这是什么,真是无奈。

, V; [$ }& H1 s9 }3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2481147464883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 M; z: i1 `+ W6 T( W9 [%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9 14:05:45编辑过]
2 ^) l& t, p! G: _! n6 T$ M

 

7 t' q7 s! ~0 ^" P/ m7 U! X% b

“文字资料中显示:联军是上午9点攻打西黄城墙,10点30即进入西十库,此时太阳光影不能形成图片中的状态。

" B, y# D3 ]# T) j: Q4 p8 b# V6 p6 A

所以,若于此时攀爬黄城墙,不可能是西、北方向城墙,只能是东、南方向城墙。”

0 S! D: f8 K" i9 N5 \# W6 ~' h2 l

 

1 `0 Y. j( v5 |9 x& A

同意 北京中轴线 先生的批语!

' s% D2 _$ z. n- D3 r* |

 

q+ i- k5 y4 T& U

 

. d4 Z/ X2 |. v* p& x

 

9 D+ f: ~* @- j; v/ \0 x) \7 R

我以为,老照片真实的记录了当时所看到的场景。

# B. l3 W" U6 N7 e0 D* z: ?

文字的记载有一些是事后回忆的,有时也会出现错误的记录。

) p; K$ H/ }' K

 

% }6 b2 Q3 s3 \) B! p) e$ |9 _0 H: r

先生所言:

1 A3 M/ [% ^* q# F4 j' m6 d; {

“照片的拍照日期和所反映的事件常常不能确定,所以和文

+ v8 U# m8 o- P

字资料的配合一般带有主观性,这上边的同一认定比较困难。”

" S( d: W% u3 f) ]

说得太好了!

; M% T2 [; b' L( L8 N: _

 

; |% c& {0 U# N

 

$ s2 _ r6 A, W( M+ @6 M) f: {9 S

关于光影的问题,

( p- g+ W7 M- {2 v4 `4 r

在北京夏季的午后至黄昏时段,有时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光影。

0 @$ ^* h$ S9 P: r0 P) f

我以为,若排除文字记载混乱的因素......

. }9 a7 R: p% ]8 q- Q

我以为,若拍摄的时间在午后至黄昏时段......

2 M" k; { ~/ Q8 `/ V

 

6 C( Z5 _: y) T$ A5 f

我还是不想排除1楼帖原图是皇城西墙的北段。呵呵!

7 L' m& i0 q Y' U& h- Z$ {+ }

 

8 `8 g% X. h3 n/ ?. n

EyyjolNW.jpg
GNnTAZmY.jpg

% o! O" N7 e& _: e; r: T

 

+ |8 h" k3 s8 ~ V4 S! i7 L2 F

 

% v r* w/ b9 A( ]1 z,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9 18:20:1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联军解救西什库教堂行动所经历的时间,说法不一。

1 ]4 h& v' C+ H2 u

 

$ o4 p% I2 C+ K8 B: Z2 p7 t

 


gbsmQlat.jpg
" y) k9 M+ D7 O/ J,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9 17:06:11编辑过]
eIV2XB7f.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上传二张皇城墙的老照片。

0 m- V5 W' _1 [0 ^! J2 c' E7 q

 

. `/ }! f9 y# A, A. u

将图914和图915与1楼帖原图(这墙是哪?)进行比对后,

& s, }9 j0 j. p$ S9 Y/ b

我以为1楼帖原图(这墙是哪?)里的墙是皇城墙的某一段。

9 `! S8 w" p$ w' F' \1 C- V

 

! v$ R' J( A9 k! R+ k9 a

[再讨论]:这墙是哪?

[再讨论]:这墙是哪?

[再讨论]:这墙是哪?

[再讨论]:这墙是哪?

0 G- n+ }# {; m4 P

 

1 G% O3 b7 N" i

 

' u0 f4 R- D3 v4 `+ a

由1楼帖原图看,图里左侧已是皇城墙的尽头(皇城墙拐弯了)。

* L* A# O* f% S( } t9 v

这个视角拍到的皇城墙拐弯的拍摄机位有5处。

* j# ^ k5 s* V6 Y8 s( T

1楼帖原图(这墙是哪?)会是“拍到的皇城墙拐弯的拍摄机位

8 }1 f- @( G3 a4 ~4 ]' n( M; X

有5处”里的哪一处呢?

- }! U: t7 k1 f5 k. H

 

4 w( d& I" p% V' l; Y

 

4 T+ |8 r# B* J. @" G. L

[再讨论]:这墙是哪?

[再讨论]:这墙是哪?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04: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帖原图(这墙是哪?)会是“拍到的皇城墙拐弯的拍摄机位

2 Y9 {- K/ U. O; \( S3 Z

有5处”里的哪一处呢?

2 i$ @, c5 N) {0 o4 N

 

5 t1 ?0 M* E* j& ]" _3 {3 \

 

+ L K8 z" l/ V" e. h, U1 J4 B: W* A; ^; y

我注意到1楼帖原图里,图左侧的边缘处,有两座孤立的建筑。

$ O0 a# J: j! A# H$ ~

这两座孤立的建筑疑似堆拨房(堆子)。

P0 @) G' l6 F$ }6 h# t

 

: [8 x$ n6 K& K H: \+ q) Y( x

A+B).

0 P' s" C' r! ~6 w

先看《乾隆京城全图》里,皇城北墙的东段和东墙的南段 ,

& [! ]0 d, ]7 g; l

未看到皇城墙外有堆拨房(堆子)。

; l' j! n1 c6 C$ Q/ W. H

 我以为1楼帖原图里的墙不是这里的两段。

3 R3 d& x3 O9 E9 J, H+ ^! P( z1 v

 

) G8 s; ^6 {) A* N

 

" n! ?# _0 Q: ^" u% [1 q C

[再讨论]:这墙是哪?

[再讨论]:这墙是哪?

[再讨论]:这墙是哪?

[再讨论]:这墙是哪?

, Z5 v T1 \- Z, z! C5 p) d4 o

 

1 e- R/ j& @* s* C# p; {

 

8 o: g( i9 r$ I% y- ?# c

C).

. t e" n) n/ X% ?& d: b

1楼帖原图里,既看不到近景处的宝月楼,又看不到远景街口处

3 n n- F; j0 p# j1 q

的“长安街坊”;

* _; O" v5 p4 U0 d; U# B/ e

我以为1楼帖原图里的墙不是皇城南墙的西段。

/ Q" h: Y" t% j

 

) c7 @1 N5 o6 x% q4 z$ L

 

. r# x+ }0 y! y4 r; j* K

D).

0 t& h+ {) z0 s

在今灵境胡同,皇城还曾有过一段西面的腰墙。

# ^6 q7 `( U) |7 e& `( y

由图(皇城-腰墙西段 )看,路的尽头是建筑群,与1楼帖原图

. P( I- r3 f" _+ G# Z, D

里的街景不符。

# f# w7 r2 m9 H* L/ T2 K. _# J( q

我以为1楼帖原图里的墙不是皇城腰墙的西段。

9 Q+ v# ^1 v' X

 

4 G- D9 y5 D/ [) ]7 s( l9 E; [0 s

lixUpwem.jpg

0 q( \" {9 [0 f0 A

 

" Z- E0 m2 i: z/ n

E).

4 U. @! ]/ ] X4 H

只剩下皇城西墙的北段了。呵呵!

* O) v" [' O8 u3 {

来看看最后的这一段。

" a% Q8 v3 g* a2 c5 C6 m" m2 @

 

' |+ }9 b I5 a9 O3 y# T) n; F

 

+ O* M* Z: Q& Z) Y' [+ R* o1 w0 f

 

" @, S+ K- p; K- G( e- j! t

斑马一世曾说过:

; z' ~1 v3 v1 w0 m7 C+ h

 

5 S6 u$ D2 r; V1 I

! j5 S- O( d* }1 p0 m

# [; V) V$ `/ S9 {4 n/ h Q; e- D) O0 N- v: s' j0 _: D" j+ q9 o( v2 S5 L) K D0 c1 N. V) E x$ j$ G. @% j2 a& K+ G2 ~! s& z5 x( q2 h; l4 S9 |5 w. _& k" R9 X: T: B8 r5 F; P+ D: [% C; f1 |; B1 ~) |; N' _ T& l( {* ^( r. {$ P5 ?/ ?0 l+ K# |, b! H" J8 E5 a' p1 Z; W/ e) Y7 L$ T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0 ?7 S8 A+ i" F* O% m
斑马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加好友 发短信 政治局常委 版主服务纪念章
等级:从一品 帖子:9186 积分:55005 威望:360 精华:30 注册:2004/10/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26 14:01:00 [只看该作者]

' ?, d& j/ v/ f4 W9 l6 o8 U- P$ ^, q2 i. E! i7 {: q% H* p% b1 i/ g$ [! v5 b, F' p1 t, w
# {( [& J+ K9 A# c q
: n$ o" [+ t* h1 f) x5 D

疑似是八国联军解救西什库时翻爬皇城城墙时的场景


  单帖管理 " r0 A! k k) z3 B* ]. W| 引用 | 回复 | 回到顶部

N' ^) N* _0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9 5:42:1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0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E).

7 Q8 |) x* H- X( \

只剩下皇城西墙的北段了。呵呵!

/ @# u( R& E' y5 s5 L8 }

来看看最后的这一段。

& ^1 \: U" u" J0 |0 I

 

! P: t8 C; I- d: S

 

: B E1 m# T3 q9 b4 k j9 q

[再讨论]:这墙是哪?

[再讨论]:这墙是哪?

. W- k* y% G' q) `

在庚子(1900)年间,

# Z7 a4 _. x( m5 P8 p

皇城西墙的北段的墙外侧(西面)是庄亲王府;

" h7 h |& D5 C. N% H6 y1 w

皇城西墙的北段的墙内侧(东面)是西什库教堂(北堂)。

# ?9 e: e3 N) L* _2 C0 E$ v

 

% u- U+ x8 V) Z1 `

在庚子(1900)年间,

7 F( b; ]1 T. O/ h( Q2 R+ ~6 W* u2 i

皇城西墙的北段的墙里和墙外曾经发生过一些大事。

' c8 j, @9 {) e% |5 D" l

 

5 e' y1 Q; i* U3 q* U

[转帖一]:

5 A% q2 _/ Z$ J9 Z" q6 T

......

6 y( N% c' @: d; Q9 q

 

2 M$ R; }" e1 q: h/ i" U

庄亲王府南起太平仓胡同,北至群力胡同(马状元胡同),

# L6 D2 F+ s/ K% q3 A6 U+ m/ c

东起西黄城根北街,西至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面

2 D; Q3 }) g, W, {6 c1 `: f0 |

积之大,列各王府前列。《乾隆京城全图》描绘的该府分

" ~& I# y- @; S

成三路。中路正北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前出丹墀,

* b2 \! Q+ @$ F3 o+ n: g5 b8 }

东西配殿各面阔五间,后殿面阔五间,后寝面阔七间,后

4 Q# V: J" H# `5 ^/ J2 b5 c

罩房面阔九间。西路为花园,东路为附属院落。建筑宏伟。

8 Z% f& `1 t- ^) S: Y; y

......

7 a+ t- ~7 V# M& o

庄亲王府在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中,还出现了一位肇

+ Y; S: S* i: h

祸之臣,他就是庄亲王载勋。光绪二十六年,他和端郡王

# e* W" K8 x! K4 K3 O

载漪相勾结,设神坛于庄亲王府。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

2 t* w5 N6 p, H B2 {* }% L

他追随西太后、光绪帝逃亡西安。八月十五日庄亲王府被

7 I( a. T! m: ^

烧毁,聚集在庄亲王府内的义和团团民被屠杀达一千七百

8 Z: r& S; a9 n/ t$ G

余人。庄亲王载勋在逃亡途中初派为行在查营大臣。过蒲

3 t H) J @3 f

州府时,忽降谕旨,着革去庄亲王载勋爵位。至西安后,

5 `& U) q/ F' w& N: a, a

又于辛丑(光绪二十七年)降旨赐帛。终年四十九岁。

* x; D3 f: X0 y9 S

......(略)。

3 L6 e |! r2 j8 |" R

 

7 Z, f: w" E3 t, [# Y. _; |2 s

 

9 d ?( Q- o7 p$ T, X" A/ H

 

$ c+ N0 [, n- \0 K' T5 ], X' W6 a

[转帖二]:

& e/ u" I1 U/ ]

 

1 @* R% B/ L2 n* g" `' y1 ?

......

+ Q* d( @; h; V2 [0 M1 u; m- @) T5 }

1900年是庚子年,义和团运动正如火如荼,在当时的义和

' i4 a' B3 P, ^3 T

团营中曾经有顺口溜道:“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

- F1 i5 o$ n8 k ?7 _5 b' ?

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其中的交民巷指的是东交民巷使

; Q- e. W6 U- c& x! o

馆区,而所谓西什库指的便是西什库教堂。时任“正权”

; S& q8 ~+ u! n" @" E+ ?

主教的,是被公认为“中国通”的法籍传教士樊国梁,提

2 S( V# A5 i, z) [; ]" C V2 [% H2 g

早意识到了危险,为了保护西什库这座主教座堂,以及躲

! V: H4 f, f; R/ z1 Y7 U4 L& n

藏其中的3000余名外国教士和中外教徒,他遣人前往位

& J2 ~" T) Z/ [* {# z

于东交民巷的法国公使馆,请求使馆卫队提供护卫。随即,

2 s w) B9 @0 a4 u% n# x3 @

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天主教国家的驻华公使馆共派遣了四

- d: p; z- J4 \3 l0 x& k! y# u

十余名水兵(法国30人,意大利10人)护卫西什库教堂。
1900年6月15日傍晚,由义和团总首领端王载漪所率领的

; q8 m7 D% ]- V; m! K

"乾"字团4万余人和"坎""黑"字团各2 万余人开始攻打西什

+ Q5 C9 m4 A! K& w" k* v

库教堂。7时30 分左右,1 万余名义和团员一手持大刀,

! `0 c) K& |1 H! Q! h& S& J4 \

一手执火把,由南向北冲向西什库教堂。队伍冲到距教堂

/ O8 }8 v8 y) G% q8 c; N

南门200 米左右时,距守在教堂内的外国水兵40 余人及

/ y2 G, |3 X- i+ E

数十名外国传教士,用40 支快枪和8支洋枪打死、打伤义

6 \7 X5 n6 B$ \% A2 [% p

和团50 余人。强攻不成,义和团员们将与教堂鄙毗邻的

. [5 ]' ]8 {9 ?" K" @

房屋点燃,以期乘风势引燃教堂,但未成功。随后又采用

! c) w$ _$ z9 z! F ?+ ]

火攻,先用水龙将煤油喷入教堂,同时点火燃烧,乘势用

: K9 y" } ~( O

抬杠(一种捆绑在发射架上的重型火枪)射击,用自制的

# e6 v; r' |2 E/ X

火箭(俗名"力大穿屋")、地雷和装入火药的陶罐掷进教

* l6 L: X+ v( B3 m9 c6 t0 k. T

堂内。6月17日起,清军也参加了进攻。义和团挖地道,

& N/ H4 v) L4 ]; z

埋地雷,4次爆炸,炸毁仁慈堂,炸死教民和儿童400多

4 _6 w$ E$ m a

人,但始终未能从地道攻入。教堂被困数日后,据守教堂

$ c$ k ?/ A1 c, q- O: ^

的外国军队、神职人员和中国教徒5000余人因粮草不多

% _- c; ~8 b1 C

而开始减餐。6月29 日后开始每日杀1 匹骡马煮于粥中,

: N& [# Y/ J( Q J/ @# d _! k

最后牲畜全杀光,只得以树皮、野草充饥。副指挥官若望

& i+ j" ]6 e$ v4 A$ L

尼格和指挥官恩利,分别于6月30 日和7月30日被击毙身

, s# ` ~ ]. r5 b% I) K9 m* e1 M' D

亡,由教堂内姓林的副主教代为军事指挥。尽管只有“41

* H3 S' Q; a' i! ^( E, Z

条枪”,但西什库教堂却始终未被攻陷。
此役义和团不断使出超自然武器。6月15日进攻开始前,

; j, l2 x' O: x) M, q

一僧人手持高香一束,来到西什库口外甬道上,向北堂一

; C4 S- L9 o! A5 J* S8 K

站,随后无数团众各执高香点燃,向北堂齐跪,叩头三次

0 `5 o1 H8 r& C4 I. M

即起,随后右手执刀,左手把香,即向北堂公门而来。第

/ l0 I1 y6 k6 `. A9 O4 a& [3 h

一轮冲锋,教堂里枪响后第一排团众果然没倒,果然刀枪

5 r. v& F! U2 b* h5 \2 V

不入,可是冲在最前面的却不动了,原来没倒是因为被后

' b+ b2 \6 f7 r( y, ?& [- l

面的人挡住了,枪却蹊跷的入了。几轮下来,大家发现刀

$ M- O h/ y. z, l& H

枪不如的法术好像不灵。载漪急忙解释说是前面死的人,

, k' g$ q; t3 C2 X6 h

是因为昨晚上跟女人睡觉了,所以法术不灵。可是后来几

/ v6 I; n) `6 o

天的冲锋,似乎和女人睡过的团民越来越多,而且都是冲

% n' k J* }1 d* B# r

在前面的,后面的见势不妙,纷纷开溜。战况不利,朝廷

: @5 D% [6 v3 z1 d$ F r0 S

急调援兵。关公附体的五台山僧人携青龙刀一柄,《春秋》

% r* z% u6 @# C; u0 Y% A

一部,骑赤兔马前来助战,可是还是不灵,“入阵便中炮

+ E$ J* w1 {9 T6 i( D

亡,惟马逃归”。后来有人考证,此僧人并非拥有十万神

A% a5 ^& J' x! \ n7 g5 G7 u

兵的五台山南山极乐寺圣僧普济,神僧的缺战,终酿成百

9 K7 {6 c; A' X

年遗憾。不久传出来消息说,义和团法术不灵的原因,是

( ~2 f0 F# J" m1 u

由于教堂里的洋人头子主教樊国梁,挥舞一个用女人阴毛

/ [7 k9 T! D( ]4 a

编织而成的“旌”在指挥,而且西什库的围墙上,贴了好

) \9 t* B5 |+ t2 c* d

些女人的阴户,是险恶的洋人用女人的下体,破了义和团

# h2 u4 t/ B/ Z8 D' ?- {

的神功。最后大家商议的结果是,以毒攻毒,以阴制阴,

( F+ _ A- M1 x3 A( e* W* L0 d2 g1 A0 o# Z

请来金刀圣母、梨山老母前来助战,并且通令全城每日家

8 d" |- Z2 F( A% e( V

家夜晚挂红灯一个时辰。实际上梨山老母似乎没有来,只

% M8 D1 M9 D" X) z9 O

来了金刀圣母,据看见的人说,是一个四十岁内外的妇人。

3 f( ]+ n" ^' s0 S1 x5 ~4 P* `' p$ k

结果关键人物的缺战再次使得进攻受挫。据说后来义和团

. m! M! ]: F @0 t7 S" C

又要求家家户户挂白灯了。相比天津的团众,北京的义和

( c6 L! }& U# z% f5 R

团还是轻敌了,在天津不仅有黄莲圣母,年轻可爱,而且

9 y9 L/ M! D0 C! M0 @

为了闭住洋人的枪炮,让义和团法术逞威,家家户户要用

6 r& ~. y# a$ r

红纸把烟囱盖上,女人“七日不可入市,七日不可立门外,

* i0 f. H2 V9 L- h& C2 m( Y

七日盘腿坐炕上,足不可履地,七日不可梳头洗面,七日

: M/ N+ e9 r. `( V; h6 q

不可裹脚”。
超自然武器不好使,其实此时清军的热兵器也并不差。清

# y9 e' |3 g- {. ~

军装备的克虏伯大炮和滑膛枪,即使对德军来说也是很先

( j, N3 w6 Z' e5 n& w

进的武器。在对东交民巷使馆区的战斗中,在几十天久攻

! a& x, }% @. G( j

不下后,载漪下令动用新式武器,一种叫开花炮的德国最

. u; J. p" b" F: i

新进口大炮,一颗炮弹几百斤,两三发就能解决问题。但

& |( b i0 X) @* W' W' o" t

带兵的武卫中军分统(旅长)张怀芝总觉得此次行动不对劲,

' |5 w6 N1 z. j

一直不下令开炮。他找荣禄讨要开炮的白纸黑字的单据,

! |, W$ v) K3 v7 ~2 P3 E% m; l

荣禄被纠缠的没有办法,最后给了一句"横竖炮声一响,里

' Z6 s+ v! \& {5 {7 a* H

边是听得见的。"张怀芝立即明白,下令因为炮位不准重新

1 }* A+ g) R2 m) c& @7 i6 m

瞄准。在他亲自测定下,大炮精确地瞄准了使馆区内一块

4 C' b) K+ X3 ^' k' M

无人空地,然后众炮齐发,猛烈炮火轰了整整一夜。战斗

, j1 a8 \4 T9 U2 r

的最后时刻,在东交民巷口,义和团团众尸横遍野,清军

4 l1 ]! k: Q7 h' k$ g+ l

开炮五六百响,未伤洋人一人。
8月16日,攻陷北京后的八国联军组成解救部队,其中法

! z! B7 c7 w8 m6 b

国分队由1个步兵营和步兵混合营组成;俄国分队由由1个

: u7 I2 F, W7 T, I

步兵营和30个哥萨克骑兵组成;英国分队由海军路战队和

; w4 {+ d4 {/ b' P4 i# p9 d

步兵混合营组成;奥意分队由意大利海军小分队组成,总

* |2 J0 T5 x5 ?' C

计有1200支枪、8 门山炮、4门野战炮和3挺机关枪。8

7 s8 ^( n3 W* `4 Z# u& z

时许,联军以炮火攻占顺承门(今宣武门)近9 时,联军

+ a, i; T+ u. n5 @: A q( L

部队逼近西安门时又有250-300名日本兵从北面赶到西安

' j9 v& }- R- p# l3 E1 `: H

门增援联军,向北堂行进。部分联军搭软梯翻城墙进入北

& J5 |3 G: {* }# U2 M$ F# _- s

堂,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义和团及清军部署的有关情报。9

0 e; J$ h" _8 P* ~; d" |4 h% ~, S

时许,联军打开西安门。义和团和清军在皇城内筑起2道街

2 G$ |. H/ R# Y1 ]9 q

垒坚持抗击。经1 小时激战,联军两面夹击,先后攻下两

" \' c2 V" ?8 D# F4 s0 Y, ?" N

道街垒。10时30分,由福里、毕盛率领的联军部队从正门

, m- M. k( K- Y1 e/ Q) c- L

进入北堂,法国驻华公使在西什库教堂与主教樊国梁相见,

( I" b1 |; S# b0 p

“互庆余生”。时近中午,联军击退从紫禁城开来的义和

: j8 U) y! ]8 V$ c& O

团和清军,占领西华门。参与攻打教堂的清兵武卫中军、

' }0 D. k) p3 w, T) E0 {0 a8 l( V7 ~

武后卫军以及庄亲王载勋统辖的虎神营、神机营马步队、

+ z' v' r! e/ O+ U2 Y/ c9 R

火器营炮队等,见大势已去,四散奔逃,将阵地让给了八

$ ?2 T9 ~* V8 m3 x$ O) H! \

国联军。义和团孤军作战,腹背受敌,被困于西安门内,

3 c6 x; J. T( Q }- ~" E. O! U% R/ ]

只好趁夜色掩护,将西安门附近的皇城宫墙挖开一个缺口,

/ n/ g$ R* p/ t: H u9 f' m

仓促撤退。此役,义和团和清军被杀死600人以上,联军

% G7 a3 J( |; C! y7 L

死伤各10余人。轰动一时的西什库教堂事件宣告终结。
西什库教堂被围两月,在围攻中,“共死教民四百人,地

; B% F6 U! z. H7 }) [! g' F

雷炸死小孩七十六口,法兵死十人,意兵死五人”。而义

- \- E* f4 d5 a* a) `

和团和清军围攻人数曾超过10万人,阵亡600人以上。

0 ]# }. H' C5 K0 R. P

......(略)。

# Y6 s; {7 X0 e& n8 b

 

. ]! p0 r5 G/ k

 

1 l' h0 r" c6 i! x# F( x

上文源自:

" Z9 Z# X- {# x2 A( @0 A& u

1900--西什库的热月围攻

+ V8 @% s# h. [- A" [6 @

http://bbs.hlgnet.com/info/u1_22792963/

+ b: O# ^5 _" t/ m' ^+ R

 

; T( |" z( H! Y6 ^.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9 6:22:2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0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二](节选)

9 y: M$ b6 e( F- q2 B* A5 m+ n( Q

8月16日,攻陷北京后的八国联军组成解救部队,其中法

6 l9 L. R8 ^9 E' j

国分队由1个步兵营和步兵混合营组成;俄国分队由由1个

: Q9 ^" c$ y' n% M5 E& n

步兵营和30个哥萨克骑兵组成;英国分队由海军路战队和

* ^, L/ d! B( q+ O

步兵混合营组成;奥意分队由意大利海军小分队组成,总

, w9 W N$ O% n3 I& Z9 x1 B

计有1200支枪、8 门山炮、4门野战炮和3挺机关枪。8

* b4 q( J i ]0 ]* ~2 x: ^

时许,联军以炮火攻占顺承门(今宣武门)近9 时,联军

( e7 v% B8 B1 \2 g @" w) R

部队逼近西安门时又有250-300名日本兵从北面赶到西安

6 \ n) p' ^7 l- ?. N4 s6 m8 W

门增援联军,向北堂行进。部分联军搭软梯翻城墙进入北

' Q7 `1 M; \$ t" _: ^

堂,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义和团及清军部署的有关情报。9

; I) s& r* [1 t; T( f9 g

时许,联军打开西安门。义和团和清军在皇城内筑起2道街

1 ?# |9 Q0 J- e9 k' C

垒坚持抗击。经1 小时激战,联军两面夹击,先后攻下两

$ I, @# {2 c5 d! |. P c3 G- }

道街垒。10时30分,由福里、毕盛率领的联军部队从正门

. M7 C& m" y9 {$ t

进入北堂,法国驻华公使在西什库教堂与主教樊国梁相见,

1 m# w8 ?! E; y( ^+ n; x/ P v: f

“互庆余生”。

# q$ K e V; W j) q! Y4 t

......(略)。

1 i! D. h I" n' |. t

 

- l9 e" o' R. s5 q5 P# e" d

[转帖二](节选)里提到

0 I, T% I8 }' w# n

“近9 时,联军 部队逼近西安门时又有250-300名日本兵

8 p& I! g# u- @% k9 v

从北面赶到西安门增援联军,向北堂行进。部分联军搭软梯

- ]" u/ N6 E8 G0 q# e9 ]& r

翻城墙进入北堂......”

; l% W& l' ~7 F( Z; F

 

" |0 Q# f$ Q# g9 G; L" g

 

( s1 F& N1 U9 `

再来看1楼帖原图(这墙是哪?):

0 C0 x" d3 W4 _6 l

 

+ f2 d6 X }+ ?, N1 A% N: V0 u

[再讨论]:这墙是哪?

[再讨论]:这墙是哪?

! v8 ]9 [: t& m* m+ d8 [

 

7 ^2 }5 ?1 ]* r/ }" {: p

贴一张1900年的航拍图。

1 ]- O ]* Z4 P4 z

在图087.(鸟瞰西什库教堂)内,

6 Z# o: R3 S1 K% ?

我看到了皇城西墙的北段墙外的堆拨房(堆子);

, Q- b! M! ^4 N& |

我看到了皇城西墙的北段墙内的那趟高高的树。

, v) u; p' J) D" W5 E" j

 

( g) V+ }0 t; L6 X' R& |

 

3 G: [0 }: I, k, g% ^; ]

[再讨论]:这墙是哪?

[再讨论]:这墙是哪?
S2Ocm8RY.jpg

8 }& o$ N# u u* L6 K- P

 

( h4 P, H) w' n4 m) T

 

# Z; C% f: R; x

 

$ h$ q$ b# A ?& o6 \6 t! `

 

8 E& N8 Z0 g1 q4 z

目前没有结论,还只能是猜测。

! f. d7 _, E. ^2 k5 C* t

我猜测,1楼帖原图是皇城西墙的北段墙,“部分联军搭软梯翻

3 t. B2 u- i* s1 A& s$ y* U( _. }" A

城墙进入北堂......”

9 J9 T" h+ B T. I

 

! G% N) C$ v0 Y! u

 

" N6 p! Y4 |0 F" E% e Y

 

! ?- P7 J, o% n: M3 D1 ^

 

) R [6 ~2 d/ ?% @. u& R4 S

谢谢各位浏览!

& D0 f! h6 q( ~1 _. T# ?


 

% F) }6 r* N*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9 8:27:3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5-2-19 23: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5-2-20 00:01 编辑
9 J* L; v! R/ N0 X$ ~& i: n
# a5 f* W$ H" _2 h【转帖】* y: U& i. v. m9 o
$ o4 R. k; Q5 K1 P( n
《八国联军法军登梯翻越的是北京西安门北段的皇城墙》   作者: 枫影斜渡
7 i* [) w/ a6 B) Z- Y- v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5b4f80102vi22.html1 v* c/ f+ |. M, Z8 \6 X- v

( L( u6 y8 S7 v& M# `( H# b! J3 \图01   1900年8月16日法国远征军登梯翻越大清京都皇城墙- P6 l! y9 {& ]$ b# y, e
图01 1900年8月16日法国远征军登梯翻越大清京都皇城墙.jpg : R. d% I  w: c) F! |' d$ ]/ T5 O

; d* _/ ~' C/ m6 g& ~4 a0 H图02   1900年8月16日法国远征军登梯翻越大清京都皇城墙
) a" ?5 w/ o7 { 图02 1900年8月16日法国远征军登梯翻越大清京都皇城墙.jpg - }4 X5 M4 \" N& T
- ]" W: S* R0 R' o( z' X
图03   1900年8月16日法国远征军登梯翻越大清京都皇城墙% H' H( q  h- s$ u' D/ x
图03 1900年8月16日法国远征军登梯翻越大清京都皇城墙.jpg 7 L7 c  O$ k( I- [# P5 T7 K" B

: ]/ U' f0 D. ~' m......$ d1 A1 k# ]. s% W- k; d- l
; ^) J. K* m4 e. Q4 }
依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现在重新判断图01、图02和图03(图09):
; v3 g) v4 r5 @: f) O
3 a2 L( x* R" @+ x- O/ {图01:根据图中有马,可以判断法国远征军的士兵还在皇城的外面。从军人的队列可以判断他们正在等候依次登梯越墙。图左是义和团挖的运动壕沟。9 Y* T* t3 }/ v& v2 [2 b

( d2 q! J0 S# N* S; p+ e4 h8 q图02:皇城墙离地面不高,根据军人的腿在楼梯上的运动,梯子前排队的军人,以及墙顶军人跨越的姿势,可以推断为皇城西墙的外侧(西侧):法国远征军士兵正从墙外爬楼梯进入墙内(墙内就是西什库教堂)。6 P! {# M( m$ y

+ x) [. {( @+ }* }) [图03:皇城城墙离地面很高。可以断定为皇城西墙的内侧,也就是西什库教堂内。在中国教民的帮助下,法国士兵正从皇城墙顶上沿楼梯下来。这一段防地道沟又宽又深,说明比较靠教堂这一段。4 K8 Z; }, L. J( v- F

- {$ z6 `( r! l......(略)。( b6 o, |4 X; T: e$ q
& q& e/ V* N) J# I: L
9 Z0 c8 L2 H' d# d" p2 M. l
  X2 K! u0 {( b0 {$ K: d: K! q# b

/ c, v6 _" e2 D5 |*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3 09:04 , Processed in 1.17215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