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49|回复: 9

[求助]关于乾隆京城全图中庆寿寺位置及双塔[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2-21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庆寿寺双塔在西长安街,始建于于元代。本人在查阅乾隆京城全图时,发现庆寿寺位置好像不对,偏离西长安街很多,而且也没有标识出双塔。按理说双塔在当时应该算一个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标识物,怎么会不标识出来呢?同时西四的万松老人塔却是标识出来了,而且按照京城全图测绘年代应该是乾隆十年到十五年,而乾隆十八年才重修万松老人塔,在元塔中包了一层清塔,所以当时万松老人塔还是高丈五约五米。那么高五米的小塔都画出来了,九级七级的双塔怎么会漏下呢?

+ I7 y( W/ c% J" T! a) B1 ^

 

- X7 g% I: @& P: [7 O

而后又查光绪顺天府志云庆寿寺“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寺北稍偏东有关帝庙,又东北半里许又有寺亦名庆寿有明崇祯间重修寺碑”那么京城全图中标识的庆寿寺应该就是明崇祯间重修的,而双塔庆寿寺则未标识出来,双塔也没有描绘,这是什么缘故呢。同时期的1750年的清朝北京城图都有标识双塔位置的。外城法藏寺的塔也是没有在京城全图中体现的~

4 R1 {( V) B& ~5 E' J

求解惑呀,help~~help~~~

[求助]关于乾隆京城全图中庆寿寺位置及双塔

[求助]关于乾隆京城全图中庆寿寺位置及双塔

[求助]关于乾隆京城全图中庆寿寺位置及双塔

[求助]关于乾隆京城全图中庆寿寺位置及双塔

[求助]关于乾隆京城全图中庆寿寺位置及双塔

[求助]关于乾隆京城全图中庆寿寺位置及双塔

6 w, {, N; j# Q; R9 h/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1 15:41:26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林湾湾在2012-2-21 15:27: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庆寿寺.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 x# R' s# ^( u f/ b I7 O# i1 @; c* d
 
$ x+ a' {% _! c. j! s7 b

 

# v; l3 `; B+ j: d' B

 

# n7 Y/ q( @2 w* C" A

关于《乾隆京城全图》中标注的庆寿寺位置。

9 M$ W: j0 y$ V, D' P

 

8 @" ]/ M, n2 `

 

i1 T k; ]: {% C

关于庆寿寺的记载不一。

. }! E: U/ X8 G9 V f

 

: U) O) l* r. x9 [( G/ K8 q

1).

' F' A8 q# [% b, N5 J

         从石雕海云禅师像说起
http://wangquanzhai.blog.sohu.com/135489377.html

0 F) }; j/ J& t8 r


......
庆寿寺在金末元初是燕京地区的重要寺院,
直到明代,庆寿寺一直是北京地区禅宗临济宗传播的重心,其规模雄壮,香火旺盛。
它创建于金章宗大定二十六年(1165年),当时是金朝的庆寿宫。
寺内曾有金章宗亲笔所书的“飞渡桥”、“飞虹桥”六个大字,及党怀英八分书的《庆寿寺碑》等著名文物。
在元代,该寺始终受到元朝政府的特殊照顾,其规模与地位“为京师(佛寺)之冠”。
至元四年新建二塔,故又俗称双塔寺。
明正统十三年二月至十月重修,动用军民万人,耗费钜万。
修成之后,“壮丽甲于京都诸寺”,并改名大兴隆寺,又称大慈恩寺。
然而仅过了数月,在正统十四年四月,大兴隆寺就不幸遭受火灾,此后该寺便一蹶不振。
嘉靖十五年改为讲武堂,后又为射所(亦名演象所)。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只剩殿堂数楹和两座僧塔。海云塔九级,居寺之右,可庵塔七级,居寺之左。
......

+ ?1 Z1 I7 p8 \& c

 

" |. e) n2 A8 Q8 @

 

, ~' f4 a+ D4 N+ h$ `4 M) i

2).

* e) ]$ v5 O$ w# a4 A) O) g

双塔庆寿寺,金代初始建,称大庆寿寺。
元初重建。
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重修,改称大兴隆寺,又名慈恩寺。
1535年(嘉靖十四年)毁于大火。
1536年(嘉靖十五年)改为讲武堂、演象所。
当时的双塔位于寺的西侧。
一座塔有9级,称“天光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
另一塔为7级,称“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

3 e. m9 x" k9 U3 ~; w& z* X

 

9 P/ {; v7 R% p8 J( c6 z/ z

3).

: P! ?7 l |4 P" L4 ^


        《京师坊巷志稿》      演象所
  
涌幢小品:
嘉靖初废大慈恩寺,从锦衣卫请,即其地改为射所。
上以金鼓声彻大内,拟改建元明宫,别以大兴隆地为射所。
都督陆炳言大兴隆地亦逼禁城,惟安定门外有废官厅,宜将宣武门外民兵教场移此,
而移射所于民兵教场,射所旧地改为演象所。得旨允行。

! N6 t. [/ f% }0 Z) [9 R

野获编:
今京城内西长安街射所,亦名演象所,故大慈恩寺也。
嘉靖间毁于火后,诏遂废之为点视军士及演马教射之地。
象以非时来,偶一演之耳。
案:大慈恩寺即双塔寺,详寺观。

8 l) n' W {: i4 `

 

+ J2 O" x/ }! r& d1 w+ H

 

1 Z8 q0 h6 L& ^; c1 }+ x; x

4).

6 _. n' j" K8 v+ p# q, I: M

西长安街双砖塔,若长少而肩随立者,其长,九级而右;其少,七级而左。
九级者,额曰特赠光天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
七级者,额曰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
或乃曰:地,元之旧狱,夜多冤苦鬼声,塔以镇之。
又曰:地,唐悯忠寺之坟院,二师者,悯忠寺一二代祖。非矣。
双塔地,元庆寿寺也,海云、可庵,元僧也。
寺今僧室中有碑矣,燕京编修所次二官王万庆撰。
略云:海云名印简,山西之宁远人,七岁入学,授孝经之首章,遽问开者何宗,明者何义。
父异之,以见传戒颜公,祝发。
明年,礼中观沼公,受戒,修童子行。
一日披中和五条衣,升座为同列演说,见者叱之,
师曰:佛言三世诸佛所说之法,吾今四十九年,不加一字,童子所说,非妄有加。
年十一,纳具足戒,已能开众讲义,济众凶岁。
金宣宗闻之,赐号通玄广惠大师。
宁远城陷,师与中观皆执,元成吉思帝遣使语太师国王曰:
卿言老长老、小长老,是告天之人,可好存济。自是天下称小长老焉。
一夕,梦神速其行,乃来燕,夜宿松铺岩下,击火大悟,年二十也。
至景州,参本无玄禅师,玄曰:孟八郎又恁么去也?
时中和老人章公,住燕京之庆寿寺,梦僧杖而入门,踞狮子座。
是日师至,中和以向上键锤,差别机智,一一勘验,曰:已到大安乐地。
年三十,合罕帝遣阿先脱兀怜赐以“称心自在行”之诏,
每言于大官人忽都护:孔子者,生民圣人,宜世封以祀。复言颜子、孟子,
后及习周孔学者,皆宜免差役,勤服其业。从之。
诏试僧道,不通经者,还编户。
往见厦里丞相曰:山僧年三十六,一字不识。
丞相曰:一字不识,何名为僧?
曰:方今大官人,识字也无?
因言僧以悟为第一,岂与聘士同科。丞相以闻。
所著语录,曰杂毒海。前后得其法乳者十四人,可庵朗公继主庆寿寺事焉。
今寺尚有海云、可庵二像,衣皆团龙鱼袋。
海云像,门弟子刘秉忠赞之。
按今射所,亦庆寿寺址也。
文皇初欲为姚少师建第,少师固辞,居庆寿,后更大兴隆名。
旧有石刻金章宗“飞渡桥、飞虹桥”六大字.
嘉靖十七年寺灾,石刻亦毁。
二十九年,锦衣卫都督陆炳请改大兴隆寺址为射所,
寻以金鼓声彻大内,拟改建玄明宫,其射所别于大慈恩寺址(在海子桥,今废为厂)。
炳言慈恩亦近禁城,请移民兵教场安定门外,移射所民兵教场,而兴隆故地,于以演象良便。
得旨允行。
今人并称射所、演象所云。

4 x/ H# w, W* O! I. x

 

" d9 u+ N% I# `+ N7 b

 

1 x* i" T: L; I. e: q ~6 U

......(略)。

+ d2 \* O0 s+ \8 ^+ B0 g" x% t4 e

 

& p# e& w$ ?( W; y% H

 

7 }! k; Z4 x# R7 |$ i+ I

 

6 S$ [; s; e8 f3 p

 

* S, I6 e2 |1 @+ C0 q% X/ v+ k* `

 

1 s' ^7 D2 |- @+ S X. f- k" X

我以为:

& `7 x( @" b/ Q; W# a0 m5 m' G

最迟在明嘉靖二十九年,庆寿寺已废弃,只余双塔了。

1 T: h& W: l! G+ T0 m* S; h k

制于清乾隆十五年的《乾隆京城全图》正是庆寿寺当时现状的真实记录。

, f: T! c* G2 A- `+ }

 

9 n6 b4 E3 _; Q3 f. E) T6 r

 

* w# S% @. a) V# Q: i$ M1 J

 我以为:

0 Y* J1 ?+ S/ F

“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寺北稍偏东有关帝庙,又东北半里许

. s/ o2 h' y1 p6 t$ b: {3 A

又有寺亦名庆寿有明崇祯间重修寺碑”一语,

8 L. p: q* m* k* @% O: w

或只是有明崇祯间将《明正统十三年二月至十月重修寺碑》

7 |% ~( P7 H" X# `; F! i

移至《乾隆京城全图》里标注为“庆寿寺”的一座较小的庙宇里而已。

& t- _7 t z+ a$ X- `0 x

 

- U8 G' B3 U/ T6 O9 g( Y6 w3 t- t

 

% }8 n0 A N2 Q3 N6 u3 h6 k

 

5 `' {0 B/ J( ~2 ]: ^2 T

由清末的老照片看,乾隆二十九年重修的双塔庆寿寺,规模似乎不是很大。

: o0 r% A* W8 g, ~$ w& Y: [

 

3 Z2 b6 Y, E4 W/ k6 H9 O4 C

 

mAZzIE5z.jpg
& f: Y2 _( Q2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2 9:02:10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22 0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林湾湾在2012-2-21 15:27: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庆寿寺.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j( ?" Q+ ^; L/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1 15:41:26编辑过]
! |7 C6 I, A6 _1 I! x( x' H3 Y/ _

 

" y* `' n2 O2 N1 u

 

# P/ a; E- t* r' K p! l9 S) g0 `

关于庆寿寺的位置。

8 P3 }$ a; M7 H9 k; U8 N

 

3 ~/ D. ]8 N* o1 q0 H; e6 r( m; _7 C

实景位置请看1943年的航拍北平图。

9 X5 z$ e5 l* ]/ }6 W5 u' t

 

/ u$ w, f, T9 L: `& Y: N

IKeQLpVJ.jpg

4 J0 b9 n/ I+ J) `5 c5 G. k

 

0 f8 v, b ^& O) G% P* r

 

9 Y- y. ~+ c4 G% U

 

m8 e2 Y D9 i$ F6 J+ p3 {

在《乾隆京城全图》-1里,在该处看到了两个可疑的圆点。

, c: z5 r# R$ }' ]8 D) J9 T; i

但东面的圆点稍靠北,与两塔间相互的位置不符。

4 Z, c/ _$ E0 r, [8 q$ n

在分张的《乾隆京城全图》-2里,在该处只看到了一个可疑的圆点。

) Z& m) ?1 m4 l3 T- B+ ?. l


74raq3ch.jpg
TlvULdOX.jpg
iz4dYgof.jpg

& S2 ?, t6 W& I( |

 

- ~$ ~$ f, O% R, {6 Y% n% c7 T

 

% z( k/ g, l# j3 V

我以为,双塔庆寿寺的位置在您标注点再东移半个红方格更合理些。
我以为,双塔庆寿寺遗址的位置在今图书大厦南面的西长安街上;

' u" B3 K2 R/ w% Y5 X. v% q/ z5 a4 U' V; G

并非通常所说的在电报大楼南面的西长安街上。

) P! C* u6 M7 z; X) O& w( a

 

! u1 Z$ O! L6 H6 R

 

8 e5 s5 n' k6 s, ^# K- o# [" K

关于“双塔庆寿寺则未标识出来,双塔也没有描绘,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不知道。

" s1 V3 }4 L3 I9 t- K6 R1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2 8:01:1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23 0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2-2-22 9:17:00的发言:
7 c1 J- m9 p2 q, H

这个问题我的推断是,

+ u6 h1 c; M; q- o6 K% e2 F

塔在寺西,并且塔不会移动,所以明之前的庆寿寺位置不会变,就在长安街上。

q! h+ {0 Q$ `4 _( J2 l) t1 k$ i

......

3 G6 I+ d( w4 h0 w) d

关于图中的庆寿寺---乾隆图准确率非常高,不可能错,

% c- ~* J4 q& e& ^! f0 s9 `

怀疑是当时某个附近新建小寺,附会庆寿寺的声望,而也叫庆寿寺。

# i4 ?' L G! B7 W x, P

但该寺庙留存时间很短,就淹没在历史里了,没有留下记载。 

% o Y2 n) m8 ^# ]

 

8 ] y8 e7 e( c! M G' h

 

1 ~" I$ p3 u4 F

[转帖]:   北京西长安街上双塔寺

9 F- {+ S8 a5 `4 u# |+ f7 _

 

8 I1 v$ ~' X9 z'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cd4c070100rmwd.html

" h" _; e, S' D! C1 f/ U! w

 

4 j8 ?* F( J% y, b) {

......

# ~( m# A: \0 F4 W) ~1 s! b0 T

ANG="EN-US">ANG="EN-US">     据《元一统治》记载ANG="EN-US">,双塔寺是创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ANG="EN-US">(1186ANG="EN-US">)的一座著名古刹ANG="EN-US">,是金朝的庆寿宫ANG="EN-US">,元代改称大庆寿寺。因寺内西南隅有两座玲珑秀丽,巍峨壮观的砖塔,左右相拥矗立,而被百姓们俗称为双塔寺。当时的庆寿寺规模宏大,占地百顷,松樾盈庭,完整壮观ANG="EN-US">,香火盛极一时,其秀丽的景色为京师诸寺之首。

) [6 j. S. p3 D4 \& f% [

ANG="EN-US">    寺中有碑亭两座,碑上分书飞虹桥飞渡桥,笔力苍劲,墨润饱满,为金章宗亲笔所书。碑亭前有潺潺溪水流过,周围古木参天显示出庄重,肃穆的皇家气派。

/ L1 B) T, P6 D- g z0 R& v

ANG="EN-US">    元朝初年,双塔庆寿寺占地面积颇大。东从现在的府右街,西到如今的西单路口东侧的横二条,北到力学胡同(旧时李阁老胡同),南到现在的西长安街,这么大的一块面积,就是曾经双塔庆寿寺的范围。而寺中双塔的位置则矗立在整个寺庙的西南侧,即现在的西单图书大厦前马路中间的位置。

2 H8 B( q% f! Q2 f$ Q6 N

......

; p' }7 T' j* E$ j! h/ z

    明宣德七年,(1432年)二月,双塔庆寿寺的僧人觉贵和尚擅自修建毗卢阁,阁高数十丈。后被监察御史李德全上疏有窥视皇宫的嫌疑”。明宣宗盛怒之下,下令将阁悉数拆毁,把觉贵和尚逮捕入狱。

/ o D: M c% u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太监王振以寺已糟朽为借口,动用军民役工二万余人大修双塔庆寿寺,所用银两数十万两,耗时八个月,于十月完工。寺前搭建牌楼,匾额上书:第一丛林。改名叫大兴隆寺,亦叫大慈恩寺。修完后的双塔庆寿寺金碧辉煌,名冠京师。当时盛况空前,皇帝亲自前往讲法,王公大臣趋之若骛。

" i) z5 o: p R* {! k' p

......(略)。

' v7 n6 H" l, _- `6 h# j- S

 

* h7 B$ D; u* ]1 Y, P8 h' o" _, W1 O0 D

 

5 `: ^& r) w. J* h- a# ?0 f

据此看来,在明中期(嘉靖朝)双塔庆寿寺大火前,该寺庙的范围很大。

( u6 ^+ k% m+ o+ ]

否则,明皇城的西南处也不会绕那麽大的弯子。

/ J) J. \+ N* l3 p: c

 

' p5 c+ O3 c. j$ p

 

4 I+ T% T( m/ C; R& E

 

jQ90QbAr.jpg
FkzVaDpx.jpg
. q9 R% E. e( q) p( Z,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3 8:35:1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22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2-2-22 8:07:00的发言:
. t/ M& B- S, R+ s% _

 

! X! c, u0 }0 d) s8 M- n; s

 

0 w, b0 \0 B; K

关于《乾隆京城全图》中标注的庆寿寺位置。

% S) S/ v8 H- _2 K" l

 

3 x$ C/ p1 j( j3 j#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2 9:02:10编辑过]

% V9 J8 D5 z/ E7 U+ i4 h4 c! p1 N

zhaohq兄老毛病又犯了。。。。。

- T$ O: o6 E; z3 M

 

7 d' k0 G( p% S7 Y$ ^. v4 A. F

引用了诸多资料,庆寿寺的变迁说清了,楼主的问题也没个答案。。。。。

2 O2 h5 N! o0 C) Y4 c, G. _

 

* Q9 P) ?' I- |" X" s: r; E+ c

这个问题我的推断是,

$ X- i9 M: q5 X- E& Y6 H

 

& i% f y: A: |* z, I$ ?6 k

塔在寺西,并且塔不会移动,所以明之前的庆寿寺位置不会变,就在长安街上。

# q; ^* r6 [: e. U. S

 

p* t) O* o j; f' B

关于乾隆图个人分析,该图是以建筑尤其是院落标注为重点,而建筑内的物品,不做为重点,而双塔因寺被毁

! D( h2 T$ T9 n$ W9 O. \8 S

院落以经变成民宅,所以被忽略没有标出。关于图中的庆寿寺---乾隆图准确率非常高,不可能错,

2 ]9 `4 h: W7 Q/ x

怀疑是当时某个附近新建小寺,附会庆寿寺的声望,而也叫庆寿寺。但该寺庙留存时间很短,就淹没在历史里了,

6 [9 F g# L5 H+ ?, i, M6 N1 j4 k

没有留下记载。

x. C, Z' C2 X% Y' j& d

 

3 B" q0 w8 W' T) c

一家之言,不知对否,欢迎品评。

( Q) j6 \$ M6 {5 x( H+ \

 

发表于 2012-2-22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2-2-22 9:17:00的发言:
# d; o; \$ x( L' E5 k j

zhaohq兄老毛病又犯了。。。。。

+ g2 S: f, G9 ]8 o9 r* B

 

n9 U% B- D: |/ C

引用了诸多资料,庆寿寺的变迁说清了,楼主的问题也没个答案。。。。。 

& J7 D8 S% E. E' t0 e

黑龙先生看回帖不仔细。嘿嘿!

, G" O% u. v* j+ C8 C% ^

 

! a. n& z) v: K5 i$ M" ?& l' j6 e

2楼回帖里我说过:

* n/ q* Z6 ]% H6 S) D

 

' r& G8 u9 b" r- R2 \" G P2 ?

关于“双塔庆寿寺则未标识出来,双塔也没有描绘,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不知道。

发表于 2012-2-22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2-2-22 9:17:00的发言:
+ U( a* e8 `* y; D* U9 {

关于乾隆图个人分析,该图是以建筑尤其是院落标注为重点,而建筑内的物品,不做为重点,而双塔因寺被毁

: c3 M# _* y+ }/ L- c

院落以经变成民宅,所以被忽略没有标出。

* Q3 A* H3 `3 r

 

. u* H& m7 A4 z

 

+ Q. {0 H7 d3 c

这个理由可不够充分。

. e. E, p* \3 t2 e& u, b* X( f+ e%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2 11:22:5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2-2-22 9:17:00的发言:
0 @6 j* `5 q+ i5 c8 l3 o

zhaohq兄老毛病又犯了。。。。。

- e& {4 B+ ^$ [! q

 

% ?8 U6 c, r: {

引用了诸多资料,庆寿寺的变迁说清了,楼主的问题也没个答案。。。。。

" C7 R7 N1 S# e

 

3 {) y/ ]4 P. Y6 j

这个问题我的推断是,

# L( C2 n9 d% O% l/ H3 M( V

 

9 j( |0 ~: B' w

塔在寺西,并且塔不会移动,所以明之前的庆寿寺位置不会变,就在长安街上。

6 K8 Z0 g& f0 H

 

4 `% [/ V% ^" B

关于乾隆图个人分析,该图是以建筑尤其是院落标注为重点,而建筑内的物品,不做为重点,而双塔因寺被毁

( y" |+ P3 V$ e% Y3 Z) n9 H

院落以经变成民宅,所以被忽略没有标出。关于图中的庆寿寺---乾隆图准确率非常高,不可能错,

5 T! u# K. H) Z

怀疑是当时某个附近新建小寺,附会庆寿寺的声望,而也叫庆寿寺。但该寺庙留存时间很短,就淹没在历史里了,

+ }, o0 B/ ^8 f' z- s8 j5 l

没有留下记载。

4 h6 B( \4 E+ u) B: o. e

 

" ~9 V! ^( n1 C) I& z" t5 `

一家之言,不知对否,欢迎品评。

4 M- y5 G9 x) a4 ?

 

+ F2 E7 u2 Q; R

 

9 Y! f7 |0 ]% v4 x6 h# e% Z. n

我觉得先生关于未画双塔的解释好像也不太合理,因为我在乾隆图中看到了西四的万松老人塔,当时的应该是还没有修过的只有5米左右,而且它也不是独立院落的,是在多罗贝勒永恩府东北角。这么小的万松老人塔都画了,庆寿寺双塔却没有画,让人生疑呀~

vhg7w6j1.jpg
: O# w1 t! Z( j/ u7 z3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2 15:13:5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2-2-22 7:36:00的发言:
! [" t7 K7 S4 ?1 f" d: [

 

" V1 [. ?1 q" F( Y/ k% V* L

 

. Y; Y4 `" l8 k

关于庆寿寺的位置。

5 C7 y0 m9 `7 Z& R2 a* G

 

8 o9 p9 @; Z i5 B8 T$ j* F2 S O

 

u% i3 f4 Q) v7 S

我以为,双塔庆寿寺的位置在您标注点再东移半个红方格更合理些。
我以为,双塔庆寿寺遗址的位置在今图书大厦南面的西长安街上;

# [4 F. c8 H' ^' r0 B

并非通常所说的在电报大楼南面的西长安街上。

- [! A0 l5 b z% ]/ e# f$ Z

 

9 N, ?: T1 t) A: `) u5 A

在航拍图中的位置大概应该是这个红圈范围吧,当时元朝建成城时为保留这个双塔寺,在建城墙时绕过双塔寺以致现在留下这一段向南凸的城墙吧。

, x% R" ~, n& w0 t1 i( K

 

' X2 X& }4 C& ~ A- [

关于这个没有画双塔,难道是遗漏了?城南法藏寺的高塔也没有画出来。但是照里说城内塔本来就少,两个白塔、弘仁寺塔、万松老人塔均有表现,唯独庆寿双塔和法藏寺塔没有绘制出来。难道是因为这两个寺庙不是皇家寺观,就不画了?但是万松老人塔是个连寺院都没有的塔,也不算皇家的啊,唯独是挨着贝勒府,沾点皇家的光,所以画出来了???

[求助]关于乾隆京城全图中庆寿寺位置及双塔

[求助]关于乾隆京城全图中庆寿寺位置及双塔

发表于 2012-2-22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林湾湾在2012-2-22 15:49:00的发言:
! l0 v& Y6 e' ?& w' Y/ u' Q" m5 r+ `

在航拍图中的位置大概应该是这个红圈范围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2222736328786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B3 Q9 |4 H1 R0 s

双塔在航拍图内的位置,在您标注的红圈外面,稍东偏北一些。

9 W% _- e1 @! W; L; W* W

在您标注的红圈内的偏下处,疑似是西长安街南侧的建筑。

7 ^0 Q! j3 i5 V; c

 

' I2 P3 k+ M" Y$ L7 }

 

& w* p" A- C+ i# \3 R; `7 a

在航拍时(1943年),在双塔的西侧偏南方向,已有两座二层的较大的民国建筑物。

/ d$ I+ V3 X$ S1 @' ~' P: L, g

 

- D3 s& l! I: }2 v

 

1 O0 }, z( Y! ? E1 ]8 B

 

BnDrgniu.jpg
zFiqWtT1.jpg
qD95uSyy.jpg
O1 v, x9 a8 a% e; a6 p3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2 16:34:12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6 15:37 , Processed in 1.17339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