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45|回复: 45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9-6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部禁苑中的龙首塬上,始建于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是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整个唐朝21位皇帝中,有17位都在这里居住和治理朝政。大明宫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大明宫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唐末僖宗时,大明宫屡遭兵火,最终于乾宁三年(公元896年)被烧毁,宫殿的遗迹也都被拆除,此后沦为一片废墟。1957年以来,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从2007年开始整个大明宫遗址区进入了保护改造的新阶段,历时三年、投资逾百亿的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于2010年正式建成开放。

" V2 B) I, O+ Y* i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现在可以看到的宣政殿殿址东西长近70米,南北宽40多米,台基上架设了宫殿的全尺寸骨架,显示了宫殿的轮廓。殿前130米处原为3门并列的宣政门,东西则有横亘全宫的第二道横墙,宣政殿四周有廊庑围成宽约300余米的巨大殿庭。文献记载宣政殿前院廊南有宣政门、东西有日华门、月华门,院内有钟楼、鼓楼,殿院东西有中书省、门下省、弘文馆等唐朝重要的中央决策、咨询机构,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这里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官员们到达这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有在大明宫上朝的官员,都要登记在册,登记的内容不仅有姓名官职和年龄,甚至包括身高和形体特征,经过一连串严格的确认之后,官员们最后才能到达大明宫中的宣政殿。

" c' [! v! u9 L6 G4 P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95米处,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主殿,是内朝正殿,为唐代君臣每天议决国事的地方。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

! E* j8 C- T+ u/ `9 h7 K3 |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只有五品以上和五品以下的重要官员才有资格被宣召入紫宸殿,由于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入紫宸殿又称为“入阁”。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在当时是大臣颇为荣耀的事情。

; x1 G: r7 L. T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宸殿也曾举行宴见四夷君长、外国使节,庆贺重大军事胜利,举行制举考试等活动。

% q& G" \" n. a/ j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殿基南北宽近50米,殿址破坏较多,仅东边残存一部分夯土基,西边仅有片段的夯土。和宣政殿一样,台基上也架设了宫殿的全尺寸骨架来显示宫殿的轮廓。

+ v; O, f H; i; Z; r9 _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宸殿遗址东侧为望仙台遗址,这里是唐大明宫内一处重要的道教建筑。

' y! W+ w+ I- x( e, ~7 u6 ^9 P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有关文献记载,唐武宗痴迷道教神仙之术,于会昌年间(约公元841年)调发左右神策军3000多人,修筑望仙台。唐宣宗时改为文思院。

( ] b2 ]2 H5 S# _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古发掘表明,望仙台遗址为方形覆斗状,由夯土高台、高台的基座、基座周围的壕沟三部分组成。

! B( o# b" ^9 j7 ]$ h% m2 E- F! p1 M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夯土高台平面呈方形,系黄土夯筑而成,东西约30米、南北约28-29米,现存高度为9.7米。

4 B9 B6 D1 I9 @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宸殿西侧为延英殿遗址,该殿建于开元中,乾符中,易名灵芝殿,寻复旧名。

) F9 H6 J# k( o9 P, {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六典·尚书·工部》:“宣政之左曰东上阁,右曰西上阁,次西曰延英门,其内之左曰延英殿。”殿院外设有中书省、殿中内省等中枢机构。

+ T# i$ t2 F+ _, x1 y- L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肃宗时,宰相苗晋卿年老,行动不便,天子特地在延英殿召对,以示优礼。后沿为故事。自代宗起,皇帝欲有咨度,或宰臣欲有奏对,即于此殿召对。因旁无侍卫、礼仪从简,人得尽言。后渐定期开延英殿成为皇帝日常接见宰臣百官、听政议事之处。

( _$ z# y6 \: J) A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紫宸殿向北,有一大片水面,这里就是太液池,经过考古发掘证明,太液池是我国考古界迄今发现的最早和最为宠大的一处皇家园林。这个人工建造的皇家山水园林景观是唐太宗为其父高祖李渊兴建的一处休憩和游玩之地。唐高宗移居大明宫以后,太液池又成了唐代诸帝及其嫔妃的游乐之处。

- a: ?( l5 R! L: O: ~3 N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的太液池分西池和东池,东池约3万平方米,西池约14万平方米,两池间有沟渠连通。池中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岛,蓬莱岛上建有太液亭,内设龙床、御座、书案、桌椅,供皇帝及亲近大臣在此听乐观景,吟诗作赋。在我国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不过,从现场看,这个“蓬莱岛”实在有些寒酸,后面的现代建筑,更是破坏了景观。

" s$ F2 c' W4 O4 P0 N9 H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现在所能看到的太液池东池约3万平方米,西池约9万多平方米。蓬莱岛遗址夯土基台残高约5米。本世纪初,中、日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确认了池岸走向和结构,发现岸上分布有廊道和房舍、沟渠和排水管道等遗迹,说明太液池不单是宫内的湖光胜景,更具有蓄水排涝功能。

: a, w# i' n5 @5 T* ~8 n) b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历代《唐大明宫图》所绘,太液池长年蓄有一泓池水,清波荡漾,水面上荷花绽放,芦苇丛生,常有黄鹄、野雁等飞禽穿行其间,嬉戏出没。从1998年至2005年5月,中、日两国再次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太液池遗址先后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进行第6次考古发掘时,还在池底淤泥层中发现了若干保存较完整的大小螺壳,还清理出了夹杂在淤泥中的大量荷叶遗痕,其中许多荷叶还带有茎干和莲蓬。在淤泥中出土的一块石头背面还清晰地遗留着条叶形的水草痕迹。这些遗迹的发现说明了当时太液池鱼螺潜底与荷叶连天的美丽景色。不过,现在是瞧不出来何美之有了~~~

+ y; u0 Z# @- g: W$ V+ ^; g( l8 |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大明宫御道广场西侧,有一处考古探索中心,这里上世纪五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曾经是一个药厂仓库,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对其内部进行了改造,于是便成了现在的考古探索中心。这里是一个集观赏性、趣味性和反映考古文化、考古学科技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展馆。具体情况,容后另开贴介绍。

9 C" F5 X4 M' Q% f/ `. s, z: T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3 K |* f; E+ c* x% J- \# f

从早晨9点进园,到现在的下午15点多钟,我已经以最快的速度游览了近7个小时,当真走得乏累之极,实在没有体力再游,包括麟德殿,三清殿,太和殿等殿宇,以及玄武门、崇明门、光顺门等宫城的城门在内的很多建筑,只好留待以后有机会再来西安的时候补游了。

. w8 A- D Z+ g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顺着往前走,到台阶处,看的更加清楚。

}: ]. j8 L4 e( P, W& U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台前可以看到保护后的含元殿地面状况。

5 J w2 Y4 G8 ]6 v: H c. s- [+ P2 Z+ y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下俯瞰宽阔的“御道广场”。

! @) P0 a1 _- \- Q+ s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考古发掘,在含元殿遗址一层大台以南130米处发现一道东西向的一条人工渠道,已探知区域长度400余米,渠道口宽3.6米,深约1.6米,渠道两壁较陡直,局部有砖砌护岸。

" B2 j* n9 ]2 o8 \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渠上又建筑有3座间隔几乎等距的桥梁,中央桥址正对含元殿遗址,东西宽17米;东、西侧桥址正对东、西朝堂,西侧桥址东西长6.85米,中央桥梁应为御桥,东西桥梁则为文武百官上朝前的下马桥。水渠的这种规格建制对后世宫室制度的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大明国国家遗址公园整体保护工作中,对龙首渠及其上御桥进行了展示复原。

$ J; a$ E( W+ Y8 R) ~0 K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东侧上去,可以看到台上保留的夯土墙的示意。

+ N' _: N4 Y: m7 g. A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建筑多为土木结构,耐久性差,时光的流逝,使许多大遗址往往只剩下一些夯土台基。大明宫因长期耕种及建设,可知的遗址只是一些不能连成格局的地下夯土遗址,及少数露出地面以上的基址。大明宫遗址保护通过地面展示、标识、解说牌、绿化景观等,对遗址进行了表现,既能增强公众游赏的兴趣,也注意量的控制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保证公园的整体格调。这种创新和实践,为东方土木结构的大型古遗迹保护探索出一条新路。

7 j' I# x4 J, E% k, g. I; u3 V* w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遗址公园的最南端,首先看到的是“丹凤门遗址保护建筑”及其相连的“宫墙”。丹凤门内情况见《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参观记》一文。

; e, B. i, ^% p6 I. c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绕过“宫墙”,可以看到“丹凤门”后面的“斜坡马道”。

6 \1 o1 Q' B) a: k* f1 A" `' R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丹凤门”以南,为宽约200米、长600多米的“御道广场”。

3 L m! w0 M4 c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面就是著名的含元殿遗址。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性建筑,建成于龙朔三年(公元663年)。每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此外,大朝会,册封、改元、阅兵、受贡等亦多在此举行,它是唐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含元殿包括大殿、两阁、廊道、大台、龙尾道和殿前广场,总面积约70,000平方米。高台重叠、宫阙对峙、殿阁雄伟,庄严肃穆,是唐代长安城最恢宏的建筑。解放后至今的多次考古发掘表明,含元殿遗址整体保存状况基本完整,遗存有主殿的夯土殿基,栖凤阁、翔鸾阁的夯土基址,及部分残损的建筑构件。

1 x* W" w2 k: C# J4 `% B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含元殿址依龙首塬南缘而建,殿基高15米多,雄踞于全城之上,前景开阔。殿身主体东西面阔十一间,75.9米,南北进深4间,42.4米,高3.5米。面积3210平方米,与北京故宫太和殿近似。

; V! U7 `+ v8 d/ \! }2 L f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原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5 07:32 , Processed in 1.22500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