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92|回复: 3

[转帖]对古迹的破坏从未休止过 文化名城宜居的冲突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3-25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u7 v, H/ A @" F2 c. _

人民网 张帆

: b: P7 Y+ A9 Y3 |% _8 W

8 T& x) z8 o% }* n v9 D. c/ j : n) b: W% @+ s8 D( W- o* D1 x; f8 S, r) h

3 x7 k, O3 V n' j | A$ P/ S/ p

  【前言】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的城市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在这个总体规划里,"经济中心"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宜居城市"则首次跃入了人们的眼帘。然而,当人们憧憬北京美好未来的时候,现实再次显露了它残酷的直白。

, s9 n7 [8 S+ j3 A$ @9 x+ h

k2 |) D/ t X5 c1 |' L6 t v

; B; j# _) r/ c) e8 e& f* j

; D, ]( A5 s' ]& C: z

  《人民日报》发表记者调查:"天地日月"的困惑,报道了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令人担忧的现状。天坛西北角的某电台,严重破坏了天坛景观,电台产生的辐射会对天坛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地坛这座皇家坛庙几乎变成了一个乱哄哄的大市场;日坛墙外东北角是一个在建的半拉子工程,荒废有日;月坛古建筑群中最重要的古建筑拜台被中央电视台的180米高的发射塔占据,发射塔早已弃置不用,但仍然占据着月坛的建筑。 

2 e+ c, M1 }/ z/ ^& n/ S

8 R* Z$ ^4 T7 B7 g1 [; ]4 l

/ Z! u1 f/ m |& b- ~

, ]3 p4 j$ c$ c/ A, f

  文化名城与"宜居"的冲突 

1 D$ S5 r7 Q1 j7 Q! H$ k. |6 q

1 P& x( L" C* P8 u/ M L

0 X: F. W- j/ j5 s e1 Y

) `7 ~- Z. }& M7 j3 Z& X0 E

  严格的说,一个城市把"宜居"当作未来的发展目标,说明现在这个城市还不"宜居",演绎一下,就是不适合人类居住。之所以不适合,当然有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可是我们更关心"文化名城"的建设和其他几个目标的关系。而过去十几年来,围绕北京城的种种争论,或者说城市改造、建设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一不与这些目标之间的冲突有关。 

' ~7 F3 J; n& {: t

( C, C: ?. j7 U" h. z/ t

% Z$ ^+ j: i5 m, n

, W6 O: a& ^# u; I; H& Y( K. q" A5 A! g

  比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国家首都、世界城市(以前叫做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与文化名城之间的冲突,报刊也隔几个月就会呼吁一番。然而,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似乎一次又一次地让位给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的目标。如今,一个外地人初到北京,如果不去那些宫殿坛庙园林,还能否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韵?着实令人怀疑。 

( ], r" f1 H$ u2 _! M) p, }

/ E& @! c6 v. S s: D/ h1 p& P

% w4 K; p2 g" A' d% r

" V$ X9 I. j. C8 e

  就这次披露的"四坛"现状来说,影响古建筑整体风貌的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如央视的转播塔),也有新进的商业开发(如日坛外的建筑)。也就是说对这些古迹的骚扰和破坏从来没有休止过。地坛里面那个热闹的大市场更是说明,"古为今用"在其中体现的多么淋漓尽致。"天地日月"四坛的惨淡现状还只是冰上之一角。

# @9 |% y( L3 Q* ~; P! ?/ O

! q* s7 k' ~2 \, R# v7 u% ]' F/ b

- [+ B) g1 C0 i0 ?5 u

* o7 }& i9 N' q+ e

  作为一个城市,特别是像北京这样以建设"文化名城"为目标的城市来说,如何保护城市整体的"文化"氛围是更重要的。"文化名城"不仅意味这历史上曾经的辉煌,更意味今人在历史的遗迹的维护上做了什么工作。 

# H+ a* j2 _: V$ {+ G6 E

6 o0 ^) ^$ L) i+ ~3 h2 P

; r, B' x! d# J/ N, D

2 C8 C6 q1 k6 f1 O) A2 z0 ?" e

  "两会"热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_+ I E# w, e7 P i; K0 ]# W$ Y8 b

0 L8 r; a2 J+ T( a

@3 l% N3 n% e! z0 k

5 L+ z7 x$ x/ u& D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问题提出了不少议案和提案。 

% q) e$ b8 _+ Q( ]7 w

- \% Y% A" W5 S. B9 f: q6 Y

: O5 |2 _- q; t8 t

. ~' s: F" Z. w: T& n

  全国政协委员舒乙先生舒乙在会上疾呼:保护北京古都风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如果北京全变成大楼,以后外国人就不会来了!外国人来北京,不是看你的高楼大厦,也不是看你的贫穷落后,而是看你的文化。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优秀文化'消灭'了,就不能成为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代表者和继承人。"他提交了五个提案: 

; }7 h* f8 v) T p( N

& P# x% j% @7 s& ~% l' K2 \

& n& v& U0 k' o% q

3 T9 p8 M/ ^% t j8 A

  ??要尽快通过保护北京文化古都规划的法案; 

* j7 B* v, w; ^

" j" m' S. B2 V/ j! N

( `1 J8 X! i8 i

+ r' G' E( b8 z/ Y3 H& T

  ??要尽快将目前的"准文物"升级为文物,要与旧城拆迁的速度"赛跑"; 

+ V8 ~1 B; p3 i' {( {

4 |6 `4 v' Y# D* B

$ A8 T9 {0 ^0 H9 Y) ]& H! E% P

3 F/ D$ ]6 r0 Q; D$ `+ M0 J

  ??要将皇城(东西皇城根范围内)的整体旧建筑保护起来; 

3 |2 ~) @$ K B! J( ^) v

: K2 u. n \9 w3 B" N& a6 L

$ `& s7 S" [" F; [

( e* g$ Z1 M! f0 `. X4 x& ~* h

  ??应开放二十个北京最优秀的四合院,将它们变成博物馆。让海内外游人认识北京标准的四合院格局,而目前这些四合院却多用于居住或办公场所; 

# Y3 S, v4 a& e7 f8 M

8 B' F# Q+ ^; a4 i; O! O

( q6 x8 @" P6 {: S* N

: O% V# t1 ~% F. g3 z& a1 O

  ??目前原前门火车站已经修葺完成,但内部却是一些很杂乱的商摊。不如将其收回,改建为"老北京博物馆"。 

" T$ F2 h4 Y$ g

  还有立法的问题。国务院自1982年以来先后三批公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99个。19年过去了,却连一部起码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政法规都没有。现有的《城市规划法》和《文物保护法》虽对相关问题有所涉及,但原则性过强,缺少可操作性。所以,今年"两会"上,张锦秋委员向大会提交提案,切望有关部门抓紧与文物、法律界合作,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

; ~) f! [7 P e1 w

R& Z- T0 F* k8 i1 r5 U, K3 }

7 ?; [- ^1 I/ ?2 X% j j, O

+ i+ H( y6 d( B' a6 G3 i0 v

  他认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威胁来自房地产开发和旧城区的"改造"。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天天、事事都涉及到如何保护的问题,却处于自流状态,无法可依,一些名城都曾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位建筑专家多次在各种场合痛切陈辞:历史文化名城被破坏后是不可再生的,现在大家都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岂不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同样重要。

0 J# l0 K- X* k$ a2 `- d

( y$ F5 q( M; D. ], W

$ k% x2 b" F( u! U: N8 h7 r

% D7 G4 ~# @0 f& ]& \

  正如在前不久平遥古城的事件中凸现出来的一样,狭隘的保护观念可能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大的阻碍。拿这次的"天地日月"四坛来说,看上去没有一处是被直接破坏的,当就像一个慢性病人一样,没有生命之虞,可是身体却在一天一天坏下去。也就是说,认为没有直接破坏文化古迹就是保护了,根本谈不到不是保护古建筑身处的和谐环境。即使意识到了,也无力实施。这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许多估计面临的最大问题。

+ Q( H% q* w+ r1 ]. P" F$ P

, `- t# R6 N5 }' K

9 Q. e8 C/ D/ `: S

1 D0 G+ Z# F$ \) i0 @" J3 @1 o; H

  《条例》出台 历史文化名城防"暗杀"

/ V8 e3 }: i* e- l; ]& ~- M" G

8 h2 X& @* Q% d/ R, M* s/ k7 z1 m

/ Z0 k3 P( a9 b. a

* f0 z7 s, G# R- N+ ]: m

  一周前,《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草案)》在网上征求市民意见,作为北京市第一部关于拆迁的法律,该草案通过并执行后,没有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就强行拆除集体房屋的,可能将受到10万元至50万元的重罚,相关责任人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个消息固然给风雨飘摇的、有文化意义的老房子上了一道保险。当我们又想:对比房地产开发聚集起来的暴利,10万量级的罚单人家会看得上眼吗?

" j- I: i4 z6 |/ S' _

6 w' |- O2 x. }, D

& l7 m/ ]6 k8 F: l, u# s0 ?- v$ ?

0 s, ?# ?& z: }7 h2 X( c& \

  正如上面张锦秋委员所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威胁来自房地产开发和旧城区的"改造"。

% c" P) R6 X3 \" W

9 Q9 `0 l K; U

, F. A( M& U/ N+ E( F

; `( a' V( z+ E9 H

  "然而,孟端45号院又是死得那么凄凉和凄惨。它是在半夜里被偷袭和暗杀的。在今年11月30日晚上,开发商派大批民工包围了这座文物建筑。凌晨闻讯赶来目睹了现场的一位年轻记者,向我描述了当时的经过:每个房顶都爬上了几个民工,把一片片的瓦掀起来再沿着钢管掼到地上。他说话时声音都像哭了,他说:看着那么完好的大宅子被拆掉真是难受至极。他告诉我他还没来得及拍几张照片,就被粗暴地推走了,还受到了人身威胁。"

- ?+ r, u/ {' {: s/ W$ R9 j

# m" p: ]$ {$ ?+ M

2 B7 |: r# m6 I3 ~0 J0 S

4 E" d3 Q0 @3 @* ]# l' h

  以上这段摘自华新民女士的文章《孟端胡同45号院??在无情的拆除中呻吟》,文章记叙了被称为"四合院中上上品"的院落是如何被开发商"暗杀"的。这样的例子在北京乃至全国都不是新闻了。可是,类似的"惨案"仍旧发生。与北京的老四合院比起来,"四坛"能保全自身已经是万幸了。过去三年北京有六百条胡同消失,平均每年二百条。随着危房改造推进到到市中心以后,平均每月消失的胡同数量正在快速增加。

- Q; w4 y& j" J: c& y( K

+ J% k5 j g3 X. y0 ?* O% |7 ^

2 s* S5 v- }; E4 ]* Q- ]" h/ I

% e+ @) c: a: r+ e* }2 [

  "如再不加以保护,北京的文化古都名城风貌将不复存在。"这是快人快语的全国政协委员舒乙先生在政协会议上的呼声。如果真是那样,古都风貌没有了,北京还如何能够成为"文化名城"呢?不是文化名城了,即使环境、交通、就业等诸方面一好百好,在里面居住的感觉一定怪怪的,像在一个人造的飞船里,而不是有上千年历史、无数古人生活过的"城市"了。

8 g, p7 `+ c) Y' d" n. U

2 e# Q: T2 q7 @, E

/ U$ V- ^3 ^4 C4 k

6 ]% R9 l1 J! A: n; V0 W: [

  飞船是漂浮无依的,而城市是聚集天、地、日、月的空间。"天地日月"四坛是历史的遗迹,可是,哪一天,城市里没有了历史的遗迹,真正的天、地、日、月不再在这个城市中聚集,那个时候,人们去哪儿凭吊呢?

% o5 {2 e# q# B' `" @% y

5 A/ B z0 i- b3 ?. x& A

2 t( V4 D) D4 y* x- h C

3 n/ d* `6 O) R

  "两会"代表委员寄语

* F$ q, Z5 ?1 d/ W# p" R

3 i ]7 ]3 t; x

3 P8 q& V0 W" `9 ]0 R; x

, ? ^1 v" O6 |' z* c

  肖玉田代表:一大批很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变为瓦砾,历史文化在'建设'的名义下被破坏,代之以一个个如流水线上走下来的毫无个性的建筑物。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假古董、人造景观却大行其道,建筑赝品浪费了大量资金与土地。个别决策者没有从城市整体环境去经营,陷入了被唯利是图的开发商牵着鼻子走的境地,有的为片面追求土地升值,不惜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密布区。所以,经营城市一定要抱以人文心态。

. ^6 g. W( X6 S; l7 M

1 p0 P$ c# ~- M

3 W$ b3 F* o" k) ^1 Q- n, o

$ w3 N4 T5 B* T/ u& Y2 _1 S

  赵立雄代表:文化遗产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一切开发利用都必须以保护为前提。管理体制的不顺导致漏洞频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世界遗产实行中央直接管理,而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却显得混乱,有的遗产交给地方政府甚至旅游公司管理,这是对世界遗产不负责任的表现。

O3 d3 Y% {! X. m) {5 W+ ?( W

! s# v5 Q6 W, [) A& E- u0 U9 J

# o3 d5 d( s6 l% `

+ h7 U( L' m! x9 |

  张德二委员:经济要发展,但文物也需要保护。保护文物,不光是要保护文物的本体,更需要保护好文物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整体环境。因此,在政府审批大型工程的现有相关法规里,应该增加这么一条,即在重大文物古迹附近开展工程,必须通过文物部门的审查,并让文物部门参与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做好对文物的整体保护工作

' W( o& N8 e# @# e

m* }6 ^) U9 j5 k. F3 Z

8 }7 n( w, u$ v8 `$ d9 w5 i

2 n' V, U0 u' k

6 `9 ?$ `) f' c9 k$ g. v

. z3 S, O: J% U, c: f' w; Y g

9 ?* I% }' Z( d, C, A% i

$ Q7 T) z; ~% k8 n' Y0 U5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5 15:53:26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3-25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象有一张月坛公园里那个什么发射塔的照片,晚上我回去找找,有的话我传上来.
发表于 2005-3-25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这个家伙

) S# Z+ Q1 ]6 `$ x9 E8 ^: z
发表于 2011-6-8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2011了它还在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8 21:46 , Processed in 1.13497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