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霸王弓

干嘛跟客人叫“且”?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12-19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不是北京的老话.是东北的,后来由东北人带过来的.六,七十年代起就有一大部分东北的来北京定居了,也就形成了一部分地区的方言
发表于 2008-1-10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老北京话

发表于 2008-6-24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听说过阿 就是看东北的电视剧看到过

发表于 2008-6-25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北话是打满族就有的.

[em01]
发表于 2008-7-4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氏(?-1627),名客巴巴,又名客印月。明末保定定兴(今属河北)人,其夫名侯二。18岁时成为日后的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乳母。熹宗即位后,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客氏依仗熹宗的眷顾,与魏忠贤勾结作恶多端,策划种种阴谋,人称客魏。把持朝政十余年,加速了明朝的衰亡。

百姓痛恨他们,又不便明说,当时有一道士作歌都市云:委鬼当头立,茄花满地红。这二语何解?“委鬼”二字相拼,便是魏字,指的是当时大奸大恶的太监魏忠贤;“茄花”究属何解?据《明史》上记载,茄字拆开,便是客字。不过此语未免太过牵强。但是客字一旦作了姓,就发“且”的音。

因此客人念成“且”还是有一定来历的。

发表于 2009-3-31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字让你给听没了
发表于 2009-6-1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f/ ^' g# F; n F2 T

评书里有这么说的。我理解是“一拨儿”。

6 c2 L8 I) L7 T% g

 

1 w" n) F' R+ w# ` g4 S

口语词的来源,有的是先有写法后有说法,有的是先有说法后有写法。

9 ^0 _1 A( q9 }- g: j1 y M

 

* P' L- u' I: [$ ?6 j

假如一定找个写法,可能是“起儿”,意思是:一起来的。 比方“前起儿让后起儿”,先来的一拨儿客人吃完,腾出桌子,给后来的一拨儿客人用。

0 u) C0 r# j9 f+ m1 ~, M

 

发表于 2009-6-1 0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馋嘴猫在2007-12-17 2:04:00的发言:
# E: \3 v4 ]2 q; c1 K

北京人不这么念吧~~听老人讲,应该是河北一带才这么念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y' p) } J0 @! ~7 B$ x

我也听过河北人这么念。河北有个谜语:“一个小屋瘪又瘪,里头住着五个qie”,谜底是鞋。

发表于 2009-5-31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北京在2006-8-24 22:59:00的发言:
) k+ B. L. d( R+ C 4 G/ G7 c9 [8 N" s5 f

我觉得“事儿”说的意思是,书面上还写“戚”,但读音为“且”,就像大栅栏的读音之争一样。

土语方言,皆为地方人的发音器官生理特点,以及地方文化特色所致,在生活中说白了就是个习惯,如本性难移一般,即使特意克制,稍不留神,就会乡音尽现。


同意这种说法。。。

8 q6 i7 L( G$ ?, T5 Z, n 7 h& m8 B4 [4 _" C

发表于 2009-6-16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5 O" c2 T( S$ n6 p4 a# u
QUOTE:
两码事吧!?
- c6 [& q( \* J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6-1 19:42:00的发言:
% P3 s7 P: c7 _ o% P' G

 

8 Y0 @5 Y: P6 R6 `. o5 q" S

评书里有这么说的。我理解是“一拨儿”。

u) N9 s6 X% b6 X6 F% B

 

. m5 y6 n( a* ~1 o7 W

口语词的来源,有的是先有写法后有说法,有的是先有说法后有写法。

4 v( y$ X) i6 F

 

" b8 v) ^" ?" o5 j, Z5 X

假如一定找个写法,可能是“起儿”,意思是:一起来的。 比方“前起儿让后起儿”,先来的一拨儿客人吃完,腾出桌子,给后来的一拨儿客人用。

& _& s8 C/ k& V0 M7 {

 

( Z+ z. j. T g+ M! l

发表于 2009-6-27 0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月儿弯弯照楼台在2007-7-3 9:26:00的发言:
3 r9 f% H" H7 A

这好像不是老北京话吧?没听老人说过啊。。。

% N! D, }* ]; B: _. a; m

+ A0 ^/ q, l; R' M% `6 W `0 F2 Y+ o

不用犹豫,断然不是咱北京话。

+ @: |1 Q% t, I3 T

 

发表于 2009-7-24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老北京话!北京话叫来 亲戚。
发表于 2009-7-29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常四爷在2009-7-29 19:15:00的发言:
; u; b3 p$ t9 ^. O

心一说的起儿我们家也说:来了好几起儿,还得支应着,现在真怕家里来人。。。云云

U4 V9 ] Q: x' x

 

4 Y6 m& f* E0 u2 @

但起儿和且有没有关系,咱就弄不清楚了

% g& l) ^, U. G

 看来不是老北京儿,也能找到北京话的语感。

发表于 2009-7-29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次开会,翟鸿起老先生告诉我们说跟老北京人说话的时候,一定不要说来“客人”了,而是说“来且儿”了。说是“客人”有“嫖客”的意思,说错了人家会不高兴。当时听了还真以为是这么回事。不过之后我还就没碰到有老大爷说“ 来且儿”的,倒是一次听一个东北的中年人偶然说起过。 

5 v1 A7 R9 {; I5 V) s5 n; ?' R

学习了。

发表于 2009-7-29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一说的起儿我们家也说:来了好几起儿,还得支应着,现在真怕家里来人。。。云云

( R/ s1 f" S9 n% p- J* i @

 

8 ?3 M2 q% i" W b9 P! `

但起儿和且有没有关系,咱就弄不清楚了

发表于 2009-8-2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8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认为是“契”字的变音,但字典上没有这种“且”的发音。但契字的几种解释可供参考:

7 \/ g' Y+ ]: D* a+ N

 

0 {) N0 A8 \1 o' {. t+ L

1、感情志趣投合的朋友 
如: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陶潜《桃花源诗》
又如:契交(契士。情投意合的朋友);契旧(老朋友);契好(契交);契弟(结拜兄弟);契己(犹知己)
2、友谊,情义。如:契厚(交情深厚);契密(密切;亲密);契分(交谊,情分);契重(友情深厚);契谊(交情,友谊);契义(友谊,情分)

发表于 2009-9-8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东北黑龙江人,我们那儿的当地人有60%以上,都是祖籍山东的。比如且儿、界壁儿~!这些都是比较常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8 02:05 , Processed in 1.19615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