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棚事”
举报
那个绿色帆布,就是大棚吗?
那个绿色帆布棚是灵棚,办事的大棚能放十桌席面外加厨师工作的地方。
敢问一下老哥,丧家请的文场是哪个地区的、什么“字号”这点您没拍到呀?还有丧家请的吹鼓手是不是十里河村的“吵子”呀?我对这个挺感兴趣,麻烦您再给说道说道,谢谢啦!
敢问一下老哥,丧家请的文场是哪个地区的、什么“字号”这点您没拍到呀?还有丧家请的吹鼓手是不是十里河村的“吵子”呀?
谢谢老哥哥!昨天跟帖太晚了,应说请的是哪“档”文场,让我给说错了,报歉!
回复京东老哥:
以前听家中老人说过,解放前左安门有档花会在当地比较有名,当年有个叫“何二”的人因“堂鼓”打的好游串于南城各花会间。那个年代我们村也有档花会,曾经受当时政府之邀到中山公园走过会,家父曾是会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文武场全拿的起来。文革当中民间花会算作四旧、再因遗留下来的一些历史问题,很多人都挨了整,老妈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到了84年以后上边政策松绑,我们村的民间花会才恢复起来。那会花会组织者曾让我加入进去,因那会地里干活太累,再加上受老妈的教诲(因家父挨整的原因),我没有加入,我也嫌乱。我老伴是石榴庄村人,妻弟迷上了花会,为此事四处奔走,一旦上我家来我便与他聊聊花会上的事,因受老妈的教诲其实我并不喜好这些,只是与妻弟找些话题而已。但我也不烦畏这些玩艺儿,当地有办丧事请文场来敲打时,偶尔我也去看看。您昨天发上来的照片提到了文场,我只是想看看都有哪档文场,有没有熟脸儿。至于您提到的“杨森”这个人,我不熟悉,因我不是这圈子里的人。
花会的没落、社会的变革是主因之一。解放前大秧歌叫国术团,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把国术团又挂上了清共先锋队的名称。在历次运动中这些板头都要受到审查(尤其在文革中)。但从解放初到文革前这些花会基本还存在,止於文革。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又恢复起来。現在很多年轻人对这种民间艺术
不感兴趣,形成了現在后继无人的局面。时间不早了,还望老弟早早休息!
以前听家中老人说过,解放前左安门有档花会在当地比较有名,当年有个叫“何二”的人因“堂鼓”打的好游串于南城外各花会间。那个年代我们村也有档花会,曾经受当时政府之邀到中山公园走过会,家父曾是会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文武场全拿的起来。文革当中民间花会算作四旧、再因遗留下来的一些历史问题,很多人都挨了整,老妈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到了八十年代以后上边政策松绑,我们村的民间花会才恢复起来。那会儿花会组织者曾让我加入进去,因当时地里干活太累,再加上受老妈的教诲(因家父挨整的原因),我没有加入,我也嫌乱。我老伴是石榴庄村人,妻弟迷上了文场,三天两头的为此事四处奔走,一旦上我家来我便与他聊聊花会上的事,因受老妈的教诲其实我并不喜好这些,只是与妻弟找些话题而已。但我也不烦畏这些玩艺儿,当地有办丧事请文场来敲打时,偶尔我也去看看。您昨天发上来的照片里提到了文场,我只是想看看都有哪档文场,有没有熟脸儿。至于您提到的“杨森”这个人,我不熟悉,因我不是这圈子里的人。fficeffice"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1 16:07 , Processed in 0.200291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