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 L+ k4 j& s
電視節目里每次一提起這兒 就必得痛說太監的悲慘人生 聲淚俱下 說得那叫一個揪心
x5 }9 D- d, D- D( u嗯 我看咱還是說點別的吧 + u4 j0 G/ ?( q6 r8 e. s, f
# N4 a) e1 S5 w9 z我在那里給不少貢臺的石雕都拍了照片 回來就丟一邊了 也沒整理
) X2 R5 ]. }; D4 p" n* H; z% z有一次看老北京網上的老莫的舊京老照片 發現他拍的田義墓石雕中的一張圖片 讓我非常之有感覺
3 C5 k0 Y1 \& J5 i這才想起翻翻以前拍的照片 看看是否也拍過那張
, W v/ b% }. _* [ w) @5 a$ C嘿 還真有 % \9 h: e: ~# L' m" q
1 D" [$ g. s8 _ i4 n
這是老莫拍的
7 a- g7 y. Q/ ^
田義墓里一幅石刻上的典故
% E" \; _) g4 [+ V0 f! ] r; T
: j1 t* Q! F; U, b( X* K這是我拍的
田義墓里一幅石刻上的典故
7 h3 Y* m# A" v! g! G' ?5 x7 I- D
$ G" e+ }. L8 `那么 這石雕上的四個老頭是誰呢 % ^8 }) r. L. U: C$ w
看到左下角那只棋盤時 我已經很肯定地知道他們是誰了
* J# R y* |4 f他們是商山四皓 , w5 ~ k( Y: ~2 m) K% p
( N9 l+ g6 Z g# T1 y7 g, U! T. g `
商山四皓其事見於司馬遷的史記 $ w9 A2 Y. I, l1 I! y% p' P; s
秦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避秦乱,隐商山,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留侯计,迎四皓,辅太子,遂使高祖辍废太子之议。见《史记·留侯世家》。
; e: |- j6 j! i. E《汉书·张良传》“顾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 唐颜师古注:“四人,谓园公、綺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所謂商山四皓也。”亦称“商山四公”、“商山四翁”。汉荀悦《申鑒·杂言上》:“ 高祖雖能申威於秦項,而屈於商山四公。”
" J! b) L8 ]) r6 c
* G- O v/ h, M7 N/ W$ A這是說漢代初年 商山有四個賢能的老頭(四皓)一直隱居不出 劉邦徵召也沒有用
) M5 R* i- [3 A7 [: m8 ?5 u4 B7 E2 @7 o直到後來劉邦要廢掉太子劉盈的時候 四皓才在張良的邀請下 出來幫忙 幫呂后保住了她兒子劉盈的太子地位 隨後 四個老人又隱居了起來 ( W5 m) v; ~3 F- s1 a. h7 p
6 C) p! `2 l( E0 H% c9 j9 }( c而這商山四皓 除了和當時的政治事件有點牽扯之外 還和兩樣奇怪的東西有著不解之緣 9 i% E, W. ^8 ?1 d
這兩樣東西
, S- ^( q7 J. B2 S/ K其一是橘子 其二是象棋
! {- R0 z4 | U8 v: ~6 n0 M他們所隱居的終南山 就叫做橘山
* E4 l! C0 @# P1 k% Z; x另外 還有一個更有趣的傳說 0 ^2 }" b& p0 _7 A1 z
傳説古時有一 巴邛人家橘園 霜後兩橘大如三斗盎 剖開 有二老叟相對象戲 談笑自若 一叟曰 橘中之樂不減商山 事見唐牛僧孺 【玄怪錄·巴邛人】 9 S* g! G6 ~. E/ T* W
【玄怪錄】 巴邛人剖橘而食,橘中有二叟弈棋。一叟曰:“橘中之樂,不減商山。”一叟曰:“君輸我瀛洲玉塵九斛,龍縞襪八輛,後日於靑城草堂還我。”乃出袖中一草,食其根,曰:“此龍根脯也。”食訖,以水噴其草,化爲龍,二叟騎之而去。
3 C- g5 C$ n, h' {5 ^! } $ E) x) Z" p h9 E3 q4 d& {
更為詳細的版本是 # F2 X0 i( o' j! |
有巴邛人,不知姓。家有桔園,因霜後后,諸桔盡收。餘余有二大桔,如三四斗鬥鬦鬬盎。巴人異之,即令攀摘,輕重亦如常桔,剖開,每桔有二老叟,須眉皤然,肌體紅潤,皆相對象戲,身僅尺餘余,談笑自若,剖開後后,亦不驚怖,但與決賭。賭訖,叟曰:“君輸我海龍神第七女發髮十兩,智瓊額黃十二枚,紫絹帔一副,絳臺台檯颱山霞實散二庾,瀛洲玉塵九斛,阿母療髓凝酒四鍾,阿母女態盈娘子躋虛龍縞襪袜八兩,後后日於王先生靑城草堂還我耳。”又有一叟曰:“王先生許來,竟持不得。信中之樂,不減商山;但不得深根固蔕,爲摘下耳。”又一叟曰:“僕仆饑飢矣,須龍根脯食之。”即於袖中抽出齣一草根,方圓徑寸,形狀宛轉如龍,毫釐罔不周悉,因削食之,隨削隨滿。食訖,以水噀之,化爲一龍,四叟共乘之,足下泄泄雲云起,須臾風雨晦冥,不知所在。巴人相傳雲云:“百五十年已來如此,似在隋唐之間,但不知指的年號耳。
$ C' C& u5 v% }! T# F$ r4 @9 T8 S
' }" ]3 K/ w. o+ X& u* F也就是說這四個老頭能隱身在橘子裏面下象棋 1 B( N1 }# x* Z# C9 z
后遂称象棋游戏为“橘中戏”
2 w `/ j$ A! |; g m- w宋劉克莊《象弈一首呈葉潛仲》詩:“小藝無難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戲,妙不出局外。”
% A! U$ U' N4 H- @有本象棋古籍名叫《橘中秘》 其名就是從這個典故來的
; L6 t# E! d( R) C 7 s ~3 S' x# c1 {
想來 此石雕上那個握拐杖的老叟 應該是那個用草根變化出龍的老叟
g6 `: ]+ l) n/ X1 u
% I5 Y- i, T/ k( L# f+ s仔細琢磨這幅雕刻和相關典故 我又不免想到一些話題 ' w% Q- ?; h# u6 V# T: h- W
1 V# [4 W! G. i; C- l4 F
8 I6 m, e( S) {8 s- r. r
. ~. \! T, t9 c' P
其一 南山的含義 . |- x' \3 N5 @2 i
李白商山四皓一詩中寫道
+ p& S+ g6 }8 D7 L2 e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偃卧松雪间,冥翳不可识。 云窗拂青霭,石壁横翠色。龙虎方战争,于焉自休息。 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 一行佐明圣,倏起生羽翼。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胸臆。 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难测。飞声塞天衢,万古仰遗则。
& w) u/ |& q0 u! Y7 V3 I+ W看罷 我茅塞頓開 爲什麽常說壽比南山 不就是這個緣故嗎
" v6 T* i) q7 X* k9 G南山有這樣四位鬚髮皆白如同仙人一般的老者 所以自然恭祝老人會說壽比南山了 ! E2 ]! n0 B5 _! ]
看看在石雕的頂端 不是恰有一個壽的篆字嗎 - k' E* R2 u9 j9 L0 p" H
6 {' o% q& e2 C4 z: K( J
其二 黃石公和張良
6 n7 G/ K, Q+ V1 H% E' e: x迎來商山四皓幫助劉盈 是張良的主意
6 G+ E! v/ }' p: @2 s4 d' s其實四皓和張良本來關係就不一般
, ~2 c, f' m0 o* M( F9 s, z爲什麽
7 X' n B# g! {/ r1 m) q2 M, `因為四皓之一的黃石公是張良的師父 6 l2 m w3 t5 V m& d
圯桥三进履這一歷史上的經典橋段 就是師徒二人初次相逢時聯手上演的
( c$ G( x% } f1 I p$ K% @- z6 S讓張良到橋下撿鞋的那位就是黃石公
* ^6 ~# _$ p q6 ]黃石公是著名的兵家 張良正是得益于老師的傾囊相授 才成了劉邦的最厲害的謀臣 2 |+ [1 i0 c, v" N5 e, e: E5 f
而後世也流傳有【太公兵法】這一兵書 / e0 c J, w9 D+ m1 Y5 ~6 b
既然黃石公是張良的師父 那其他三位自然就是張良的師叔師大爺了 所以張良請他們出山 自然要好說話一些
( T. C4 C: c% i張良不僅從老師那裡學會了詭詐的兵法 還學會了一招做人的道理 叫急流勇退 或者叫功成名就身退
3 T* v* b. q5 m5 t正是在劉邦得天下后 張良及時提出退休 才保全了自己 相比之下 比張良在用兵上高明得多的韓信 卻顯得是那麼不知趣 落得被呂後殺死的下場 兔死狗烹 鳥盡弓藏 是商山四皓加上張良 這些隱士們一致的信條
2 p6 u z: q- I' F& M3 m而黃石公既然兵法高超 那自然是善於下棋運子了
1 J# s% |1 i& t4 Z% b) s寫到這裡 我甚至懷疑四皓之中也有韓信的老師 , Y7 H+ u& `8 L1 B, y4 n
爲什麽呢 % }( m$ r( `3 U. F; o$ x) A$ b6 |
因為傳說 韓信是象棋的發明者
, t& L3 k4 E1 Q! F3 G. x f2 G如果四皓中有他的師父 這個道理就更加說得通了
3 Y- H! O0 _, E+ M( G* [) A# |四皓發明了象棋 但是對於發明家這些虛名 他們是不會在乎的 m Z0 K& x& g
於是就把發明的專利給了一個比較聰明能幹的徒弟 這個人就是韓信
1 e0 l( R3 O. e1 c
0 }/ d( z. M) P& h4 Y其三 是關於四皓的一些詩詞 ! F- y: [! I( _
隱居的四皓還有一首傳世的詩歌 0 m9 E3 I$ ]5 Y/ _8 P, M
《紫芝歌》以明志向 歌曰:
6 K$ m8 B) ~1 Y/ Z4 S; Q“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2 a6 D/ K4 e' n/ R1 Z6 |
( S* R+ a8 [# v' Y3 \+ t6 |0 \ Y李白至少有三首提到四皓 可見他一定也很羡慕四皓的隱居不仕的態度 ; r( A$ v; ]3 k, ?6 k8 Q/ T4 B
如 山人劝酒
# l* |/ x: ]7 t" {# S苍苍云松,落落绮皓。春风尔来为阿谁 蝴蝶忽然满芳草。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欻起佐太子,汉皇乃复惊。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3 l6 @: s& h0 E s" C2 X3 e5 \
/ W( O o8 H$ F3 R* M
. y+ u4 R% S" m5 \0 j& k而最著名的一首詩則出自杜牧 說的是對四皓幫呂后保住太子一事的感慨 4 |$ P3 y6 v; M! n% S) D
題商山四皓廟 杜牧 呂氏強梁嗣子柔,我於天性豈恩仇。 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劉是滅劉 @: j1 _8 O. A, D& z: J6 |
_- M. R6 F4 P( ?1 i. W5 r2 Z
) e8 E# g. M" @1 i+ v
3 I6 Y; m7 Z& E5 v3 h1 p2 {最后 附上自作南鄉子一闋 以歌詠其事 ; Z5 k$ Y4 J7 B. d ^: s; |" o
( [) Y' h. i5 V
南鄉子 · 橘中之樂 ( l4 d0 H7 ], Z' y$ u/ j. V0 @3 l
云氣巍巍 剖開紅霧紫霞飛 一似兩軍兵馬怒 休怖 原是老翁棋子布
, b8 ~/ v6 i/ m[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1 12:19: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