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七旬老鶖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9-12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9-12 22:19:00的发言:
* L) T3 ~/ X5 N5 U- ~% F

再看截图,树后的远景是矩形物:

1 i) s- k& q7 V4 p

 

4 n$ c8 r; `, H1 c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01.坛墙里的坟场(截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U! Z; r9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2 22:19:59编辑过]
8 C" F/ ^8 @& b6 I+ k6 _- g

非常受不了zhaohq这种利用模糊照片求证的方法;

6 H- L# ]3 e7 d( M0 c" b

 

$ g1 ?+ v0 x0 s7 U

高分辨率照片上除了树什么也没有啊 

6 G. r6 n! ^5 E$ a- ^

 

BDcT9jGc.jpg
_* r& G; j"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2 22:30:0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9-12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9-12 21:31:00的发言:
$ O; X. P7 p1 X: }" [- Z3 d" G) `

图说-老北京 (非原创区)老照片考证区 → 这是哪处城门(甘博照片)

' B% D+ i; n4 S& X' u

 

8 k1 l1 h2 @, I

       终于又有一贴引出东直门外九王坟。感谢楼主老先生的记忆和记录。

! l% ~( g4 v- L

0 s$ s* @' H2 M( A

 

M4 o" c+ d8 }

       我记得这张照片当时确实讨论了很久,大家各抒己见,好像最初提出可能是九王坟的是zhaohq老吧,当时颇为惊诧,因为对九王坟那块地儿很有感情。照片上看日影,对比老地图的地貌,确实是特别像东直门外九王坟,那个距离感和现今的实际距离似乎很吻合,而地坛坛墙甚至黄寺南墙都距离不对。楼主图中B处极像庙宇,那时东外偏南仍有朝阳寺、普贤寺等遗存。

6 S$ o* w, P3 A

K6 k ~/ Q8 m* x

     

5 L/ D2 z7 v. \

       虽是如此,仍有zhaohq老提出的问题存在,东北角楼和水塔那么明显的建筑物为何不见?

# a: U' x& X+ }9 ^& y3 b

' _! B4 b; v7 ?/ Q9 r

 

g4 b6 F1 y7 @5 Z" Z

       另外,九王坟正坟的位置似应不在现在的55中,而是更靠西南的新中街三条附近,神路向南绵延至新中街一条至工体北路。整个墓区似乎有一个面积广阔的方形围墙,墙内为前方后圆式样的围墙。大山子似乎应在新中街四条以北至55中一线。新中街小学我小时候经常去玩儿,操场和教学楼位置大概就是正坟位置。

- B0 t$ T1 C. J

 

7 r8 l* t: B7 Z' P# |

 

( @/ w! G2 y* R* X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发表于 2011-9-12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5楼陆老师问。

( \) U/ I3 R* R2 a

 

9 J y$ e- y+ n1 u5 U7 h: X4 C

 

$ ?# f W7 g1 F: P# o7 @2 y

原图标注的出处:

- i7 z1 @2 z% _9 e. c7 \8 e& d

 

3 U2 ]( G4 |/ Q. o& k9 s

luwanshan的主页>主人相册>北京老照片(502)

. P+ S; Q4 L# T

 

, u& W% D) q( S8 ?

 

2 W O0 E T5 u4 U! O) B3 G

看来不太靠谱。嘿嘿!

! R) U$ _: T p& A0 q, ^8 j 0 Z5 L! X" @7 O8 X#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2 22:34:1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9-12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9-12 18:37:00的发言:
1 `: d, L! ~' x' \0 d

 

" ]9 }' M7 X0 Y+ u j) H

但是,我还是认为更可能是安定门外。

# C( X; Z& z1 l. C6 [
 
7 [' `$ x- n8 c! q

 

! b3 j& K5 p) g

与陆老师商榷:

2 E5 J: G/ c$ I6 Y- g; ]& R7 {' \

 

/ L6 q7 K. b, P8 P$ u0 B

由1楼原图看,隐约可见到远处城楼2层的檐柱。

9 y' P0 @3 F: m: C& _9 i+ l0 R

 

8 {& S6 }; X: @) ]

安定门城楼2层的檐柱在1924年以前就无存了。

9 n- \2 I( U% c3 P7 x& c

 

2 L! X+ Z4 ] [- }

我以为1楼原图近景可以排除是地坛坛墙。

1 _7 ^( T6 H0 D

 

$ W; |1 l# E7 h# C

 

nBC5RKRI.jpg
AaIcJpGn.jpg
4 v4 ~2 T$ T3 u&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2 22:13:4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9-12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9-12 21:50:00的发言:
+ s$ h# r9 e( t) d; g

图501.红圈内的东东会是东直门外水厂的水塔吗?

. s0 L& X- G7 [0 Z' q& e

 

: m, ]! b5 f! f0 a/ `$ |+ i# g

 

, ~( X6 x0 q5 S8 u8 n& B


 

8 [1 H# @+ G. z) G$ i$ {

明明是棵树

发表于 2011-9-13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照片的这个地方是一处低洼地,与现在新兴里社区一带当时的地貌吻合,那时九王坟是高地,现在的五洲大酒店附近也比较高,但是新兴里社区一带一直到铜厂子都是洼地、道沟,东侧的春秀路一带也是洼地。

' H. S& i3 d3 u; W; z( q! G2 h4 I* S' h

 

" K/ C' m- ~! _) y7 [ i6 E' E5 d

地形地貌非常像九王坟附近。

( a, d* |9 @4 C q" G4 {& f

 

! C) F& ?. {- I2 [- S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 q3 P9 t* L$ n& Z( h; ? h

 

5 o( n5 G9 B: p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发表于 2011-9-13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平门外在2011-9-13 8:29:00的发言:
0 ^+ p% I: Q' f8 B' Y) j1 O- y

我怎么觉得这树后头的倒是东北角楼啊,如果在老地图上将坟墙和东北角楼连一条对角线,完全有可能扩不进去东直门外的水塔啊,因此水塔我怀疑压根就没有被照进去

6 Z1 ^2 t. K. [- M' ^

 

9 [" s9 L, O$ y: W: w3 e# b

我跟zhaohq老的观点一样,如果高清大图中那个模糊的树影真是东北角楼(还真有点儿像),那么在这个角度,水塔应该在画面里,照片的视角大概是图下面那个最大的三角形的区域。

% t$ s$ a) L4 f4 M+ m0 a1 o

 

; ]# V! a8 \. V

但是,由于树多,水塔很有可能隐在树后或被房屋遮挡。

& ]" Z6 i3 ~& E" L0 Z j

 

6 i- R' R4 x- v% @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发表于 2011-9-13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标注为:墓丘,城东的陵墓。”

) t6 \" b0 a4 G. y6 f7 `8 Z5 Y S

如果是这样,那就很可能是这样了。

- s; X5 A6 `# [2 P. F8 C

 

3 m) Q9 e) g+ _6 N/ W2 ~' U/ ^- @

可疑的冰盘檐。天坛、先农坛、月坛的坛墙似乎都是木结构的挑檐。

发表于 2011-9-13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9-13 5:44:00的发言:
7 h' ]$ H0 O0 q+ S7 I; B

 

" f/ E# t. R! v6 Y3 h5 n8 K

烦请黑龙先生给译一下吧。

; F. d; g0 ]! `; d X6 h: I

 

- H* _- R8 F! M4 G5 d% z' }- c

我书读得少,看不懂外文。嘿嘿!

! L, T8 K- o# _- M8 M' T3 D( {# K' M

 

4 T) l" `; }* c o

谢谢您了!

0 M9 ^. _. K4 N- M; i% j: Y

替黑龙翻译下,照片标注为:墓丘,城东的陵墓。

- T0 H5 B) x) Q5 Q" f5 S

 

! A6 w8 \8 ?3 k: O6 y

虽然照片标注往往不靠谱,但是如果没有明显的可视错误,还是可以用来参考的,大部分时候可参考性很大。

发表于 2011-9-13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o) H2 Z9 s) m$ e9 ~: [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 Q- I o2 O( c# D

非常感谢楼主用自己的亲历来说明历史。尤其像您这样的

1 H! f' r' T# R p$ C2 z/ D4 \- D* {

年纪能上电脑,用键盘把一个个字敲出来,很不容易,

0 F" V2 b8 Z/ y- E

令人敬重。

$ a* A+ E$ L1 J! ^

老人对儿时的回忆记得很清楚,即使这些消息的来源和内容

5 {1 {9 D# E1 w

不一定就是真实,但让人读到还是那么亲切。

1 B4 K: \& j/ @

对于Gamble_550A_3184 - grave mounds, tomb east

6 n7 r: w& j5 ^, A/ r6 D# O9 J

of city 照片,我们现从原注文字入手:这句话目前的译法有:

9 Q7 I, R" B/ [

城东的坟丘,东城的坟头,坛墙里的坟场…… 都不够准确。

% x8 t V: Q9 L# E

grave mounds 是指一个个(原注用的是复数)的坟头或坟包,

% R; j7 |( Q# |! X

是指墓地里能看凸出地面的坟的标志。

- t+ ]/ H. ]: f9 I/ p. u; W

Tomb 指墓地,坟地。

& h/ j0 L+ @; E7 ?9 H( z" q' `

east of city:这个词的准确含义为“城市的东边”。如果图

+ r% ^% J7 e/ ]) c: T( q" i* B

中指得是“北京”,我会译成“内城东外侧”。表示“某物”

* f2 R' L8 I' ?' Y9 l

并不是在“什么”的里面,而是在“什么”的外面。现有的译

: I3 h7 h L8 m7 s s

法“东城”是不可取的:“东城”在北京是一个特定的地域名,

* _4 M" D: }9 |( `& p6 y

位置在原城墙内。如果是指特定的地域,“东”的第一个字母

- V! Z# b- u* \2 C. k

要大写,“of”要去掉。 “城东”在百姓语言中是一个

3 f! M3 q$ S8 K% A1 g) i( Z& B

“模棱两可”的字,泛指中轴线以东的地区。可以延伸到内城

$ d2 O8 ^9 [' I+ Z

东城墙以东的地区。

/ g: w2 b |: n& k4 @, K

至于那个“坛墙”译法和“east of city”无关。

, K$ y3 E7 l3 r) W0 j# y, O

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是:坟丘,城东外侧坟地。

) C- N; W* {: ^! [5 y1 w4 \) U

                                    (内城东城墙外侧墓地)

' W7 C' D8 r; R& K- K# G

从照片的A(城楼)和B(箭楼)来看,这个墓地在内城

6 L( v, H& b, u: @. ~

(假设这张照片就是北京)的城墙外是可以肯定的。是不是

' `+ e4 g4 T/ w

在内城东城墙的东边就值得商榷了。

, H x: H2 ~# y. z# w/ Q# z

假设这个墓地在东城墙的东边,那么这幅照片中的主要建筑

1 h2 a% [ ~$ H- U! ?: E" e

物C和D(这很像是一组建筑,D 房子的东侧墙并无大门,

- F- l, e/ w; W+ @

即使排除透视角度D房也高于C房,按照传统的格局,这组

- ^) X* Z$ |0 @+ l

建筑的大门就开在西边。),E建筑(带有围墙),和F所

# v( f0 b4 F/ B8 H

指的建筑都可能是座东朝西。在北京地区,可能个别建筑有

" U" I# m- e6 x8 g( X4 h) W" f

朝西开门的例子,但不可能出现大量门朝西开的建筑,尤其

) k2 M/ b& \4 O% P, y

像C和D那样“官制”的建筑。(可能是“庙”“府”“衙”“所”)

9 C% i1 m6 _; y0 {

这样推断可以说明这张照片的英文原注出了差错。从照片中

) ^: b8 u7 O7 ]

建筑的走向,按习惯座北朝南推断,也不可能是内城西城墙的西侧。

: ^' E; n; A$ @- n

会不会是在内城的南边?这张照片拍摄的年代,标注为1917年

9 H8 o* A w$ U q

-1932年。这个时期内城南城墙附近不至于那么空旷。而且从

- T" G- a! A( G& J2 l. x( K+ n1 S

墓地的墓碑来看,汉人的墓地讲究坐北朝南,而满人以西为贵,

/ `1 o* J# G! y; F

墓碑朝东。墓碑朝西在一般情况下是忌讳的。如果这个城门是

) n2 o3 ?# X- T4 C7 [6 f% D

在北京内城北城墙,墓地在城墙的北面,那么好多问题相对就

" D) z- m; X% n$ y1 E+ ~3 B

好解释了。

7 q! I6 o2 U: o" e

从透视角度,C和D建筑并不紧靠城楼,之间有平行距离,并

{: T. T V7 ?3 q# z) ]2 x

且把城墙根前的实景遮盖了。

7 }! y! s: P( s2 r9 {/ }1 q- A" j

从拍摄的时间和角度空间考虑,可能思路更宽一点。

) c6 o: H _4 g9 Q4 W2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3 14:06:1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9-13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个城门是在北京内城北城墙,墓地在城墙的北面,那么好多问题相对就

( ~: F+ U) [' [0 a: l3 Q8 g% j6 {' y

好解释了。”

8 O0 U9 j( Q4 C+ H1 O

 

& a% I+ t9 }0 r

枫影斜渡先生的意思,还是倾向于北边?相对于中轴线,安定门也可以算东边。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谢谢“指南的枣树”的提醒,我把多尔衮和鳌拜弄混了,确实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他就是铁帽子王睿亲王,也就是九王爷。睿亲王死了被鞭尸后,他的府邸也改为玛哈噶喇庙,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给以平反,并重修他的府邸赐名“普度寺”。“指南的枣树”您真是名不其实,哪里的枣树很多,我们院里原来就有好几棵大枣树,那枣儿真好吃,文化的革命时期全被房产局的造反派们给砍了,盖起了房子,真心痛啊。
发表于 2011-9-13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个有意思的,居士在4年前贴过一张照片,说是日坛坛墙,请各位也给断断,由于太模糊,可能参考意义不大。

8 I, M* M/ u7 V7 H. _; N

 

1 }+ w7 W- H2 d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16_18089_0_2_1.html

发表于 2011-9-13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枫影斜渡在2011-9-13 14:06:00的发言:
3 X* p) k3 U, w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Gamble_550A_3184 - Grave mounds, tomb east of city.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c) Y m8 c. `

非常感谢楼主用自己的亲历来说明历史。尤其像您这样的

% l" {2 t& ^5 P

年纪能上电脑,用键盘把一个个字敲出来,很不容易,

c6 R9 d3 C0 ]6 V

令人敬重。

. ]' F% R- b8 j: U9 `+ _- ^6 L0 \2 r

老人对儿时的回忆记得很清楚,即使这些消息的来源和内容

$ b0 E0 r. D* V3 t* z: U! b

不一定就是真实,但让人读到还是那么亲切。

@. x7 m4 A8 M; A2 G

对于Gamble_550A_3184 - grave mounds, tomb east

% n# V; j, w! `' g

of city 照片,我们现从原注文字入手:这句话目前的译法有:

' c- S1 i1 r' k( O* u

城东的坟丘,东城的坟头,坛墙里的坟场…… 都不够准确。

3 p& n: I3 I: X( s. n: a* k% {( M; ]' U

grave mounds 是指一个个(原注用的是复数)的坟头或坟包,

1 U6 F2 S) p9 N$ D: y* O" X! o

是指墓地里能看凸出地面的坟的标志。

% [. k4 X5 o& N9 k2 x7 O

Tomb 指墓地,坟地。

$ J' N1 z4 w M( }3 g

east of city:这个词的准确含义为“城市的东边”。如果图

2 o% m. E6 s' l: W m) H

中指得是“北京”,我会译成“内城东外侧”。表示“某物”

5 _" \6 l7 A9 E3 x) ]; j) W5 q

并不是在“什么”的里面,而是在“什么”的外面。现有的译

$ ?& l( t8 }. |) S" [

法“东城”是不可取的:“东城”在北京是一个特定的地域名,

% H& H. c8 Y& }; V1 \' s; Q: D

位置在原城墙内。如果是指特定的地域,“东”的第一个字母

D x; p9 x. @/ t j g" q

要大写,“of”要去掉。 “城东”在百姓语言中是一个

6 M; h8 c; D: y$ k2 s! _4 U

“模棱两可”的字,泛指中轴线以东的地区。可以延伸到内城

- |) ^ f& P2 [3 w

东城墙以东的地区。

$ X0 {4 d) g7 ?# X

至于那个“坛墙”译法和“east of city”无关。

' C8 s3 p* m) T' I* o( [5 ~

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是:坟丘,城东外侧坟地。

: P8 U3 m$ N2 m" _5 ~" E

(内城东城墙外侧墓地)

9 z& X! r( P: O0 l: X" k

从照片的A(城楼)和B(箭楼)来看,这个墓地在内城

% T- Y8 o/ j3 K3 I5 B; ~

(假设这张照片就是北京)的城墙外是可以肯定的。是不是

8 w( q: @: x! @3 D: y) ^

在内城东城墙的东边就值得商榷了。

/ ]* U9 E. o( W6 W; R

假设这个墓地在东城墙的东边,那么这幅照片中的主要建筑

8 A8 Z; A$ y7 _% ]' [2 q

物C和D(这很像是一组建筑,D 房子的东侧墙并无大门,

" B$ K# M" f, Z% ], {: \

即使排除透视角度D房也高于C房,按照传统的格局,这组

! u5 g- j3 G- ~$ {8 Z# O

建筑的大门就开在西边。),E建筑(带有围墙),和F所

0 Y8 `+ f# t' p" F% u* @

指的建筑都可能是座东朝西。在北京地区,可能个别建筑有

$ S, x: U% V# l, O/ D

朝西开门的例子,但不可能出现大量门朝西开的建筑,尤其

2 ?% ^$ g5 b0 ]) a

像C和D那样“官制”的建筑。(可能是“庙”“府”“衙”“所”)

" C2 d5 Y! P9 X6 u1 r

这样推断可以说明这张照片的英文原注出了差错。从照片中

5 m [* b% `$ N7 R V

建筑的走向,按习惯座北朝南推断,也不可能是内城西城墙的西侧。

0 \; d% A* a8 a6 y

会不会是在内城的南边?这张照片拍摄的年代,标注为1917年

K9 d; J+ _2 [- p; j' E6 C

-1932年。这个时期内城南城墙附近不至于那么空旷。而且从

: }3 G! z4 |' U! }& `% Z6 Y: M

墓地的墓碑来看,汉人的墓地讲究坐北朝南,而满人以西为贵,

$ o, C3 X8 E% j3 z1 J/ m5 M

墓碑朝东。墓碑朝西在一般情况下是忌讳的。如果这个城门是

9 U- Q3 h1 S8 N/ X M

在北京内城北城墙,墓地在城墙的北面,那么好多问题相对就

4 M( k" b0 T* C$ k$ ?; z0 `+ C

好解释了。

% n; J S4 r* x: i: P

从透视角度,C和D建筑并不紧靠城楼,之间有平行距离,并

9 m- \3 q& d* i+ f# i* Y% M) {% ] Y

且把城墙根前的实景遮盖了。

* Y. u; C1 S& R" _7 v: C& k1 S

从拍摄的时间和角度空间考虑,可能思路更宽一点。

8 o1 G V |: b; C

 

4 F. N* R2 n( ~4 Y& @) j

感谢您缜密的推理。关于照片标注的翻译,我想我们并没有分歧,“城东的坟墓”虽然翻译的不十分精准,但是图片显然是城外,不会有人理解为城内东部的坟墓。

: [8 Y+ c. q8 v4 |8 `1 @" s

 

: _# X7 ~- P7 e4 r

此外您提到了官式建筑或堂的朝向问题,这个还值得探讨一下。内城东西城墙外侧的顺城街,的确存在很多建筑就是坐西朝东或坐东朝西。在朝阳门-东直门一线,顺城建筑很多坐西朝东,我在西中街小学上过学,那时西中街小学用的延寿寺旧庙,典型坐西朝东,而隔街的房子正房很多也朝向城墙方向。

* u; e" S+ ?; i6 F

 

( c$ X4 ^3 {! S7 G+ l& S) S

况且,甘博原图中,也有不少方式是“坐北朝南”的,朝向难以确切说明问题。此外城楼的檐柱、廊等常有毁弃,有时也很难作准只能存疑。

5 F" E/ c- n. g) m

 

- j1 W) H7 X- h! m9 o

 

+ k9 N3 N, y7 M& A$ n( y, n8 L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发表于 2011-9-13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士所发的图:

* N& Z+ p( q2 E' h

 

8 ~" c- ~. a5 }2 @

RvxvvnqU.jpg

" k2 h! |; Q- ^( W- \1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3 15:58:3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9-13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枫影斜渡在2011-9-13 14:06:00的发言:
, m- r7 }: L$ H6 E* g/ w

如果这个城门是在北京内城北城墙,墓地在城墙的北面,那么好多问题相对就好解释了。

$ M/ {8 j- B7 S1 M L

......

; s$ E* `! y. n: T9 V: S

从拍摄的时间和角度空间考虑,可能思路更宽一点。

0 ?' |, e/ B& S2 \ t' ~8 I
 
Z' v4 M) L8 W4 v! f$ B

 

# B6 ` F5 A5 ?, Q

枫影斜渡先生:

# ?) \: z% h+ @# j/ C

 

' R9 C3 `' S- G& [0 z9 M3 A' S% s

 

6 _; M/ K& v4 a$ Y6 |

我偶然看到并读了您的博客,知道您是教书育人的一位先生,幸会!

5 X( _2 Z& d1 m! `+ f

 

8 Y$ O8 Y" X( e; B+ n& W+ u6 D3 W

 

. @% @8 J% `" Y/ M' O' d# Z. @* l6 Q

 

. S5 J$ A9 D+ P& ~: g0 q( `

您提到了官式建筑或堂的朝向问题,我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以后会慢慢学习。

+ O! o( C! z5 h! O

 

! ~$ l$ ~$ P0 y8 C \

关于是否是北二门,我谈谈看法。

9 T! Q) J$ n1 g8 Y5 H, @

 

; N$ f Y& C3 r6 b) F5 l8 K! S

 

% q: I+ V, ?. _5 w

 

6 i j, p4 ~' | b! M& O/ p

1)原图里的远景城门非德胜门。

4 F l" z1 ^6 ~- o# J$ K. P- |

 

* \5 m8 [) c4 C% j- K! d: t5 ~

3Y1piYYp.jpg
kUxlzNIN.jpg
yAr3dryv.jpg

' `% N c1 o- E9 B

 

* w5 T/ c) d8 ]) z/ b% q

1楼帖原图(图501)拍摄时间在1917-32年间。远景的城楼看似较完整(正脊的吞脊兽还在的)。

& M$ L" _8 b5 C! q, ^

 

6 @9 Q4 b, v' B. x9 a! J8 A! @

图246摄于环城铁路开通之际(1915年);图247.拍摄的时间也相近。

. }" f- p) q- V0 K

德胜门的城楼已残破,看不到正脊的吞脊兽的。

$ @5 Y c" G+ S1 {& O, P

 

9 [9 y8 E& m: ], Q* V' V

我以为:1楼帖原图(图501)远景的城楼不是德胜门。

4 o1 M" d [; W- a6 d# N

 

" ?6 l% n* k& ^3 P: l

 

2 {, N; S' f4 t1 C6 h

 

8 i* J5 Z X2 I: F y

 

! A2 d. b/ J' X

2)原图里的远景城门非安定门。

* m7 V2 m: Z N) y% g% t


CZDNgsYt.jpg
z36RBmhJ.jpg

9 x- ]: T. `, V$ V% p

 

# E. \" U( S7 c

由原图501.看,拍摄者所在的角度在城门右前方,近45度角。

+ V3 ?7 u1 V. K

 

# `! {* p8 e; J: t5 W

在图515和图516.里,没有附合条件的拍摄地点。

/ C# T8 H# [' ?! _( I& P8 t5 v' u6 @

 

( m% t1 U$ \: C/ J; @

地坛的外坛南墙(今金鼎轩处)距内城北城墙距离较近的(两马面间距)。

2 o/ E6 u( f, y! [0 d, @

 

/ B6 w. b, k; V- h: E

在图515和图516.里,外坛南墙和内城北城墙两墙间未见到大于地坛坛台的院落。

: i# c$ K- S" ~3 ]. v

 

1 A1 Y! d; m. F9 K2 s

 

8 n6 \9 u# U) N

 

% v+ \% o# m# B m3 I! \

还有一点:

; ?9 S' `* z; l

 

" R0 t7 s& C" {. D9 X' u: R; u

由图516看,1943年航拍时,地坛外坛坛墙的南段看似很完整,见不到明显的豁口。

0 X8 y& Q; \) Y: U- q# }) n

 

0 \2 c7 u( }! a+ d) `4 b5 @9 `

 

" K+ Y8 \$ {# D" i

我以为:1楼帖原图(图501)远景的城楼不是安定门。

, w+ b1 u+ g4 ?/ E% ?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3 17:10:3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9-13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9-13 16:13:00的发言:
6 }, v, ]! G \# |# t

9 q$ ]8 X6 A9 E) Q# t" q3 E* _

原图里的远景城门非德胜门。

7 V1 {/ O& E e# c

原图(图501)远景的城楼不是安定门。

: G% l+ T M/ s( M$ Q4 X' d, |

同意您的说法。

$ b& P. W7 e+ [$ `5 J6 ?* _

: D+ y, ~4 w% l+ F2 b- a; z8 g! K6 V

还是倾向于东直门和朝阳门。

# `0 p+ J9 R4 R) x

 

) q& }+ x9 m& I" x- i. }4 B

您以前贴过几张东直门箭楼的图,年代相仿,箭楼正脊有残,而LZ先生的图箭楼未残,也是一个疑点。

: W6 O# Z. b' Y- C

 

/ \# a0 a: `( N" }. O: P4 h) Z& }

 

- p2 s+ A3 ~! w% L! B1 A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I2 J% E# r. M* Q

 

/ ?/ r& O" I. J


 

% M9 w. p, h, m! S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 r# V5 n2 p% l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手表

谢谢各位老师的指点,解开了我的误解,我原一直以为甘博的那张坟地和残墙的照片是我小时住的地方,事情也太巧了朝阳门外和东直门外真有相似的地方,都有相似的洼地、空场地、庙宇和坟地,我三岁住在东直门外,门口除去残墙与图片的景色非常相似,四岁离开那里,五岁搬到神路街南部,那时日坛的外围坛墙早就没有了,我只见到东园西方的正坛墙,在日坛的西北部(现在64中所在位置)是一片乱死岗子,乱死岗子西边就是一条土道(景升街),土道的西边就是一片大空场子,图片左边所看到的庙宇就是三佛寺,三佛寺门前和北侧是旧物市场(小市)。图片上有根旗杆那是黄庙的旗杆,黄庙解放后改为黄庙小学,是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不知现在是否存在,估计保存的可能性不大,朝阳区根本就没有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 Y1 ]7 Z, l; C

朝外大街有个地方叫朝外市场,这名字好理解,解放后那地方就是一个市场,号称朝外的天桥,原来这地方叫坛口,我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叫坛口,通过这次讨论我明白了,这儿是景升街的北口,是皇帝去日坛祭祀太阳神的进坛处,是进入日坛的进口,所以叫坛口。谢谢各位啦。

发表于 2011-10-8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爱老北京的建筑
发表于 2011-9-28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去过北京  不清楚呢  呵呵
发表于 2011-9-29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北京烂坟岗子应该是挺多的!

* B# B1 n. L. @7 ?$ [* m

据老妈说,近60年前,朝阳门外白家庄附近就是,老妈每次晚上从当年中国评剧院的大众剧场演出回家,黑咕隆咚地从那儿经过就特害怕!

! ~* D2 J$ k/ t1 K, O' B

还有东直门外十字坡,近60年前,我妈去给我弟弟联系幼儿园——文化部所属的中国戏曲研究院机关幼儿园时,从那儿走也是特害怕!

发表于 2011-9-29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说是坛墙,好像也不太像!因为觉得太矮了;你看,比如天坛和先农坛的坛墙,都挺高的呀!
发表于 2011-9-29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处的城楼也看着有点儿像是箭楼?
发表于 2011-10-2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照片远处城楼的正脊与箭楼的正脊按透视原理来看是不平行的,这与朝阳门城楼与箭楼的情况是相同的(见图),再结合以上几位朋友提供的证据链条,可以确定1楼照片远处就是朝阳门城楼与箭楼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 ]$ B* l. n% Z' @3 ?/ m;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 19:01:2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0-3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说明:按焦点透视原理,一般来说直角平行六面体,平行的两直立面将其作图向远方延伸会相交形成一个消失点,而城楼与箭楼的直立面经作图向远方延伸没有相交(见图黑线、红线),说明此图城楼与箭楼不平行。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 r2 o; {8 v. |' i%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4 6:45:0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0-10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看了几位老先生为了这张照片,锲而不舍的求实精神,深感佩服!领教啦!
发表于 2011-12-30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德尼-甘伯粉帅嘛
发表于 2013-12-2 17: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愚翁 发表于 2011-9-14 16:05
+ w3 z. m" T7 k# \' @' Z: r4 [“风间铃音”老师:不知您是否有东直门外的地图,那里也有几座庙宇:
& g1 y1 A- \  m+ G2 B: j1.朝阳寺:东郊一分署东中街47号,建 ...

" j) q8 d* u4 e' w% D您好,我能问您一下那张黑白线的测绘图是在哪里找到的吗?我想再看看朝外其地方。
, m" t# l& n: n' N7 u 20119141631950609.jpg
! d" r$ \6 `; o/ W' _5 T) _0 e+ v# `) e/ X2 o* X& P( E
我一直想找朝外详细的地图。今天惊喜的发现我一直最想找的南中街北段地图竟然就在眼前!还是这么详细的测绘图!1 ^# ]* N8 Q3 v3 V6 S
我还想看看朝外大街以北、东岳庙以西区域的测绘图。您这图在什么书上查到的,我想找找图书馆有没有。
2 X0 x9 H1 M9 ~1 _1 M5 U7 q(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7 11:22 , Processed in 1.27230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