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38|回复: 18

我和豆汁儿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6-28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y$ }. v8 [! C% F/ j: ^我和豆汁儿             子木
3 C' |% I' A+ E: Z 
2 `  w- B1 l* n. H* {痛说家史8 ~) k) a0 N+ e, m5 z, T9 v
 ) e8 W) ]8 y, T* l, h
[BR]            现在提倡传统教育,再说什么事都有个缘由。我喝豆汁儿的历史到这份儿上,不得不合盘托出。
* Z1 y: T9 ?1 E; x- m6 k[BR]            想当年,太多故事都是从“想当年”开始的,不过,的确不是现在的事了,有半个世纪了。记事的岁数了,家父带我去逛天桥。那时的天桥热闹,我人小,只觉得头顶上是一个接一个的布篷子,有说相声的、说书的、变戏法的,都围得水泄不通。最爱看变戏法,地上翻个跟头,从披在身上的大氅里端出一盆金鱼,再一翻,哗,一盆烧得旺旺的火盆!到这儿,父亲总会给我点钱,让我扔进场子。到了饭点儿,父亲就拉着我坐到宽宽的大板凳上,两边带云头装饰的那种,要豆汁儿、焦圈、糖油饼或火烧。太小,饿了吃什么都香,对豆汁儿没感觉,至少不反感。" {6 D& f+ g7 G+ J2 y* O- b5 z
[BR]            有强烈感觉的时候是困难时期。经常是拿着锅去胡同口的一家铺子买豆汁儿,回家自己熬。- W  V& _3 ]$ Y% f6 y
[BR]            豆汁儿:制作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发酵后,煮沸转小火煨着,随吃随盛。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0 v# n/ ~+ ?+ ?( T/ r- D1 F
[BR]        东西是不错,但我们家是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食品,饲养着错误的人!
" `* L# d% I' y  m0 W& ?& f8 O[BR]            选错的东西还有“山楂丸”。我母亲可能是看里面有“炼蜜”,就一大筒一大筒(一筒50丸)的买。山楂丸药效是:消积化滞,健脾胃,助消化。6 o; @2 l. I+ g& w' {
[BR]            可我们那会儿的胃里上哪儿找“积食”去,基本都是处于“空腔”状态。
+ X# s8 F+ Q& E6 n[BR]            本来就吃不饱,还上了这许多开胃的料,越喝越饿,想让这些器官记不住都不行,竟至延续至今。7 B+ |1 H1 V$ O/ U: P$ L1 i: T
“青凝如梦”
9 I$ p2 E1 g; X( {% d0 j 
5 M  ~8 x% b- B" v4 g[BR]            “青凝如梦”,这又是什么?对不起,豆汁儿的雅号。当然,更多的是叫“泔水”、“涮锅水”等。
* H' h- n' D0 |3 |8 L+ J[BR]            发酵后的豆汁儿一股子酸腐味道,熬开之后更是浓重扑鼻,熏人欲呕。颜色也不敢恭维,暗灰绿色,乌突突的。
6 N# T6 f9 ]' V$ G" J) _$ _[BR]            就这玩意儿,有诗赞曰:“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
6 d9 n+ |4 `8 P- g[BR]            就这玩意儿,再配上拌了辣椒油的老腌水芥丝儿,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特别是夏天,喝它两、三碗,就觉得全身的毛孔都舒张开了,汗水沁出,口舌生津,燥热全消,心静神明。个中滋味,当与谁说!
( u5 N( f) O% B4 Y, H, a+ h& O[BR]            写《城南旧事》的林海音到北京,舒乙问她老人家,几十年没回来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老太太表示,嘛事没有,让他们带着喝豆汁儿去。据说老人家一口气灌了六碗!把舒乙吓坏了,一个劲儿地劝,说咱明儿再来,老太太才作罢。长出一口气说:
" p3 s$ @- t$ [/ |' o[BR]            “这才算回到北京了!”- g" \2 ^5 ?1 k
[BR]            梅兰芳大师是另一位有瘾的主。抗日时在上海留须不出,弟子言慧珠从北京到上海,特备一四斤大瓶,装满满的豆汁儿,孝敬师傅。# Q" ?$ [* p# X1 j& _3 l* ~( k
[BR]            另,听说北京出生的西部歌王王洛宾是喝完一口豆汁儿,才撒手人寰的。
' J7 p4 R* e( _[BR]            梁实秋和老舍也都好这口儿。
) b' U$ Y4 {. ?+ b0 w5 h[BR]            并非拉出这些名人作虎皮,其实还是贩夫走卒痛饮者多。
6 a4 ?0 U! j) l: B5 ?3 ]4 H# B“豆汁酸了”  U% D* c0 d+ e
 " o" ^% H0 n: j' R( G5 V
[BR]            豆汁儿招谁惹谁了?我想皆因为它名声太大,卖相口感欠佳之故。其特别之处就是:产地北京。当有人问我,北京有什么特色小吃时,第一反应就是“豆汁儿”。至于喝到嘴里的味道,也不至于像要壮烈了一样。1 E* k8 Y9 D' r$ h
[BR]            现在不少人每天一把一把的往嘴里塞所谓的营养药,样子倒都是红红绿绿的,谁能说清楚到底吃进去什么东西了吗?!前两天,一个不到三十的小伙,突然查出‘脂肪肝’,按年龄来说,何至于呢。一问,听什么宣传说某某油有补脑作用,造进去一大瓶,得,聪明了没有不知道,肝不舒服了。
, j" m! X) ^5 p0 y( S[BR]            有个广告又扭又唱的:送健康,送健康!稍稍改改词:喝健康,喝健康!不就有了。
  m  z( I5 X1 V2 l2 m% A" f5 T, L% m[BR]            有一次逛隆福寺,到豆汁儿店我走不动了。老婆子知道,说,好了,好了。你去喝豆汁儿,我去逛商店。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我们一直是:分道扬镳。
, L3 b7 _) |8 u7 j[BR]            我进了店,要了两碗,两焦圈,一碟辣咸菜,正襟危坐,慢慢享用着。这时店门外有人说:0 T+ G# x+ F& P3 ?4 H
[BR]            “看,隆福寺老字号,我们就这里吃吧。”! m2 Y4 l( R; R' N
[BR]            夏天,店门口挂得是一条条的塑料帘子,哗啦一声响,进来两年轻人,进来的头一步,是大步跨;第二步是小步;第三步,对不起,不能算一步了,就是往前蹭了半脚远。两人的表情在这两步半中有着戏剧性的变化,笑意、呼吸;皱眉、深吸;不解和痛苦,闭气。; Y8 }$ }, w8 X# R4 G
[BR]            两人几乎同时,倒退着,一步,注意,连转身都没转,一大步就倒窜出店门。边喘气边说,' C  O; b  w- r4 r  j5 L  P# i
[BR]            “哎哟,妈呀,什么味儿呀,这是!”
6 s. a5 X4 K; i; y" q0 e[BR]            “哈,哈,哈!”我们店里几位每人面前至少摆着两碗的主儿都乐了,打他们俩说话和进门的一举一动,全落在这些老客眼里了。
# x' W! r' q% b& x, f5 C[BR]            “应该以能喝几碗豆汁儿,发给北京户口和安排住哪儿。三碗以上住二环,二碗三环,一碗三环以外(那时还没四环),哈,哈!”认识绝对统一。
& L; S7 I' n4 F! Q1 ][BR]            山东人管豆浆也叫“豆汁”但没有“儿”化音。一山东老客初到北京,看到有豆汁儿店,推门就进,要了碗豆汁儿,大马金刀地坐下。渴极,滋溜就是一大口,眼看着脸色立马就不对了。到底是山东汉子,要面子,讲义气。生把那一口不知是什么东西的东西吞咽了下去。然后,悄悄地把服务员拉到一边,说,, H' m, h5 ?1 j; [
[BR]            “这豆汁儿别卖了,基本上酸了!”
; N% r/ q5 P+ R% L' X[BR]            服务员笑翻。$ D0 z3 Y! H: |3 b& b
[BR]            外地人到北京玩儿,第一要去的是故宫,这辈子算是见了金銮殿了;二是要爬长城,当回好汉,腿疼不疼不说。吃,第一要尝的是烤鸭,满嘴油香四溢。喝,建议各位去尝尝豆汁儿,保证终生难忘。吃喝玩乐吗,您得凑全和了不是。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6-28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字!一个字儿不拉,咂摸了两遍!有此同好,缘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大青山[/I]在2011-6-28 20:41:00的发言:
好文字!一个字儿不拉,咂摸了两遍!有此同好,缘分……。

  好这口的都论哥们弟兄,有这口瘾的怎么着也戒不掉了。说不准,哪天哪间豆汁儿铺里兴许就碰上了。
谢嘞您呢! % d ^. ?# t; X5 h* q5 y'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9 20:35:2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29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imu在2011-6-29 20:42:00的发言:


南城兄弟,子木这里有礼了!
豆汁儿败火、祛暑、排毒、生津、好处多了去了。特别是三伏天燥热燥热的,两碗下肚,浑身出汗,顿觉清爽。比什么冷饮都强。
' v( Y. A1 S$ w

我喝豆汁儿算是海量!憋着尿都能连喝三碗!哪天请哥啊!抱拳。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以下是引用[I]南城土著[/I]在2011-6-29 15:40:00的发言:[BR]年龄差不多 很多一样的情景 赶上一个尾巴。文革前老爸有空儿带着我从崇文门坐diang diang车去天桥!好歹那些耍把式卖艺的也算亲眼见过了!说豆汁儿:小时候还起药的作用 发烧 感冒家里特批一碗!(崇文西花儿市路南 罐儿胡同豆汁儿店.二分一碗)另外:河南安阳有一种特有小吃“粉浆饭”就是豆汁做的!我在河南安阳工作生活了两年多 初次品尝时当地朋友也说外地人接受不了!喝一碗!小菜儿 我干脆就在安阳直接喝豆汁儿,带的当地朋友也直接豆汁儿啦!都感觉OK!   谢谢楼主好友好贴!

2 e* v( M8 {% }4 K4 s[BR]南城兄弟,子木这里有礼了!) O( l7 K3 k% U# ~( n
[BR]豆汁儿败火、祛暑、排毒、生津、好处多了去了。特别是三伏天燥热燥热的,两碗下肚,浑身出汗,顿觉清爽。比什么冷饮都强。
发表于 2011-6-29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龄差不多 很多一样的情景 赶上一个尾巴。文革前老爸有空儿带着我从崇文门坐diang diang车去天桥!好歹那些耍把式卖艺的也算亲眼见过了!说豆汁儿:小时候还起药的作用 发烧 感冒家里特批一碗!(崇文西花儿市路南 罐儿胡同豆汁儿店.二分一碗)另外:河南安阳有一种特有小吃“粉浆饭”就是豆汁做的!我在河南安阳工作生活了两年多 初次品尝时当地朋友也说外地人接受不了!喝一碗!小菜儿 我干脆就在安阳直接喝豆汁儿,带的当地朋友也直接豆汁儿啦!都感觉OK!   谢谢楼主好友好贴!
发表于 2011-6-30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好这口! 就上咸菜丝和焦圈

: K1 g9 }/ x/ G& N7 f( n& q7 y

 

' t' `/ j- Z" A, U

可现在有的焦圈火有点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南城土著[/I]在2011-6-29 20:54:00的发言:[BR]
& C2 ?. u4 o8 k- N$ r[BR]我喝豆汁儿算是海量!憋着尿都能连喝三碗!哪天请哥啊!抱拳。3 I5 h4 \$ a, H! M6 S8 |
[BR]
  b+ [1 D" O) Z
[BR]
$ E# O" H4 F" |[BR] 
0 x2 F1 {1 B+ w& S[BR][/SIZE]南城兄弟,够交情,先谢了!现在能喝三碗的已经快成稀有动物了,更甭说您这海量,国宝级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老北冰洋[/I]在2011-6-30 9:52:00的发言:[BR]
+ P- G3 t( P7 M[BR]我就好这口! 就上咸菜丝和焦圈
( z# [1 k2 A4 U[BR] 
( G+ V" h2 M' o[BR]可现在有的焦圈火有点大
[/SIZE]冒昧称一声“北老”,您那“北冰洋”以前可是喝得出桔子蓉的!您还说焦圈火大了,一次我在新街口小吃店儿,豆汁儿是温吞的,焦圈是皮的,许是宣统年间的。
发表于 2011-7-4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x) J0 G$ a% u1 p$ p& S/ L

 

; I2 G- I* { s7 d7 Z {

              在甘家口炸酱面馆喝的豆汁是白色的,在南来顺喝的是灰色的,不知怎么回事。文章写得好。

发表于 2011-7-5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每回从宝记买一大袋生汁,回家小火一熬,就点咸菜一顿全干了。。。。按小碗赁足有六七碗。
# P7 |" B6 f) {- p. G7 i[BR] " z6 U( ^) B6 G
[BR]我一亲戚把生汁放冰箱里镇着,当冷饮直接喝。。。还没有尝试过。。。
发表于 2011-7-11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imu在2011-7-11 20:22:00的发言:
& `; V# ?, H. G$ ]' `8 W. i3 a

行,过把子瘾。

- j. s$ s4 n) k# K6 S

冰豆汁儿还真没喝过。不过,豆汁儿本身就属凉性,寒上加寒,当时喝着可能痛快,多了闹不好做下病来。

) n: ~: M7 g) [- Y* d

老祖宗讲究热天喝开锅的豆汁儿,借锅气除豆的寒性,而且,借着这热劲儿,喝完浑身毛孔散开,出透汗,消解暑气。

1 U1 n. i# A. \! `. _2 u

其实,不光喝凉豆汁儿不好。冰箱食品,及冷饮食品,能少食就少食。伤胃。夏天没事儿,秋冬极易患感冒。

' G7 c& @/ X5 h; x* O" t

当然,人的体质各个不同,属大热型的,喝,没事儿。但凡上了岁数的,免。

8 L+ F3 ~: }7 i

及是

( \ A1 L! s- N+ |1 o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后街在2011-7-5 11:23:00的发言:

每回从宝记买一大袋生汁,回家小火一熬,就点咸菜一顿全干了。。。。按小碗赁足有六七碗。
 
我一亲戚把生汁放冰箱里镇着,当冷饮直接喝。。。还没有尝试过。。。
- }* A1 K, g" ~4 A7 j

行,过把子瘾。

' w& h- m. `8 {* Q* _- N* ]

冰豆汁儿还真没喝过。不过,豆汁儿本身就属凉性,寒上加寒,当时喝着可能痛快,多了闹不好做下病来。

& X' M4 G8 G& Z- I6 }

老祖宗讲究热天喝开锅的豆汁儿,借锅气除豆的寒性,而且,借着这热劲儿,喝完浑身毛孔散开,出透汗,消解暑气。

3 U( }9 u2 ]7 ]) D+ M

其实,不光喝凉豆汁儿不好。冰箱食品,及冷饮食品,能少食就少食。伤胃。夏天没事儿,秋冬极易患感冒。

+ P# {$ V( E: v6 K* Y, X/ Q

当然,人的体质各个不同,属大热型的,喝,没事儿。但凡上了岁数的,免。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范思悦在2011-7-4 13:18:00的发言:
( z6 ^! b6 T; d& S; J% w0 V

 

; \/ m- P' F: Z3 B. t+ z

 

6 r% W, M2 {, t: b

              在甘家口炸酱面馆喝的豆汁是白色的,在南来顺喝的是灰色的,不知怎么回事。文章写得好。

7 j: y( {( z1 K6 F

现在不少地界儿都打着老北京风味儿招揽生意,这里头鱼目混珠者太多了。

3 c8 ?3 j/ f- a0 u+ Z

白色豆汁儿,备不住下了三聚氰胺了。暗灰色的是正色儿。

% s) M2 j; T3 m

谢了,您嘞!

发表于 2011-7-13 0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城兄讲的粉浆饭,我去安阳的时候专门找老字号喝一碗。比豆汁儿滋味淡,不过瘾。呵呵。
发表于 2011-8-2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凝如梦”,这么雅的名字,你起的吗?

9 V/ d7 {2 y2 D2 D, s3 A+ m

我母亲有个说法,说是我外公传授的:“你的胃不认识的东西不要吃。”

I( {& }7 e3 D( l" ?% N* J }; y

我没听老人家的教导,曾经试着尝了几口豆汁,意见最大的不是舌头,而是鼻子。

( h" a4 D1 \1 T) G, i

若真以喝几碗豆汁来决定可以住几环,我得先一盆冷水兜头浇下来,然后在空调底下用冷风吹半个小时,再去参加测试。

0 |$ D8 ~0 S1 s: M+ A7 c

 

发表于 2011-8-8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以下是引用[I]南城土著[/I]在2011-6-29 15:40:00的发言:[BR]年龄差不多 很多一样的情景 赶上一个尾巴。文革前老爸有空儿带着我从崇文门坐diang diang车去天桥!好歹那些耍把式卖艺的也算亲眼见过了!说豆汁儿:小时候还起药的作用 发烧 感冒家里特批一碗!(崇文西花儿市路南 罐儿胡同豆汁儿店.二分一碗)另外:河南安阳有一种特有小吃“粉浆饭”就是豆汁做的!我在河南安阳工作生活了两年多 初次品尝时当地朋友也说外地人接受不了!喝一碗!小菜儿 我干脆就在安阳直接喝豆汁儿,带的当地朋友也直接豆汁儿啦!都感觉OK!   谢谢楼主好友好贴!

$ T4 K; H# T% n( F9 l2 t- N# n+ P[BR]豫西还有个浆面条,我是安阳的,老安阳有喝生粉浆的,也就是没煮过的豆汁,败火生津,现在很少人能享受了
发表于 2011-8-8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以下是引用[I]嘉平[/I]在2011-7-13 1:55:00的发言:[BR]南城兄讲的粉浆饭,我去安阳的时候专门找老字号喝一碗。比豆汁儿滋味淡,不过瘾。呵呵。

8 e7 z; o! r  j1 _[BR] 0 i7 A! ?! p5 x' h+ V
[BR]粉浆饭加水了,没豆汁浓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大在2011-8-2 10:02:00的发言:
" O+ [9 i9 ?5 G! }* N9 P* E

“青凝如梦”,这么雅的名字,你起的吗?

7 P9 T+ j( d9 d

我母亲有个说法,说是我外公传授的:“你的胃不认识的东西不要吃。”

6 X3 c6 u) u9 B) l1 w

我没听老人家的教导,曾经试着尝了几口豆汁,意见最大的不是舌头,而是鼻子。

: F' r) T: b/ L& a: u" z+ r

若真以喝几碗豆汁来决定可以住几环,我得先一盆冷水兜头浇下来,然后在空调底下用冷风吹半个小时,再去参加测试。

! |+ H# N8 R* ~6 _9 K8 Y

 

9 b* A, C: w, U) t! M

这名可不是我起的,是穿长衫,踱着方步坐稳当了才开始喝的主起的。东西随不济,名儿得镇得住。

/ t2 |# a' w l& C" x4 O8 c

其实,豆汁儿刚开始喝可能觉得强差人意,但是越喝越想喝,我儿子就让他爷爷用糖油饼慢慢拉下水的,现在灌两、三碗没事儿。70、80后里也算出类拔萃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5 03:57 , Processed in 1.18623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