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查证资料,发现,明宣德八年,(1428年)灵光寺重修过。成化十四年(1478年)再度重修。 9 l5 `) s8 d$ b2 i
和我的假想一致。 - H- R0 V5 {6 {, J# o
' M7 k. z2 {5 Z大胆假设:
+ C o0 @# `% q! n4 v7 @1 m! r ] ( l3 `9 Z% I( m* }/ K+ Z
辽代这里是一座非常庞大的寺庙,所以建起了体积巨大的画像千佛塔;但在元末明初
( C7 R6 L# X& S; g3 m( K2 c( K乱世中寺院毁于一旦,佛塔也塔身也破损,后来复建了小型的寺庙,但和相对塔的体积
0 v1 g3 a! o7 T8 \4 b' b5 P来说,已经非常不成比例了。宣德年间,重修了寺庙,但没有扩大。把破损了的塔身 . Y2 ]0 S) M. u! m
修复,但因为资金和工艺问题,并没有恢复成原貌,而只是把塔身简单修复成老照片 . r ]5 f2 p! D
上的模样。重命名成“招仙塔”实在道教色彩太重了,感觉佛教徒很难会把塔命名成这样。
. p; P& b. i7 u
$ Z1 e+ x" x% _/ y" x: }现存的塔基,老照片上的塔剎,塔身应该还是标准的辽代造型。而塔檐,以及重檐结构;
( H& L8 k; D- j! O! s7 @7 ~2 u似乎都是明代重修的。塔檐每层收一些,呈上细下粗的形状。这和辽塔塔檐上下相同粗细 2 a* p4 H4 T8 k0 N& d
明显不同。
4 b. E" Q8 Y' ~, K, a # j: B* x: ]) c
可怜这塔因义和团设坛灵光寺,而被八国联军炮轰毁掉了。 8 h7 ~3 d7 m8 _+ |$ l/ T! m7 r
: r- V/ ?# {4 q
以上判断为个人在现有资料上猜测的,难免有偏差和不全面,如有明显错误,和偏差 8 ]6 P8 B- Q+ a- x$ `+ O1 d
欢迎朋友们补充指正。 ) G( J" U0 z9 E3 a
; h1 l4 c j: J3 c6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9 21:46:4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