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麋鹿

北网好友观鸟行[含10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红眉朱雀(有待奈何好友确认):

" \4 h- a W! n% Z# F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儿:准备什么时候,发起总攻。---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11-1-29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那鸟像田鹀
发表于 2011-1-29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片哇!!!!!巨推4鹮嘴鹬23冠鱼狗起飞瞬间和15朱雀41绿头鸭51金雕71鹀正脸拍!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岩鸽(请注意第三幅照片的岩鸽):

9 n7 C* _! N# ?- i9 A& x- N+ T2 {) m

 

. ]' W1 d- O8 j0 ]4 j( ^2 y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白秋沙鸭(雌鸟或非繁殖期的雄鸟,查看了图谱,特征是:眼周近黑,额、顶及枕部栗色):

: f/ }" Z$ w2 y" c

 

ASwesGqD.jpg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娱乐篇,请猜鸟名:

; x R) Q: I9 Q% {+ \4 B" |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完毕,谢谢浏览,鸟种认定不正确的请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金雕(白肩雕):

& v2 g4 w1 h d A) c# ]

 

$ m6 p$ g3 c7 ^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绿头鸭:

: }3 m6 O, F& e0 ^9 q; m/ H$ v

 

北网好友观鸟行

北网好友观鸟行

发表于 2011-1-29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麋鹿老师带给我们北京乃至全国都少见的鹮嘴鹬美图!和冠鱼狗美丽的朱雀美图!!!

& H" r4 V! X. T1 S6 X

 

1 V+ R7 L$ |9 Z8 I; |

        好贴加精!!!!!三种都是太少见了!这真是郭老师给北网的一份厚礼!谢谢老师!

. K; N6 \* |0 H0 Z, q; b$ D

 

5 k' F( j! E! a' c

           鸟种:鹮嘴鹬   

! T: b9 ?% E0 A% \1 O+ M3 R

           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   

0 Z" ?3 [9 Y; w

           英文名:Ibisbill   

2 J B, m {- D9 s

           鸻形目、

" k7 J6 N% O) o' K( U% a8 i6 M

           反嘴鹬科、

5 K) Y/ h6 v+ e+ M" }( ]

           鹮嘴鹬属

! R! O3 w4 D3 D" i U3 T _5 E

  

4 m: q2 K* k9 m

    简介:产于亚洲的一种鸟,学名为Ibidorhyncha struthersii。嘴长色红,向下弯曲,与鹮嘴相似,因而得名。用嘴探觅溪流和池塘石下的食物。体矮胖,长约40公分(16吋),腿短于同科(鴴形目〔Charadriiformes〕反嘴鷸科〔Recurvirostridae〕)的反嘴鷸和长脚鷸。体羽灰色,具一条黑色胸纹,面黑色。营巢于喜马拉雅山3,000公尺(9,840呎)或更高处,于山脚下过冬。   描述:体大(40厘米)的灰、黑及白色鹬。识别特征为腿及嘴红色,嘴长且下弯。一道黑白色的横带将灰色的上胸与其白色的下部隔开。翼下白色,翼上中心具大片白色斑。幼鸟上体具皮黄色鳞状纹,黑色斑纹不甚清楚,腿及嘴近粉色。   url]虹膜-褐色;嘴-绯红;脚-绯红。  鹮嘴鹬
叫声:重复的响铃般的Klew-klew声,似沙锥;也有响亮而快速的似中杓鹬的叫声tee-tee-tee-tee。   

9 n6 h' `# ^5 }# i9 _2 J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南亚。   

9 {7 u7 f3 j& P8 z! K

分布状况:罕见地方性留鸟及垂直性迁移的候鸟。留鸟见于新疆西部、西藏西部、南部及东部、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陕西、河北、河南、云南北部。迷鸟见于西双版纳(云南南部)。   

: H. W. f' D' ?3 g

习性:栖于海拔1700~4400米间多石头、流速快的河流。炫耀时姿势下蹲,头前伸,黑色顶冠的后部耸起。   

2 V- Y- |+ h" K7 {7 B4 W& q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类地位
  本属仅1种。分类地位一直有争议(Simmons,1987)。有时被归入蛎鹬科(Haematopodidae)或鸻科(Charadriidae)。然而,Howard & Moore(1984,1991),Hayman et al.(1998),del Hoyo et al.    

- c# d+ ^& g2 i6 v

鹮嘴鹬
(1996),郑光美(2002)和Dickinson(2003)等都将其独立为鹮嘴鹬科(Ibidorhynchidae),

2 O2 _# L' O( k9 }

或者被定为鹮嘴鹬亚科(Ibidorhynchi-nae)。属于单科,单属,单种,无亚种分化。这里根据郑作新(1987,2000)的观点,仍将其暂时归属于反嘴鹬科的一个属。
地理分布
  中国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于云南、西藏、青海和新疆等地。属于中亚山地特有属,分布于亚洲中部海拔较高地区以及与喜马拉雅山脉相邻的国家和地区。   国外:鹮嘴鹬的分布区局限于中亚、不丹、尼泊尔、印度东北部、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南部和东部和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南部也可能有分布。       

发表于 2011-1-29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逍遥游天下在2011-1-29 17:48:00的发言:
头儿:准备什么时候,发起总攻。---
: w! e6 A4 d2 X( Z5 U

哈哈逍遥前辈看玩笑啦,

/ p8 J+ x! Y7 q* ~/ R" e

我只是有幸能和众位好友和老师转转学习些小知识哈哈,前辈节日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 12:34 , Processed in 1.15705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