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毗邻北京站?我记得当时的情况是,当时东便门外就是铁路桥,而且下面就是一条河。修不成路。沿城根走到这里就没有路了。所以拆除的意义不大。
至于“皇城根遗址”这种低级失误,我估计是出版者的失误,马先生不会不知道皇城根在哪里?有没有东便门?
说不定哪天还能被在修起来呢
马先生的说法,值得商榷之处颇多。
1.马先生说:“了解北京的人都清楚,东便门、西便门,本是下人走的。”不知此说源于何处?据我所知“上人”也走的。
2.查阅历史资料, 东便门箭楼于上世纪30年代因失修拆除,仅存城台。1952年又因修路拆除瓮城及箭楼城台。城楼于1958年修建北京火车站时拆除。绝没有“无意中保存到今天”一说。
3.而保存至今的建筑是“内城东南角楼”。东南角楼,为什么留下了呢?是地铁转了弯,侥幸留下来了。也不是因为“被窝在里面,无意中保存”的。
4.至于名称不叫“皇城根遗址公园”,大家已说过,不再赘述。
马未都先生出错不奇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能保证洋洋数百万言没有错误?说得多,出错的概率也大。要在过而能改,则善莫大矣。
其实《马未都说陶瓷》的头一句就有错。呵呵,陶瓷可是马先生的本色当行啊。
很同意
很正常 所谓专家 跳出自己专业之外 其水平大都不及常人
做个更正吧!
明城墙只保留正阳门、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城东南角楼、内城的南城垣和西城垣残段。
正阳门城楼箭楼是清代重建,德胜门箭楼和东南角楼主体结构为明代原装,lgg说法也须更正。
那段城墙之所以能够留下来,得益于当年要拆除这段城墙和内城东南角楼会影响北京站建设工期,为赶工期暂时留存,后来铁路建设者的宿舍搭建于此,一些机关单位也扎根于此,于是这段城墙被民居淹没,幸存
保存完整?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古代城门都是由城楼、箭楼、瓮城、闸楼、护城河、吊桥等组成的防御性建筑,而今正阳门仅存城楼和箭楼,瓮城、闸楼、护城河,就连瓮城中的关帝庙和观音庙、护城河上的正阳桥等都不复存在,还怎能称得上保存较为完整?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1 16:16 , Processed in 0.141326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