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58|回复: 19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4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把一些新建的建筑和它们的老照片做对比,发现它们和老照片中建筑,相距甚远,有的十分不好看,发几组对比照片,供大家讨论,为什么不按老样子做.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尧庙可接受。大理那个真不叫复建,没一点原物影子,这种所谓“复建”还是省省的好。
发表于 2010-12-4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7楼观点!当年同治爷要是把圆明园修了,也许现在也不至于如此荒凉!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黄鹤楼,1888年毁,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老建筑本来没那么高,现在建那么高,不仅费钱,还难看.
发表于 2010-12-4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复建就不意,否则还看不到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雷锋塔,黑白片为老照片.1924年塔倒塌,近年重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大理五华楼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讨论][分享]新复建的许多建筑都未按老样子复建

山西尧庙,十几年前被火烧毁后重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发这几组,欢迎讨论.
发表于 2010-12-5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雷锋塔,老照片上反映的是外围木架结构烧毁后的砖石塔芯。学过古建筑的人都知道,早期的木结构佛塔中心是夯土或砖砌的塔芯,外围再绕以木结构外壁的。很多塔的木结构烧毁之后就剩下一个塔芯了。

" H& Y% y* Z$ ^ }3 y5 o5 ~

 

* C, W4 F8 {. A2 ]+ o4 E+ m5 O& ?

雷峰塔的塔芯在民国时期坍塌了。现在重新建造。关于是否需要重新建造这样的命题我们不讨论。但是如果要重建,楼主你说是重建一个塔芯呢,还是重建一个完整的佛塔呢?

发表于 2010-12-8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浥蕖軒在2010-12-8 19:02:00的发言:
% p0 G. K' s' W' b. E

 

3 V9 N9 S9 r# N$ s$ i* ~- C- ^/ X; D

您可能把滕王阁和黄鹤楼弄混了,滕王阁重建的时候参考过梁思成的几张复原草图,而一张据说绘有宋代滕王阁的古画又是梁思成草图的重要设计依据。

# ]" s0 \7 l) T0 j7 E

 

9 W2 E" ^& F* k; a" P" i

现在的黄鹤楼就是仿照同治年间的形制放大建的,不过黄色琉璃瓦应该不是原式,在这样的建筑上用黄瓦只能说相当恶俗,地点听说也不是原来的,因为原址被武汉长江大桥的引桥给占了位。

& n0 Z! \+ @ b/ S

是混了,谢谢纠正!现黄鹤楼原为元代王府,原来还一直纳闷,楼和王府究竟是什么关系,会不会在王府里。

( ~! p' J, ]7 _% @

黄琉璃瓦确实用的太泛滥了,许多建筑,本无皇家的气派,用了便损了清雅,显得怪异恶俗。这点,寺庙尤其严重。

发表于 2010-12-6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叫与时俱进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12-4 22:24:00的发言:
支持7楼观点!当年同治爷要是把圆明园修了,也许现在也不至于如此荒凉!
- u; q4 K: \/ D6 y, P2 P1 X& O3 V

但是圆明园万花阵复建的亭子,本来是琉璃的,却复建成汉白玉的,实为不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iguelWang在2010-12-5 12:15:00的发言:
2 U# d7 ?/ s: b% I9 t7 u

第一个雷锋塔,老照片上反映的是外围木架结构烧毁后的砖石塔芯。学过古建筑的人都知道,早期的木结构佛塔中心是夯土或砖砌的塔芯,外围再绕以木结构外壁的。很多塔的木结构烧毁之后就剩下一个塔芯了。

" [* d( I* |0 r) x, k4 r! F

 

5 Y3 A* D4 d; |$ B, p7 y

雷峰塔的塔芯在民国时期坍塌了。现在重新建造。关于是否需要重新建造这样的命题我们不讨论。但是如果要重建,楼主你说是重建一个塔芯呢,还是重建一个完整的佛塔呢?

, x5 m' h6 k; t2 W" S' _, m9 k" x( \

虽说老照片只剩下一个塔芯,但仍然可以看出雷锋塔的形制,决不是现在新建的模样.

发表于 2010-12-6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12-4 20:36: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ea5774bg64c4578356de.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ea5774bg707a0a297cd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54fdec41d6f7af138db497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黄鹤楼,1888年毁,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老建筑本来没那么高,现在建那么高,不仅费钱,还难看.
7 k0 z8 Q% B7 \

那是同治年间修的黄鹤楼,光绪年就毁了,本身存在没几年,按这样复制,价值不大。

! f% \) U: q$ \' H

而今的黄鹤楼,是依据古画上的复制的。

发表于 2010-12-6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12-6 17:53:00的发言:
: `8 v' F# g3 M. a0 w

但是圆明园万花阵复建的亭子,本来是琉璃的,却复建成汉白玉的,实为不妥.

. k1 n# O: O% z' u' S+ r

 

0 x$ Z/ ]% t5 a7 B0 X9 Q6 u! V7 B; }

如果不修,现在就是平地或办公室。

发表于 2010-12-8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10-12-6 18:17:00的发言:
1 x3 [# f4 v! \3 d2 J$ [ b2 R

那是同治年间修的黄鹤楼,光绪年就毁了,本身存在没几年,按这样复制,价值不大。

' J5 x" J f- T

而今的黄鹤楼,是依据古画上的复制的。

- x3 \/ ? C# x$ Z q6 N

 

. j8 l1 D- d$ o

您可能把滕王阁和黄鹤楼弄混了,滕王阁重建的时候参考过梁思成的几张复原草图,而一张据说绘有宋代滕王阁的古画又是梁思成草图的重要设计依据。

8 l* G7 c0 s3 G% V, s

 

: l+ E$ M6 ~) m1 m& g

现在的黄鹤楼就是仿照同治年间的形制放大建的,不过黄色琉璃瓦应该不是原式,在这样的建筑上用黄瓦只能说相当恶俗,地点听说也不是原来的,因为原址被武汉长江大桥的引桥给占了位。

发表于 2010-12-8 0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建筑
发表于 2010-12-15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诸位……
8 G9 c& v- K9 V5 y[BR] - }2 g  }  `! V" l, Y1 y* n
[BR]关于现在新建的雷峰塔,讨论的也够热烈的了,开篇就是批驳。
- H1 y/ n8 x3 y9 y[BR] & N' ?' P7 X, c! Q( ]
[BR]在下有幸去过一次,大家关注的塔芯儿,就在新塔的内部,由室外通过一部自动扶梯进入,可隔着维护设施观赏。) P8 S/ |  p& I+ y/ k- W4 H6 k/ ?
[BR] 
( q, Y+ x3 i! M4 `8 s4 r% l0 G[BR]窃以为还算是个不错的方法保护古迹,外面的新塔也算是恢复了西湖胜景之一,一举而两得。
( O% {+ d$ C; O[BR] & @! q& E* T- X7 W( r8 Q  M
[BR]大家有空去,就实际看看,很让人欣慰的文物建筑保护实例。
发表于 2010-12-27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建了占着地总比成为一个地名慢慢被人遗忘好,北京这样的杯具例子太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5 19:45 , Processed in 1.19339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