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13|回复: 12

古人踏雪典故“乘兴而来”、“程门立雪”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0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y U9 H! P0 Q

一、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6 _) V) c2 [8 K( J( E) Z

《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前不入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O$ M& m# ^. Q

晋朝名士王子猷(徽之)是王羲之的儿子,家居山阴。一夜天降大雪,王子猷半夜醒来,推开房门,看到满目皆白,激起雅兴,当即让家人备酒独酌,并吟诵左思的《招隐诗》“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忽然,他想起远在剡县的好友戴安道(戴逵),于是马上动身,连夜乘着小船前往剡县,直到天亮才赶到那里。可是到了戴安道的门前,他却没有进去,又返了回来。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又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 C7 o: _8 Y7 M! p7 S0 A' c

二、程门立雪

^, R4 y9 {, o

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2 i" U, k# U8 n# k. i& Q4 {5 |

 程颐,字正叔,号伊川,和他的哥哥程颢就学于周敦颐(《爱莲说》的作者),同为北宋理学奠基人,人称“二程”,后来朱熹发展其学说,形成“程朱学派”。

- l9 v( `3 u U' B. E I9 d* D

“ 时”,就是杨时,字中立,福建人,曾任荆州教授,世称龟山先生。杨时考取进士后,立志研究学问,曾到河南拜程颢为师学习理学,程颢死后,杨时已经四十多岁了,仍想拜师求学,便与他的同学游酢在一个雪天去见程颐。当时程颐正在堂中闭目打盹,二人不敢惊动,侍立于门外。待到程颐醒来,门外积雪已经厚达一尺。 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程门立雪”,用以形容求学心切和尊师重道。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0-1-10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陆老师和大和尚提供的精彩故事

0 P( _# b# y2 F8 n8 S# U# J

应景呀

, m! ^% Z2 V% I8 h2 M

欣赏

' X0 _3 f. Y4 i1 u6 w* V

 

发表于 2010-1-10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老师的精彩图文,欣赏乐,学习乐。
发表于 2010-1-10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与雪有关的景点故事,就是慧可在嵩山少林寺立雪断臂向达摩求法的故事.

2 K4 `9 e" K& o

% `; ]; @: G# ?( [( Y: U

在一个冬天的上午,气温非常低,天上还洋洋洒洒地飘着雪花,慧可来向达摩求法,正巧达摩祖师正在达摩亭内坐禅,慧可就双手合十在亭外站等。从上午等到下午,又一直等到半夜,亭内的达摩不动,亭外的慧可也一直挺立不动。

8 S" m$ N8 y: [( Z8 M) P: P

  夜里的气温更低,呼啸的东北风吹来,深入骨髓地冷,但慧可仍然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一直到第二天上午,达摩才结束坐禅,睁开眼睛看到慧可在门外站着,雪已掩过膝盖。便问慧可站在雪里干什么,慧可回答说:“为求师父传法!”

0 ?1 M! H- l6 t0 X

  达摩此时仍未被感动,斩钉截铁地说:“让我把法传给你,除非天上下红雪。”

8 t' J4 y0 S5 @; K* Z- M+ s

  慧可听到这话,知道达摩仍然在担心自己把道教、儒教和小乘佛教混入大乘禅学,就决定断臂已表自己的决心。于是他顺手抄起一把戒刀,将自己的左臂砍落在地,飞溅的鲜血很快把亭前的积雪染成了红色。

0 A, I( T" b7 `) K: b& s

  对于下红雪,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故事,说慧可断臂后,观世音菩萨非常感动,便撒下一块红绫,把整个寺院罩住,达摩睁眼一看,天空变成了红色,真以为下了红雪,便把慧可搀进亭内,达摩深受感动,便把衣钵法器传给了慧可,慧可从此就成了禅宗的第二代祖师。

! k( ~- Z& T9 @3 n5 Z! E3 S8 o% i


 


发表于 2010-1-10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向陆老师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10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斋主净是好故事!
发表于 2010-1-14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呵呵,谢谢前辈赐教~~~看来古代文人或者真实潇洒真诚
发表于 2010-1-14 1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说白雪

+ h8 i' b5 v1 W8 ?: s% ^

大和尚说鲜血

3 W4 }, Z% |! L- R( p( P" K

陆老师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 ]4 C2 Q. ~) @; U

大和尚给我们进行血的洗礼

7 H: K' O8 Z1 g, \. b! u8 F

但不知大和尚是否拥有断臂弘法的勇气

r. e A6 F3 h% ^1 f" \

和舍身饲虎的境界呀

8 y& T) z8 m* i/ K W9 \5 j% t0 t

哈哈

4 q% j7 |+ G9 J. e) a, Q9 Q' a$ T

 

发表于 2010-1-14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析津志说的当属传说,精神可嘉,事实不足为信。

% V2 L: \" M' \) l

陆老师说的应当确有其事,“程门立雪”立志修炼,一片诚心;“兴尽而返”已经到达一种境界,见好可收。

5 y7 }! k+ C7 g

不知哪个更...

发表于 2010-1-14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10-1-14 17:53:00的发言:
5 n: `& C" M# }! ^" e

析津志说的当属传说,精神可嘉,事实不足为信。

- m% t% }, o* ]( @

陆老师说的应当确有其事,“程门立雪”立志修炼,一片诚心;“兴尽而返”已经到达一种境界,见好可收。

- d$ j0 M3 Y' g2 [0 l b

不知哪个更...

' Y& o- N9 Z* Z- z4 Q6 _9 N

不是传说,在很多佛教文献里,如<景德传灯录>等都有记载.

发表于 2010-1-15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摩》:


  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乃往彼晨夕参承,师(指达摩)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师遂因与,易名曰慧可。

发表于 2010-2-12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作拜读了,长学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5 19:48 , Processed in 1.17462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