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08|回复: 22

哪里能找到老北京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17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能得先zháobo(北京土话,意思是“补一点”或“补偿一点”,第二个字应发轻声,)本文无任何形式或导向的地域歧视。
北京这个与长安、金陵、洛阳、开封齐名的中华古城,自本朝定都于此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客观、中性的表达,无褒义,亦无贬义):景观大变,人口剧增 ——这增长更多是一代代新北京人的涌入大大地改变了人口构成,而不是“老北京人”(或曰“北京土人”或曰“北京原住民”,后一个词受启发自台湾宝岛,其实更准确些)多多地繁殖了后裔。身为一名“北京原住民”,我见证了数十年这座城市对国内(“四海之内”是也)各地人的开放与封闭(歧视),在听到“北京欢迎你”的歌声时,想说的只有一句当年的老北京话:“他就那么一唱,你就那么一听”...
所谓新北京人,原本包括这几路人:首先是军政人员、他们的家属及后裔;其次是教科文卫(广义,含社科)知识分子、他们的家属及后裔(其中有受官方之命,早年自江南迁徙过来的;有来自海外,留学归来的;更多是科举进京,学成留下的);还有就是一代代建设者们,默默无声从纪念碑、大会堂建到“鸟巢”,无论他们是“暂住”还是终于在此扎根、播种;再有就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陆续进入北京的既得利益者(如富商)与寻找机会者(其中多数是被贴上“农民工”标签的新世纪黔首)及其后裔。至于那些有志于定居于此的“大山”一族,暂不列入话题之中吧。

在这大杂烩里,老北京人处于某种边缘化的境地(中性表达,不褒不贬):他们的语言渐渐消失在“普通话”(或“国语”)里,他们在城四区的原住社区接近被打散,他们的喜闻乐见(更多是对人、事、物的细节品味)早已被强势的官、学、商宏观叙事导向所挤占,他们的某些文化遗产也被政治化、学术符号化或/与商品化,已经不是自然生长的一部分。即便作“亚文化”视之,今后老北京文化的命运,大约也是天知地知了。
有意思的是,老北京人现在连大街上碰见一面也很难得:无论在城区闹市还是近郊小区,如果随意向迎面而来的人问路,十有八九他或她并不是老北京人。

老北京人大致是这样一路人:你可以说他们有文化,也可以说他们没出息;你可以说他们会享受生活,也可以说他们闲中带懒;你可以说他们热情好客,也可以说他们虚伪做作;你可以说他们注解着历史,也可以说历史不会注上他们......

北京城在变,北京人在变,北京文化也在变。连我这样的所谓老北京人,也不再于行文时用“您”而是用“你”——因为“您”这个词在我看已无法传递现代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含义,只留下一个虚伪的客套。
    我不会怎么在意老北京人与老北京文化的逝去,“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所有的在此地居住的各路人马、各色人等正共同创造着一个全世界都知其名的活力十足的新北京。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句很傻很天真
发表于 2009-4-17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北京让我烦感,北京的后世子孙只能在博物馆里认识北京了。
发表于 2009-4-17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老相声的段子里,人艺版的《茶馆》里~,历史书里~,过去的童谣里~,博物馆里~,故宫博物院里~,老照片里~,或许某个还未拆掉的几角旮旯门洞里~
发表于 2009-4-17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叫仿真~~~~~~~~~
发表于 2009-4-17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新的、更高层次的文化注入老北京的血液,我没什么说的,可是现在都变成什么了,没法儿要了都。
发表于 2009-4-18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莹火在2009-4-18 22:37:00的发言:
2 f* {! V# d# T- | d2 d! ~/ f$ l

新北京在这个功利和浮躁的世界里,正在迷茫,忘记了自己的过去,也看不到自己的将来。把自己的好,放在别人的刻度里来衡量,就认为是该遗弃的?没有性格的城市,和没有性格的人一样。我想我们的北京不会甘愿做一个没有性格的城市的,因为生活的在北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信仰,他们相信北京是这样或者那样一个城市,他们就是这文化的载体,他们会被文化融合,他们也会影响文化,但是他们是相信北京才会生活在这里,不是因为他们心中想着巴黎或者纽约。

f; w& h6 f$ e* J5 j

 

. o$ i# T" u7 O M0 [

对于北京人,一定要分新和老吗?我觉得认为自己是北京人的人,就是北京人。他一定是认同北京的文化,接纳了北京的文化,并不是因为他住在北京,也许在一些住在北京而不是生长在北京的人看来,他的根永远属于他的家乡。

4 t% Y# L* B& d+ u. q. ~

 

! c& l" Z3 q) z8 S+ c; ~' v. i6 ^- Q+ H+ u

胡同在消失、文物在消失等同于文化在消失吗?会说北京话的人,看起来是少了,但是您说话的时候是不是还是带着别人一听就知道的北京味儿呢?那些消失的词语,也许只是随着消失的物件儿没有了,但是那精气神还在。所以对于文化,我也不同意分老北京文化和新北京文化,就算说,这两者也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 P: [* y5 p- X% @

 

5 ?5 Z2 D9 `( h" c) y* R

至于老北京的生活方式,那是变化了,因为世界的节奏快了。但是过去那种悠闲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吗?生活富足与否,却都保留着闲情逸致,恐怕是在健康不过的生活方式了。北京人,即便是两个陌生人,说话也透着熟劲儿。为什么?生活不就那么点事吗?谁和谁能差的了多少呢?干嘛一个个都绷着劲儿呢?要我说那是北京人看得透彻。

8 o0 ^$ w8 f2 n

 

* _& e/ J) C* ?* j: N$ U5 u# z7 b

北京人说“您“这个字时,可以是调侃好朋友,可以是表示礼貌,这有什么过时不过时呢?要我说永远都不过时,我们北京人就是这么说话的,碍着谁了?客套、礼貌、尊敬,对长辈,对前辈,对客人,难道不该用个“您”字吗?

/ J/ m1 w; Q+ h9 |: M7 f4 i

 

, f* d# ~; A- E6 D4 }

房子会逝去,人会逝去,但是文化和精神不会逝去。如果北京可以不再是北京,中国也可以不再是中国,那我们又是谁?

+ ~- p a/ L& M* Q4 K, n

 

4 k t; A8 t' o. D) r" F5 K1 u

 

+ z! Z3 y3 ]; |+ j& f2 y7 `" B

不错。您那(nei四声)。

发表于 2009-4-18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北京在这个功利和浮躁的世界里,正在迷茫,忘记了自己的过去,也看不到自己的将来。把自己的好,放在别人的刻度里来衡量,就认为是该遗弃的?没有性格的城市,和没有性格的人一样。我想我们的北京不会甘愿做一个没有性格的城市的,因为生活的在北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信仰,他们相信北京是这样或者那样一个城市,他们就是这文化的载体,他们会被文化融合,他们也会影响文化,但是他们是相信北京才会生活在这里,不是因为他们心中想着巴黎或者纽约。

( W. a* Z' P1 ~2 O2 n

 

" U0 h7 N' t1 s: M8 v

对于北京人,一定要分新和老吗?我觉得认为自己是北京人的人,就是北京人。他一定是认同北京的文化,接纳了北京的文化,并不是因为他住在北京,也许在一些住在北京而不是生长在北京的人看来,他的根永远属于他的家乡。

$ x' N$ i3 d4 c3 I

 

0 O7 d* ~( g# n5 G4 ?

胡同在消失、文物在消失等同于文化在消失吗?会说北京话的人,看起来是少了,但是您说话的时候是不是还是带着别人一听就知道的北京味儿呢?那些消失的词语,也许只是随着消失的物件儿没有了,但是那精气神还在。所以对于文化,我也不同意分老北京文化和新北京文化,就算说,这两者也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 E$ H# N8 R3 C' q

 

6 |6 Y) [* d8 [. q" g2 l

至于老北京的生活方式,那是变化了,因为世界的节奏快了。但是过去那种悠闲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吗?生活富足与否,却都保留着闲情逸致,恐怕是在健康不过的生活方式了。北京人,即便是两个陌生人,说话也透着熟劲儿。为什么?生活不就那么点事吗?谁和谁能差的了多少呢?干嘛一个个都绷着劲儿呢?要我说那是北京人看得透彻。

% f9 I9 Q5 c( t( g' v( X+ `8 {

 

9 k, A! M$ y* s( D+ f

北京人说“您“这个字时,可以是调侃好朋友,可以是表示礼貌,这有什么过时不过时呢?要我说永远都不过时,我们北京人就是这么说话的,碍着谁了?客套、礼貌、尊敬,对长辈,对前辈,对客人,难道不该用个“您”字吗?

* r( a) {5 j) O

 

8 h. ~2 S( L" q ? T, k: G

房子会逝去,人会逝去,但是文化和精神不会逝去。如果北京可以不再是北京,中国也可以不再是中国,那我们又是谁?

6 W+ f$ }2 H S) j3 p7 d" ~

 

9 X0 h, X' B% L

 

发表于 2009-4-18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在几处地方还真碰上了不少老北京人,如:通州、回龙观、西三旗、芍药居、弘善寺等。
发表于 2009-4-18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个北漂

C i, |4 L0 [' V" k6 w! \; X

说实话 今天的北京城已经离我从书卷中看到的京师太远了

$ g/ w5 v3 x0 S+ Y# r: C! Z1 z6 p

红朝带来的新八旗到处拆得稀烂重新建

! ]- D. @& P# I1 N+ [7 O" ~

虽然现在满中国都在拆文物满足TZD房地产商赚钱的欲望,可是杭州起码还会修些伪古迹……

: ?7 l; V/ h, o) t9 x: t+ O

北京这就是拆就是拆

5 I2 L2 U9 |) |

我01年过来的 8年之间老胡同毁了多少啊 厚厚的一段历史 就这么没了

3 T" e0 @, ]4 c" _' b% ^

感觉这城市以后会跟华北平原任何一个采矿新城差不了多少 只是楼高些 路宽些 古代院子多剩余了几个

+ z- d3 {2 P2 j

 

' _$ T, W/ t7 ^" V+ [8 p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的定义

3 M: W( r C3 |' Y

 

9 o$ n& c6 I i" Q4 c

指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等地的原住民。所指的范围包括原住民与北京开埠后来自河北等地区的移民。改革开放后,各地移民纷纷涌入北京,部分人为北京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们被称为“新北京人”,但是过量外地移民的涌入带来了公共卫生、治安状况的恶化,同时使得就业市场竞争趋向激烈,成为了北京社会主要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 u" p* q" \9 R' u# D, u b* @$ D
  实行改革开放特别中关村开放北京大发展以来,形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潮。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新来的“新北京人”,大多不会讲北京话。
+ T1 i9 D B4 O" f: y& O
  另外,就市区和乡土而言,北京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四城区北京人,即原来的城市户口民众,一是郊区北京人,即主要是原来的农村户口民众。而北京各郊区县则是在1958年从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在北京郊区,通常称北京市区为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J: ]; E+ ]+ O o, ~0 g- M, _( g

我认为“北京人”的定义是建国及建国前,围绕“政治”这个中心,或“文化”这个次中心,移入北京的人。

" ~4 a' E1 y; T

老北京人:主要指四城区土著北京人(古代和民国时期的移民为主)

7 b* E' ~3 ~! T( C8 v) Y% H3 K

四城区外的郊区原住民,主要是58年从河北划入的农民(素质极低)

4 B$ O, F9 \# |# }

 

0 q9 U- c, G: A4 a

北京是移民程度很高的城市。北京与上海的移民成分大不相同。辛亥革命前,北京的移民主要是冲着皇帝来的。他们是新科进士和升迁官员,以及为皇帝和官员们服务的太监、宫女和仆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北平的移民主要是冲着大学来的。当时全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云集北平,吸引了天南地北的莘莘学子。新中国成立后,加入北京人行列的主要是两种人:调进北京的干部(多半是中高级的)和分进北京的大学毕业生(多半是较优秀的)。总之,北京的移民,总是围绕着“政治”这个中心,或“学术”这个次中心;而北京的吸收,则总是以是否“优秀”、是不是“精英”为尺度。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周口店的,二是琉璃河的,三是门头沟东胡林的

! ~+ L) X: I4 s8 c$ D

 

9 F5 w# ^0 S0 I5 {

这些人只能算土著农民

发表于 2009-4-30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大家有些话说的都太委婉了。
发表于 2009-4-27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也不要说谁是老北京人。老--是指多少年?老--只是相对的!元建都时的后人、燕王的后代、顺治的子孙还是。。。算是老北京?改革开放30年了,第一批北漂算不算老北京人,难到就是胡同里的人就是老北京?但是他们原籍又有几个是坐地炮?所以所谓老北京:我说就是容入北京文化和生活的都是老北京,不管口音是哪。除非您能定义出老北京人的时间概念。

6 g [% ^1 j% F1 |1 N" Z

  真正老北京人:一是周口店的,二是琉璃河的,三是门头沟东胡林的。

发表于 2009-4-27 1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09-4-18 22:47:00的发言:
     俺在几处地方还真碰上了不少老北京人,如:通州、回龙观、西三旗、芍药居、弘善寺等。
" o' i, M9 h# D2 Y6 V

香河、三河也有

发表于 2009-5-27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25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代以上住北京的,才能算得上老北京。
发表于 2009-6-19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这么说我们通县人就不算北京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愿意当也可以
发表于 2009-7-29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09-4-18 22:47:00的发言:
     俺在几处地方还真碰上了不少老北京人,如:通州、回龙观、西三旗、芍药居、弘善寺等。
: g8 P+ l: z/ N) T) G8 N

 

: t2 w+ { |8 i

燕郊。

发表于 2009-7-29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因为有多老或是世居了多少代而作为老北京人的标准,那样定义出来的老北京人,只是人类学上的概念而已。

& q& L% e' Y! v' X, |% Q

 

/ Y+ v( C/ Q7 N* m% m7 D: g2 `

我只承认心目中的老北京人,即便1500年前就住北京,兹是污言秽语、扣扣嗦嗦、没礼儿没面儿、媚上欺下。。。您还自诩是老北京人,打我这就不能够承认。

发表于 2009-7-29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现在很多老北京人因拆迁都搬到了四五环以外居住了,像通州、鲁谷、西三旗那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0 17:31 , Processed in 1.17944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