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77|回复: 18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求教大师!拜谢![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2-19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求教大师!拜谢!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求教大师!拜谢!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求教大师!拜谢!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求教大师!拜谢!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求教大师!拜谢!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求教大师!拜谢!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求教大师!拜谢!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求教大师!拜谢!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求教大师!拜谢!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求教大师!拜谢!

0 M' d* @8 X; Z

 

; q% p/ d# W0 I i6 q

我关于建筑正吻的疑问?

( P0 u1 H0 T' k: @0 H

 

7 ~, I8 J' h, E" s& x# V* c" @2 _

就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和所有的城门、箭楼、钟楼、鼓楼,主脊上正吻的位置,安放的都不是大吻,

: G/ y7 w* [: ~( o3 i( ~# Q

 

7 f- \1 W% s; ^( S* u+ Y

而是和垂兽、戗脊兽一样的兽头构建。

' k2 N% ?- h: V4 E7 }* ~2 y

 

" E. h" M+ f a/ I6 [

我翻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答案。

% Y' L0 Y4 g7 @- o' F+ }

 

2 H; q# o( H t

但是,除了这些建筑,其他建筑,如所有的牌楼上的正脊、德胜门内,真武庙上的脊兽,又都是正吻了

4 D2 F- I0 r! @- T* Q9 w

 

9 d- ? V" |2 G0 }! o2 J

这是为什么呢?

6 S2 V8 T6 d7 [, B) N* i3 X. n# ]2 K

 

' i7 ]" e9 b! t9 V) _+ K) A

求教了解情况的大师!

; j$ }* \8 H& j* X7 x& v

 

- O- o. t' Q) d) |

拜谢!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老师,什么叫正吻???我只知道那个叫鸱尾。。装饰。。以等级。。用途。。。区分

% J1 r! B9 Q g- D0 Z, a" W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正吻是什么,不知道。。。

发表于 2008-12-19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了一下,原来又是清代的别名。。。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上是  故宫内堆放的大吻构建、东岳庙内的大吻构建 

+ i% {; M x/ |7 U# C( e

 

& f, A. W* A; U$ N

和德胜门箭楼的照片资料等

发表于 2008-12-19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鸱尾。。

发表于 2008-12-19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要学会发展了,不能老认定《营造法式》里的叫法。。。罪过。。。。

- P. ~/ x& m, E5 e3 l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对呀  鸱吻  有很多名字  最早是“鸱尾”

* M" l9 ]: n8 c5 ~* X. d

 

+ i0 m+ I+ i, X3 h: q

在唐代以前 就是很明显的鱼尾形

$ V3 ] X {2 k+ \

 

9 e3 g) e+ j1 N4 A1 g0 u

到了后来  反不以“尾”为名字的特点了了

" R; u! d- C; B

 

; ?) ?" d* L' I: Z6 T' [

跑到嘴巴(吻)上来了   强调了叼住主脊的含义  所以就又叫“正吻”了

5 b1 L2 n+ T5 ^( ^( ^; [' d0 x

 

3 B/ o A6 T& o- x

还有那个剑把  开始就是一把宝剑  后来也装饰化了 

+ P. n. u6 d% |+ H- [( w: j

 

4 k. c: g# A' U

如果不说  别人根本就不会知道

发表于 2008-12-19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08-12-19 17:00:00的发言:
) P5 S+ b5 T+ O1 L# E2 y/ s3 o4 `

哈哈 对呀  鸱吻  有很多名字  最早是“鸱尾”

# z' L3 {- I5 ~* i

 

& ?* A- X$ y4 X/ H% u1 |2 o

在唐代以前 就是很明显的鱼尾形

" y- K2 p/ n' U# c8 v& O

 

& ?; c. I: N; n+ F( H/ }

到了后来  反不以“尾”为名字的特点了了

+ x/ `- Q$ _! i( B& }. i$ v

 

& j( K/ e3 ~- K) j: n; a

跑到嘴巴(吻)上来了   强调了叼住主脊的含义  所以就又叫“正吻”了

7 M( \: i1 K' R. [

 

! c5 F# @! ^0 `$ ` M5 u% L* Z/ `

还有那个剑把  开始就是一把宝剑  后来也装饰化了 

4 M: b" N2 `% ?

 

& U2 z. g& }0 z+ ^

如果不说  别人根本就不会知道

" S0 A% X. Z6 g2 h( Z2 X% w" u) V

 

! G% C0 O- K6 c8 {$ R, m

不好意思,清代的名称记得不多。

/ D3 _, y& n# w5 d& m* {' C

最早的叫法是蚩尾。唐代苏鹗写的《苏氏演义》中提到:“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

( o! i4 ~! E3 `

 

+ w! i% @7 R, H& \9 c+ [' P6 d3 s

 

发表于 2008-12-19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建筑史课里老师提的是鸱尾,实习参观独乐寺的时候,现场讲解也管那个叫鸱尾,所以其他名称我都忽略不计了。。
发表于 2008-12-19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黑龙观点

+ s; j/ c) N* m6 F% V1 @* U) {4 ~5 j

门头沟的建筑不能完完全全与明清官式建筑相比,会具有地方特色的

9 W C8 j5 t* l( `; {8 P; ^" X& m0 }! I4 E

但中轴线为何这样,还真不了解

+ N4 F; d/ B8 f, g

明清建筑名称和唐宋建筑名称都应该对照的知道

[, v# g* i0 n p' P% O1 Q0 X

不应该轻视晚期的东西

/ k a6 X0 X5 q# |$ s

全了解,才是完整的建筑史

& i) l: r) b, x/ O7 K1 p4 J

就像以前一个老师说的彩画就要看乾隆以前的

# l5 j W7 M9 S6 r; ^ N) Y. k& n

现在我才觉得,晚期做的很烂,但是也很重要,否则自己的研究就是残缺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人呀    有机会不会利用  哈哈

/ z& n# E. T" l2 \! l" `9 V

 

J3 X! w0 m p% f

但也不怪你

2 X( G/ I* ?( ~- k5 ]$ \3 Z$ k+ u

 

$ W4 K! |. {, U2 Y' ^

你们老师一定是个不会讲课的家伙 

- R3 F+ M: ~( c# v4 A

 

" n7 _( ~( q6 j @5 f

讲课时  学生能睡觉  足以说明

. U- r- Y( |. m3 w1 k

 

$ D7 a$ u- v. v- _

这种老师  还是回家种地为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学建筑的吗

& l$ t: b$ R0 f( P* G

 

: g {* c1 C% _/ x. |. ^- m

很好呀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鸱吻和脊兽最大的区别不仅是  相貌完全不同

- e, V/ X' L$ N# C. j% r

 

7 [" M$ r+ t" M6 F( {( U/ Q

并且是一个头向内  一个是头向外

0 X- Z/ L6 I* Y8 e7 w4 D) b

 

/ O" z2 w4 Z, A: A2 [2 F

金鳌  玉蝀  牌坊  用的也不是头向内的——鸱吻

- W& p# v6 p/ h

 

$ u7 r6 r% p) a+ @

也是头向外的——脊兽

发表于 2008-12-19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08-12-19 17:40:00的发言:
/ Z$ `! @0 V1 {: i0 }

你是学建筑的吗

( ?- Q, S, `' m" h& D9 ]

 

# \: j( A# {6 I/ p+ M. t

很好呀

7 n h" k, g# x# d2 g& l- e

只是皮毛,这个要多看才行,这学期后开的清代官式建筑构造,我就听过两次课,几乎都在睡觉。。。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8-12-19 17:05:00的发言:
中国古代建筑史课里老师提的是鸱尾,实习参观独乐寺的时候,现场讲解也管那个叫鸱尾,所以其他名称我都忽略不计了。。
- b5 l* C7 F. j/ n- }3 ]

是的  非常理解

: J9 r% _/ ?' ~4 |( t2 N3 E* F

 

7 [8 H. w. q. L

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习惯称它们为  鸱吻 的
发表于 2008-12-19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官式建筑的名称,我特别陌生,幸好不考试,只考画图。。。
发表于 2008-12-19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城门和箭楼的正脊两边都是创兽;是向外望的;

8 V7 d, m- \) A n% }% R

 

' F% }. i" `9 Q& l% N

其他的建筑正脊两侧都是鸱吻,向内吞的。

9 I7 e3 `; Q: `5 Z/ D* E

 

9 i4 y# `. w9 x P

具体原因似乎还不确定,但其他城池的城门似乎不是这个规制。

3 j/ Z3 C6 Q! Z( C5 j+ l% t

 

5 u* |0 j1 S7 ]9 t8 C7 L* b

早期的造型鸱吻较简单大气,装饰不多;

& Y% U: M5 n: h: y+ C

 

2 U" l) Y! c' w) m1 K2 _9 g

明代后开始装饰繁琐,较多的龙形装饰;

3 L6 u- m. w+ ~( o# E% |- O

 

7 \& d0 @0 i- d8 A+ m7 I$ O. D

尤其山西地区鸱吻造型及其复杂。

' O5 E C) W( L

 

9 K2 Y/ w. m Z) d, ]$ b

清官式建筑的鸱吻造型相应明代似乎取其轮廓,但简化细节。

0 v: z* P" }/ b) ^6 R" y( b

 

; S6 j K! _, y3 z; l( r

北京重大建筑基本上都是清代修复过的,感觉纯正明代的鸱吻都不会太多的

6 U! ?0 {( z( {# o

 

/ S& T* X7 @! F7 @% ^' F. v

鸱吻造型如非官事建筑,多少会受些地域和建造者的爱好和信仰影响。

' X' l7 m% a% x# L O. t

 

8 Q' l- b* _, T6 t6 r' O' s6 c- v0 W

门头沟一代的建筑山西人较多,建筑鸱吻有些山西风格;不同于

4 Y* _6 @+ E7 `# S, @4 m7 A

 

2 n2 Q: \% a' n

一般建筑但也不能就此认定他是明朝或更早的。

$ E3 Y! f# E, n0 D& f$ F1 ?

 

0 T/ s3 }8 k' [

 

3 U* G- J' i1 v" Q# L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8-12-19 21:18:00的发言:
* v9 J# s1 F' l. |

北京的城门和箭楼的正脊两边都是创兽;是向外望的;

4 b6 J- B: H& n6 e

 

5 ~( Q* K g7 { M$ x, K3 W/ Q/ ?

其他的建筑正脊两侧都是鸱吻,向内吞的。

" ?5 l) \" F! v4 A

 

: D) Q$ r3 A+ H4 ~: B! t+ y

具体原因似乎还不确定,但其他城池的城门似乎不是这个规制。

/ R2 x8 P4 E2 C+ J0 W0 X! G

 

1 o6 h9 f9 R/ e

早期的造型鸱吻较简单大气,装饰不多;

; o& ?3 v% B1 F G8 m/ j

 

" |# k. V* g' m: J& R5 }

明代后开始装饰繁琐,较多的龙形装饰;

+ @& S- }" `# h% Z6 r4 k4 X) @

 

; v, r7 Q0 y1 n2 L; K' i# f$ v) n

尤其山西地区鸱吻造型及其复杂。

2 }" S' }/ Q+ }, i

 

; n5 ^" s5 t" F& z$ q7 l

清官式建筑的鸱吻造型相应明代似乎取其轮廓,但简化细节。

+ m# h2 w0 N3 H4 ?9 Z, H

 

7 g4 W. c+ F6 V' _/ B% J

北京重大建筑基本上都是清代修复过的,感觉纯正明代的鸱吻都不会太多的

' n( e; P) L1 B3 A1 B; j& m

 

9 [% m9 M( [* g

鸱吻造型如非官事建筑,多少会受些地域和建造者的爱好和信仰影响。

2 v+ F$ v c4 J- D1 n8 D, M

 

! ]# Q: ` L- o6 c1 t* k

门头沟一代的建筑山西人较多,建筑鸱吻有些山西风格;不同于

5 i ?7 R0 c( n$ n/ ~( A

 

* c7 X4 [2 o5 V

一般建筑但也不能就此认定他是明朝或更早的。

! c, ~% G, f) O: e! q: x, b* G- e

 

. k; q! s8 ?2 @

 

$ _9 p; [" O t9 r

 

& Y7 E) _- R3 n

 

. L* _" k! q- D( |8 y+ C

是呀  就是搞不明原因

% x6 H M- u/ n- P$ e" D8 ^# N' U

 

0 W0 O) H1 s" p6 l+ u

还像是戗兽吧  不是创兽   哈哈

( ]6 ]- r! A# e0 Q8 Y- z)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6 07:48 , Processed in 1.19252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