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x8 A! {, d" ?$ c: t+ s6 M “还有很多学生,看得出来,他们大概其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却说不准确,也不求甚解。这大概是因为现在的人大多都住在高楼里,彼此接触比较少,说这些北京话的场合就少了很多,孩子们听得不多,也就望文生义了。我曾经问过一个小学生,‘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意思是因为自己饭量大,所以不知道能吃多少饭。我听了之后哭笑不得。”7 G# _. z( f* O8 Y
5 i" s; n' \2 ^) t7 Q) M
正宗北京话没有死活在南城大杂院里* u' }; n5 g: M1 i; }
( E3 ], _/ h* A" I3 b0 o2 x “其实现在正宗的北京话还没有死,它们就活在南城的大杂院里。”崔普权说,“但是如果我们不加以大力保护和宣传推广,北京的孩子真的就可能说不出地道的北京话了。电视剧《大宅门》里有很多北京话,现在就已经不说了。这固然是由于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一些语言文字渐渐失去了活力,被淘汰掉;同时也是由于北京话缺乏有系统、有计划的保护造成的。”9 A" S. ?' R+ r/ G6 w% F
) j( Z# @3 k/ ^- I$ b* i4 W “我们应该在中小学开展北京话的教育,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孩子们能说北京话,爱说北京话。这样北京话的生命力就会越来越强,北京文化的根基也就越来越壮大。” - G' X( l+ ^; Q8 _6 P , P/ U' Y/ G4 U7 V 语委说法' m! r M2 m2 {. ^
, A, d5 t1 n2 Y
公共场所要说普通话 家里说什么话随您便 - {4 q0 b; M+ T, f8 d" y2 `" j8 `8 Z3 c5 K
北京市语委一位姓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市语委今年将在中小学大力推广普通话,进行“语言文字示范校”的创建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创建22个省级示范校,要求中小学校将教师评优与普通话水平测试挂钩。9月17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 F& {! F# i' `' g
# t9 j, X6 @9 ]& }- k0 v 当记者问到北京话是否也应加强宣传推广时,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北京话与普通话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倡导大家在公共场所说普通话,至于在家是说普通话还是说北京话,就看您的喜好了。” - U3 y8 a$ S& Z+ P7 N. h& s P. D( M; X) L
木人快语/ Q* H* | X; }* t
: z% p( _; P5 |# M 语言的发展是自然的新陈代谢 不必过多干预4 p$ k+ q! l5 U! r0 G* M. x
& o& P1 j; X. M" t# U
中华民族“家大业大”,需要保护的东西简直太多了。但人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你无法保护所有的东西,特别是那些根本就不需要你保护的东西。. u8 E* J) Z1 ^) }
/ o5 x" O$ f' W; C$ E 所谓保护,某种程度上很像医生的救死扶伤。一个人受了伤、生了病,哪怕是伤得很重、病得要死,都是有可能通过医疗手段挽回生命的。. e; ]* f- P' ?* h3 ?" S
6 x$ \ `; G4 t# d$ l) ^* P0 t3 |5 S6 ~
但一个人没病没灾的就是老得要死了,别说是医生,就是神仙恐怕也留不住他。相反,如果一个人本来健康,医生非要来给他治病,这医生也未免有些多事。 + h4 J N- X1 A# B $ X* e% E1 ^; n4 X “像吃饭、说话一样自然”,是人们常用的一句比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普通话也是一种自然。# M. H, y# ~. p+ w
* X# u: w! L; u% {, A" [9 n
普及普通话,与其说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倒不如说是民众交流的客观需求。普及普通话的工作做了很多年,但最见成效的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出台了无数的法律,但也没有规定大家非说普通话不可,这只能说明人们的需求增加了。 4 e- [6 x1 E0 B E! N! `# I% A+ H 其实语言的发展,就像一棵常青树,不断有枝条干枯、折落,也不断有新的枝条滋生出来……正是这自然而然的新陈代谢,使树干变得越来越粗壮。 $ V5 C2 a9 n9 @2 Y1 \ 0 R/ N! w' z( F$ |3 c 那些犄角旮旯的方言、俚语甚至已经过时的“普通话”,就让它们自生自灭好了。当然,它们不会风过无痕。它们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历史,让后世的一些学者找到研究课题。# S5 {+ ~2 [% X7 y& ]
3 S8 T8 |7 j4 S* ]7 q 新闻链接1 I& C1 @, y" z$ T3 I
! [1 N$ n5 L+ y. G
北京话的起源 * o! Q8 v3 }3 F# e4 J . @+ f. }5 P M* {) a 北京话的起源众说纷纭。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是北京话可能来自于女真统治下的汉人,闯关东到东北以后形成这种方言,然后随着清兵入关一路带了进来。' i7 v4 c. m) p8 |; ]* d
) u% \( k* l6 M 为了达到大家都听得懂、听得明白的要求,北京话必须博采众家之长,又克服各种方言之短,不断地改造和完善自身的音、声、腔、调。譬如,北京话既保留着北方话的平实通达,又汲取了吴侬软语的清脆优雅。 ; |, i b% R: Z: q7 g ) i5 h5 b) I7 B* E' u 文/《北京科技报》 5 t$ q1 F! d) b: s 7 S; I) _7 F' }9 F 新闻回放* _1 R0 u9 B, [
6 } e7 E% K& D
上海方言首进教材 6 W4 g. O: E0 K5 U9 T' W 1 m8 \) r; G# V/ U5 Y' `3 D" ` 上海地区即将于新学期露面的六年级语文拓展课程教材《语文综合学习》中,首次收录了上海地方方言。 " u0 L" `# B: \9 K/ U# z. Y 5 `3 V( D* n8 h5 q" u 据编写此套教材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尝试将上海话收入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立足母语的基础上学习民族精神,而方言作为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构成的一部分。4 g% [! h/ [& y' |5 ?0 Y
/ u/ ^4 ]3 R y/ ^) x8 r2 }3 S, C- | 据了解,《语文综合学习》将作为语文学科拓展课程的官方教材,每周必修1课时,其中上海话课程的篇幅有限,在整个教材中只占一篇。上海方言因属于拓展性课程,并不对学生进行特别的考试。% @7 u3 G5 p: i& G
m2 h' H' G$ |) t% w# x
文/《新闻晨报》 / q% J$ Y% v8 a* ~- C& H. v3 }1 i2 a. M0 ~( q3 z7 H4 L' |' {
相关新闻 ' ]. Z; W8 g7 K) }+ i4 _% i6 X ! d6 K. O9 u) h" J! ? 年内启动方言调查 1 |; }' x1 S7 ~+ o0 ]+ E0 }' a: p2 E) ^1 R
在今年的上海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陈绍行委员和马莉莉委员分别提交提案,建议保护上海的方言文化,规范沪语、推行沪语。他们认为,作为一种城市文化,上海话不应就此湮没、变形。% L+ H1 h# U2 v8 x, E
6 ^- g" Q% R; I) K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对委员的提案高度重视,他们答复认为:方言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应该保护。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开放,语言这样一个开放系统肯定会发生变化,但因势利导地做好方言保护工作是必要的。 % C/ B( e' [+ {' ?$ o, i 2 c- z2 U# r0 N6 o 据悉,上海市教委将于年内启动“上海方言保护性调查研究课题”,通过建立上海话语音档案,把上海话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推广普通话但不消灭方言”,正是有关部门目前的方针。' \2 k( C9 ?& G( a+ \: C% g3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