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是你-是你

[注意]有朝外一带的街坊吗??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10-29 10: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924_3346_3 发表于 2013-10-29 06:58
; f$ ]$ ]; d. s% p1 Q7 r) k+ i( p你今年多大了?

  W: q% k( M4 Z- @# r我?
  u, I( \% ^3 g: `4 }4 F我只是80后而已: N8 J6 r1 \7 |# Q- L6 m( j6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9 11: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前途无量呀!
发表于 2014-2-13 12: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水 发表于 2011-10-20 15:38
+ t- }2 B7 \8 E- w% n  {没人说工人俱乐部?我记得好像那有三个电影院呢。朝外大街临街路南有两个,胡同里还有一个呢吧?

( P  D; l/ i) l; p/ m胡同里那个叫“戏园子”,文革时叫“群众俱乐部”。旁边还有个说书的茶馆。80年代还在。0 {9 u, f3 P  a* G
发表于 2014-2-13 12: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营房西道 发表于 2010-10-31 18:13
/ j* S2 P$ _5 M* i) i! H有谁知到朝外市场街一.二甲南头和64中后面,原来有一座庙7 Y+ K- P' O. Y9 M) w  r
 
1 {: z, d! H' {% d4 h+ x0 H: h  O7 j我们小时叫它南小庙。现在还有吗?

. q; R! [* O$ t* _1 v1 x你是谁呀,能不能把小名说出来。$ {$ q3 }, P9 w; V
发表于 2014-2-13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镜 发表于 2014-2-13 12:44
3 n5 C2 e* t" H* l( ]胡同里那个叫“戏园子”,文革时叫“群众俱乐部”。旁边还有个说书的茶馆。80年代还在。
9 j8 a  \( y/ A' Y
咱俩说的是一个吗?我说的那个在大街面上啊?朝外大街路南。
, ?3 r3 \5 f  s* a
发表于 2014-3-16 12: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水 发表于 2014-2-13 14:40
2 l6 J& b+ Q6 j- L咱俩说的是一个吗?我说的那个在大街面上啊?朝外大街路南。
$ E! }$ z; B3 K; }- O
是新声电影院。再往东过神路街,是工人俱乐部。
% R# ~) z' j. q- M
发表于 2014-3-16 20: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镜 发表于 2014-2-13 12:46
4 o7 Z1 M+ m+ q" U5 ^; L4 O" ?你是谁呀,能不能把小名说出来。
' `/ x6 H! x/ r8 K; W5 j( F
我住西道9号住10号有一叫牛子西道有两个叫白子的我是其中一个。7 o5 F* @: n! _; ]  r
发表于 2014-3-26 13: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老胡同出来对面就是新声电影院,东边不远还有工人俱乐部,在那儿看过电影。从元老胡同向北出去就到了工体,工体对面是幸福一村,新中街在幸福一村西边,隔着一条河。工人体育馆在新中街对面。从工人体育场东边往南可以到东大桥,路西边有一条河,挺宽的水面。东大桥往东是关东店,往西就是朝外大街。
发表于 2014-3-26 14: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声电影院和工人俱乐部就是在朝外大街路南,东岳庙在路北,快到朝阳门的地界儿,路北还有个少年宫,好像从前也是个寺庙来着。
发表于 2014-5-29 18:2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朝外旧事 作者:纪建国 4 F/ `/ E& _4 M8 F
2 M  B) L8 o  d' L0 j% x
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会对那地方产生感 情,也能见证那里的变迁,仿佛把感情融在 了那里,我对朝外大街就有这种感情。2 r  j. o4 }' i2 R2 A% u" ?
: k  [( {" z( W5 y* U7 t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们家搬到朝外芳 草地西街一幢楼房里,下楼往北一溜达,就 是朝外大街,那时候我正在上中学。这条街 不算太长,斜出朝阳门向东到东大桥只有一 公里,可街上一年四季都很热闹。两边是一 家挨着一家的住户,平房、商店、电影院、 饭馆等建筑物,都挤在这条窄路上,路人来 来往往的。这条街很古老,属于北京的繁华 大街,神路街那有个三间琉璃牌坊,据说就 是明朝时修建的。$ v' N. }5 y1 @- p: T

6 O+ ?; G& d3 Q# Y街两边向南向北延伸着很多条胡同,那些 胡同的名称,既有这一带地方历史的沿革, 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像原老胡同应该是 这一带最古老的胡同,南营房曾是军队驻扎 过的地方,而吉市口据说曾叫鸡市口,因为 靠城门很近,曾是普通老百姓做小买卖的地 方,往东一点的路南边就叫市场街,一眼就 能看出它的商业痕迹。街上有三条线路公共 汽车在此通过,再加上其它车辆,总显得车 水马龙。
; S( |1 r* @1 F. h) f( l6 |8 J8 W9 g
, R% |6 D9 |' Y/ n7 x街两边各有一排国槐树,夏天阳光很灿烂 地照着,那些槐树枝繁叶茂,遮出一片片绿 荫,成群的金黄色的蜻蜓悠闲地在街上飞 着,我和小伙伴们跳跃着躲进鲜亮的绿叶 下。在放暑假的日子里,街上的电影院里都 在放映着一部新影片,那时候看电影是一件 很惬意的事,学生票只有五分钱一张。这之 前我们曾脸上汗涔涔地赶往一个电影院。可 惜票卖完了,但我们不怕,当时这街上有三 家电影院呢,都隔着不远。有两家就是邻 居,一家在大街面上,另一家就躲在它背后 的胡同里,一个片子在几家影院来回转,我 们准能看上。
( q+ p$ W% X9 ^" R/ S
. z6 G9 b( _% Q我们的生活与这条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星期日的下午三四点钟,邻居告诉我 们,街上的餐馆有卖冰镇啤酒的。父亲赶忙 找出暖壶或军用铝背壶,我用不到十分钟的 时间就冲进队里。那时人们很难买到瓶装的 啤酒,家里也没有冰箱,街上的五寸楼,坛 口和兴盛三家饭馆常会拉来一些桶装的冰镇 啤酒。街上的人们看到卸货就会排队,辛劳 苦作了一个星期的人们不会放弃这样的机 会。夕阳斜照,吃晚饭时母亲会端上两盘可 口的炒菜,一盘红烧带鱼,一盘糖拌西红 柿。父亲往玻璃杯倒着啤酒,那金黄清澈透 明翻滚着酒花的啤酒很有诱惑力。父亲有时 会说:“你也喝一点吧。”我就会喝一小杯,那 凉爽一直渗透到心里。
4 P+ G* w- O& W7 g5 Y) F+ b2 n
$ ?  t2 J" E! K1 U街上还有两家小理发店,我们家离东边这 家近,我常去。冬天街上寒风呼啸,而理发 店里却温暖如春,常有七八个人在此排队理 发,仿佛一年四季这里总是这样的景象,都 是老街旧坊们,他们和两位理发的老师傅也 很熟。冬日的阳光斜照进屋,屋里生起一炉 旺火,把整个房间烘得暖暖的,炉子上总坐 一壶热水为顾客刮脸敷毛巾用,排队的人和 理发师聊着家常里短的事,紧一句慢一句, 字正腔圆的北京话,有点像老舍先生笔下的 一幕话剧,话里混合着生活的各种滋味。
2 l. A7 J7 c1 a# r2 U$ l( m
9 v, f' Y* p% v% t$ W记忆中只有一位年轻的女理发员,总听老师 傅叫她小刘,人长得挺清秀,除了给顾客理 发外,她的话很少,默默地看火添煤,为师 傅煮热毛巾之类的事,处处流露着女性的细 微。几位师傅的手艺都不错,记忆里那些中 年男顾客,在经历了一段每天都是风吹日晒 的日子后,长长的头发已经让他们带着几分 疲惫的神情,坐在一面大玻璃镜面前,理发 师默默地观察一阵,开始理下第一缕长发, 然后洗头刮脸,最后亲切地问:“您看看,怎 么样?”这时候顾客已经神清气爽,身上带 着帅气的感觉,而那些年轻漂亮女孩从这屋 里走出去,在街上准会遇到回头的人。我那 时是个毛头少年,为了美,心甘情愿地等上 一个多小时,也不觉得寂寞。
, i" E: N4 p; L. H
+ x  k+ |- V8 e# x- D  q3 T街上有个修车铺,叫朝外大街自行车修理 部,正对着我们家住的芳草地。一间三四十 平方米的屋子,一个电气泵连着电打气筒。 那时候自行车是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街上 的自行车总是不停地穿行。我父母每天都是 骑车上下班,我上小学时就学会了骑车,而 且特喜欢骑车,只要父母休息我便邀上三两 个同学,骑车逛着玩。有时候父母的自行车 出点小毛病或车胎该补气了,都让我去。修 车铺的师傅们每个人都忙着手里的活,门口 的两位师傅,其中的一位姓周,他们总是一 边修着手里的车,一边瞅着门口的推车人, 一副随时照顾生意的样子。里边三四位老师 傅都干着攒车的各道工序,每个师傅手下都 很利索。有时修车的活儿多了,里边的一位 老师傅就会到门口来支援,修车的活儿仿佛 是他们手里的一个玩具,听说商店里的自行 车都是他们攒出来的。那时北京这样修车铺 不少,北京的自行车都是他们日积月累奋斗 出来的。而师傅们的手艺个个精湛,有毛病 修一次,保你三两年不再出毛病了,那手艺 真是让人怀念。- H5 \" c  D/ g9 g7 M  S: }
$ y9 W6 N/ j# q6 k; T$ N' Z7 R
住的时间长了,熟悉了这条大街之后,才 知道这街上也留下了一些有特殊才华能人的 生活痕迹,王师傅是我记忆中的一位。他在 运输公司里当统计,也住在街上,只上过几 年小学,但人很聪明,琴棋书画都行,尤其 是那一笔书法,字体丰润饱满。那时紫光电 影院东旁边,有个原发竹柳山货店,是街上 一个挺大的商店,可这名称总带有点小商小 贩的味道,后来改名为原发日用百货商店, 那匾额的题字,就是王师傅的杰作。
6 n/ L! K' Q; I/ u. |6 P7 y8 w; N" s" G  Q  S9 ~. M/ r- b
街上也留下了一些平民英雄的故事。我们 的工会主席赵宗印告诉我,他和这条大街有 缘。1947年冬天他在张家口参加了人民解放 军,部队在华北大地征战两年后进驻这座千 年古城,部队就驻扎在紧邻朝外大街的原老 胡同,而他们家就在大街西边往南的黄庙胡 同里,每天清晨和傍晚差不多都能鸡犬相 闻。但他们的部队正准备开国大典军训,这 一年他都没回去一趟。部队参加完庆典活动 后就开赴了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直到朝鲜停战,赵宗印才回到祖国,回到了 北京。随后复员转业分到朝外南边的一家运 输公司工作,他常满脸含笑地问我:“我和这 条大街有缘吧?”; Z6 y  w+ k! w; `! f6 m/ P9 O$ t
3 L# `0 T$ }: |7 U$ A9 f
尽管这些琐事过去了很多年,但我现在回忆 起来仍然觉得它们有温度,在我心里暖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11:15 , Processed in 1.21633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